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時,張國榮最後的時光

2020-11-19 騰訊網

每年4月1日的前夜,朋友圈都被「一歲一哭榮」的儀式感紀念刷屏。

螢屏上,榮迷尹正《鬢邊不是海棠紅》裡知音一曲話梨園,痴醉地唱著戲夢人生。

螢屏外,人們卻格外想念那個人和他的《霸王別姬》

只是,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已無程蝶衣。那顰笑之間由皮到骨的絕美,成為了他芳華絕代的永恆象徵。

因為新冠疫情,本計劃今天在韓國復映的《霸王別姬》也被迫延期,榮迷們更是無法相聚,選擇了雲紀念。

愚人節的今天,對於國人來說,是笑不出來的壓抑。影院復工數日後再次歇業,人們不知何時摘下口罩,所有的調侃都帶著一絲無奈,所有的紀念都蒙上一層死別的陰影。

不由讓人遙想到17年前,非典肆虐經濟衰退的香港

當晚6點41分,一代巨星張國榮化作無腳鳥,從香港文華酒店24樓健身中心縱身一躍,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6歲。

那天,香港下著雨。

那天之前,SARS與美伊戰爭佔據了新聞頭條, 3月下旬,美國政府以向恐怖主義作戰為由,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

與此同時,香港九龍的淘大花園成為全港SARS疫情的風暴眼,該居民區感染SARS的人數激增至400多人。

這給未在金融風暴中復甦過來的香港,又是一記暴擊。

所以,當戴著口罩的人們看到「張國榮跳樓自殺」的新聞時,都只當這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

這玩笑太狠,它謀殺的,是人們對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的最後念想

一切都來的毫無徵兆,3月31日晚,他還在和親友打麻將,罵著港府辦事不力;4月1日中午還和友人午餐,提醒友人戴好口罩。

直到4月1日6點前,這都是普通的一天。

上午11時,哥哥如往常一樣從住所出門,出門前還跟唐先生約好晚上一起去打羽毛球;

中午與設計師好友莫華炳共進午餐,一起聊了幾個小時;

下午4點30分,哥哥獨自到了中環的文華東方酒店的健身中心,據酒店工作人員說,健身期間哥哥心情似乎十分惡劣,他曾走到露臺狂煲電話;

下午6點左右約經紀人陳淑芬喝咖啡,電話中他說:「淑芬,你來接我一下。」

陳淑芬知道張國榮當時深受抑鬱症的折磨,病情嚴重時整夜失眠,直冒冷汗,手不停顫抖,連水杯都拿不穩,甚至伴隨著胃酸倒流的症狀。

可她不知道,在一片平靜的背後,竟醞釀著一場訣別。

她驅車前來酒店,給他打了最後一通電話,說自己已經到了。哥哥在電話裡只回了五個字:「好,那我來了。」

陳淑芬急忙起身到酒店門外等他,不曾想,等到的卻是張國榮如蝴蝶飛撲而下的身影。

警方在他身上找到了一個錢包,一張停車證,一個口罩,一部手機和一個打火機,以及一份簡短的遺書。

「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最後那句質問讓人心疼。

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

他從來都是將善意和熱情給了別人,將苦痛留給了自己。

抑鬱症復發、拍《異度空間》的PTSD、對非典絕望 媒體上各種猜測的聲音不斷湧來,人言可畏。

張國榮去世後,他的愛人唐先生在送給哥哥的白色花圈上題詞:「夜闌靜,有誰共鳴……」

逝去的光輝歲月,有誰共鳴?

2000年,哥哥在紅館開了生前最後一場巡迴演唱會,熱·情演唱會

他懷著對樂壇的滿腔熱忱,親自擔任藝術總監,精心設計了這場精彩絕倫的概念演唱會。

性別模糊,前衛大膽的造型詮釋了從天使到魔鬼,從信仰到背叛的哲學意義,備受外界讚揚的同時也遭受了不少非議。

熱情演唱會的高潮,是他身穿一襲白色浴袍赤腳演唱那首經典《我》

「是初涉凡間的天使,是無心睡眠的精靈,他站在那裡,站在柔和和高傲間,光影交錯時,他是動蕩中的唯一淡定。」

他就是他,不用閃躲,為自己喜歡的生活而活。

那年,哥哥還圓了導演夢,他為香港電臺執導了反吸菸電影短片《煙飛煙滅》,這是他唯一一部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並請來好友梅豔芳、莫文蔚等演出。

