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創業股價連連攀升 大股東華熙昕宇趁機高位甩手跑路

2021-01-18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作者:白曉旭

從2019年5月第一創業上市至今,第一創業在短短一年內發布22次減持公告

進入7月,A股有青雲直上之勢,上證指數連續突破過3000、3100、3200、3300、3400點五大整數關口。在資本市場迅速升溫的同時,券商股優先受益、暴力拉升,Wind券商指數7月以來漲幅超30%。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當前註冊制為主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正穩步推進,作為重要中介機構的證券公司改革引發廣泛期待。

然而,就在證券行業頭部化效應凸顯、行業競爭分化加劇、牛市起步之時,面對股價暴漲,多家券商卻紛紛祭出減持計劃。《每日財報》注意到,第一創業就是其中之一。

股價拉升VS股東減持 重要股東跑步「出場」

回顧第一創業公布的六月份財務信息,公司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0.61億元,淨利潤為3.80億元,6月份內創收2.08億元,佔前6個月收入的20%以上,業績比較可觀。

第一創業的股價表現也十分「討喜」。進入7月份之後,第一創業連續放量大漲,最高漲幅高達58.8%。

與業績水平可觀和股價高調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一創業大股東的連連減持。

《每日財報》注意到,2020年1月16日,公司披露持有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計劃自公告日起的6個月內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2985.76萬元。7月3日,華熙昕宇表示完成減持計劃。

根據《每日財報》觀察,華熙昕宇於今年3月24日、3月25日和7月2日減持第一創業共計2985.76萬股,其中7月2日減持2735.76萬股,佔比逾九成,也就是說減持計劃主要是在進入今年7月份之後完成的。

而距離前一批次減持計劃完成僅一天時間,華熙昕宇再次發布減持公告,並於7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本次減持計劃已經完成,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方式共計減持2105071973股,佔總股本的3.00%。

華熙昕宇的減持行為直接改變了第一創業的股東結構,截至2019年6月底,華熙昕宇還是第一大股東,減持後下降至11.56%,首創集團被推上了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7月6日,第一創業公告,公司第三大股東浙江航民集團將在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第一創業股份不超過3502.4萬股,佔第一創業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減持理由是主業升級、產業布局調整。

從2019年5月第一創業上市至今,第一創業在短短一年內發布22次減持公告,重要股東華熙昕宇、航民集團、能興控股7次減持公司股票,合計減持數量4.5億股,佔總股本比例12%。航民集團全額減持完畢後,第一創業的前三大股東將依次為北京首創集團,華熙昕宇和浙江航民集團,三者或分別持有第一創業總股本比例13.27%,11.56%和4.97%。

牛市成為減持套現良機

相對中小散戶,大股東的減持行為通常被認為是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的不自信、或者眼下市場情緒過度高漲趁機套現落袋為安。

我們再來看看這位套現的大股東。

回顧第一創業的發展史,第一創業的前身為1993年成立的佛山證券。

2008年9月,華熙昕宇認購2.7億註冊資本幫助第一創業完成一輪大額增資擴股,同時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華熙昕宇的掌門人趙燕以生物醫學起家,華熙國際投資公司的建立則是以2019年上市的「玻尿酸第一股」華熙生物作為基礎。

一家主營體育文化和生物醫藥,一家是證券公司,「門不當戶不對」的結合顯示出了極為明顯的不相關性。

加入第一創業之後,華熙昕宇在第一創業董事會僅僅保留兩個席位,這樣不走心的處理方式也在無形中預示華熙昕宇在加入第一創業之後是實際上「去意已決」。

首創集團2008年促動首創證券借殼ST前鋒,集團公司對持有券商股權須滿足「一參一控」的監管要求,首創公司拉著華熙昕宇入股、稀釋自己的股權比例或許也是滿足監管要求的無奈之舉。

綜上,華熙昕宇加入第一創業「動機」不純,雙方未來發展不相關性過強意味著分開是遲早的事,如今第一創業股價暴力拉升,原本強勢佔據成本優勢的大股東減持套現欲望勢必膨脹。

固收業務前景堪憂,子公司公募發展不利

第一創業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5.83億元,同比增長45.96%,實現歸母淨利潤5.13億元,同比增長312.58%;銷售淨利率增長超一倍,達19.86%,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為5.83%,較去年增長4.42個百分點。

豐收得益於資產管理業績高增對於整體盈利能力的驅動。2019年,公司資管業務營收增長43%至8.55億元,利潤增長101%至3.95億元,依然是公司第一大收入及利潤來源,利潤佔比達57.49%。

