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總結:談談卡片式設計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作者結合實際項目中的得到了一些思考進行總結並歸納出一些卡片式設計的小知識點,同時希望自己通過本次的總結進行知識沉澱,以及跟大家一起探討下卡片式的設計。

卡片式設計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從設計類網站上或市場上的一些APP中也會看到很多的卡片式設計的案例,卡片式設計也是UI設計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最近在新項目的設計中也嘗試使用了卡片式設計,結合實際項目中的得到了一些思考進行總結並歸納出一些卡片式設計的小知識點。同時希望自己通過本次的總結進行知識沉澱,以及跟大家一起探討下卡片式的設計。

來源於日常:

在現實生活中的卡片式設計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例如身份證、交通卡、銀行卡、名片、便利貼、撲克牌、遊戲卡……諸如此類的生活常見品都是以卡片的方式存在,其共同點都使用一個容器中承載著內容,並且具有「便攜性、信息簡潔和相對獨立性」。

UI設計中卡片的使用場景

在項目設計之初我分析了一些使用卡片設計的App,並且從中整理總結了幾個較為常見的卡片式設計的使用場景。

1. Feed流

卡片式的feed流設計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設計,早在前幾年Facebook、Google+等產品就使用了這一方式,Feed流作為一種長內容的媒介,用戶需要長時間的滑動看內容並篩選有效信息,卡片式設計很好的解決了內容與內容的區塊分隔,讓用戶在長屏幕滑動中依舊可以很好的明確每一塊的內容。

實際案例-淘寶微淘

2. 瀑布流設計

瀑布流的出現讓單屏區域內顯示了更多的內容,而內容較多的情況下,使用卡片式設計較好的對內容進行了區域劃分,讓左右上下的內容從整體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實際案例-Pinterest

3. 左右滑動組合型內容

卡片式設計具有較強的層次感,相比於拉通平鋪更能呈現內容可滑動感受,並且塊狀化的設計讓內容具有較高的區域分割感。

實際案例-QQ音樂

4. Tips提醒

作為非界面固定內容,卡片式設計可以讓tips提醒設計變得更自由,在符合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它可以出現在任何我們想要它出現的位置。

實際案例-淘票票會員提醒

5. 結合手勢的單塊可互動內容

若頁面中有且只有一個主內容,並且需要用戶進行快速篩選時,可考慮這種結合卡片式設計與手勢設計的方式。大大增強了用戶對於設計的體驗感知和豐富視覺表現。

實際案例-探探首頁

6. 卡券類設計

卡券類的設計實際上是一種物化映射的過程,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卡券造型,結合卡片式的擬物化設計,讓用戶在屏幕上可以更直觀的感知,提升了設計的代入感。

實際案例-京東領券中心

8. 集合型功能入口

集合型功能入口往往會有多個入口,使用卡片式設計讓入口形成一個區域整體,可以做到既統一又相對獨立。

實際案例-淘寶微淘關注帳號

9. 個人主頁頂部內容卡片

個人主頁的設計往往會在氛圍上營造沉浸感,卡片式的設計可以把關鍵信息進行概括收歸,讓原本單個的內容形成一個整體。

實際案例-美團外賣會員

規則探討

基礎的卡片設計規則,相信大家在一些系統級別的設計指導規範中也或多或少都能了解到,不同平臺的規範差異性其實不會有太多本質性的區別,更多的是處理技巧或方式的差異,而每個設計師對其理解的角度也會具有一些差異化,這裡分享下我對於卡片式設計的一些基礎想法。

1. 卡片的質感打磨

同樣的卡片設計,不同的人做出來的感受可能會有差別,而表達卡片質感的主要關鍵基礎點在於:卡片形體、投影深度、卡片顏色對比,我們需要了解這些基礎知識點之後,再結合實際的APP風格進行設計。

(1)卡片形體

就像圖標的圖形設計一樣,不一樣的形體也能表達出不一樣的氣質,因此在設計的時候我們需要依據整體的風格進行表達。異形卡片的設計,可以讓原有方方正正的卡片表達出差異化,從造型上打破一些傳統的處理方式,再結合一些IP人物元素可以更加深入的表達出具體的內容氛圍。