2013年,在繼續寵愛十周年演唱會接近尾聲時,一眾歌手到臺上大合唱,梁朝偉第三度跟張國榮隔空對話,最後說:「把今晚交給張導演。」

此時燈光驟起,臺上放了一張導演椅,思念之情不言而喻。

2002年,張國榮最後一次接受港媒專訪,就是《明周》那篇著名的《我可以呼風喚雨》,他興高採烈地談著即將開拍的電影。

那年哥哥接拍了生前最後一部電影《異度空間》後情緒突變,其後更是辭演電影《美麗上海》,又一度絕跡公開場合,當時傳聞患上抑鬱症。

《異度空間》裡,張國榮飾演了一個遭遇心魔的心理醫生,由愛生怖,最後一幕,他站上屋頂天台和愛人和解,走出了陰霾。

那年,哥哥和黃耀明合作演唱了生前最後一張唱片《Crossover》,那首經典的《這麼遠,那麼近》就出自其中,由哥哥作曲並配獨白、歪悶填詞、明哥主唱。

那年,哥哥應邀擔任好友梅豔芳個唱嘉賓,這也是他倆最後一次同臺演出。

兩人合唱一曲《芳華絕代》,並大跳貼身辣舞,阿梅更說:「哥哥是我生命中唯一好朋友。」

一年後的12月30日,梅姑因患宮頸癌遺憾逝世,2003年的香港演藝圈更加灰暗

2002年9月12日,哥哥度過了最後一個生日,請來一眾圈中好友為其慶生;

10月10日他曾為英國名牌Dunhill香港旗艦店剪彩,當時引起粉絲轟動,媒體稱為媽祖巡街;

而哥哥生命中最後的時光,都是和友人和愛人共同度過的。

林青霞在書中回憶,在非典前夕,張國榮還跟她打了最後一場麻將,「記得那天他『衝』了一把很大的牌,有五十五番,之後又連放了幾把炮。」

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2003年3月8日與唐先生結伴到紅館看百事音樂會。

張國榮曾說:「人說貓有九條命,而做電影演員可以超過九條命,每一部電影就是一條生命。

從影20餘年,他留下了56部電影,塑造了無數經典角色。

他是不瘋魔不成活的真虞姬,是一分鐘的朋友無腳鳥阿飛,是想去沙漠另一頭看看的歐陽鋒;

是如夢如幻月的十二少,是絕世書生寧採臣,是猶憶《當年情》的阿sir,是不如我們由頭來過的何寶榮,是銀幕上的藝術家,是一代傳奇。

在張國榮逝世5天後,4月6日晚,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如期舉行。

這是「金像獎歷史上笑容最少的一屆」,整個頒獎禮都瀰漫著一種悲傷的氛圍,紅毯環節不到二十分鐘便草草結束。

當司儀曾志偉一襲黑色禮服開場,本打算講一些鼓舞人心的說辭時,看到臺下的明星們齊齊的黑色衣服和口罩時,他哽咽了……

當時,張國榮憑遺作《異度空間》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為了緬懷張國榮,「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時隔多年再次同臺,清唱了哥哥的《當年情》

臺上表情嚴肅,臺下掌聲寂寥,整個頒獎禮倒更像是一場專門追憶哥哥的晚會。

而非典以來,對於口罩最悲壯的記憶,莫過於張國榮的葬禮

金像獎頒獎第二天,張國榮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唐先生全程打點一切。大批歌迷聚集於殯儀館外,上百位演藝圈好友前來祭奠,很多人悲痛至泣不成聲。

口罩,這抵抗病毒的柔軟屏障,遮不住掩面哭泣的人們,哥哥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有位失聲痛哭的SARS隔離者親屬說道:「SARS本來是一個公共醫療衛生事件,極大打擊了港人的自信,他的死好像是人心士氣降至低點的標誌。懷念他,不光是懷念那個低點裡的傷痛,更是懷念那個傷痛裡的力量。

