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千裡之堤,潰於蟻穴。」意思是千裡長的大堤,往往會因為小小的螞蟻洞穴而崩潰。比喻不注意小事,將來就會釀成大禍。在363年前的日本,發生了一次可怕的火災,2天之內10多萬人死亡,然而一切只因為一位16歲少女的袖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公元1657年(明歷三年)3月17日,日本本妙寺正在舉行葬禮,死者是本鄉元町麴屋吉兵衛的女兒,這一年她才16歲。原本這個出身優越的少女可以快樂地度過一生,但這一年卻突然患上了某種重病,並且很快就去世了,父母悲痛欲絕。
按照當時的習慣,少女會被火化。那天她身上穿著美麗的紫色振袖,靜靜躺在那裡,仿佛睡著了一般,父母流著眼淚看著大火逐漸吞噬她,就在此時,少女的一隻衣袖被風吹了起來,飄落在寺廟的屋頂上。
因為衣袖上的火不大,而且風勢很猛,大家想著一會兒它就自己熄滅了,他們不知道,這片小小的著火衣袖,會成為讓他們痛苦終生的回憶。
話說當時這小小的火焰並沒有被吹滅,反而在大風的吹動下迅速點燃了屋頂,然後風繼續吹,旁邊的屋子一間接著一間點燃了……在接下來的2天內,大火蔓延到了江戶城的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處,燒掉了3分之2的江戶城,等到19日下午2點,大火才被撲滅,人們不敢直視眼前的一幕,因為哪裡都是燒焦的人,哪裡都是幾乎化為灰燼的建築。
根據統計,這次大火燒掉了500多家大名宅邸、700多家旗本宅邸、300多座寺廟,以及不計其數的武士宅邸,整個延燒面積達2574公頃,一時間,失去家人、失去家園的人們哭聲震天。
那麼為何火災會擴散得如此快、如此大呢?因為當年的江戶城房屋基本是「全木結構」,註定了耐火能力極差,而且江戶城的人口密度極高,舉個例子,普通老百姓一般只有6塊榻榻米(約10平方米)大小的居住空間,所有的生活用品、衣物全部堆在裡面,而且街道十分狹窄。
大家想想,這樣的環境一旦著火,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即使大家想逃,也會發生嚴重的擁堵,導致踩踏事件,所以這次大火造成了107000人死亡。然而逝者已矣,活著的人必須快點解決這些可怕的隱患。
於是日本政府對江戶(今天的東京)進行了徹底的重建和規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並且開闢防火巷、廣小路等防災措施,順便擴大了城市面積,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火災事故。
由於這起可怕的火災發生在明歷年間,所以被稱為「明歷大火」,又因為引起一切的是16歲少女的衣袖,所以也被稱為「振袖大火」。若是當時有人趕緊撲滅屋頂上的著火衣袖,這10多萬無辜百姓就不會死去了,真是令人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