第一創業的業務開展以固定收益為特色,以資產管理業務為核心。截至2019年,管理規模39.77億元,增長307.06%,在知識產品證券化、儲架式類REITs等產品上實現項目種類拓展。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以固定收益類業務為例,債券承銷和股權承銷業務受國內監管政策影響非常大,而國內相關政策變化頻率高、複雜性強,一個政策出臺,持續性可能一年也達不到,不僅難預測,而且難招架。

此外,這類業務專業性強,受人才、管理等因素影響大,券商公司的固收投研能力優勢離不開優秀的人才,而留住人才往往對公司的運營機制構成挑戰。

眼下監管機構正在不斷優化審批流程,相比IPO審核周期,優質債券項目完成全部流程的周期大大縮短,看似是好事,但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券商開始涉足固定收益業務。

特別是中小券商,依靠債券項目在短時間內提高營收和行業地位,競爭環境對原有公司不利。因此,以固收為主的第一創業似乎面臨「逆風」。

今年5月財務數據顯示,第一創業母公司5月營業收入-582萬元,淨利潤-3585萬元,這一業績表現與5月債市大幅調整引發自營盤虧損密切相關。

子公司創金合信手持公募牌照,但公司業務卻純靠「私募」。創金合信2019年實現淨利潤6722萬,同比增長近4倍,但業務結構仍以機構委外和通道業務為主,主動管理業務和權益資產管理成績並不樂觀。

據第一創業發布的一季度報告,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創收7.18億元,同比減少11.51%;淨利潤為2.35億元,同比減少17.84%。

隨著銀行,保險自主理財,資管子公司的興起,機構委外業務前景並不明朗。第一創業主動管理能力是否能夠提升,未來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大股東減持行為背後,或許是對第一創業未來發展持悲觀態度。

