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日本全民「三國熱」的《三國志》文物展來蘇州了

2021-02-07 美術報

中國歷史上未曾有一個短暫的、不到100年的歷史時期,其情節脈絡、人物角色、政治架構,如此深入人心。自古以來,三國故事世代傳頌,以戲劇、小說、評書等體裁和形式在民間流傳,直至現代其衍生作品的傳播,更是廣泛融入更多領域,包括影視劇、相聲、動漫、電子遊戲,以多元的角度續寫著一部部當代三國志。儘管每個人的「三國啟蒙」不盡相同,無論是陳壽《三國志》的歷史敘事、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傳奇故事、電視劇《三國演義》的鮮活群像,日本策略遊戲《三國志》的戰略模擬,都為三國時代獨有的紛亂變幻、英雄主義敘事添磚加瓦,把三國中的元素映射在了每個時代和人們的心中。詩化的三國、浪漫化的三國、娛樂化的三國——三國文化的變體和衍生物層出不窮,不變的卻是古今無不同的「三國情結」。從熒幕演繹,到文本讀物,我們無數次地對三國進行跨時空的想像,可曾想在2020年,距離曹操去世,也是正式進入三國時代的1800周年,一睹真實可見的三國時代。吳中博物館在11月28日推出的特展《三國志》,在蘇州這片三國故事曾經真實發生過的土地,從考古學的角度,以實物和實證文化跳脫出傳統視角中的《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佐證並詮釋正史資料中的三國時代,描繪出一個空前真實的英雄時代和歷史風貌。2019年,《三國志》文物展曾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首展,引發日本全民「三國熱」,據統計觀眾總數超過33萬,隨後巡迴至九州國立博物館,延續熱切好評,觀眾超過14萬。三國文化展品是由中日雙方專家自2017年開始,歷經三年時間共同考察尋訪國內10多個省市及自治區,走訪50餘家文博單位、三國遺址,遴選170餘組珍貴歷史文物。2020年初,這一重磅大展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攜手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舉辦,展示了近年來三國時代文物考古研究成果。本次吳中博物館《三國志》特展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辦,聚集了來自各省、市、自治區的四十多家文物收藏單位選送的近200件文物,展品包含了壁畫、木雕、泥塑、陶器、瓷器、金銀器等多種品類、年代上溯至兩漢時期的出土文物。在此基礎上,吳中博物館特別組織借展蘇州考古研究所、蘇州博物館內與三國孫吳相關文物,加入了蘇州本土化的敘事語境,構建了屬於蘇州的展覽單元,其中有來自「孫堅孫策」墓的五聯罐以及近年來蘇州地區三國時期考古發現的重大成果和相關文物。三國承傳了漢代制度,但沒有繼承強盛、殷實的漢代所崇尚的厚葬之風。所以,三國時期墓葬出土的文物十分稀少,存世的文物品相工藝不如歷朝歷代細緻精美,但正因為其數量有限,成為了考據和研究真正的三國時代最直接的見證。本次展覽聚焦於這些三國遺蹟和出土文物,以朝代更替的時間線性敘事,整體分為四個板塊。序廳「德澤千秋感忠義,英雄露穎在今朝」,展示明清時期與三國人物故事相關的文物,包含壁畫、木雕、泥塑等,結合裸展關公銅坐像,由深入人心的三國故事引入展覽主體部分。

陳壽《三國志》說「羽美須髯」,整體鑄造與細節精美,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自然流暢的動作刻畫凸顯出關羽的忠義形象,反映了明代築銅工藝的極高成就。此尊造像原立於河南省濮陽市範縣舊城西峰寺內。2012年,被評為新鄉市博物館六大「鎮館之寶」之一。

趙子龍大戰長坂坡木雕

清代  長27、寬19、厚13.7釐米

傳世品  亳州市博物館藏

這件木雕栩栩如生地展現了趙雲長坂坡救阿鬥的場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聞劉備至江陵,「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在當陽附近的長坂坡追上劉備,混亂之中劉備棄妻逃跑。趙雲懷抱劉備之子劉禪,馳騁長坂坡,如入無人之境。這成為《三國演義》極寫趙雲的「名場面」。

第一部分「兩漢經營四百載,一朝失卻舊江山」,展示兩漢時期與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相關的文物,展現兩漢時期的強盛國力,直至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反映漢王朝由盛轉衰的變遷。

銅車馬儀仗隊(一組十件)

東漢  1969年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土

甘肅省博物館藏

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銅車馬儀仗俑充分反映漢代末年的社會現狀,與西涼軍的雄壯威武。

