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2020-12-19 朗讀者

如果說近幾年最火的中國作家和作品,那應該首數劉慈欣和他的代表作《三體》。

憑藉《 三體 》成為雨果獎的首位亞洲獲獎者。在18線城市上班摸魚,把寫作當副業的「劉電工」不僅成功躋身「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從按字數拿稿費的作者華麗轉身為千萬級版稅的頂級作家,還捕獲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騰訊馬化騰、小米雷軍、百度李彥宏等一批硬核粉絲。

當然,有了這麼多重量級大佬的站樁支持,《三體》自然成了世界級的暢銷書

目前《三體》系列除了中文版,還有25個語種的外語版本,英語版本銷量超過100萬冊,德語版本超過20萬冊,在日本5天加印8次……全球銷量已超過2100萬冊!

不過讓所有《三體》迷扎心,也讓劉慈欣鬧心的是《三體》的電影版無限度延期,難產了5年,電視版改編拍攝也一拖再拖。

2015 年,《三體》系列的第一部獲得第 73 屆雨果獎,劉慈欣和《三體》成為炙手可熱的科幻大IP後,《三體》影視改編的新聞也隨之頻頻出現在報端。

2015年4月22日,三幾經易手獲得《三體》改編權的「遊族影業」召開《三體》電影發布會,公布片子由劉慈欣本人擔綱監製、張番番執導,張靜初、馮紹峰主演;

2015年7月底,有消息宣布《三體》電影全部殺青,隨後進入後期製作階段,《三體》電影預計在2016年上映;

但是原定上映日前一個月,有消息傳出,拍攝方遊族影業高層變動,遊族影業CEO、影片監製孔二狗離職,《三體》上映時間無限期推遲。然後,到現在《三體》電影已經難產了5年。

《三體》的電視劇改編同樣也是一波三折。

早在2015年,電視劇《三體》便出現在《2016湖南衛視廣告價值讀本》中,不過,當時的電視劇版並未進入實質性拍攝階段;

2016年5 月 31 日,慈文傳媒在其年度戰略發布會上宣布,他們將要和遊族影業改編《三體》的電視劇;

2018年3月,《三體》電視劇改編再次傳出消息:亞馬遜正在進行相關談判,談判結果很可能促使亞馬遜撥出10億美元,購買《三體》相關版權並基於該書製作三季連續劇;

今年二月以來,騰訊方面將重啟電視劇《三體》的聲音在部分媒體平臺傳播,但並未獲得任何官方工作人員的回應;

2020年4月28日,著名編劇、製片人白一驄在第26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青年製作人論壇上透露,電視劇版《三體》已在去年立項,原定今年3月開機,因疫情原因延期到6月。立項公司則同樣是之前拍攝電影版《三體》難產的上海遊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三體》影視改編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難產,讓眾多「三體迷」禁不住質疑:科幻電影作為電影工業裡最具難度的影片類型,它對技術、人員素質和經驗,以及整個產業配套環境的要求都非常嚴格。《三體》影視改編的一波三折是否說明製作方不具備拍攝好《三體》的能力?同時,不少科幻迷也在不解,劉慈欣為什麼不選擇更有實力的機構進行合作。

10萬元一併打包出售《三體》全版權

其實,據劉慈欣在一次採訪中介紹,早在2009年,他即以10萬元的價格一併打包售出《三體》包括影視、遊戲以及相關周邊的改編開發權。因為當時國內的科幻改編市場還很冷清,他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

同時,劉慈欣在很早的時候就曾談到過,《三體》的影視改編難度非常大,想在視覺、故事層面完美實現《三體》影視化比較困難。

《三體》最大的問題不是太長,涉及的概念太多,而是主題太複雜。對於科幻電影來說,背景可以複雜,故事可以複雜,但主題一定不能複雜,不然無異於影視化上的自殺。——劉慈欣

劉慈欣和詹姆斯·卡梅隆

對於《三體》的影視改編難度,曾執導《鐵達尼號》、《阿凡達》等多部經典作品的科幻大師級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與與劉慈欣對話時,也深表認同。

即便是拍攝過多部經典科幻電影,在深入了解《三體》後,他也認為這部令全球痴迷的小說拍成電影的難度非常的大,改編主題複雜的《三體》是個不小的挑戰。如果真的要拍,也需要按照6部電影的體量去拍,才足以展現出小說所描述的場景的深度和廣度。

事實上,《三體》的原著其實在科幻電影豐富的好萊塢大導演手上傳了個遍,但最終沒有人願意接手,因為《三體》複雜的主題對於大成本電影而言簡直是個災難。

除了故事層面的呈現難度,《三體》影視化的另一層困難則是視覺呈現。

在網上關於《三體》影劇改編的話題中,網友討論最多的是《三體》影視化視覺呈現的困難。有網友表示,《三體》視覺化之所以難,不止是技術局限。還有想像力的局限,尤其是對宇宙的物理想像,很多都超越了人們的認知。