相關焦點

  • 第一創業:華熙昕宇持股比例變動超過1%
    每經AI快訊,第一創業(SZ 002797,收盤價:12.12元)7月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華熙昕宇於2017年12月7日發行的華熙昕宇2017年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第一期)債券持有人於2020年7月8日實施換股,換股數量為39,808,917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14%。
  • 小體量蹭上大題材 容大感光股東趁機套現
    在國產半導體自主可控基調下,容大感光(300576.SZ)「蹭」上了大題材。儘管其光刻膠業務營收佔比不到5%,產品也以較為落後的g/i線光刻膠為主,但在國產替代「故事」的催化下,容大感光在二級市場受到遊資及散戶的追捧,公司股價屢創新高。
  • 股價大漲後,蘇奧傳感多股東宣布減持
    &nbsp&nbsp&nbsp&nbsp股價大漲股東緣何忙減持?&nbsp&nbsp&nbsp&nbsp今年以來,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板塊持續大漲,作為新能源汽車概念股,蘇奧傳感也股價飛升。6月29日,蘇奧傳感的股價為9.24元,為底部價位,隨後股價節節攀升,10月16日升至18.95元的高位,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股價實現翻倍。
  • 債務風險不斷攀升,股東內鬥不休,請全體股東旅遊也難救...
    12月10日,大連聖亞(600593.SH)再次以跌停板收盤,股價跌至每股22.05元,而7月中旬時,公司股價曾達到年內最高的每股48.13元,短短5個月的時間,大連聖亞市值蒸發33.64億,而僅僅12月以來,股價就已腰斬。上一次,大連聖亞引發關注還是因為股東內鬥。
  • 傳周星馳欲借殼上市 香港一創業板股股價漲30%
    不正常  帝通股價一日暴漲近30%  本周一,帝通國際在港交所出現異常走勢,當天以0.104港元開盤之後,價格節節攀升,全天竟暴漲29.81%,收於0.135港元。應香港聯交所要求,帝通國際昨日就股價異常波動發布公告稱,董事會並不知悉股價上升的具體原因。
  • 中國股市,大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散戶要小心,看完收藏!
    大股東所持有的是原始股,原始股遠遠比二級市場的成本低的多,大股東什麼時候減持都是賺錢的;其二股價你看著是低位,其實是高位,新低不斷的個股就是這種情況,看是低位回頭一看高位還被深套;大股東是最了解自家股票,如果真是底部大股東會減持跟錢過不去嗎?
  • 股價3年暴漲33倍 卻遭大股東密集減持 韋爾股份併購「變身」
    本報實習記者 吳清 記者 李正豪 北京報導上市三年股價最高時飆升35倍,押注半導體賽道、一路併購變身的韋爾股份(603501,股吧)(603501.SH)一直是行業明星股,不過這隻明星股近期卻遭遇了大股東的大規模密集減持。
  • 美女董事長「跑路」,大股東瘋狂套現44億,這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
    印記傳媒已經連續18個交易日面值低於一元,目前股價0.61,無力回天,根據深交所規定,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就面臨退市。最近,大盤漲得這麼好,st印記卻連續7日跌停,後面2個交易日很可能也是連續跌停,所以啊,雷股千萬不能碰!1、曾經400億市值的明星股,如今暴跌98%!
  • 子公司停產不披露 海利生物掩護大股東高位套現?
    實際上,今年前8個月,海利生物股價一直呈現波動上漲狀態。8月3日,海利生物股價上漲至巔峰51.41元/股,較年初漲幅高達293.64%。股價上揚與其此前涉足人用疫苗以及今年8月增資新冠疫苗研發項目不無關係。彼時,海利生物通過增資的方式投資人民幣3400萬元,獲得標的公司杭州樹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樹辰」)40%股權並成為杭州樹辰控股股東。
  • 一則消息牽出漲停板: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要合併?兩家公司回應
    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要合併?兩家公司回應來了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合併傳聞尚未平息,今日第一創業證券又被傳將與首創證券合併,受此消息刺激,第一創業證券股價直線漲停。資料顯示,兩家券商目前第一大股東均為北京首創集團。對於傳聞,兩家券商迅速做出回應。
  • 上任即「跑路」!金科文化董事長瘋狂減持70次!現被立案調查
    大股東減持沒問題,做好公告就行,但王健在股票解禁後,多次在敏感期內減持,構成內幕交易。公告顯示,王健持有的2.8億股在2019年6月10日解禁,其在2019年7月18日起就迫不及待開啟了減持之路。一年多時間裡減持多達70次,累計套現超過7億元。
  • 資金熱捧推高股價 網際網路金融股須防高位回落
    周三以上海鋼聯、北京君正、深圳華強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股在市場調整之時再度受到資金的熱烈追捧,為餘額寶提供技術服務的金證股份、身為天弘基金第二大股東的內蒙君正更是紛紛創出股價新高。  餘額寶的用戶激增,說明金融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正在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它順理成章地成為市場關注與網際網路公司、網絡平臺、運行商、軟體開發商競相追逐的對象。
  • 三成上市券商年內遭重要股東減持 已「落地」1.72億股 9.91億股...
    今年以來,證券板塊備受市場關注,40家上市券商的股價平均上漲超30%。與此同時,不少重要股東也加大了對券商股的減持力度。、華安證券、南京證券、第一創業此外,南京證券的股東江蘇鳳凰置業有限公司以及第一創業的股東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均在
  • 第一創業突然漲停!網傳與首創證券合併!後者回應沒有合併計劃
    來源:德林社文 | 楊萬裡8月13日下午1點40分左右,券商股第一創業突然拉升,隨後漲停,漲幅為10.02%。截至收盤,第一創業股價為11.2元,市值為470.7億元。值得關注的是,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的第一大股東同為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首創集團)。我們也關注到,首創證券在十幾年前就想借殼S前鋒(現名:北汽藍谷)上市,但至今未果。
  • 又現大比例減持,江蘇北人二股東直接清倉!股價已7連跌
    首發限售股的解禁期剛過,江蘇北人(688218)多名股東以及董監高便拋出了大比例減持計劃。12月13日晚間,江蘇北人公告稱,公司多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11.68%股份,其中二股東湧控投資擬清倉減持。二級市場對解禁已有提前反應。
  • 蘇奧傳感增發之前進行大額減持 專家稱股東減持行為應區別對待
    今年以來,蘇奧傳感股價連番上漲。10月16日,蘇奧傳感股價在早盤大跌後逆轉,當日收漲16.34%,股價創近三年來新高。據記者計算,截至10月16日收盤,蘇奧傳感年內累計漲幅超85%。 創道投資諮詢合伙人步日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股價上漲是股東減持的動力,屬於高位套現的基本邏輯。
  • 傳聞稱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計劃合併 雙方雙雙否認
    受合併傳聞影響,第一創業股價13日午盤迅速攀至漲停,直至收盤仍被大量買單封死漲停。北京國資增持兩「創」昨日,在合併傳聞刺激下,第一創業午盤開盤不久即被快速拉升至11.20元的漲停價,收盤時尚有20.49萬手買單封住漲停。該股全天成交額高達50.4億元,在全部A股裡排名第八。
  • 龍虎榜:孫哥接力打板青青稞酒 機構繼續狠砸昊志機電 兩根大陰線...
    遊資綜述方新俠和孫哥成了難兄難弟,近期連連失誤被砸,昨日孫哥買入金安國紀,雖然金額並不大,但仍處於買一位置,成功打板,但隨著孫哥的買入以及金安國紀的風險提醒公布,市場謹慎情緒迅速增加,今日大幅低開6.48%,按照周二的買入價來看,孫哥虧損幅度至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