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先進的醫療救治手段也在不斷加速更新迭代。目前,手術導航設備已經常用於神經外科,利用術中診斷成像的新治療方法也正在開發中。
近日,醫學界又傳來重大利好——日本已經研發出全球首間「SCOT智能手術室」,這一跨時代的壯舉被譽為是醫療革命4.0。
「SCOT智能手術室」的出現意味著整個手術室可以作為一套完整的系統出現,它似一個診療「大腦」,統籌多項設備設施,各設備之間不再協同聯動將成為可能,我們曾經仰望的科幻大片中的手術室將從從熒幕走進現實。
主導研發這個高科技智能手術室的,正是日本乃至全球知名的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他本人就擁有一個過人的「超強大腦」。
1.最強大腦與醫學的碰撞
村垣善浩醫生外表平平無奇,但是他雙眼有神且深邃。從小學醫的他是位實打實的學霸,他擅長於顱內腫瘤(膠質瘤)的治療,對癌症免疫療法、精密誘導治療及對應的醫療器械的開發有獨到的理解和貢獻,在日本醫學界是妥妥的專家。
「最強大腦」走入醫學界,前途不可限量。1986年,從神戶大學醫學部畢業的村垣,直接進入動靜女子醫科大學腦神經中心,因為表現優異,1992年被公派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病理學教室留學,歷時三年,村垣在美國鑽研了當時最尖端的腦神經外科診療技術,同時打開了他的國際視野。
1999年,年輕的村垣就擔任了東京女子醫科大學腦神經外科醫務長。時至今日,他不僅是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大學院先端生命醫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而且還是先端工學外科學領域/腦神經外科(兼職)教授。
村垣醫生行醫多年,尤其是在腦神經外科、顱內膠質瘤的治療中成功挽救了大量患者,他以精湛的技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傳遍日本、廣傳海外,常常有顱內腫瘤患者不遠萬裡慕名而來。
2.「手術室不只是空間」
此次主導研發智能手術室SCOT既有村垣醫生多年深耕不輟的積累,也有他敢於挑戰醫學瓶頸的創新和勇氣。
村垣醫生最熟悉的惡性腦腫瘤的切除手術,追求高生存率和低併發症,需要根據各種醫療器械的數據判斷切除的範圍。一直以來手術中使用的術中MRI,手術導航系統,神經監護儀,流式細胞儀等等器械需要單機模式下操作,數據沒有聯網,主刀醫生不能一次性的全面掌握數據,這也一直困擾著村垣醫生。
為了尋求突破,在多方技術都齊備的時機下,村垣醫生成為了SCOT的牽頭人。
在SCOT環境下,手術臺、內窺鏡、麻醉器械等手術室內的各種器械全部聯網,以最佳形式共享術中所有數據,協助醫生做出術中決策。村垣善浩教授說:「目前人們所想像中的手術室,好像只是一個為了進行手術的『空間而已』。醫院有非常多的醫療器械,每次手術時,醫生都會帶上自己喜歡的設備去手術室實施手術。而SCOT的理念是——將手術室視為一種醫療設備,而不僅僅是一個『像盒子一樣的空間』。」
初次接觸SCOT時,村垣醫生也感到驚訝,同時又十分感動,有一種多年的期望和夙願得以實現的滿足感的興奮感。在第一次看到SCOT臨床應用時,村垣醫生表示,「正如我所期望的,我好像看到了醫療領域的未來!」
有了SCOT後,這些除了專業領域的專家通常很難做出判斷的案例,也可以通過綜合收集、分析數據或利用人工智慧,自動推薦選擇項或提示危險因素,可以減少由依賴醫生臨時判斷所引起的一些誤差。這意味著,臨床經驗不足的醫生,未來也可能做出與具有豐富臨床經驗醫師相同的判斷。這也正是村垣醫生希望看到的——沒有等級界限的診療,人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救治。
3.孜孜不倦與精益求精
作為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腦神經外科最知名的醫生之一,村垣善浩從未停止過在醫療領域不斷深入的探索,並始終堅守醫道。
他敬畏生命,並始終堅守著挽救生命的初心。在多年的從醫生涯中,村垣醫生始終沒有離開過腦神經領域。大腦的構造精密而複雜,重要且神秘。在村垣醫生的研究中,手術切除到哪個部位才能夠最有效切除腫瘤是非常關鍵的。能儘量維持正常的腦功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腫瘤,提高摘除率,在手術室裡備有MRI的設備是其中的關鍵所在。據此,村垣善浩總結了一套根據檢查影像準確診斷,並判斷腫瘤惡性程度、等級的一種診療過程,極大地降低了誤診率。
此外,村垣善浩還領導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通過抗癌藥+超聲波雙重攻擊來治療癌症的新治療法。在這種新療法中,村垣團隊使用對超聲波催化新抗癌藥,藥物成分作用於癌細胞的活性氧,達到破壞癌細胞的目的。同時這種抗癌藥會被微粒子包裹也會使癌細胞集聚起來。在注射抗癌藥24小時內,用超聲波集中照射病灶即可顯著殺死癌細胞。
儘管已經取得了很多同行望塵莫及的成就,村垣醫生還總是謙虛地說自己只是腦神經學科的「小學徒」,僅僅還處於剛入門的階段,未來需要專研的課題還非常多,他會以一貫之地堅持下去。對於未來的醫療發展,他也始終報以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