三體小說裡有很大部分的畫面情節都是腦洞大開的,《三體》影視怎麼把這些腦洞大開的畫面視覺化,除了需要技術,還非常考驗導演的想像力。

例如,像太空人在四維碎片裡人體被擠破五臟六腑流出來,整個太陽系的二維化,以及二向箔水滴攻擊,這此畫面不僅很難用鏡頭表達就是腦海裡表達都很難。

比如「水滴」,小說中這樣描述:

「水滴的速度已經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的十倍,它沿途猛烈撞擊著碎片,被撞擊的碎片再次熔化並高速飛濺,與其他碎片產生了次級撞擊,在水滴後面形成了燦爛的尾跡。尾跡最初像一顆怒髮衝冠的彗星,但很快拉長,變成一條上萬公裡長的銀光巨龍……」

其實單就劉慈欣作品影視化進程來說,一直以來都是極有難度的。

相較《三體》,已經和觀眾見面並受到熱捧的《流浪地球》就屬於視覺上、故事上比較容易一些的科幻電影。但《流浪地球》的副導演鬱剛表示,《流浪地球》依舊難拍到導致他做噩夢、出現幻聽,一提拍電影就犯怵。

導演郭帆則坦言,拍《流浪地球》他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流浪地球》2017年五月正式開拍,而影片籌備則歷經了四年之久,把能實景的場景都做成了實景,總共實景面積達10萬平方米,場景的搭建極其精細;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10000件道具製作;2003個特效鏡頭,每個鏡頭改100版很正常,最多一個鏡頭修改了251版。

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如果沒看過《三體》的原著肯定無法想像《三體》的影視化呈現有多困難。因為單單通過文字去感受《三體》所帶來的震撼,以及憑自己的想像去體驗書中所描繪的腦洞大開的宏大、奇妙畫面已經是很令人匪夷所思了。

朗讀君也覺得,無論《三體》的影視化是否能如期實現,或者是否能夠實現。在這之前,三體原著都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強烈建議還沒讀過《三體》的讀者一定要讀一讀,讀過之後你就知道這部全球暢銷了2100萬冊,連好萊塢都不敢接受拍攝的作品到底有多特別了!

《三體》全3冊

一個人,一本書,把中國科幻帶到世界高度

在《三體》獲得雨果獎前,劉慈欣在國內科幻圈已經是灸手可熱的作家。此前他憑著《流浪地球》、《鄉村教師》、《球形閃電》等作品已斬獲了 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

不過隨著《三體》獲得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雨果獎,劉慈欣和中國科幻才真正站到了世界的高度。《三體》全球暢銷2100萬冊,讓全世界的書迷都重新認識了中國小說!

打個簡單的比方,劉慈欣對中國科幻的貢獻就相當於劉翔之於中國田徑,姚明之於中國籃球。真的是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高到了世界高度!

美國豆瓣Goodreads上《三體》系列評分(滿分5分)

一部讓人感覺人類是如此渺小的宏大作品

可以說,看過《三體》的人,幾乎都愛上了仰望星空。在這之前,全國人民集體仰望星空應該是50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時。一首《東方紅》樂曲響徹寰宇,拉開了中國人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奧秘的序幕。

50年後,劉慈欣用匪夷所思的想像力構建的《三體》,像是一段無比恢宏的宇宙編年史。裡面藏滿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學與技術創造出來的超越常人想像的神跡。書中的外星文明、四維空間、宇宙規則,每一段情節、每一幀畫面,都讓人再次不由自主的去仰望和想像宏大的宇宙。

歐巴馬曾說「讀完《三體》,我才覺得當一個美國總統也這樣渺小」。

超越了科幻,全方位影響人類的經典之作

《三體》在國內的火熱,最早其實是一批網際網路界的企業家帶起來的!

因為《三體》中有許多全新的概念,高度概括了人性和社會的規律!其演繹未來宇宙文明的生存法則也適用於如今的商業領域,對人性的揭露和解讀亦是值得我們深思。

比如「黑暗森林」、「降維打擊」這些宇宙級別的生存法則,經過解讀,被放到商業領域,竟然也是完全成立的!

於是,無數網際網路界、科技界的大佬,都把《三體》奉為了聖經!

