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描繪的金錢世界,金錢成為上帝

2021-01-10 孤讀者筆記
莫洛亞《巴爾扎克傳》

巴爾扎克的生平詳見於法國著名傳記文學大師莫洛亞的《巴爾扎克傳》中。莫洛亞在此書論及《人間喜劇》時說:「在《人間喜劇》裡,金錢,謀財的手段、嫁妝、遺產、交易、銀行、高利貸、篡改遺囑、巧取豪奪的比重同愛情一樣多,甚至還要多。……有兩個因素決定了萬能的金錢在他的作品中充當首要角色,即作者本人和他的時代。」

作者方面,「巴爾扎克出生於一個金錢拜物教的家庭」,他自小即耳濡目染了關於金錢崇拜的種種論調、嘴臉,自身對金錢有著強烈的渴求。他小時候讀書即「相信自己註定會獲得榮譽、財富和愛情」。涉足實業界屢屢鎩羽以後,他「窺見了金錢世界的內幕,體驗了走投無路的商人所受的苦難,經歷了無法挽救的破產的厄運」。在目睹一個個家庭(包括他本人的)在遺產問題的糾紛訴訟後,他更是「看透了資產階級社會及其拜金主義」。並且,「巴爾扎克越是觀察,越是清楚地意識到金錢已成為『當今世界惟一的上帝』,現代社會的槓桿」。

而時代方面,「七月王朝正是大資本主義興起的年代」,很多人「惟一打算是大發橫財」,於是「道德淪喪汙染了整個社會」。「基佐號召人們『富裕起來』,巴爾扎克十分樂意加入角逐。」他投機、辦報、出版,然而卻處處碰壁,處處失敗。但失敗過程中也使他日益洞察到資本主義的血腥與醜惡。可是「身為資產階級的兒子,他只求在這個社會中謀得一個席位」。

《高老頭》插圖中的伏脫冷

作為巴爾扎克筆下經典人物的伏脫冷又何嘗不是如此?伏脫冷以「由罪犯變成警察頭子的維克多」為原型,「不過也仍然是巴爾扎克」。「一八三四年,他的思想跟伏脫冷的所差無幾,他認為『人類就像罐中蜘蛛,你吞我,我吞你』。誰也不會去清算一位得勢的無賴,『沒有人會盤問我的出身,我就是四百萬先生』。巴爾扎克非常欣賞伏脫冷:『一樁大罪行,有時候就是一首詩。』」欣賞的態度是不難理解的。巴爾扎克處於一個「金錢至上」的時世,他一生為金錢所困擾,時時陷入一文不名、捉襟見肘、艱難度日的窘境,所以懂得金錢的重要,深知金錢支配社會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故而不免有幾分認同伏脫冷唯利是圖、不惜一切求取金錢的心理慾念。當然,「他揣度、想像伏脫冷的內心,羨慕他是可能的,卻並無效仿之意」。

巴爾扎克羨慕伏脫冷什麼呢?想來也就是伏脫冷謀取金錢的超人本領了,這恰恰是他想做又無法做到的。他畢竟不是惡棍而是作家:「金錢主宰著這個社會,巴爾扎克則描繪這個世界。」正如他在《<人間喜劇>前言》中的那句名言所說:「法國社會將成為歷史家,我只應該充當它的秘書。」他將自己的作品總名為《人間喜劇》:「它包括了社會的歷史、對社會的批評、對其弊端的分析,以及對社會的種種的原則的探討。」他不愧為文壇巨擘,他的作品果然是大手筆,描寫的場景十分開闊,對社會的批判入木三分,而且當中不乏深邃的思想。

