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這部電影的寓意你看到的才只是一點點

2020-11-19 拋開書本



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節,「影展之最」單元也迎來了萬瑪才旦導演《氣球》的中國首映,這是萬瑪才旦首部女性視角作品,入圍了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多倫多電影節及釜山電影節。


在映後交流時,針對導演影片題材、拍攝手法等問題,萬瑪才旦與觀眾進行了深入交流,他說「如果看過我的文學作品,大家會發現其實我還是涉及過很多不同的主題,在電影的話題方面,我也在考慮未來進行更多的探索嘗試。


電影《氣球》海報


文/關耳 首發:拋開書本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在平遙我第一次看到了《氣球》這部入圍了威尼斯地平線單元的藏地電影。


影片一開始就以幽默的方式借「白氣球」展現藏區文化裡保守的一面,而後再講生死和輪迴。生命如一抹紅,外來文明對傳統文化的衝擊使得兩隻象徵意義的「紅氣球」有了不一樣的結局。


萬瑪才旦導演紮實的文學功底讓整部電影的故事更具文學性,他在藏區人民最稀鬆平常的生活狀態中汲取養分。


開片的種羊與人的狀態相仿更像是一種直觀的生殖崇拜,和1994年徐冰的當代藝術作品《文化動物》一樣,動物無論披上什麼樣的外衣都隱藏不住獸性的本能。


電影以羊喻人,人卻不能像羊一樣不計後果地繁衍。


當索朗旺姆飾演的女主角卓嘎遭遇到新生生命和現實生計的雙重問題時,紅褂阿尼動之以情,白衣護士曉之以理,而她自己早已暗下決心。


鏡頭從懷孕的卓嘎移到護士望向的窗外,一隻脫韁的羊奔走而去,像人,正逃離某種宗教與道德的束縛,護士再一轉身,卓嘎重新回到醫院,她已做好救贖的準備。


《氣球》劇照


阿尼愛情的支線也涵蓋了許多文化上的衝突,阿尼的前夫是一名教師,藏區現代觀念的引進者和傳輸者,阿尼則剃髮為尼,守護著她的執念和信仰。


前夫以書相贈,希望彼此能夠放下往事,而阿尼卻能火中取書,這樣的她越是遠離世俗,心中越是有揮之不去的感情殘影。


就像家人面對爺爺逝去的靈魂,與其讓他如飄走的紅氣球隨風而去,不如讓他帶著印記回歸自己的家族,似乎不缺失才是團圓


《氣球》劇照


在影史上對於夢境,幻想,欲望等超現實主義題材的描繪更多的理論基礎來源於弗洛依德的「下意識領域」,這是一種純粹狀態下的精神不自覺


《氣球》在劇作上也諳熟這一點,在給爺爺搓背的場景中順其自然的開始家庭閒聊,告知兩個小孩在哥哥身上有和奶奶一樣的痦子,那是奶奶轉世的標誌,如此潛移默化做成了晚上的夢,孩子天真爛漫地爭著搶著要去看那顆痦子,漸漸地把對痦子的認識轉變成對奶奶的認知,痦子甚至成了可以取下來的獨立個體。


而在爺爺去世之後,寂靜的水面倒映著蹣跚老者捻著念珠的樣子,不斷有人呼喚著「爺爺!爺爺!」,回復他的是路面上另一個年幼的剪影,他蹦跳著跑回,令觀者以為爺爺真的有了再次轉世重生的機會,殊不知這並不是結局。


《氣球》劇照


卓嘎的反抗讓「氣球」有了更深的寓意,如果「氣球」本身就帶有孩子們的單純和童真,那「白氣球」是在此基礎之上掩蓋著成人世界傳統的廉恥觀念和原始的欲望衝動。


「紅氣球」的紅是神聖的顏色,紅色之下包裹著靈魂,預示著人物的結局走向,換言之影片最後父親買回來的兩隻氣球就像是載有兩個不同靈魂的器皿,他們的靈魂絕世而獨立,沒能兌現上師的轉世之言。