(2)投影深度

投影的視覺效果,會直接影響著整體卡片的質感,太深太大的投影會顯得整體卡片過於厚重,太淺太小的投影則顯得過度生硬,因此合理的數值比例則可以讓卡片看起來自然有質感。在項目中我常用的一組數值規律是1:2或1:3,例如Y軸偏移10px,模糊度則設定為20或30px,這樣成比例的數值出來的效果會較為自然,如下圖:

(3)卡片顏色對比

卡片與背景的顏色對比會影響這卡片的整體質感,在設計時我們需要把握好卡片與底色的對比,不同的明暗對比出來的質感也會有差異。

這裡有兩點建議:

卡片色與背景色不宜太過接近或使用同一顏色,因為會影響卡片整體的空間質感或使得卡片的邊緣銳度下降;深色背景上,儘量讓卡片與背景色在同一色系或者明度不要差異太大,避免過於突兀。

2. 邊距的設定

在使用卡片式設計時,經常會糾結邊距的設定,寬邊還是窄邊?多少像素更為合適?經常我會帶著這種疑問去設計。

(1)基於內容的簡單規則

卡片式設計作為設計的表現形式,最終是為了承載內容,因此邊距的寬窄也需要依賴於實際內容的判斷。

結合我在項目中的嘗試分享以下幾點:

a. 多窄少寬

卡片內容較多是使用窄邊距,讓卡片具有足夠的空間來展現內容,內容較少則可以考慮採用寬邊距來打造整體的視覺空間感,如下圖app store和淘寶的設計對比。當然這只是一個建議,實際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再如一些瀑布流、宮格、橫滑模塊較多的APP的設計亦是如此,在內容較多的情況下會把邊距壓縮到最小的合理間距。

b. 內外成比例

以最外邊為基礎值往裡設計,間距以固定比例進行縮減,雖然沒有刪格來得規範,但也可以讓設計變得有跡可循。

c. 基於刪格

刪格系統解決了一些基礎的板式問題,有助於提升設計的規範性,讓設計更加有跡可循。在設定卡片式的邊距時可以適當應用刪格系統,讓邊距與內容形成固定的關係,這樣可以幫助整體的卡片設計更加具有細節和規則。

3. 卡片的標題設定

標題的設定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是在卡片內還是卡片外;標題的字號設定多少更合適;標題是否加粗?

卡片內或外的對比

在項目設計中讓我較為糾結的是:標題應該在卡片內還是卡片外?

通過了一些案例的嘗試之後,我總結了一個規則(需要依據內容的形態而進行設計):當卡片內容是獨立的模塊或模塊中只有一個大標題時可設定在卡片內;當卡片內容是以組合呈現或者具有延續性內容時設定在卡片外,形成最外層的主標題。

標題的字號設定

標題主要作用為2點:

簡短說明每個模塊的內容;讓用戶在長頁面瀏覽中起到引導、定位的作用。

通過一些嘗試發現:

當內容較少時,並不需要太大的字號即可起到標題的作用;當內容較多時,較小的標題字號則容易被沉入內容中,讓用戶在瀏覽的過程中難以發現,而導致信息獲取缺失;標題應該與正文字號大小差異建議在6-10px,這樣可以更好的拉開差異,讓標題更具有標題感。

字體是否加粗

常規思維下我們都會對標題進行加粗,我在實際中的經驗得到的總結是:需要看手機系統或不同廠商的機型。

我在項目之初都對標題進行了加粗,但後續在跟進還原時看到的效果並不理想,特別是Android的機型上,因為我們使用的是系統默認字體,android系統很多字體並未對系統進行優化,而是使用微軟雅黑,微軟雅黑在android系統上再加粗,就會顯得整個系統的外輪廓特別粗糙,最後我們依據不同的機型進行了差異化的選擇。

4. 圓角的規則

圓角的設定實際上沒有太多的原則問題,只要符合整體的風格調性即可。當然不同的圓角也能表達出不同的質感,大圓角表達柔和、小圓角表達硬朗。

(1)圓角的規則設定

以卡片的圓角作為基礎的參考值往內推算整體的圓角使用規範,卡片與卡內的元素形成合理的比例規則,而非隨意根據「經驗」進行設定。

(2)圓角大小差異對比

大小的差異化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感受和風格差異,我們在設計時更多需要考慮我們設計的產品風格或氣質是適合大圓角還是小圓角,而非依據一些設計網站上的流行趨勢。因此基於不同的風格或者實際內容場景下進行設定才更為合理。

