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常識:佛門七眾弟子

2021-01-07 佛教在線

到佛門中,如何面對法師。皈依、受戒,尤其是依止學法之後,對三寶更應該增上恭敬心,對自己的言行應該更加謹慎。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千萬不可因為虛榮心的驅使而越學、我慢越大。

一、七眾弟子

佛教徒共有七類,稱為「七眾弟子」,其中出家入僧或預入僧數者五眾——稱為僧眾:

1、比丘眾(出家男子受持比丘二百五十戒者);

2、比丘尼眾(出家女子受持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者);

3、沙彌眾(出家男子受持沙彌十戒者)為當來比丘;

4、式叉摩那眾(出家女子受持比丘尼戒法前,受持正法女戒學習六法者);

5、沙彌尼眾(出家女子受持沙彌尼十戒者)。

在家居士二眾——稱為信眾:

1、優婆塞眾(在家男子受持三皈、五戒,近事佛法者);

2、優婆夷眾(在家女子受持三皈、五戒,近事佛法者)。

二、七眾的差別

七眾的差別在於受持的「戒」法不同。佛弟子「以戒為師」,既為自己進步、也為恭敬戒法,居士二眾(信眾)應恭敬仰慕出家五眾(僧眾)。

信眾之間也是相互恭敬,三皈者應恭敬受持五戒者,五戒者應恭敬受持菩薩戒者。

出家師父們之間也是相互恭敬,下座恭敬上座(不是你的位子高就是上座,是依據師父們受戒、學戒後,受持戒法的戒臘,分為下、中、上座,以便有序可循),學法修法者恭敬持法者(即法脈傳承者),即使拜同一師父為師,師父付法於比自己年輕、比自己後入山門者時,師兄執弟子禮恭敬依止師弟「上師」,而持法師弟還以師兄相稱並依戒臘敬重之。

佛門講究平等,平等而不失恭敬、不失禮儀。

三、律儀不可逾越

佛法依此「七眾」律儀安住世間,佛弟子遵循佛戒,各守規律,不相違犯,正法方能久住於世。假如有人逾越律儀,違犯戒律,即是破壞佛法,毀滅佛教,其人罪業無量無邊。

比如,袈裟是佛衣,也就是出家僧眾的法衣。謹依佛制,在家居士受持菩薩戒者,只能披」缽吒」 ——禮懺衣,又稱縵衣——無條紋的單幅布(整塊布,四周安緣即是),並限在佛堂穿用,出門即須脫卸。

出家受持沙彌或沙彌尼戒者,始能常披出家縵衣(五條而不必分十隔,分則成五衣,五衣是比丘或比丘尼的勞作衣,沙彌、沙彌尼和在家二眾不得披著)。

在家女眾更加要注意,千萬不可因歡喜而披著袈裟;披,則得越法罪和觸染罪。比丘師父也要注意,不可因居士一時歡喜而給予披著,除隨喜越法外,還多一重無知罪,並顯現為無悲心者。

在家信眾也不可隨便和出家五眾平坐,或以貪慾心近僧人身邊。尤其是女眾,因女身不淨,接觸僧衣獲罪無量。《諸法集要經》卷四說:「女人為罪本,破壞於善法;為惡道之因,是諸佛所說。」(此處的女人即指女性,不作人上通解)供僧時,也不可讚嘆食品美味等等。

在漢地,沙彌或沙彌尼以兩截衣(即短褂)為常服,正規上殿時穿海青披縵衣或只穿海青。大褂為比丘日常法服,正規上殿時方穿海青披七衣,沙彌或沙彌尼不得逾越。沙彌或沙彌尼穿大褂者,為乍現比丘或比丘尼行相,得越法罪。比丘外出,只穿短褂者,失比丘威儀,輕者犯失威儀過,重者得舍衣罪(因為在漢地大褂有代替五衣而作為比丘勞作服的功能)。

