新華時評:72小時 我們仍堅信奇蹟出現

2021-01-07 搜狐網
新華時評:72小時 我們仍堅信奇蹟出現

來源:

新華網

2010年04月17日19:19

    記者黃冠、趙超

  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在數秒中度過。玉樹大地震中受難的兄弟姐妹,再堅持一下,奇蹟必將出現。

  再堅持一下,讓人性的光輝照亮廢墟的黑暗。72小時,只是理論上的黃金救援時間,然而,無論在汶川大地震中還是在王家嶺礦難救援中,72小時之後的生命奇蹟、救援奇蹟都在不斷上演。被困在地震廢墟下的兄弟姐妹,再堅持一下,不要因黑暗和傷痛而昏昏睡去,多保持一分體力,相信奇蹟一定會出現。聽吧,厚重的廢墟沒有阻隔機器的轟鳴,海拔的高度沒有阻擋救援的腳步。想吧,親人的牽掛一絲一毫沒有遞減,被毀的家園還等著你們重建。

  再堅持一下,讓我們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努力,絕不放棄。目前,參加玉樹抗震救災的救援人員總數已超過一萬人,仍有多支救援隊伍千裡馳援。頂著高原反應和嚴寒,救援人員從不懈怠,因為對每一個生命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的援救,正體現黨和國家對生命的尊重與呵護。49小時,52小時,57小時,在玉樹,生命的奇蹟不斷出現,生命的頑強感天動地。再進行一次地毯式搜尋吧,只要發現最微弱的氣息,只要聽到最細聲的呼救,都盡最大努力去營救,為了生命的每一個呼喚!

  再堅持一下,讓愛見證人道情懷。從汶川到玉樹,不期而遇的是天災,相約而至的是無疆大愛。草枯了又榮,花謝了又開,燈火滅了再亮,家園毀了重建,廢墟之上彰顯著重生的力量。無論是廢墟中還是受難中的兄弟姐妹,一定要挺住,請相信每一個生命都與強大的祖國相連。汶川特大地震之後,「舉全國之力抗震救災」,如今,在汶川特大地震的廢墟上,百萬棟新房拔地而起,曾經滿目瘡痍的災區煥發勃勃生機。汶川的今日,也必將是玉樹的明天。