「蒼天乃死」磚

東漢 高37、寬13、厚7釐米

1976年安徽省亳州市元寶坑1號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磚是亳州曹操宗族墓地的壁磚,刻劃有「王復汝使我作此大壁,徑冤我,人不知也。但摶汝屬,倉天乃死,當博」二十六字,與十來年後黃巾起義時「蒼天已死」的口號不謀而合,表明在黃巾起義之前,來自底層百姓的反抗思想已經廣泛存在。

第二部分「鼎分三足爭霸業,群英薈萃盡風流」為本次展覽的核心,以魏、蜀、吳三個板塊重點展示三足鼎立的局勢和各自政權的發展、重大戰役與相關墓葬的出土文物。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漢-三國魏  通高10.9、寬3.2、厚0.8釐米

2009年河南省安陽市西高穴曹操高陵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這一件「魏武王」銘文的文物指明西高穴二號墓墓主就是曹操。曹操生前被漢獻帝封為「魏王」,死後由得「武王」的諡號,曹丕稱帝之後才追封曹操為「武皇帝」,無疑「魏武王」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玉豬

東漢  長11.5、寬2.4、高2.6釐米

1973年安徽省亳州市董園村1號墓出土

亳州市博物館藏

這件玉豬出土於亳州董園村一號墓。該墓是曹操宗族墓地,根據史料記載,曹操宗族之中在延熹七年以前被封侯的只有曹騰、曹嵩兩人。按照漢代生前造墓立碑的風俗,該墓墓主應該是曹操之父曹嵩。

灰陶搖錢樹座

三國 蜀  通長61、寬42、高61釐米

2012年重慶市豐都縣林口墓地2號墓出土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藏

總體為闢邪繞柱。底座為進半圓形薄板。在底座中間偏前位置立一圓柱,柱貫通底板,中空,可嵌插搖錢樹。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精神信仰,尤其是離世後的來世寄託。

青瓷羊

三國 吳  高25、長30.5釐米

1958年南京草場門外吳甘露元年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總館藏

淺灰白胎,青釉。羊身軀肥壯,四足捲曲作俯臥狀,昂首張口,豎耳;項脊分披鬃毛,腹部刻劃雙翼。其勻淨無暇的釉色,優美勻稱的造型。把羊溫順謙恭的特性表現的淋漓盡致,堪稱青瓷的珍品。此為越窯典型,東吳時出現,沿用至東晉時期,傳播至朝鮮半島。

童子對棍圖漆盤

三國 吳  高1.8、口徑14、底徑6.8釐米

1984年安徽省馬鞍山市朱然墓出土

三國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藏

這件漆盤出土於安徽馬鞍山東吳墓,墓主人為東吳大將朱然,他在擒關羽、奪荊州的戰役中立下大功,漆盤底部的「蜀郡作牢」表明其產地為漆器生產中心之一的蜀郡,蜀郡漆器出現在東吳墓中,或表明儘管吳蜀之間存在對峙,但經濟文化層面的交流並未斷絕。


最後一部分「人心思安終一統,天下太平開新章」,天下三分局勢重歸一統,展示西晉時期的瓷器、陶器、金銀器等。

蟬紋金璫

金質 上寬4.6、底寬4、高5釐米

1985年南京市棲霞區仙鶴觀東晉貴族墓葬出土

六朝博物館藏

頂部起尖,呈山形。主題紋飾為鏤空狀的蟬紋,蟬翼舒展,頭部兩側飾卷草紋,邊緣飾鋸齒紋。在鏤空的線條上焊有細小的金粟粒,蟬眼內的鑲飾已脫落。自漢至晉,蟬紋金璫常與貂尾匹配,合稱貂蟬,為侍中、常侍的標誌性冠飾。《三國演義》中貂蟬得名於此。

「晉平吳天下太平」磚

西晉  長30、高5、寬15.4釐米

1985年南京市江寧區索墅磚瓦廠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建立新政權,建國號為晉,定都於洛陽。公元280年,西晉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天下。「晉平吳天下太平」這段文字,直截了當地宣告了三國時代的落幕。 

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建立新政權,建國號為晉,定都於洛陽。公元280年,西晉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天下。「晉平吳天下太平」這段文字,直截了當地宣告了三國時代的落幕。 


三國志,記載三國平分天下,平分的實是同一個天下,同屬一個時代的英雄領袖和百姓黎庶,懷抱家國情懷與天下太平之志,在戰亂紛爭中,都是歷史的締造者。


有學者在談及當代對於三國多元的認知方式時,將三國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是「黃土中的三國」,指的是出土文物,第二「文牘中的三國」,即文獻和簡牘中的三國,第三則是「演義中的三國」。


而通常來說,三國進入大眾視野的路徑,是經由演藝文化的耳濡目染,然後翻開史書或小說,逐字逐句地領略三國時期的興亡始末,代入人物的浮沉而激蕩內心的起落。但最終,我們所談論的三國始終會回到正史中的三國。