5. 寬窄間距對比

卡片式設計相比拉通式設計更需要考慮設計中的透氣感。在常規的規則下,對內容邊距及四周邊距進行調整,讓內容之間具有較好的空間呼吸感,從而讓設計得到留白的效果。

如下圖對比案例,在基礎刪格不變的情況下,每個間距都在原有基礎上擴大了12px(接近1.33倍),從而讓內容具有較為舒適的寬度進行閱讀

優點分析

選擇某一種設計方式的重點在於我們了解這種方式的優點,並且可以把這些優點融合到我們的設計當中。

在項目設計中,我總結了幾點卡片式設計的優點:

(1)優化模塊化,提升內容區域感

模塊化的設計也是我們日常中會應用到的方法,結合卡片式的設計可以讓模塊化的規則變得更加簡單,增加了模塊之間的可復用性和延展性。而當內容較多的情況下,使用卡片式設計可以有效直接的形成區域分隔,從視覺感知上就對內容進行了分隔,提升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

(2)提升內容獨立性

在組合型的內容設計上,使用卡片式設計可以讓每個小塊內容呈現相對獨立的展現特性,結合模塊化的設計,可以在一大片關聯的內容中,做到既統一又相對獨立。

(3)增強視覺空間感

卡片式的設計可以提升整體設計層次感,通過投影、前後顏色的設定,讓內容與背景之間產生視覺空間感。

(4)增強視覺表現力

在設計中我們可以對卡片進行異形設計,用來達到我們想要的風格表現。當然在一個頁面內儘量不要太多,儘量使用頁面中的首個卡片進行差異化處理,讓整體表現出一點不同即可。

(5)增強可點性

卡片式設計產生的空間感,讓每個模塊更加突出,相比扁平式的處理方式,卡片式從視覺感官上會較為突出,從感官上更具可點擊感知。

缺點及建議

任何一種設計方式都會有其利弊,最終選擇某一種其實不過就是當下最適合而已,而在嘗試中我也總結了幾點卡片式設計存在的一些缺點,當然只是個人的思考而已。

(1)橫向空間利用率降低

卡片式設計的存在左右邊距,因此在有限的屏寬內內容橫向區域相比於拉通式設計有所減少,在內容較多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調小卡片左右邊距。

(2)避免過多的層級

從整體來說,卡片式的設計本身就是增加了基礎背景的層級表現,其視覺層級相比拉通式更為豐富,因此不建議在卡片上再二次疊加塊狀式設計,避免造成層級複雜。在項目中也會遇到內容層級需要多層級的表現,從中總結了2種方式:1.利用不拉通分割線;2.利用淺色背景底色。

(3)不適合長文或內容多的表達

若在設計上使用了卡片式的設計風格,但在一些長文表現的界面建議去除卡片。長文章的頁面更強調閱讀的沉浸感,用戶需要更多的專注於文字,這時候無邊的體驗更適合。

(4)把握好界面的分區,避免過於擁擠的排版

卡片設計具有獨特的視覺空間感,但卡片與卡片直接也會有分隔,因此在設計時更應該對內容進行歸納,避免產生過多的小塊卡片而導致排版過於擁擠、凌亂或者內容不夠寬度展現。

最後總結

無論是卡片式或者拉通平鋪的方式,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服務於內容,我們在做設計的過程中只是選擇適合於呈現我們內容的一種方式。根據具體的內容情況給出合理/合適的設計判斷才是我們需要不斷提升的關鍵點,切莫流於形式而忽略了內容設計本身的重要性。

 

作者:IDfor,公眾號:IDfor(ID:IDfor_all)

