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隨著清宮熱劇《甄嬛傳》在各大衛視相繼播放,大清後宮嬪妃們爭權奪利的橋段為廣大觀眾朋友們所津津樂道。後宮三千佳麗為了爭奪大清皇帝的寵愛,不惜採用各種卑劣手段殘害龍種龍嗣,導致流產,小產,胎死腹中,令人為之震驚。
在劇本中提到導致流產的藥物有很多,最為常見的當屬天下奇香——麝香。傳聞麝香會引起孕婦流產和婦女不孕之說,讓當今社會上很多準媽媽談香色變,憂心忡忡。那麼,麝香果真有如此功效嗎?
一、麝香緣自何處
生產麝香的原動物為麝,是典型的林棲小型鹿類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般來說,麝體長700~1 000mm,體重7~18kg。雄麝能分泌麝香,呈咖啡色,氣味濃烈,味苦而辛。
全世界麝科動物有六種,以林麝分泌的麝香品質為最佳。我國曾經是麝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但是,近年來,我國野麝分布面積大為縮減,資源嚴重衰退。有鑑於此,麝香價格已經攀升至國際黃金價格的3—5倍,是十分珍貴的動物香料藥材。麝香之所以能夠穩居珍稀昂貴的中藥材之列,是因為它的神奇醫療功效。
二、探秘奇藥麝香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醫藥門店經常會見到一些含麝香成分的中成藥,比如靈寶護心丹、麝香保心丸、麝香膏等等。現代有很多西藥、中成藥、中藥之中都能夠尋找到麝香的成分。麝香具有消炎、抑菌、抗腫瘤之功效,用於治療中風、驚癇、活血、胸悶、跌打損傷、心腹暴痛、外傷急救等效果極佳。那麼,為什麼麝香會具有如此奇妙的功效呢?天然麝香的化學成分大致相同,即含有大環酮類及吡啶類化合物、甾族化合物、長鏈脂肪酸和酯類化合物、蛋白質、多肽與胺基酸、無機鹽成分等。由此可見,麝香的化學成分非常複雜,故麝香的藥理作用也多種多樣,有單一成分引起的作用,也有多種成分協同引起的效應。這些化學成分有助於治療人類皮膚、骨骼及肌肉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的疾病。
三、關注致危因素
古代狩獵方式單一,不會濫殺母麝或者幼麝,故傳統的狩獵方式不會導致野生麝香資源枯竭。但是,時至今日,我國麝香的產量急劇下降,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槍擊捕獵,還是棲息地破壞抑或是其他的人為因素。調查發現,20世紀70年代末與80年代初,由於鐵絲套開始在四川山區使用,隨後很快就蔓延至全國其他野麝分布區,我國麝類儲存數量從此就快速下降。造成當前野麝資源瀕臨枯竭的因素,除了濫殺濫捕野麝之外,還包括野麝棲息地的縮減或喪失。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受到濫砍濫伐、放牧、道路建設、炸山開礦、開墾種植等諸多人為因素的作用,野麝原有棲息之所不斷遭到破壞與隔離,出現了棲息地片段化、隔離化甚至消失。最後,地理隔離阻斷了原有小種群之間基因交流。長而久之,導致野麝小種群種質衰退,加快了原有種群滅絕的速度。
四、商討保護對策
麝香如此昂貴,用途極廣,為了可持續開發與利用麝香,我們應該如何保護現有的野麝資源呢?建立自然保護區,實現野麝就地保護,考慮當地農民的經濟利益,將當地經濟建設與野麝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增強農民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讓更多的農民自覺參與到自然保護工作中,才能讓野麝資源保護與恢復工作取得新突破。除了就地保護外,遷地保護也是野麝保育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國自1958年開始,在四川、陝西、甘肅等地開展了野麝馴化。但是,面臨著近親繁殖嚴重、存活力和死亡率上升、疾病防治困難等諸多問題。所以,建議有關部門協調養殖戶交換野麝種源緩解遺傳多樣性下降的趨勢,加大資金與技術力量的投入,開展野放野麝的長期監測工作,有利於野麝資源的保護與恢復。
五、結語
麝與麝香,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巨大的物質財富,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要用善待大自然,科學合理、可持續地利用好上天賜予我們的這份珍稀厚禮——麝與麝香。雖然目前麝與麝香的資源和保護狀況不盡如人意,但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通過人們的共同關注與努力,可愛的森林精靈——野麝將會在這片充滿無限生機的大地上不斷繁衍生息,奇藥麝香也將會給更多的亟需治療的人們帶來更大的福音。
作者簡介:
姜海瑞 高中生物學教師,溫州市教壇新秀,致力於中學自然科技研究與教育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