真正意義上的三國為我們留下了什麼,也許就是本次《三國志》特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如果說親臨展覽現場的這份「在場感」能夠持續觸動著我們的「三國情結」,或者可以進一步驗證、乃至推翻我們既有的對三國的理解與想像,也許走進展廳的每個觀眾,也開始為三國這一永不過時的話題添加新的語境與註解。

 來源丨吳中博物館 

 投稿、廣告、商業合作等聯繫小編微信號:L215337 

相關焦點

  • 出土文物帶你穿越三國,「三國志」文化展在蘇州吳中博物館開展
    2020年末,「三國志」文化展來到蘇州吳中——這片三國故事曾經真實發生過的土地,帶領觀眾穿越回波瀾壯闊的漢末三國。昨天起,「三國志」文化展在蘇州吳中博物館開幕,以創新的展陳形式,展示獨具特色的三國文化,配合來自各省、市、自治區的四十多家文物收藏單位選送的近200餘件/組文物,為觀者描繪出一個真實的英雄時代。
  • 現場|曾在日本轟動的「三國志」特展,來到了蘇州吳中
    2020年11月28日,在日本引起轟動的「三國志」文化展來到了蘇州吳中博物館。展覽從考古學的角度,以實物和實證文化為觀者描繪一個空前真實的英雄時代。那麼,真正意義上的三國為我們留下了什麼?也許能在此次特展中找到一些解答。
  • 日本長盛不衰的「三國熱」
    今天,我們打開日本任何一個網站的搜尋引擎,輸入「三國」二字,都可以看到日本國內幾十個研究三國文化的網站。某日本網站曾票選日本人最喜愛的中國歷史人物,關羽和曹操位居榜首。關於《三國志》流傳到日本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中國唐代。起初,《三國志》主要是在日本上層社會中流傳,當時日本朝廷內已經有人能夠使用三國人物作為典故,可見閱讀《三國志》在當時的朝廷蔚然成風。
  • 為何日本的「三國熱」長盛不衰
    [摘要]吉川英治的《三國志》最大的改動,就是將小說的結束設定為到諸葛亮去世為止,這種整體結構布局的改變意義深遠,顯示了日本人的「孔明崇拜」。有人認為,「日本的三國熱,說到底就是孔明熱。」數百年來,日本的「三國熱」長盛不衰。《三國演義》引入日本實際上,羅貫中的 《三國志通俗演義》於元末明初問世時,三國的故事在民間已經流傳了近千年並已經傳入了日本。
  • 虛擬世界只有「權力的遊戲」,中國文物帶給日本真·「三國志」
    7月8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的「三國志展」就以此為關鍵詞舉辦了該館最大規模的中國主題展之一,從中國18個省(市、自治區)46家收藏單位選取了220餘件(套)展品,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展示東漢——三國分立——西晉時期的歷史風貌,並結合後世的三國演義故事呈現出龐大三國文化體系,這也是繼2008年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組織的
  • 三國熱漫談
    從早年的電視劇《三國演義》到前兩年的《大軍師司馬懿》,從日本光榮公司的《三國志》系列遊戲到英國CA公司的《全面戰爭:三國》……「三國」正在當今中國、東亞甚至全球掀起一陣陣熱浪。其實,早在晉朝——也就是三國時期剛剛結束之時——「三國熱」便已存在。這股潮流為何能延續一千七百多年,至今熱力不退?它又有著怎樣的發展軌跡呢?
  • 略談日本三國文化與光榮《三國志》人物設計
    日本將所有講述三國故事的文學作品統稱為「三國志」,在日本學術界和文學界,「三國志」一詞不僅特指陳壽編篡的正史《三國志》,同樣也用來代表後世在此書基礎上創作的各類歷史、文學作品;尤其是羅貫中所著《三國志通俗演義》,雖然在中國此書有更加耳熟能詳的名字《三國演義》,但在日本,它同樣是「三國志」一詞指代的眾多文學作品之一。
  • 蘇州博物館裡環境好,萌萌噠的文物很厚重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城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旅遊城市。蘇州博物館是蘇州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博物館新館是大師貝律銘封筆之作,特色鮮明,與周圍環境自然融合,博物館在形式上分三部分,涵蓋豐富,世界博物館日到了,全民刷館潮開啟,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逛逛蘇州博物館吧!
  • 曹操墓文物首度海外揭秘!中日全新「三國志大展」,170件文物還原真三國
    其中有一場大型中國文物展,尤其值得期待——由東博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大三國志」巡展,一共吸引了超過100萬人次前去觀看,據說還創下了在日中國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的最高紀錄,被盛讚是「一場在日本歷史上絕無僅有中國國寶展」。
  • 煮酒漫談光榮的「三國志」
    闖天下光榮爭先,顯本色滄海橫流  日本SLG遊戲興起的時代恰與東漢末年相似,時值遊戲天下大亂,雅達利大崩潰所 引發的美國遊戲業大蕭條,給予了日本遊戲業很好的發展機會,個人電腦和FC相繼面世,從矚目程度上堪比黃巾董卓,後者引得群雄並起圍攻,前者則是吸引了無數有識之士投身到業界的滾滾洪流之中。
