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思享】何偉文:中美貿易戰,該翻篇了

2021-01-13 中國網

文 | 何偉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於1月20日入主白宮。正處在40多年來最壞狀態的中美關係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對此人們有大量相互矛盾的預測。


拜登已經宣布,他將放棄唐納德•川普的單邊主義,回歸多邊主義。他表示,美國會在他就任總統的第一天重返巴黎協定和世衛組織,同時他也將支持世貿組織。他要重新建立基於多邊框架和規則的貿易關係。


美國貿易政策的轉變必然導致關稅的調整,這些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被調整的還會有川普對中國施加的美方其他貿易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兩國關係有很大機會出現緩和。


喬•拜登稱中國是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而不是最大的敵人。他還表達了合作的可能性。它的協同效應會帶來一系列競爭與合作,但這與目前華盛頓的冷戰做派和脫鉤政策有根本性的不同。


基於這些因素,可以預期中美兩國將恢復貿易關係,並在所有重大問題上重新對話。然而,拜登是堅定站在維護美國全球霸權、遏制美國所謂的中國威脅立場上的,在中國問題上他很可能繼續強硬。


拜登表示不急於在中美貿易上採取行動,相反,他將對包括關稅和「第一階段」協議在內的政策進行全面檢視,然後與盟友尤其是歐洲盟友進行商討。與此同時,相信中國也在對貿易問題和政策選擇進行複議。


雙邊貿易關係的任何重新調整,都應基於對過去四年貿易緊張關係的總結評估,這種調整以總體戰略定位為指導,並受到國內考量的影響。川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主要內容是對3700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產品加徵7.5%至25%的關稅,針對華為和半導體晶片實施禁令,以及一個加長的實體清單,其最終目的是與中國脫鉤。但事實證明收效甚微。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年前11個月,中國對美出口達4058.3億美元,同比增長5.7%,遠高於中國的對全球出口增長2.5%。有趣的是,對美出口增長速度與中國對歐盟(增長5.7%)和東協(增長5.8%)出口增長是持平的,而後兩者都沒有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這說明美國的關稅並沒有起作用。更有說服力的是,自7月以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令人矚目,7月至11月的月均出口值達到460億美元,比2018年同期的399億美元歷史最高月均紀錄還多16%。僅在11月份,中國對美出口就同比飆升46%,達到519億美元,比2018年創紀錄的月均進口值高出30.1%。預計這一增速在2021年上半年還會繼續,表明「中國製造」的優勢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中國擁有高度進化的供應鏈的結果。


高關稅無法阻止中國商品的流動,但卻讓美國進口商、分銷商、下遊生產商和家庭處於劣勢,它們要支付關稅,並且要以更高的價格支付額外的後續成本。


這在當前經濟衰退時期尤為不利。9月份,包括特斯拉、福特、沃爾沃、思科、塔吉特、家得寶、沃爾格林等在內的3500多家美國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美國政府,稱加徵關稅是非法的,並要求利益補償。2020年早些時候,世貿組織的一個專家組裁定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違反了關貿總協定(GATT)規則。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代表美國約200家最大企業CEO的美國經濟諮商會已經呼籲拜登取消關稅,修復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川普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也引起高通、英特爾和其他美國半導體巨頭的強烈擔憂,因為中國佔到它們全球銷量的很大一部分,失去中國市場威脅到它們的生存。


美國脫鉤政策帶來的結果與川普的預期相反。2020年1月至7月,美國企業在中國設立了860家新企業,超過2000億美元的美國資本進入中國市場。反常的是,在脫鉤政策下,中國今年前三個季度超過加拿大,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11月的成功達成,將加強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紐帶地位。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人口、GDP和出口佔到全球的30%,其14個成員佔中國全球貿易總額的31.7%,超過美國與歐盟的總和。相比之下,2020年前三個季度,美國在中國全球貿易中的份額下降到了12.2%,比三年前減少2個百分點,而東協增加了2.3個百分點,輕而易舉地填補了美國留下的空白。這期間歐盟的份額也增加了0.8個百分點。


事實證明,儘管中國也遭受了損失,但川普政府正在輸掉與中國的貿易戰。


基於以上數據,翻過這一頁,恢復兩國的貿易投資合作,對雙方都有利。兩國還有必要儘早開啟多邊合作,包括共同應對新冠疫情、開發疫苗、落實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等。


