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不起我愛你》這是個人最喜歡的韓劇,沒有之一。04年開播至今,十來年過去了,作為一個男性,我仍這麼堅定的認為。韓劇史上經典的重磅催淚彈,唯一一部值得我為之潸然淚下的韓劇了。每到冬天的時候我都會特意翻出來重溫一遍最愛的經典。當然了看這部劇我還是會哭啊,混蛋,我可是一大男人啊,只好安慰自己說,男人哭吧不是罪,畢竟是看這部劇。
《對不起我愛你》04年與《浪漫滿屋》同一年在KBS播出,前者斬獲KBS八項大獎,豆瓣評分8.7分,後者獲得了KBS五項大獎,豆瓣評分7.9分,而且這部劇還是兩個新人出演的,不管是人物的塑造,渲染的氛圍,都是無可挑剔,尤其是配樂再結合畫面,感動和虐心輪迴上演。
雖然這部電視劇只有短短16集,但是《對不起我愛你》14年中國翻拍同名電影版,16年翻拍同名電視劇泰國版,17年翻拍同名電視劇日本版,主題曲《雪之花》更中國眾多的歌手翻唱,先不說翻拍和翻唱的效果,僅從這種頻率和密度由此可見此劇受歡迎的經典程度。
儘管這一部電視劇是悲劇的類型,但是在各種經典的韓劇評選排名中毫無疑問它都會佔據一席之地。這部劇也是男演員蘇志燮的成名之作,而劇中他所扮演的男主角年輕的車武赫大叔,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做大叔,為什麼大叔類型的男人會格外受到很多姑娘的喜歡和青睞,我想你在這部劇裡會找到一個滿意答案。
有些人會說這部劇的劇情和其它韓劇套路一樣,要麼車禍要麼絕症死亡一類的劇情,更不喜歡這悲劇性的結尾。至於劇情套路很韓劇我並不反駁,但是你可以想想看其它同樣套路的韓劇有幾部可以稱得上是經典呢。至於說到悲劇,大家都開始排斥和棄劇,因為中國大眾的審美相當單一,大多數都是喜聞樂見偏向於大團圓式結局,審美水平就不提了,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哪來的那麼多的圓滿和美好呢。
至於它的經典之處,首先它是一個基於呼籲關注收養兒童,這類不被大眾所關注的少數群體為出發點而製作的一部電視劇,它賦予和蘊含了更多的社會意義,這就有別於其它什麼王子公主童話輕鬆搞笑類題材的韓劇了。出發點都不是同一個層次,更別說它所要表達和傳遞的意義了。
看不懂這部電視劇,正如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看不懂《大話西遊》它所要詮釋的主題一樣。如果僅僅是看到了生死相許悽美悲劇的愛情故事,那麼只能說你還真沒看懂。這部劇的題材類型是愛情,更是親情。它所表達的除了生死相許的愛情、珍貴溫暖的親情之外,更是彰顯出閃閃發光的人性美好,人類情感之中之中彌足珍貴的善良和愛。
韓國人車武赫一出生被父母拋棄,被一個澳洲人領養之後拋棄了他,後來被領養再次被拋棄,一個人長大成為街頭一個混混。偶然遇見在異鄉孤立無助同是韓國人的恩彩的時候,本來想著把她賣給酒吧的老闆,後來良心發現,又返回去帶著她逃了出來,並一直保護她,幫她找回行李和護照,讓她平安回國。
當武赫的女朋友選擇與他分手嫁給有錢男人的時候,本想拉著女朋友一起跳海去死,卻在她婚禮現場,義無反顧衝向射向他們的子彈,擋下來兩顆,自己身負重傷,導致頭部殘留著一顆子彈卻永遠不能取出,只有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
最後當面臨著或許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的治療去愛一個人的時候,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捐獻出自己的器官挽救自己的弟弟,不想讓母親承受喪子之痛,也想讓恩彩擁有更好的幸福,最後一個人遠遠地離開,客死他鄉。自己的舉動也感動了本來想出書曝光他母親的那一個老頭兒,後來那個老頭兒也放棄了出書的報復計劃,避免了他母親身敗名裂的下場以及傷害。
還有就是對自己智力不正常的姐姐,看似暴躁粗魯卻細緻入微的照顧,正是因為知道自己是將死之人,以後都不能夠照顧和陪伴,所以才會愛之深責之切。以及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各種維護和寬容,儘管她不知道真相而且一直厭惡排斥他,他都是選擇默默地付出並且一個人承受所有的真相和痛苦。對女主角各種暖心的舉動和付出更是不計其數,溫暖和殘酷,感動和虐心,賺得觀眾眼淚無數。
一個從小被母親「遺棄」的嬰兒到被別人收養,再到又被養父拋棄,一個人流浪長大成為街頭混混,靠著坑蒙拐騙打架鬥毆謀生。從沒有選擇權利的悲慘童年經歷與成年後個人最終的選擇,他才是最缺愛的那個人,更是最值得被愛的那個人。看似暴躁粗魯卻是溫暖善良之人,這種人設反差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
即便是被父母拋棄,他也沒有怨恨,想著可能是因為自己家庭窮,父母不得已才拋棄了他,想著自己有一天有錢了回家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到最後他選擇了由於自己盲目的復仇而自我犧牲,去彌補給周圍人帶來的傷害,其實最後騎著摩託車邊狂飆邊流血的畫面,就是為了想要捐獻自己的器官及時地挽救允,他選擇了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不想讓自己的母親失去另外一個孩子而痛苦,也不能讓自己的母親擁有然後又很快失去自己,所以選擇了沒有相認,懇求母親給自己做一次飯,只能強忍著眼淚和心情,最後偷偷地下跪磕頭表達對自己母親的愛,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近在眼前,卻無法相認,看到這一幕觀眾的眼淚啊,都是淚,都是淚。
武赫對於恩彩是有太多的不舍和遺憾的,但他又是幸運的,人生中遇見了天使般的女孩,她的溫柔善良潛移默化地感化與改變了他,悲苦短暫的人生擁有彩虹般的溫暖與美好。恩彩最後明白了武赫良苦用心的選擇,自己很感動也有愧疚,明白武赫對自己深沉的愛。只是石頭,對不起啊,我愛你。最後恩彩在他的墓前殉情了,選擇用這種方式廝守陪伴著他。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這部劇本來就不是一部純粹的愛情片,所表達親情的主調其實是超過愛情的旋律,犧牲自我和愛情成就親情的一種無私大愛。關於愛情與親情,家庭和責任,愛與善良,人性與良知,導演想要表達的,都淋漓精緻的展現出來了。所以悲劇結尾,我倒是一點兒也不意外。
看到悲劇的結尾,再追溯到悲劇的源頭。延伸開來的,是引發關注被父母拋棄的孩子,流浪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的反思,以及關於家庭和社會道德層面的思考。作為一個成年人或者為人父母,首先都得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選擇的同時也意味著責任,尤其是對待一個小生命,生而不養,不如鳥獸,養而不教,愧為父母。
我覺得悲劇的美,在於它可以超越情感上升另一個層次,那就是達到人性的高度而更加崇高,令人動容。
致敬,永恆的經典。
關注一下,更多精彩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