  • 火爆日本的「三國志文化展」亮相深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7月14日,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承辦的「三國志文化展」開幕。2019年時,為紀念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40周年,中日雙方舉辦的展覽「三國志」先後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吸引觀眾近50萬人次,成為近年來最受日本民眾歡迎的中國文物展覽之一。
  • 「挖啥呢」 新展 | 在日本好評如潮的「三國志」大展,回北京了!
    今年夏天,挖啥呢君的一大遺憾,就是沒能造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繼顏真卿展後,東博的「三國志」大展再度在中日兩國引發熱議和好評,我朋友圈中隔三差五出現的「打飛的觀『三國志』大展現場圖」,令人羨煞無比。而今,「三國志」大展眼看就要在日本巡展結束,難道到頭來中國觀眾又只剩舔屏的份?
  • 日本人為何如此熱愛三國 | 福岡《三國志展》觀後記(之一)
    《三國志展》是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40周年的一次大展,7月9日至9月16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10月1日至明年1月5日在位於福岡的九州國立博物館展出,在日本整個展期長達半年。展覽展出了220餘件(組)漢末、三國時期的文物,它們來自50家中國文博單位。是的,展出的全部都是中國博物館自己藏的文物,那我為什麼還要去日本看?
  • 渡邊直美出演《三國志新解》,演繹全新貂蟬
    如今日本再度翻拍三國,福田雄一執導,大泉洋主演的電影《三國志新解》近日官宣了一批新陣容。巖田剛典飾演趙雲,渡邊直美飾演貂蟬。先從體型上看,大相逕庭,身高1米57的渡邊直美體重200斤。其實日本對三國文化的痴迷遠勝於國內,《三國志》在日本的流行開始於隋唐,後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流傳到日本,出現了日文翻譯版,還有各種相關三國的插圖,歌舞之類,三國熱成為了當時一種文化現象。
  • 日本人為何痴迷於三國?
    那麼,三國是如何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為什麼在日本盡人皆知,又為什麼兩國之間對以上這些人物的認識存在差異呢?日本最早關於《三國志》(陳壽著)的記載則在760年。 吉川英治1970年後,三國熱以新的形式來襲。那就是漫畫、電視、遊戲。
  • 《三國志幻想大陸》全民無雙活動怎麼玩 全民無雙活動氪金攻略一覽
    導 讀 三國志幻想大陸與6月24日正式與我們見面了,這款遊戲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會有許多的活動和獎勵,例如七日活動、每日禮包等等,並且其中一個叫「全民無雙」的活動獎勵十分豐富
  • 【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5.18博物館日公益直播:送給孩子的三國志展覽博物館課
    此次直播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與塗思美育強強聯合,邀請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策劃總監、《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策展人之一柳青和專業的博物館美育老師線上授課,從鎮館文物中學習成語典故,從英雄人物揭秘真實的魏蜀吳。要知道,三國時期的存世文物非常、非常少,因此這次近距離和他們接觸的機會絕不能錯過。然而此次直播並非從傳統的歷史和文物進行切入,僅僅講述「文物裡的三國」,而是糅合了歷史、英雄、生活等多方面,帶孩子從更感興趣的概念出發,為「什麼是三國」尋找答案。
  • 一場三國愛好者的盛宴——東京國立博物館三國志特展(上)
    橫山光輝的《三國志》漫畫買了三國志展的票就不用買普通票去看其他展了,日本的博物館幾乎都收費,像三國志這種特展1600日元還是挺貴的三國大事記和日本同時期比較關於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這個三國志特別展,有個很大的名頭是紀念《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締結40周年,因此有來自於日本外務省、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駐日大使館的支持,此外還有NHK、朝日新聞社兩大傳媒巨頭的支持
  • 愛江山更愛美人 手遊《三國志國戰版》大熱[多圖]
    最近動漫遊戲圈興起一股新「三國熱」,為廣大遊戲玩家特別是三國迷們帶來了持續不斷的驚喜。國內知名的Cosplay團體也有了頻頻的大動作,有玩家漫迷爆料一騎當千的coser在首都三裡屯開展活動,據信為某三國手遊廠商舉辦的相關落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