當時的香港已隱隱露出了末世的氣息,大家無事都不出街,天氣也是小雨不斷,即使這樣,粉絲依舊全副武裝來送哥哥最後一程。

鮮花和蠟燭堆滿了他家門前的街道和文華酒店的門口。

這盛大的紀念,十年後如此,二十年後也如此。

2003年,因為非典和哥哥逝世,成為最凝重的一年。

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成為了最艱難的一年。

愛在瘟疫蔓延時,人們痛定思痛,也定會在傷痛中覺醒和重生。

那年7月,哥哥留下了最後一首歌《玻璃之情》:「如果你真的太累,及時的道別沒有罪。」

17年後,多麼想你,你在何地。今天繼續為你鍾情,風繼續吹,我們不忍遠離。

· THE END ·

這是「不散」 第1176期 原創文章,無人如你逗留我思潮上

相聚有時 / 電影不散

微信號:busan-movie不散其他平臺

豆瓣 | 知乎 | 微博 | 頭條號 | 網易號 | 搜狐號等

【加入不散官方微信群暢聊電影】

添加微信busanfenzhuli或418947138

備註「不散+所在城市名

相關焦點

  • 2003年的非典疫情,影響非常大,最後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結束的?
    —— 莎士比亞 2003年即將過去,2004年到來,羅先生躺在病床上,臉色雖然依舊蒼白,但是他臉上重新浮現了生氣。他腦海中回想起入院時的情形,他那幾天在自己的出租屋裡面病的死氣沉沉,整個人暈暈乎乎。
  • 那些跟2003年「非典」有關的電影
    2003年的那場「非典」疫情已經過去17年了,一場武漢新冠狀病毒肺炎又捲土重來,愈演愈烈。武漢封城,確診和疑似病例與日俱增,原定春節檔上映的7部電影集體撤檔。這個春節,每個人都該選擇留在家中,減少出行,更要儘量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公眾場所。留在家中,可能很多人的娛樂項目就是玩玩手機,看看春晚,追個電視劇,或者看網絡平臺上的電影。
  • 周杰倫的《葉惠美》,陳奕迅的《十年》,張國榮沒有回答的2003……
    這是藝術家徐冰在2003年4月29日非典最嚴峻的時候,從北京街頭收集的一瓶空氣。《空氣的記憶》/徐冰工作室對中國人來說,2003年的非典是令人揪心的,這段記憶沉重、易碎,卻隨著時間遷移,慢慢變得透明輕盈。今年,那團「來自」非典的空氣,似乎又從記憶中鮮活了起來。
  • 面對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國電影是怎麼度過的?
    而也是從2003年後,電影行業採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放開市場,放寬政策,推動電影產業化改革,才讓中國電影迅速從非典的創傷中恢復。回首2003年,或許會對當下肺炎疫情影響下的電影產業提供一些借鑑。而回顧17年前非典疫情爆發後,中國電影市場也幾乎遭遇了同樣的境況。2003年非典疫情之前,中國電影市場化之路正處於起步的關鍵階段,本呈現向好態勢的電影市場,卻因非典疫情的突然爆發而得到重創。在2003年,國產片(包含內地香港合拍片)票房超過1000萬元的影片數量為8部,這一數字與上一年基本持平。
  • 請回答2003:非典時期的TVB是什麼樣子?
    想起17年前非典重創香港的時候,TVB藝員也是這樣照常拍劇和OT的。在悲傷蔓延的2003年裡,TVB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特別的回憶。2003年3月,非典開始在香港蔓延,最高峰時日增病例60以上,醫務人員集體患病,市面一遍愁雲慘霧。
  • 2003年,張國榮一躍而下,陳淑芬用衣服保全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2003年,張國榮一躍而下,陳淑芬用衣服保全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死亡從來不是解脫,而是對於苦痛的逃避。  張國榮的離開,令無數人嘆息,只徒留下遺憾。  心生悔意的,恐怕只有陳淑芬一個人。
  • 請回答2003:非典時期的TVB是什麼樣子?
    想起17年前非典重創香港的時候,TVB藝員也是這樣照常拍劇和OT的。 在悲傷蔓延的2003年裡,TVB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特別的回憶。 非典期間,TVB竟然播了這麼多喜劇?
  • 2003年的悲歡喜樂,2020年我們都懂了
    2017年年底,武漢合美術館曾展出過一件作品,一個透明的容器,看上去是空的,像個輕盈的氣球,被命名為《空氣的記憶》。這是藝術家徐冰在2003年4月29日非典最嚴峻的時候,從北京街頭收集的一瓶空氣。《空氣的記憶》/徐冰工作室對中國人來說,2003年的非典是令人揪心的,這段記憶沉重、易碎,卻隨著時間遷移,慢慢變得透明輕盈。今年,那團「來自」非典的空氣,似乎又從記憶中鮮活了起來。
  • 可以學習一下2003年非典期間的金像獎
    春晚節目單現在看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會是春晚的主基調,這一方面可以參考2003年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當時正好遇上非典,這個頒獎禮的一些做法還是很贊的。2003年4月6日,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如期舉行,那是史上最悲傷的一次頒獎禮。當時正值SARS肆虐,香港是死亡率最高的地區,而就在幾天前張國榮去世,加上股市樓市跳水、伊拉克戰爭爆發,整個香港愁雲慘澹,籠罩在末世氣氛之中。