本文由 @IDfor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電商活動卡片式設計思考
    在這次女神節活動中,我們重點針對活動中的【卡片式設計原則】進行了深入思考,希望通過簡化卡片層級,讓活動頁面更簡潔。二、活動中的卡片設計卡片式設計最早來源於Google Material Design。卡片式設計的優點很多,它可以較好的對內容進行區域劃分,解決了內容與內容的區塊分隔,讓用戶在長屏幕滑動中,依舊可以很好的識別每一塊內容。
  • 卡片式設計用戶界面
    卡片式的交互方式正在廣泛傳播,無論是新聞網站或是外賣應用,你都可以看到幾乎無處不在的「電子卡片」。如果你對設計自己的卡片式用戶界面感興趣,可以免費下載並體驗Adobe的Experience Design CC。卡片是什麼?卡片通常是指那些包含一定圖片和文本信息在內的長方形,作為查看更多詳細信息的一個入口。
  • 卡片式設計在圖片流、卡片流中的應用
    不管是在移動端還是在web端,現在隨處可見卡片式設計。卡片式設計利於信息的分層和整合,能夠使頁面信息更加清晰,易於用戶理解;視覺上也更加整潔美觀。在頁面中突出卡片的形態,主要是依據卡片的圓角、投影、以及顏色對比。但是這三點並非一定要同時具備。卡片設計應用的場景實際上有很多,本篇著重分析的是在圖片流和卡片流中的應用。
  • 名企設計師的UI卡片設計原則【大廠必考】
    它更像一種在極簡列表式和卡片式設計之間的折中選擇,既保留了卡片式的分層方式和強交互性,又使頁面變得更簡潔。App Store 中的「今日」頻道中的卡片,點擊可以直接顯示APP詳細信息,相比頁面跳轉方式,給用戶帶來了更加自然的交互體驗。5、能夠提升視覺體驗卡片設計會影響到頁面整體的信息層級以及視覺動線變化。卡片式設計通常很依賴視覺元素,很強的視覺元素正是卡片式設計的一種優勢。
  • 想做好卡片設計,原來要注意這麼多細節
    編輯導讀:卡片式設計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從設計類網站上或市場上的一些APP中也會看到很多的卡片式設計的案例,卡片式設計也是UI設計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本文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結合案例等分享了卡片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 萬字長文:談談我對視頻號的思考
    直接進入主題,談談我個人最近對「視頻號的思考」,本文主要討論以下幾個問題:思考微信為什麼要做視頻號?對於抖快的KOL而言,如果想在視頻號上發布視頻,要麼視頻被裁減,要麼重新剪輯,但又會增加發布門檻,那視頻號為什麼設計成目前大卡片單列交互?嘗試拆解背後涉及的邏輯:回到文章開頭,微信做視頻號的目的原因,還是圍繞「社交關係鏈」去思考。
  • 卡片式、隱藏式、後視鏡式大對比
    卡片式行車記錄儀推薦指數:★★★對於行車記錄儀來說,卡片式無疑是其中的元老。整體造型非常簡單:正前方一個攝像頭,後面一個四方形的電子屏幕,就猶如一張厚厚的卡片,這也是我們說起行車記錄儀腦子之中第一時間能想到的形象。
  • 掌握這些卡片設計要點,讓初級變成高級設計師了!
    以卡片設計的界面越來越流行,基於卡片視覺交互正在廣泛傳播,相信大多數小夥伴還不太理解,今天範範就總結下我的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與提升。 正文 #.什麼是卡片?卡片是裝滿圖像和文字的那些小矩形,它們是進入更詳細信息的入口。「卡片」一詞是一個很好的隱喻,因為它們在用戶界面中看起來就像是現實世界中的有形卡片。目前主流的一些APP都已經開始運用這種設計手法,整體視覺感是不錯,簡潔大方,易操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 618小米生態鏈推出新品剃鬚刀:卡片般輕薄設計,三大黑科技加持
    近日作為小米生態鏈的鬚眉科技推出一款卡片式剃鬚刀,入手後感覺不錯,和大家分享下。剛拿到這款剃鬚刀,黑底盒子正面印刷綠色剃鬚刀3D渲染圖,側面有黑膠效果的剃鬚效果展示圖,整體感覺從包裝上看這款剃鬚刀的設計感十足。產品包括剃鬚刀、清潔毛刷和充電線,USB-C口的和大部分手機充電線通用,不用出門多帶線材。
  • 卡片設計最佳方案
    卡片設計師由Pinterest和Facebook引進的,如今廣泛應用在多個領域。正確使用卡片能夠提升應用的用戶體驗。本文,我會講述5個卡片設計的技巧,同時給出一些有用的例子。1、遵循「一個卡片一個概念」的原則卡片裡所有的內容應該只與一個概念相關。
  • 【VIS】TALK THE PHO 談談越品牌設計(臺灣)
    TALK THE PHO 談談越品牌設計(臺灣)分享來自臺灣的品牌文化