在雙邊領域兩國也應儘早對話。中美之間存在許多分歧,需要有效的對話機制來解決或管控。兩國的智庫和工商界可以在這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兩國關係翻開新的一頁,為我們兩個偉大民族的共同利益而努力。



相關焦點

  • 延續中美「貿易戰」?拜登計劃曝光
    拜登的言論隱藏了大量的信息,引起不少相關人士猜測,有媒體認為,拜登可能要延續川普的「中美貿易戰」。拜登推薦戴琦代表美國貿易 對華態度明顯據了解,拜登此舉很有可能是在向外界表示,即便他上臺,也可能會將「中美貿易」的戰爭延續下去。據有關人士透露,拜登前不久在公開場合上推薦戴琦成為下一任的美國貿易代表。
  • 時政英語|中美貿易戰
    今天就讓我們根據一則cnn新聞來學習一下中美貿易戰中的相關表述吧!許多分析人士稱這是兩國之間的貿易戰,而好述舉措是兩國在貿易戰中的最新一次交手。這可能導致太平洋兩岸的進口材料和原料價格上漲。So why is this happening?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as blamed China for unfair trade practices.
  • 來,國際貿易專業的奇怪君給大家講講中美貿易戰
    ☆本資訊由真是奇怪le編創☆☆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奇怪君優酷頻道:http://i.youku.com/zhenshiqiguaile這些天,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這場貿易戰是誰挑起的呢?當然是美國政府!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當然要應戰,要反擊!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中國自1840年開始,就被西方列強欺負,那麼多強大的西方列強後來都被中國人民打跑了,現在就你一個美國,中國會怕你?那這場貿易戰打的是什麼呢?
  • 日韓博弈或為中美貿易戰縮影?
    作者:螳螂 來源:開盤叮叮2020年,是風起雲湧的一年,除了疫情之外,中美貿易戰就是國際局勢的絕對主題。在主角整裝待發之前,日韓則先來了一場貿易戰預演。在日韓貿易戰中,作為弱勢方的韓國成功逆襲日本,這對於同樣處於弱勢方的我們,又有什麼啟示呢?
  • 中美貿易戰,究竟是為何而戰?
    音頻本來是真的不想說中美貿易戰的,但看到後臺有個朋友跟我說:這麼大的一個熱點,你都不來蹭一下流量,這點新聞敏銳度都沒有?還做什麼公眾號?搞什麼自媒體?趁早棄號停更,免得我們眼巴巴的望穿秋水。哎,說的我真是,那個鼻涕泡都差點哭出來了。。。其實這次貿易戰分析的文章真的是夠多的了,各種原因也都分析的透透的。
  • 英飛凌CEO:公司專注於電源管理晶片,避免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德國晶片製造商英飛凌CEO Reinhard Ploss於當地時間周三表示,英飛凌專注於電源管理晶片,因此較好地避開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圖源:路透社該報導稱,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實施了嚴格的「制裁」,旨在限制其5G發展。
  • 華府智庫預測2021年十大風險,「中美在臺交鋒」入列
    美國華府主流智庫之一的「大西洋理事會」曾經「訪臺」,該機構12月做出「2021年的十大風險」預測,其中一個是「中美在臺交鋒」。 「大西洋理事會」做出的「2021年的十大風險」預測依序為,疫苗推出緩慢使新型冠狀病毒病危機加劇(中高風險)、拜登施政「跛腳」(高風險)、全球債務引發新金融危機(中等風險)、西方國家經濟復甦緩慢(高風險)、朝鮮製造危機(中高風險)、美國伊朗對抗加劇(中低風險)、中美在臺灣地區交鋒
  • 美智庫發布最新版報告
    現如今,中國軍事的發展備受美國政府關注,從中美競爭到貿易戰,無不體現出美國對中國的遏制。近日,美智庫公布了《2020年度核武器報告書》,書中講到中國大陸擁有核彈數量達到350枚,遠遠超過美國五角大樓預估的200枚,而且這些核彈,完全具備擊打航母的能力,這也進一步證實,美國國防部已嚴重低估了中國的軍事實力。該報告中顯示,在這350枚核彈中,204枚為核彈彈頭,48枚為潛射彈頭,20枚為空投式核彈,其中一共有272枚隨時可以在戰場上使用。
  • 思享大咖說丨因為相信所以看見:與王宏甲、江宇、冷曉燕一起看中國...
    《思·享2021》東南衛視&海峽衛視2020.12.3119:35跨年播出與王宏甲、江宇、冷曉燕一起看中國的未來戳連結回顧:思享大咖說之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槓精」來了:他們就是要跟蔡英文懟到底!思享大咖說丨未來一年,兩岸關係何去何從?
  • 吳鵬飛 | 為什麼中美貿易戰評論蜂起,有一個人卻整整一個月一言不發