羅丹的巴爾扎克雕像

-THE END-

相關焦點

  • 痛恨金錢 v.s 夢想發財:「世俗」的巴爾扎克為何偉大?
    ……有兩個因素決定了萬能的金錢在他的作品中充當首要角色,即作者本人和他的時代。」從《驢皮記》(1830)等早期作品開始,信用法則便在他的小說中一再顯現,在《賽查·皮羅多盛衰記》(1837)中商業法則及其運用更是達於頂峰——巴爾扎克本人一向對金錢、權力和女人著魔,熱衷於這種「神聖的三位一體」,而現實的素材經過他的「點金手」巧妙摹畫,乃成為當之無愧的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
  • 好書推薦:《歐也妮·葛朗臺》,金錢社會與人性的異化
    《歐也妮·葛朗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長篇小說,同時也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歐也妮·葛朗臺》描繪的是19世紀初的法國外省生活,主要描寫資產階級的發家史以及當時的人情關係。
  • 金錢、財富、和符號堆積
    嚴監生是文學史上另一個頗具知名度的金錢崇拜者,也是農耕經濟下土財主的代表。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吝嗇,節儉,以及不顧廉恥地把各種財富往家裡帶。他對待金錢就像貔貅一樣,只進不出。甚至在剛需方面,也是儘可能降低日常生活裡的各種用度。直到臨死之前,嚴監生心中掛念的事情,不是家人的後續安排,也不是自己的往生超度,而僅僅是燈盞裡點了兩莖燈草,費了油錢。
  • 巴爾扎克的文論說
    巴爾扎克(Honor de Balzac,1799-1850)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文學主張大多散見在其作品的前言或序言之中,有的通過作品人物之口轉述出來,有的見之於通信中。他的現實主義理論是十分全面而深刻的,在西方文論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論藝術家(作家)藝術家應該有思想。他認為,「思想常常好比是寶藏;然而這些思想正像分布在地球上的金剛石礦一樣,是十分稀有的。
  • 《金錢世界》:前世界首富的冷血金錢觀,你看得清嗎
    然而,一部改編自一起震驚世界的首富家族綁架案的電影《金錢世界》則通過上帝一般的客觀冷峻視角,深度刻畫了一個完全特立獨行的前世界首富形象。電影中的石油大亨保羅·蓋蒂是當之無愧的博弈好手,卻具有歐也妮·葛朗臺一般嗜錢如命的獨特金錢觀,整部電影通過保羅·蓋蒂之孫被綁架的過程始末,將這位傳奇人物的孤寒一面與不同尋常的金錢觀刻骨展現出來。
  • 關於金錢的100句名言,絕了!
    關於金錢的名言100句1、金錢買不到人格,貪慾會喪失良心。2、美食家把錢包放進肚子裡,而吝嗇鬼把肚子放在錢包裡——(英國)3、金錢往往成為真正情義的障礙物。莎士比亞32、此刻的世界,骯髒的心靈,連愛一個人都需要時間的證明,再美的事物,再美的人,都要用世俗來衡量。告訴自我歡樂是一種本事,和時間與金錢沒有太大的關係。必須要心存善意,贈人玫瑰手有餘香。33、金錢的貪求和享樂的貪求,促使我們成為它們的奴隸,也能夠說,把我們整個身心投入深淵。
  • 《金錢世界》:不是金錢在操控,而是貪慾在失控
    《金錢世界》:不是金錢在操控,而是貪慾在失控 韋伊 2018-03-06 08:54 來源:澎湃新聞
  • 《金錢世界$》:以金融系統運行規則 探討金錢、欲望與人性
    比利時先鋒劇團OntroerendGoed創作的《金錢世界$》,試圖解答這一問題。該劇邀請觀眾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數十家銀行的掌控者,體驗銀行家的真實生活,觀眾的一舉一動撼動著整個世界的金融格局。日前,因疫情停演150多天後,由華人夢想引進的《金錢世界$》中文版在靜安寺離合空間復演,首輪演出票迅速售罄。
  • 歡迎來到金錢世界!
    將你拉進一場限時限地財商與人性的未知「遊戲」之中歡迎來到金錢的世界這裡五光十色 紙醉金迷能夠進入這裡你一定有著非凡的眼光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什麼是互動式戲劇?《金錢世界》就像是一個升級版,比「浸入」更「進入」,比觀感更多了幾層「感官」體驗。簡單來說,觀看《金錢世界》不僅需要「看」,還要每個觀眾「動」起來,「演」起來——你,將與整場演出同進退,共命運。不僅如此,新穎的題材令它更具有「破圈」特質:它是戲劇,更不只是戲劇。你聽說過有一部戲,包含了實景體驗,桌面遊戲,資本較量,策略投資等等元素嗎?
  • 電影《金錢世界》劇情介紹 《金錢世界》講了什麼故事
    別看雷德利·斯科特年紀不小了,拍起電影來卻幹勁十足,異形之外,還要接手一部綁架題材的劇情片——《金錢世界》(暫譯,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而女主角則有望由娜塔莉·波特曼擔綱。
  • 奧斯卡入圍影片《金錢世界》,真實事件改編,首富的世界你不懂
    哈嘍,筒子們好,今天為大家帶來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新作《金錢世界》,本片已於3月2日登陸內地院線。關注漫影像,每天為你帶來最具參考意義的院線影評,不吹不黑。《金錢世界》的現實背景《金錢世界》根據1973年轟動世界的首富綁架案改編,前世界首富保羅·蓋蒂的孫子小蓋蒂被綁架,作為持資10億美元的大富豪老蓋蒂,卻拒絕支付1700萬美元贖金,保羅·蓋蒂到底有多摳?1958年,因為「節省」,老蓋蒂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節省」應該是美德,但在上個世紀的美國,物慾橫流,保羅·蓋蒂的「節省」被視為摳門。