平遙國際電影節《氣球》映後,主創亮相

相關焦點

  • 電影《氣球》的氣象與格調:氣球之輕與生命之重
    電影《氣球》是藏族導演萬瑪才旦自《撞死了一隻羊》之後的又一電影力作,改編自他本人的同名短篇小說。影片把草原作為故事展開的主體場景,借藏文化的生命觀來啟示人類「重生命」意識的主旨意蘊。這部影片的最佳視點是「真實」,片中主要以3個天真的藏族孩童為次配角來演繹故事。
  • 《氣球》:一部復調敘事的電影傑作
    萬瑪才旦的電影影像譜系發展到《氣球》,便與他此前的電影敘事形成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在這部新片裡,他把復調帶入了他的電影。復調是基於複雜多變、矛盾重重的社會而誕生的一種開放性思維,它不像傳統的獨白型思維那樣,可以簡單地判定一切,得出某種單向度的觀照。它幾乎就是在集結生活裡成雙成對的矛盾和困境,以至於在敞開存在的豐富性上,具有令人驚訝不已的勘探力和逼近性。
  • 豆瓣7.9分的電影《氣球》有多好看?容中爾甲將包場打call
    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將於11月20日在全國上映,電影中表達了導演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 11月16日,電影《氣球》亮相成都峨影1958路演,封面新聞影迷受邀到現場與導演交流。萬瑪才旦多次來到成都,他向觀眾分享了這部電影創作的由來,以及背後對於人性的探尋。
  • 萬瑪才旦的《氣球》在海南島電影節飄起來了
    不缺失,才是團圓。《氣球》是萬瑪才旦首部以女性為主要視角的電影作品。卓嘎對自己「不生育權」的主張,即使在計劃生育政策、經濟原因的綜合考量下,我們仍能看到卓嘎本人的某種(並不徹底的)覺醒,這是萬瑪才旦此前的作品,乃至少數民族題材的作品中比較少見的,是相當女性主義的議題。卓嘎與卓瑪兩姐妹鮮活和飽滿的形象,支撐起整個故事的血肉。
  • 電影《氣球》全國路演杭州站 萬瑪才旦導演分享創作靈感
    電影《氣球》是萬瑪才旦導演的第7部電影作品,被不少權威影評人評論為是導演截止到目前最好的一部作品,堪稱其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其首部真正意義上全國公映的作品。活動中,萬瑪才旦導演親臨現場,和當地影迷及觀眾,展開深度對談互動,讓更多影迷有機會與大師面對面溝通。11月20日,一起見證《氣球》高飛。
  • 你會為孩子鼓起多大勇氣?談德國電影《氣球》
    原來,家人的幸福安康,才是每一個人百折不撓奮鬥不息的力量源泉。1979年,處於冷戰高峰期的東西德,和他們背後各自的盟友們一樣,相互之間怒目而視劍拔弩張,隨時隨地都會因為一點點風水草動而大動幹戈。而岡特和彼得,這兩位人到中年的普通東德工人,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前後花費幾年時間策劃了一場「驚天大逃亡」,利用完全私下手工製造的熱氣球,帶著兩家人驚險越境。
  • 氣球,對於電影來說,是個好東西
    本文作者:杜一無二氣球,對於電影來說,是個好東西!有氣球內容的電影肯定錯不了,比如《飛屋環遊記》。比如正在上映的國產電影《氣球》,已經成為今年華語電影之光了。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讓人意外的是,早在這件事發生後3年,也就是1982年,迪士尼就根據這件事拍出了電影《午夜大逃亡》。而德國卻在近40年後才拍出來,屬實有點後知後覺了。不過,查過資料後了解到,德國導演米夏埃爾赫爾比希是通過個人關係聯繫到了羅蘭艾默裡奇,又通過艾默裡奇聯繫到了迪士尼,購買了高額版權後才得以拍攝。
  • 克拉鑽戒寓意愛情十全十美,告白氣球總算是明白了!
    一般為了表示誠意,大多數人送鑽戒都會傾向於一克拉,那麼你知道鑽石為什麼以克拉為單位嗎?一克拉鑽石有多重呢?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告白氣球鑽戒覺得有必要向大家普及普及。克拉是珠寶、鑽石和其他寶石的質量單位,與貴金屬的純度比,1克拉等於0.2克,即100分。100分寓意愛情十全十美,圓圓滿滿。
  • ...國產電影|王麗娜|氣球|春江水暖|導演|第一次的離別|海南島國際...
    《春江水暖》這部電影在去年的華語影壇絕對有著重要的意義。先是在坎城電影節上作為影評人周單元的閉幕影片進行了世界首映,後又在first電影節上一舉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隨後又入圍了金雞獎的中小成本故事片。
  • 方文山否認拍《告白氣球》,網友:期待電影《蒲公英的約定》
    當時一首甜美清新風格的歌曲《告白氣球》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發布了之後,短短幾個個小時內評論量就已經達到了上百萬了,再一次證明了周杰倫樂壇大神的號召力。近日,一則名叫《告白氣球》的電影將開拍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堆學生時期的情侶因為異地而無疾而終,後來有一方又出來冒了出來重拾愛情的故事。
  • 萬瑪才旦《氣球》:飄搖的紅白氣球之間,或許是今年國產片最具反思...