  生命高於一切。絕不拋棄、絕不放棄,生命奇蹟定能不斷上演。大地震留給中華民族的人性感悟、生命認知、思索啟迪,也必將激勵我們以更加堅實的步伐走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新華時評:走在大路上,我們昂首向前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走在大路上,我們昂首向前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  時光,總在回望中給人以啟迪。24集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正在熱播,生動呈現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篳路藍縷、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
  • (新華時評)世界氣象日: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  題:世界氣象日: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新華社記者高敬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這一主題旨在提醒人們關注新形勢下氣候與水跟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以更切實有效的行動,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氣候與水,共同塑造著這個世界。觀雲測雨、興修水利、治理水患,自古以來,人類就不斷探尋著氣候與水的關係。現如今,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認識氣候的能力有了巨大的飛躍,但人類活動也正前所未有地影響著氣候。
  • 【簡法時評】NO.72 於無聲處見精神
    【簡法時評】NO.72 於無聲處見精神 2020-12-25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時評:從「東方紅一號」開始……
    這些成就凝結的是幾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依靠的是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匯聚的是中國人民的整體力量。  靠著自主創新,我國不僅牢牢地「抓住了」衛星,還運用科技給衛星「連上線」,給航天夢插上翅膀。技術沉澱積跬步而至千裡,目前包括衛星網際網路在內的信息基礎設施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創新和實踐創造會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高度。
  • 新華時評:切不可松一松、歇一歇
    武漢市近日出現的新冠肺炎社區聚集性疫情,廣受關注。連續35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的記錄終結之際,也敲響警鐘:必須時刻繃緊疫情防控之弦,毫不懈怠抓好各項工作,決不可掉以輕心,決不能麻痺鬆懈。  隨著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湖北省疫情防控已由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但這並不意味著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
  • 新華時評: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改革創新熱潮中感受到了這樣的力量,在溫暖人心的民生故事中感受到了這樣的力量,在防疫抗災頑強奮進中感受到了這樣的力量。正是由於我們黨一切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堅持執政為民,新中國才有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不斷邁入新境界。
  • 新華國際時評:將證券監管政治化損人害己
    新聞連結:  美國國會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新華國際時評:將證券監管政治化損人害己-新華網
  • 紀實72小時
    紀實72小時這部紀錄片是偶然間看到的,很吸引我看下去。《紀實72小時》(日文: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是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出品的紀實節目。吹石一恵、鈴木杏等人常任旁白解說,松崎ナオ《川べりの家》為片尾主題音樂。看到了好看的紀錄片不能一次看太多,不然一口氣看光只能等待更新。
  • 新華時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共謀祖國和平統一——寫在臺灣光復75...
    我們今天隆重紀念臺灣光復,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御外侮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劫難,日本強佔中國寶島臺灣是其中最為慘痛的一頁,讓飽受戰禍離亂之苦的中國人深知「覆巢無完卵,國破家必亡」的道理。
  • 《廣電時評》聚焦網絡電影《大地震》 奇蹟故事用「真實」再現
    近日,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聯合主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的《廣電時評》從「現實題材網絡電影影響力有所提高」為切入點,以《拒絕「造神」,網絡電影<大地震>「真實」再現奇蹟故事》為題發布文章,評論《大地震》在宣傳方式方面的創新以及在製作水準上達到的高度為現實題材網絡電影的創作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啟迪。
  • 奇蹟,年輕女子死亡七十二小時後再度復活
    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生了一件奇蹟之事。一名福建年輕女子(二十六歲)在這家醫院就診時死亡,原因為爆發性心肌炎,但在「死亡」七十二小時後,女子的生命出現奇蹟,再次復活。「患者太年輕了,我們仍然想努力從死神手中搶回一線生機。」這是重症醫學科主任說的話。
  • 新華時評:元首共識引領中美朝著解決經貿問題繼續向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在會見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時指出,對於雙方經貿分歧和摩擦問題,我們願意採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推動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當天在北京結束的第六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又就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共識,一系列積極信號向世界宣示了雙方致力於解決中美經貿爭端的決心,也表明在兩國元首共識的引領下,中美繼續相向而行、平等磋商,朝著解決經貿問題的方向又前進一步。
  • 西平縣師靈鎮郜莊村民王新華:捐款表心意 消毒盡義務
    2月18日上午,在西平縣師靈鎮郜莊村新冠肺炎疫情卡點,郜莊村民王新華握住村黨支部書記翟風祿的手:「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幹部群眾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爭。」2月18日上午,在西平縣師靈鎮郜莊村新冠肺炎疫情卡點,郜莊村民王新華握住村黨支部書記翟風祿的手:「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幹部群眾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爭。」
  • 演技好到想報警,黃秋生和葉玉卿的《盲女72小時》
    如果我們這麼形容一部電影,你會有想看的感覺嗎?這部電影:主要演員就兩個人,一男一女,電影絕大部分時間,鏡頭中出現的也就是他們兩個,劇情是兩人在別墅中的72個小時。好像不大對勁兒,加個前提正經電影,你還想看嗎?
  • 紀錄片 NHK 紀實72小時
    NHK 紀實72小時紀錄片簡介:《紀實72小時》是由日本NHK綜合頻道推出的電視紀錄片。
  • 《紀實72小時》(中國版)出現兩極分化的探討,是紀錄片的一件好事
    在觀摩《紀實72小時》的過程中,最讓筆者動容的還是被採訪者面對鏡頭前,能夠坦然面對生命、赤誠剖白內心的質樸:在珠峰的帳篷營地,一對新婚夫妻想要儘快「打卡」珠峰,因為這裡難度最大,丈夫要趕在他徹底失明前陪著妻子儘量地全世界多看看、多走走,而妻子卻是在婚前就知道丈夫只有三到四年的光明;在映秀的小茶館裡
  • 《全能宅急變》72小時極速改造 拯救「住在行李箱的丈夫」?
    72小時宅急變?誰來造就奇蹟?看過前三期節目的觀眾,對《全能宅急變》的設計師聯盟各出奇招搶單的環節印象深刻。而在這一期,觀眾們可能會感到意外:呃,說好的「搶單」,怎麼會一秒變成了「勸說」的畫風呢?原來,本期節目的委託人小琴竟然提出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給老公結婚三周年紀念驚喜,必須在三天內完成改造。
  • 24小時,48小時,72小時不睡覺,你的身體會發生些什麼?
    我們都知道,睡眠不足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影響,但人們往往為了達成工作目標,或是出於其他原因而不睡覺,或許是真的沒有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長期睡眠不足會給我們帶來肥胖、心臟病和糖尿病等嚴重疾病的高風險,當我們睡著之後,我們的身體會分泌有助於控制食慾、新陳代謝和葡萄糖的激素。所以長期睡眠不足,我們的身體會出現一些狀況,但你知道不睡覺超過24小時你的身體會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嗎?如果是48小時呢?再或者72小時呢?
  • 《學區房72小時》-讓電影回歸電影
    在看《學區房72小時》之前,我以為這又是一部靠題材去綁架觀眾關注度的影片,看過之後,我知道預判錯誤了-《學區房72小時》是一部真正回歸到電影本質的電影
  • 接地氣的電影《學區房72小時》昨日上映
    昨日,聚焦社會熱點話題的《學區房72小時》全國公映,該片由青年導演陳曉鳴執導,著名導演劉鎮偉監製。這是2019年上影節展映影片最快公映的電影。片方發布口碑視頻,「現實主義」「切膚之痛」「純粹」「教育的悲哀」「赤裸裸的現實」「父母難做」「扎心」 …這些相似的感受詞彙不停的撞擊著觀眾的大腦,衝擊著觀眾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