被《三體》圈粉的大佬,有騰訊馬化騰、微信張小龍、小米雷軍、360周鴻褘、Facebook扎克伯格……

著名作家《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曾這樣評價《三體》:這是一本很不尋常的書,奇妙地混合了科學和哲學思辨,政治和歷史,陰謀論和宇宙學。

《三體》的爆火當然首先是因為它的故事,超級無敵好看!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

《三體—黑暗森林》展開的是以面壁計劃為基礎而引發的一系列與宇宙黑暗森林狀態有關的事情,隱藏在字裡行間的生存規則,處處引發我們對人生的思考。

《三體—死神永生》是一篇真正的大手筆,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同時書中還有很多,充滿哲理,發人深省的句子

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星空。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越透明的東西越神秘,宇宙本身就是透明的,只要目力能及,你想看多遠就看多。沒有什麼能永遠存在,即使是宇宙也有滅亡的那一天,憑什麼人類就覺得自己該永遠存在。城市就是森林,每一個男人都是獵手,每一個女人都是陷阱。好萊塢大導演都無法用影視呈現表達的偉大作品,自然也不是朗讀君三言兩語能夠表述清楚的,還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的朋友們,朗讀君強烈推薦一定要讀上一遍。

無論是你是大人還是小孩,它都會打開懷抱,用波瀾壯闊的想像力給你全方位的震撼和思考。

這套原價93元的巨著(全三冊),現在團購優惠價73元。一頓飯錢,就可以品讀一部影響全世界的好書。

點擊下方橫條,立即進入購買

相關焦點

  • 美國要拍中國《三體》,劉慈欣當顧問,他稱《流浪地球2》有進展
    《三體》影視化,但同時,很多粉絲還是盼望著中國的科幻名著,能夠被中國人自己給拍出影視化的傑作。美國人對《三體》下手了,中國還能先拍出來嗎?但《三體》在國內的影視化之路,並不容易。2014年開拍的國產電影《三體》,6年過去至今還「爛尾」著,最初發布的海報上顯示上映時間是2016年。
  • 《流浪地球》46.8億,劉慈欣抽多少錢?難怪他強烈拒絕拍《三體》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要毀滅,人類不能在地球生存,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發表於1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令人驚訝的是,劉慈欣當時只收到了2000塊的稿費。
  • 《流浪地球》票房高達46億,劉慈欣拿多少?網友:難怪不想拍三體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發表於19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令人驚訝的是劉慈欣當時只收到了2000元的稿費。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能分多少?難怪《三體》他不想拍
    1999年,劉慈欣發表了小說《流浪地球》,當時的他只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這部作品的稿費也只有2000塊。《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分多少錢?難怪《三體》他不想拍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首日突破2億,兩天4億,三天6億,六天17億,33天46億…… …… 《流浪地球》上60映天,票房已經突破46億,累計觀看人數在3月25日就已經突破1.5億人 。
  • 為何劉慈欣不想拍《三體》?《流浪地球》票房46億多,他分多少?
    劉慈欣1999年起在雜誌《科幻世界》上發表作品,此後接連創作了多個中短篇小說;在2006年1月發表短篇小說《山》時,許多讀者去信說希望他寫成長篇,於是劉慈欣就決定不再寫中短篇了;劉慈欣是在正職工程師的業餘進行寫作,工作不忙的時候一天寫三到五千字,每部花了約一年的時間完成;第一部《三體》最初在2006年5月到12月的《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取得反響較好於是出了單行本
  • 《三體》《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再出神作!
    如果你是大劉(劉慈欣)的資深讀者收藏過劉慈欣的書或者一直在等《流浪地球》第2部或者在B站訂閱了2021年《三體》動漫那這套書可以閉眼買絕對不會後悔>直到2020年很多人還是能立馬說出它的名字《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票房46億,劉慈欣分多少?難怪他拒絕卡梅隆拍三體
    1999年,小說《流浪地球》首次發表,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憑藉這部作品,劉慈欣得到了2000元的稿費。《流浪地球》票房46億,劉慈欣分多少?難怪他拒絕卡梅隆拍三體2019年,根據劉慈欣《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在科幻電影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內,這部電影卻憑藉精彩的劇情,良心的製作,不僅收穫了炸裂的口碑,而且斬獲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
  • 《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驚訝
    19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那一年他發表了《流浪地球》的小說,但是只拿到了2000元的稿費。《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心寒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最終收穫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儼然成為國內科幻界的一部現象級作品。《流浪地球》電影大火之後,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劉慈欣憑藉這部電影能夠分到多少錢呢?
  • 46億票房的《流浪地球》,劉慈欣分了多少?難怪他不想拍《三體》