    電影透過「氣球」,表達了避孕與生育、家庭與繁衍、科學與信仰等當下話題的衝突。正如萬瑪才旦自己所說:所有的題材,最後都是處理人的問題。今天為大家帶來這部電影以及相關文化現象的思考評析。
  • 萬瑪才旦《氣球》:飄搖的紅白氣球之間,或許是今年國產片最具反思與夢想的時刻
    電影透過「氣球」,表達了避孕與生育、家庭與繁衍、科學與信仰等當下話題的衝突。正如萬瑪才旦自己所說:所有的題材,最後都是處理人的問題。今天為大家帶來這部電影以及相關文化現象的思考評析。文/韓春萍萬瑪才旦最新電影力作《氣球》近日全國公映,我迫不及待一大早就跑去電影院,期待看到萬瑪才旦如何將一個簡單的短篇小說變成一部電影。
  • 電影《氣球》上映首日來杭路演,導演萬瑪才旦:主人公的困境也就是我的困境
    昨天晚上,電影《氣球》全國路演來到杭州,它也成為了今年杭州青年影展的開幕電影,連著跑好多個影院,導演萬瑪才旦本人一點都不累,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這部電影中女主人公的困境其實也是他的困境。萬瑪才旦表示,《氣球》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自己在北京中關村上空偶然看到的一隻紅色氣球。「這部電影的緣起是很多年前我在電影學院的時候,有一次經過中關村大街,也是這樣一個秋末冬初的季節,突然在風中看到一隻粉色的氣球在飄,當時就被這個粉色氣球的意向吸引打動,覺得它是一個特別好的電影的意向。
  • 藏族人類學者談《氣球》:去東方化的真正「藏族電影」
    2020年11月20日,萬瑪才旦的新片《氣球》上映時,西寧的一個朋友給我發微信,催我在電影下線前去看。我問他為什麼喜歡這部電影。他在語音中用藏語答道:「就是感覺非常真實,演員的一言一行、流利的安多方言交流、穿著等都非常藏族!你在非藏人導演的涉藏影片中看不到如此程度的真實性。」
  • 藏語電影《氣球》,國產片中的新晉精品
    電影《氣球》的編劇也是萬瑪才旦,據說這部電影是根據他早幾年的劇本和小說拍成的。這位多能手的藏族導演無疑是電影界的一匹黑馬,僅僅是電影《氣球》這一部作品,已經在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有多項提名。 最開始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剛剛看了一個很喜歡的UP主把它列為了《2020年度十大國產佳片盤點》的視頻,好奇心上來之後,直接一睹為快。 氣球是電影《氣球》全片的主線索,對於不同的人它所表現出來的象徵意義都是不同的。
  • 出走、感知與反思 | 萬瑪才旦《氣球》IDF映後實錄
    導演萬瑪才旦出席2017年首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萬瑪才旦:首先感謝大家來看這部電影。去年《撞死了一隻羊》也是來到這裡跟大家見面,看到很多老朋友覺得特別的親切,再次感謝大家來支持這部電影。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特別的問題。
  • 上周口碑最佳影片《氣球》,排片卻只剩1%,再不看我怕你看不到了
    照這樣的速度,一兩天之後,在你的城市還能看到這部電影嗎?時間不多。Sir不得不再一次提醒:趁飄走之前,快抓緊它。氣球導演萬瑪才旦。01吹脹這部電影如果要用氣球的三種狀態來比喻的話,那麼分別是:吹脹、破裂、飄蕩。電影一開始,就是個不斷吹氣的過程。
  • 映世窗No.36 | 電影《氣球》
    瓜瓜們好 氣球是孩子們的玩具氣球是羞於啟齒的避孕工具在這部影片中氣球是宗教與現實的衝撞是欲望與束縛中的掙扎是性與童真的對峙請打開今天的小窗口#36《氣球》      影片中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角色,對保險套諱莫如深的傳統牧民,說出女人不是為了生孩子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年輕女醫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萬瑪才旦被譽為中國百年藏族母語電影的開創者。
  • 《氣球》導演萬瑪才旦:電影的本質是一場夢
    氣球一直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意象,這激發了他的創作欲望和衝動。經過幾年時間的醞釀,並與自己最為熟悉的藏族文化及真實生活意象相結合,就有了《氣球》這部令人回味悠長的作品。  這部電影也如同大多數文藝片一樣,面臨著口碑與票房的冰火兩重天:一方面,豆瓣評分7.9分,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等數十個頗具分量的電影節;另一方面,這部電影的排片佔比只有1.1%,逼得溫文爾雅的導演也急了,在自媒體平臺上呼籲:「強烈呼籲增加排片!!!」  紅色的氣球代表著什麼隱喻?信仰與現實之間如何抉擇?生不生孩子該由誰說了算?
  • 從人物設計、電影道具、電影色彩,分析電影《氣球》的影像特色
    1979年年僅11歲的米夏埃爾在電視上看到了熱氣球逃亡事件的新聞,震驚之餘讓他萌生了將來要把這個事件拍成電影想法。導演多次拜訪事件原型家庭,掌握了大量細節資料,比如熱氣球的設計圖、熱氣球墜落的照片、詳細的逃跑計劃和經過等,並將它們儘可能在電影中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