  • 2003年,張國榮一躍而下,陳淑芬用衣服保全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他給觀眾、粉絲、歌迷留下了眾多溫暖人心的經典作品,卻給自己留下了無盡的悲傷與孤獨,2003年的張國榮的一躍而下,讓他心中的孤獨與憂傷公之於眾,可惜大家能做的只有祈禱他在另一方世界安好。2003年,張國榮一躍而下
  • 2003年的歌,我能循環一整年
    像2003年的非典,KTV關門,見面會無限延期,商業活動取消,就連音樂類型也受限。原本以為樂壇會按下暫停鍵,結果沒想到時間給出了另一種答案。2003年的春天,舉國上下都沉在一片難過的情緒中。香港是重災區,因為面積小,人口密度大,病毒很容易得逞。我翻看記錄,香港地區有1755人受非典感染,296人死於非典。
  • 想見你哥哥,重返張國榮在泰國的最後時光
    有人說,是張國榮在拍完電影之後,和劇組的人去了泰國旅遊,有一次在一家酒店入住後張國榮碰上了不好的東西。回到香港後,張國榮的精神就受到了刺激,陰鬱在心底一點點瀰漫,最後爆發變成了抑鬱症。也有人說,張國榮在泰國旅遊的時候,有人喜歡上了他,要和他在一起。哥哥說,我有愛人,這是不可能的。泰國的那個人於是因愛生恨給張國榮下了降頭。所謂降頭就是中國的蠱術和東南亞巫術的揉合。
  • 現場重播|「非典」壓境的2003年,汕頭都發生了什麼?
    而非典壓境的17年前,汕頭長什麼樣,又經歷了些什麼?開局風平浪靜的汕頭,在2003年2月9日突然發現首例輸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人,並於10日上報衛生局。2月10日當晚緊急成立了非典型肺炎防治協調小組。汕頭人突然發現,原來非典距離自己如此接近。2月11日,隨即出現哄搶板藍根、白醋、酒精、口罩等現象,出現市場恐慌情緒;在同一時間,市物價局和工商局立即採取行動,針對部分商家哄抬物價的行為進行打擊。
  • 2003年4月1日 一代巨星隕落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那年正值非典爆發。今天是2020年4月1日,17年過去了,每年的4月1日粉絲都會舉行悼念活動緬懷哥哥張國榮,而今年,新冠肺病肆虐全球。哥哥 離開時留下的紙條上寫道:「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 非典肆虐的2003年,電影票房怎麼樣?我們猜中開頭卻沒猜中結局
    我們可以從2003年非典疫情中找到答案。2003年非典爆發後,許多電影製作人將他們的電影撤出市場,敢於上映的電影數量非常少。市場充滿了悲觀情緒。趙怡文魏和章子怡,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卻被冠以票房毒藥的稱號。
  • 2003年自殺前夕,張國榮給陳淑芬發最後信息:淑芬,你來接我一下
    同齡人都在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的時候,張國榮的願望是希望能被父母給打一次,因為他連被打的機會都沒有。一種失落,悄悄地在心裡蔓延。可以慶幸的是,每到了過年的時候,張國榮就可以看到父母,可惜因為要串門,所以陪伴的時間少之又少。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和張國榮在一個房間裡待了36個小時,那是張國榮最快樂的時光。
  • 2003年「非典」倖存者口述經歷中,我們能反思什麼
    2003年,山西省陽泉市舉行防治非典應急處理實戰演練。程瑜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聽段大夫說有可能是「那個病」的時候,我還是有點緊張。那間診室連6平方米都不到,就是比一個雙人床大點的一個小屋,我和那個老幹部離得特別近。他和段大夫面對面,我還清清楚楚記得段大夫跟他說:「回去把口罩戴上吧。」段大夫雖然戴著口罩,但也是極為普通的那種。
  • 2003年張國榮24樓跳下陳淑芬用衣服遮住遺體保全他最後尊嚴
    年4月1日,天王巨星張國榮的突然隕落,震驚全球。也從而奠定了張國榮在歌壇的地位,張國榮在歌壇的地位逐漸穩固,最後不可撼動。,1993年主演的《霸王別姬》揚名國際。02本來一帆風順的事業,大好的前途,卻在2003年發生巨大轉變
  • 2003年,張國榮,梅豔芳相繼逝世,生前張國榮曾答應要娶她
    2003年,那本是很平常的一年,卻因為兩個人的逝世,變得不再平凡。張國榮從24樓縱身一跳,梅豔芳含淚倒在了舞臺上。那一年,梅豔芳剛好40歲。1982年,梅豔芳憑藉著一首《風的季節》,獲得了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並籤約了華星唱片公司,正式踏入歌壇。梅豔芳和張國榮一樣,不僅才華橫溢,更是有著很難得的品質。在歌壇上,梅豔芳對於後輩,向來是會給予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他們。
  • 17年了,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張國榮?
    這裡是撿了個瓜的瓜姐,今天我們來聊聊隕落了17年的「雙星」張國榮哥哥。2003年4月1日,本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節日,然而就在這一天,卻因為一個人的離去,變得非同尋常。當晚6點43分,哥哥張國榮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樓縱身一躍,將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4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