  • 移動網頁版 Google+ 迎來更新:卡片式 UI、重新設計的封面照片和按鈕
    新版中加入了全新的卡片式 UI,而且對封面照片進行了重新設計,同時為了便於觸控他們還專門把 +1、再分享按鈕以及個人資料頁面及網頁中的圖示都做得更大了。對那些暫時還沒有專屬應用的移動平臺(比如說 Windows Phone 8 和 BlackBerry 10)來說這次更新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拿出手機去看一看吧。
  • 英語整本書閱讀設計的思考與總結——以Diary of a Wimpy Kid為例
    例如抓取信息能力,總結能力,寫作手法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的培養都可以作為一節課的關鍵切入點。切入點的選擇就需要結合具體學情和教學目標了。課時安排上如果時間不充裕,儘量能保證兩個課時,這樣還能留一定時間給學生展示和深入討論,如果時間充裕,可以按照章節批量處理,每一次課處理一部分重點章節,設計針對性閱讀活動。
  • UI設計 | 製作更好的UI卡片的簡單設計技巧
    一張卡片可以包含幾種不同的元素,但是它們都應該圍繞一個主題。通常,該卡可作為概述和更詳細信息的入口。當涉及視覺設計時,卡片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布局,儘管沒有嚴格的規則,但是典型的卡片布局具有以下要素:意象。可縮放以適合容器頂部區域的圖像或視頻。標題簡短的摘要。單位簡介。
  • 因為我這樣寫設計總結,所以又被總監表揚了!!
    為什麼要寫總結1. 設計成長 思考與規劃幾年前,我也曾有比較迷糊的狀態,每天幹不完的活。直到跳槽去了某個團隊後,才不再被執行壓得透透的,開始獨立判斷價值,沒結果的事情不會再投入太多精力。不需要再花精力思考,就能瞬間進入到狀態,思考不會斷層。上面講了寫總結的必要性,所以接下來,咱們就開始具體講講,日報、周報、年度述職,應該怎麼去寫。每日的總結1.
  • 別光抄了,信息卡片應該這樣做!
    工作中我們經常會接到一些信息卡片的設計需求,在早期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困擾著我。和大多數剛入門的小白一樣,當接觸到這類需求的時候,下意識就是打開自己的的Eagle,找合適的參考,去借鑑排版布局。但是其實最後只知道參考這樣做好看,對於作者的設計思路並不清楚。後面我嘗試去總結其中的規律,也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設計思路。然後,剛好前段時間有位小夥伴問了我類似的問題。
  • 手把手教你做卡片風PPT,附贈大量精選模板
    這裡不得不說,卡片風排版設計就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卡片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包括銀行卡、身份證、名片等,所以我們對卡片有非常直觀的認知,在 PPT 設計中使用這種設計也更容易被人們接受。那麼,如何做好卡片風 PPT?下面為大家分享4種方法,簡單易學,大方美觀。
  • 產品實習生:第一次獨立帶項目的總結思考
    一起來看看作者給我們總結了那些經驗,以及他的思考。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目前在一家海淘童裝電商公司做產品實習生,本次是第一次完整且半獨立(還是受到了Leader的一些幫助)地推進一個項目——雙11天天開寶箱活動。活動剛上線不久,正在做數據的跟蹤與策略的迭代。
  • 【博文精選】米大師WEB改版-設計總結
    02設計目標改版需要針對已知問題進行解決,設計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解決03簡潔舒適的視覺設計更好的處理信息集合 — 卡片式展示在主要信息的表現中,合理利用空間,將單個內容信息打包,採用卡片式展示,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視覺一致性,易於操作,也能有效的對同類信息進行了區分,同時卡片式的展示方式弄夠更好的容納多種內容
  • 《空之境界》個人思考總結(主觀)
    的誕生因為「人類無意識」(人類會有進行的無意識的行為防止人類的毀滅)兩儀家將根源創造出了肉體原本想強塞進的人格失敗卻喚起了根源自己誕生出了人格再有人格創造出了智慧但根源原本是虛無,無法與世界接觸(這裡不太理解原理),只能終日面對著根源實在太無意義所以創造出了式和織兩個人格來控制這個身體去和世界接觸三、式為何追求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