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一款名為「金萱」的臺灣自製字體在Flying V 平臺上開放募資,一個多小時即完成 150 萬臺幣的募資目標,一天內眾籌超過800萬臺幣。
中文字體設計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不僅文字構成複雜且要設計的文字數量巨大,對設計師來說,一直是一項投入收益比很低的工作。這款臺灣自製字體為何能如此迅速獲得大量支持?
此次字體設計眾籌由雲端字型服務廠商Justfont發起,意在打造一款新時代臺灣的中文字型。作為改變臺灣字型面貌的實踐者,Justfont曾出版以臺灣生活議題為中心的中文字型書《字型散步》,他們說:「現在,我們推出這個計劃,希望更進一步,讓臺灣重新開始設計好字型,也讓更多人可以參與字型誕生的過程。」
「金萱」是一套風格介於明體與黑體之間的字型,融合了黑體的理性與明體的感性,適用度非常高。取名金萱是為了迎合臺灣手搖杯特性,金萱茶是臺灣本土茶,發酵程度介於發酵和未發酵中間,偏未發酵茶,也有混合的意思。爽朗的撇捺、圓潤中帶力度的勾筆,整體散發出清新而親切的氣息。
除了字體本身的出色,此次眾籌的視頻、文案等傳播內容也做得頗為用心,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金萱,新時代中文字型,培育新鮮臺灣文字風景
十五年來,臺灣幾乎沒有設計自己的新字型。不過,這一次,我們將能自己開發、研製一系列的新中文字型。
想到臺灣,你會想到什麼?臺北 101、夜市小吃,很棒。珍珠奶茶、蚵仔煎、滷肉飯,都很經典。
不過,還有一位很具代表性的候選人:正體中文。想到正體中文的美麗與博大精深,或許大多數人會先想到書法。但其實,中文字普遍更以「字型」的形式存在於生活中。在資訊時代裡,「字型」俯拾即是,存在於各種媒介裡。一般大眾、專業人士,每天都在使用,比書法藝術更能凸顯一國的文化影響力。
然而,近年來,臺灣的專業人士漸漸少用臺灣自產的中文字型,而漸改以來自日本、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字型來設計作品、表達意義。
這些字型不是不好。只是相較日本、香港甚至中國大陸字型產業蓬勃的發展,臺灣卻停留在 10 多年前,大部分的老作品已經不符時代需求。而這十年來,臺灣自產的字型,不到 5 套。中文開發成本高,盜版又猖獗,無利可圖之下,字型廠商只好另謀出路。
如果沒有自己生產字型,我們的街景文字,或許註定都要跟著別人的樣子走。孩子們也要用別人生產的字型學習文字寫法。只是想要打「你好嗎?」居然也會缺字。想要支持正版的設計師,居然也只能出國去買。這樣一來,會有多麼可惜?
所以我們要開始工作,研究各種需求、用途與風格,描繪全新的臺灣文字風景。
我們是 justfont。我們不只是一個雲端字型服務,更是希望改變臺灣字型面貌的實踐者;過去幾年,我們致力於推動中文的字型知識,推動大小字型講座、活動,更在去年出版《字型散步》,讓更多人認識生活中的字型。現在,我們推出這個計劃,希望更進一步,讓臺灣重新開始設計好字型,也讓更多人可以參與字型誕生的過程。
設計中文字型,很不容易。設計一套好的中文字型,更是困難。但如果都沒有人下去做,字型不會自己跑出來。經過漫長的研究、設計過程,我們推出了「金萱」,作為新的開始。
現在大家比較喜歡有韻味的字體,但同時又要符合現代的情境。金萱就同時符合這些個性。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們反覆修改造型與曲線。經過 300 天的育種,金萱漸漸成熟。我們趕緊來跟大家介紹它的特色:
話說回來,為什麼會需要你的幫助呢?因為中文字型是浩大的工程。
中文字實在太多了。不只要做完超過 10000 字,而且在手工的情況下,還要做得一樣的好。這到底要怎麼做到呢?我們把這段過程記錄下來,在《字型是怎麼設計的》這部小紀錄片中呈現出來。
簡單的說,要達到這種精緻度與規模,只能一直做、一直修,沒有別的方法。
以下是字型產業的時間(X 軸)與投入資金(Y 軸)走勢圖。一套中文字型開發,需要走過這段歷程。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很累人⋯⋯
這需要很多專業人士全職投入,才有辦法達成,因此需要你的一臂之力:你可以用不可思議的價格,取得字型的正版商業授權。設計師也能在初期就得到收益,不用餓肚子做完一萬字。而只要有 500 人願意支持,一套高質量中文字型就能誕生。
或許,能透過這樣的模式,讓更多優秀的設計師投入字型設計。
©圖文編輯自Justfont在Flying V的發布
☞更多信息請前往/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