    喜歡看電影的人應該知道電影《流浪地球》,它可是去年除夕賀歲檔的一匹黑馬,從眾多春節大片中闖出,火遍了各大網絡社交媒體平臺,票房更是高達46億元,引起熱議,成為2019年第一部現象級大片。《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的同名小說,1999年出版。
  • 《三體》《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再出神作,太燃了!
    如果你是大劉(劉慈欣)的資深讀者收藏過劉慈欣的書或者一直在等《流浪地球》第2部或者在B站訂閱了2021年《三體》動漫那這套書可以閉眼買絕對不會後悔>直到2020年很多人還是能立馬說出它的名字《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分多少錢?難怪《三體》他不想拍
    1999年,劉慈欣發表了小說《流浪地球》,當時的他只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這部作品的稿費也只有2000塊。《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分多少錢?難怪《三體》他不想拍2019年,《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在科幻電影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內,這部電影卻獲得了炸裂的口碑,票房達到了驚人的46.8億。這部電影的出現,讓國內的科幻迷們興奮不已,與此同時很多人也非常好奇,《流浪地球》票房這麼高,原作者劉慈欣能分到多少錢?
  • 卡梅隆想拍,劉慈欣拒絕了!國人拍不了《三體》,為何不給好萊塢
    國內拍不了《三體》大電影,為什麼不能交給好萊塢拍?詹姆斯·卡梅隆瘋狂暗示,劉慈欣卻笑而不語。真相,到底是什麼嗎?《流浪地球》只是劉慈欣的一個小本子,就如此驚豔,那《三體》是不是得封神了?早在2009年,劉慈欣就把《三體》的影視改編權賣出去了。如今回頭看,這樁買賣就是個笑話,為啥啊?
  • 看了《流浪地球》後,卡梅隆導演把劉慈欣的《三體》連續看了2遍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爆,劉慈欣(大劉)的另一部巨作《三體》的影視化議題再次被從頭提起。相比《流浪地球》而言,《三體》是實打實的一個超級大IP。僅僅是90萬字左右的文本,就讓許多軟科幻小說黯然失色。如果把三體的國際架構單個拆開,能衍生出100多個番外故事。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拿多少錢?所以他沒拍《三體》
    最近,有段話常常被人提及:"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澳洲山火拉開了半年多以來「災難」的序幕這是劉慈欣寫《流浪地球》中的句子。有人說,在這段特殊時期,讀起劉慈欣的科幻作品,格外發人深省,總有種強烈的心靈共鳴!
  • 卡梅隆想拍,劉慈欣沒同意,國人拍不了《三體》,為何不給好萊塢
    國內拍不了《三體》大電影,為什麼不能交給好萊塢拍?詹姆斯·卡梅隆瘋狂暗示,劉慈欣卻笑而不語。真相,到底是什麼嗎?去年《流浪地球》火了一整年,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結果上映之後超乎預期,電影爆了,影迷驚呼:原來咱們自己也能製作出這麼宏大細膩超級震撼地科幻大片。
  • 《三體》開播:豆瓣9.6高分 繼《流浪地球》編劇劉慈欣又一力作
    光2019一年中國電影票房破20億的就有5部,就這5部電影加起來就有170多個億。更別說還有10-20億票房的,《飛馳人生》《少年的你》和烈火英雄。不光票房成績喜人,口碑也是炸裂。對於之前內地票房排行榜一直被國外大片把持的中國電影來說,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像其他各行各業一樣,中國在電影方面也終於開始追趕起了世界的腳步,揚眉吐氣了一把。
  • 電視劇《三體》官宣,騰訊投資劉慈欣編劇,能否超越《流浪地球》
    8月2日《三體》電視劇官方微博首發宣傳海報,並且公布了電視劇的導演以及主演陣容:「探測到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發射源位於距地球約4光年的恆星系——半人馬座三星,請問是否作答?」《三體》電視劇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根據官博公布的信息,電視劇將會有楊磊執導(《九州天空城》導演),張魯一、于和偉、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一眾實力派演員主演。其實《三體》的版權早在2009年就以10萬的低價賣給了遊族影業,並與新一代電影導演張番番合作。
  •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票房46.8億,為何他卻不想拍《三體》了
    在2019年,一部國產的科幻電影題材的電影火遍了大江南北,他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行業的裡程碑,在當時科幻電影技術相對落後的中國來說,能拍出這麼好看的電影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票房甚至高達46.8億的驚人數據。
  •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票房46.8億,為何他卻不想拍《三體》了
    在2019年,一部國產的科幻電影題材的電影火遍了大江南北,他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行業的裡程碑,在當時科幻電影技術相對落後的中國來說,能拍出這麼好看的電影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票房甚至高達46.8億的驚人數據。
  • 46億票房的《流浪地球》,劉慈欣分了多少?難怪他不想拍《三體》
    19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那一年他發表了《流浪地球》的小說,但是只拿到了2000元的稿費。46億票房的《流浪地球》,劉慈欣分了多少?難怪他不想拍《三體》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最終收穫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儼然成為國內科幻界的一部現象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