  • 金錢世界 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
    親愛的影迷朋友,今天給各位推薦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金錢世界》,講的是世界首富的孫子被綁架,劫匪索要1700萬首富卻一分錢不出的故事。
  • 馬未都推薦電影《金錢世界》:金錢面前,人性經不起考驗
    馬未都曾在他的節目裡推薦過一部電影《金錢世界》。這部電影很有意思:第一,人性之惡在金錢面前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慨做個有錢人真難。每每提及「人性」,就不由想起東野圭吾的那句名言,「這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第二,就是電影裡頭的不少關於金錢的細節值得我們深思。
  • 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當你成為這個世界的財富掌控者
    沉浸式戲劇《金錢世界£¥€\$》海報。十張桌子被燈光打亮,映襯著金光閃閃的背景牆。兩個小時裡,觀眾投資、擲骰,成為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銀行,掌握著全球資本市場的命運。當你成為這個世界上僅有的1% 掌握財富的人,每個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又會遭遇怎樣的局勢?這是這兩年在風靡世界各大藝術節的沉浸式戲劇《金錢世界£¥€$》建構起的一切。演出的中文版自去年底開始在上海演出32場,之後因為疫情關閉了150多天,如今,《金錢世界£¥€$》在靜安寺離合空間重新開啟。從走出電梯的瞬間,所有人就來到了一個「紙醉金迷」的世界。
  • 成都秋雨之福教會教導如何役金錢而不役於金錢
    從主耶穌關於錢財的論述裡,並沒有對金錢本身做出批判性、或者否定性的結論,而是強調:錢財擁有扭曲價值的力量。「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6:21】 一、忠心——順服上帝旨意;不義——偏離上帝旨意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 巨人巴爾扎克:他的文學世界與滑稽人生,你了解多少?
    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再讀讀皮羅多,葛朗臺,高老頭,夏倍上校,眼前便油然浮現羅丹雕刻的披著睡袍的巴爾扎克,臉上流露著疲憊,悲憫和嘲諷。勿需「解構」和「整合」,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依然活著。現在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年,對巴爾扎克和他的文學,我的感受依然如故。想起巴爾扎克,就先想起羅丹雕刻的披著睡袍的巴爾扎克。
  • 《金錢世界》背後的真實故事,比電影演繹的更誇張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金錢世界》,講述以石油起家的世界首富保羅·蓋蒂,其孫子遭綁架的轟動事件。
  • 《金錢世界》,重新定義「有錢人」的世界
    因為在那個富豪們的世界裡,主宰他們邏輯思考甚至是生命本身的,恐怕只有金錢!什麼是有錢?亦或真的坐擁了財富帝國有了很多很多錢後,能否真的安享快樂?看來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起碼曾經霸佔世界首富寶座十幾年的保羅?蓋蒂本人,就擁有與眾不同的答案。他認為,無論是誰,包括親生兒孫,都是為了錢才和他接近。
  • 金錢世界電影經典臺詞盤點 解讀富人及金錢含義
    ­  日前剛剛斬獲英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的好萊塢傳奇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最新力作《金錢世界》發布第二組「金句版海報」,從電影中主角的角度出發,以影片中經典臺詞為大眾重新解讀富人世界中金錢的含義,再次引發大眾對於金錢這一話題的思考。
  • 每天要喝50杯咖啡,巴爾扎克與他的《人間喜劇》
    我的上帝!她們為什麼要長大呢?……「取自巴爾扎克的《高老頭》。《高老頭》是人間喜劇中第五卷的一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高老頭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一位麵粉商人,中年喪妻,然後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為了讓她們擠進上流社會,從小給她們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時給了她們每人80萬法郎的陪嫁,可他的兩個女兒卻生活放蕩、揮金如土,他的愛被金錢至上的原則戰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