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有這麼一句話,「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放眼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管是業內還是消費者,他們的焦點都集中在頭部的蔚來、理想以及小鵬等幾家少數車企身上。儘管其他品牌欲有所作為,但顯然並不受待見。
金康賽力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海外發售計劃「胎死腹中」
在造車新勢力中,採用增程式車型的車企並不多,理想是一個,而賽力斯同樣也是。
2016年7月,小康股份受讓一級子公司瑞馳汽車持有的東康新能源100%股權,並將後者改名為"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康新能源」),同時啟動25億元的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
同年,小康股份還在美國矽谷成立了SF MOTORS,用於生產其正在研發的高端電動車型。
很顯然,這一招「出口專內銷」如果成功的話,金康新能源打開國內市場指日可待。
但遺憾的是,美國市場持續虧損以及被爆資金外流讓小康股份很「受傷」,再加上其收購美國電池系統商InEVit的淨資產估值過高,小康股份備受業內質疑。
無奈之下,賽力斯SF5在美國的上市計劃被叫停,重新回歸國內市場。
而此時,國內新能源市場早已洗牌過半,留給金康新能源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增程式」可行,但並不成功
儘管選擇在國內上市,金康賽力斯SF5的前景並不樂觀。
作為一款增程式SUV,該車搭載雙電機四驅系統,系統最大功率為694Ps,最大扭矩為104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4.8秒,單看動力數據,賽力斯還蠻有看點。但2.4噸的自重比理想ONE這款大型SUV還重,車身輕量化技術欠缺,其燃油動力系統也過於笨重。
此外,該車的燃油增程器和前後電動機以及電池組佔據了大量成本,導致該車售價價格超過30萬元。結果就是,賽力斯SF5比理想ONE更重,價格也更高,然而理想ONE卻是一款更大的7座SUV。如此一來,賽力斯5就完全缺乏性價比了。
作為東風小康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其號稱匯集全球技術資源,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但目前僅推出了一款增程式的動力車型。但無論是產品外觀、內飾的設計還是動力總成與重量的平衡以及價格的配置的平衡,金康賽力斯SF5與理想ONE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產品宣傳高大上,但產品力不佳,互不相稱帶來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很難認同。售價33.9萬元的金康賽力斯SF5,大部分消費者還是難以接受的,畢竟性價比不如理想ONE,不被人所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借力打力,賽力斯助力「嵐圖」
作為東風汽車定位於高端市場的電動車品牌,嵐圖可謂是受千萬寵愛為一身。
近日,嵐圖首款量產車完成了高原高溫測試,測試主要針對車輛電平衡、空調製冷能力、熱管理以及電池電驅性能等方面。而嵐圖首款車型採用的技術正是脫胎於金康賽力斯SF5。
(嵐圖偽裝車)
以往東風汽車的自主品牌,更像是一個善於模仿的學生。不是拿PSA的過時產品來改造,就是拿日產汽車的產品來拉皮,其合資夥伴幾乎被虐了一遍,自主研發能力備受質疑。
2003年,東風小康成立,由東風汽車集團與小康股份50:50持股。彼時,東風小康的主營業務為開發、生產、銷售東風牌多用途乘用車、微型貨車和微型客車系列產品及汽車零部件。
2018年11月18日,小康股份披露重組預案,擬作價48.3億元收購東風集團持有的東風小康50%股權,後該方案於2019年7月撤回;2019年9月,小康股份重啟收購東風小康50股權收購,交易作價調整為38.5億元,該方案最終通過中國證監會核准並執行。
儘管東風小康最終成為全資子公司,但它和東風汽車的關係依舊相當密切。
而脫胎於金康的嵐圖能走成什麼樣呢?目前還不好預判。從國企一貫的原則出發,預計嵐圖也難有大的突破,所以把它暫且歸位另一類造車新勢力更為靠譜。
而從產品來看,金康SF5的競爭劣勢能否轉化為嵐圖的優勢,這就要看東風汽車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