    我始終認為,微信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考驗了國家管理輿論的胸懷,創新了容忍不同聲音的方式,還有運營者追求社會多元的小心探索。 是微信,給了所有中國人說話的機會,儘管有時候有莫名其妙的審查、刪除、禁言、封號,但是,微信給我們帶來的恩惠,值得我們感激。 老吳被禁言和封號,都改變不了我這個態度。
  • 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深度解讀美國大選|風向
    但是隨著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以後,中美會出現短暫的調和期,還會對前段時間中美之間大規模的摩擦做出一定的反思和調整。3、何偉文:如果拜登上臺的話,根據民主黨現在公布的政策綱領,有兩方面可以預見。其一,民主黨反華的基本立場和基本政治路線跟川普不會有很大區別,並且會更加看重人權、民主、自由這些方面;其二,民主黨提出回歸多邊主義,但是可能會通過加強改善盟友的關係來共同來對付中國。
  • ...公司主要市場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目前受中美貿易戰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海興電力(603556)提問, 人民幣升值,中美貿易受政治因素影響嚴重,國內外疫情的防控還需要較長的時間。請問公司可有相應的策略調整?對公司整體的盈利和戰略發張是否有較大影響?
  • 貿易戰中國自古有之
    近年來,中美貿易戰越打越激烈,美國的出爾反爾,毫無誠信可言,讓更多的國人看清了美國的真面目,同時全國上下也做好了打貿易戰的準備。2018年6月15日,川普宣布將如期在7月6日對總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
  • 中美貿易戰再升級:看美國寶寶如何懟川普!
    最近,中美貿易戰引起了我們極大的關注。昨天,新聞聯播發表擲地有聲的銳評: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的準備。
  • 「做活、做實、打入、打劫」,中美汽車貿易戰中的圍棋術
    2017年川普施政以來,「美國第一」方針始終成為美方在處理中美兩國經貿關係的主旋律。兩國貿易戰從遭遇戰發展到陣地戰,如果新的3000億美元商品25%關稅成真,那麼兩國之間的貿易戰將正式進入到持久戰階段。與針對華為「不準賣、不準買、不準使用、不準參與」的追殺戰不同,汽車產業方面,則是整條貿易戰線上,戰火不那麼惹目的戰場。
  • 貿易戰兩敗俱傷,媒體戰溝通雙贏——關於「孫子說法」的說法
    水皮雜談     一家之言     兼聽則明     偏聽則暗中國時間5月30日世人關注由美中貿易戰而引發的一次媒體交鋒。美國FOX電視臺和中國CGTN電視網兩位女主持通過4G進行了一場唇槍舌戰。由於事先已有她倆在社交網絡上打了幾個回合,加之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廣告效應」,多數人都將此視作為美中貿易戰導致媒體戰的開端。誰勝誰敗?眾說不一。都說貿易戰是兩敗俱傷,川普發起貿易戰時明知如此,但他更相信「媒體戰」全是贏家-沒人會自己打臉認輸。川普2016選戰策略之一就是,「All news is good news」(任何新聞都是好新聞)。
  • 《Stone小百科》美國打貿易戰,圖了個啥?
    《Stone小百科》美國打貿易戰,圖了個啥? 2018-09-27 18:01 (原題為《<Stone小百科>--美國打貿易戰
  • 智庫講壇回顧 | 魏紅霞:改革開放以來美國智庫的中國觀
    魏紅霞研究員圍繞「改革開放以來美國智庫的中國觀及其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這一主題,分階段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美國智庫學者對中國的研究角度和視點,並與參會學者展開熱烈討論。1980年代,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美國智庫處於開始認識中國的一個新階段。隨著中美兩國在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兩國氣氛相對友好。中國和美國都相繼設立了一些研究機構和項目,雙邊交流擴大。
  • 德納:中美力量消長之下,統一臺灣的主動權及時間表要握在手中
    川普之前發動的中美貿易戰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也沒有賺到便宜!反而讓中美貿易逆差更大!受害者卻是美國進口商和美國消費者自己。所以拜登不得不聯合盟友一起來對付中國!在亞洲美國主要靠代理人。甚至讓英國率航母艦隊進駐亞洲來幫美國看守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