沙彌或沙彌尼不可離寺(離開剃度師)一宿。剃了頭就跑掉的,已失依止,尤其是未受沙彌戒或沙彌尼戒者,因未受戒學戒(十戒),未曾受持出家的基本教導,即使穿了僧服,胎子裡全是在家人的名利東西。以上情況實際上是不入僧籍的,更是不可受人信施,因非福田故。

未出家、未受比丘具足戒、或曾出家受過戒而後還俗的已是在家信眾,均非三寶中的僧寶,更非清淨僧寶(清淨者:煩惱已斷,所作已辦)。至於形象僧寶:亦得出家,示現僧相。受持具足戒者,實非未學戒法者所言的「居士寶」所能混淆的,所謂的「居士寶」只是增上居士的我慢、成為障道而已。

稱呼出家人時,必須在法號後加「師」字,如某某師。當知道對方已具備講說佛法的資格者,即稱他為「某某法師」不可只稱法名。另外,「大師」二字本是尊稱諸「佛」專用,對我們凡夫比丘也不得隨便稱呼大師。

信眾與法師談話時,應以請求開示佛法、聽講佛理為重;不可隨便和出家人聊天,不得閒談無益雜話,令心散亂。

在家居士不得稱出家師父為「師兄」,即使曾經拜同一師父為師,也以「某某師」或「某某法師」相稱。出家眾也不可稱信眾為師兄、師姊,應稱某某居士或這位菩薩。更不可「拜乾娘」「乾爹」,輕者犯攀緣過,折損對方福壽;重者還俗而不舍衣,成為賊住僧,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所說:退僧還俗者,須如法舍戒,改穿俗衣,宣布用俗家姓名,從此退為在家佛弟子。還俗者與一般在家信眾一樣,不得稱師收徒,而須竭力擁護佛、法、僧三寶。

四、冒充出家人的果報

如若是為了能受人信施、或為便於利用人的善心和對出家人的恭敬心而顯出家相者,則是「偽作沙門,心非沙門」;若在家人披搭袈裟,作比丘事,更屬於偽作沙門(假扮出家人)。冒充出家人,罪孽深重(包括穿著相似古裝、令人以為是出家人、沿街化緣的。即使不算賊住僧,但至少是利用人們對出家人的善心以獲取錢財,有欺詐性)。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大寶積經》卷八十九,佛陀告訴迦葉尊者說:「迦葉,於當來世,有愚痴人,著聖人衣,形似沙門,入於村邑中;有信心婆羅門、長者、居士,見披法服,謂為沙門,皆共尊重、供養、讚嘆。彼愚痴人,因袈裟故而得供養,便生歡喜,身壞命終,墮於地獄。生地獄已,大熱鐵葉以為衣服,吞啖鐵丸,飲烊沸鐵,坐熱鐵床。

迦葉,汝觀袈裟威德如是,彼愚痴人著於袈裟,受樂放逸,自作惡業,身壞命終,墮於地獄。

迦葉,我常說言:寧以燒熱鐵鑠為衣,不以破戒之身而著袈裟;寧吞熱鐵丸不以破戒之身食人信施。

迦葉,汝觀破戒之人食他信施,有如是過;是故汝等,應當修學清淨戒法。」

破戒之出家人尚可依戒懺悔,假如是沒有受戒的世俗之人,無戒可依,不通懺悔;披著袈裟作經懺「佛事」,不但沒有相應的功德可言,更是欺騙行為,食他信施,罪業如以上所述之深重,不管你信不信佛,不可不慎。

五、僧、尼遺產與功德金

父母或親人出家為僧、尼的,逝世時如留有房屋、土地、資金等一切財物,原屬現前三寶物,因出家的僧(或尼)捨命與身等;逝世時他的財物等遺產即成為十方三寶物。《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佛陀答曰:「一切亡比丘(亡比丘尼)物,盡屬十方僧故,不得輒分。」無論出家、在家「不得輒分」。俗家子孫親人,也不得佔有、繼承其遺產。如有俗人濫用或侵佔出家人財物,即犯「盜用三寶物」,犯十方罪,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見出自《地藏菩薩本願經》)。相反地,出家僧、尼舍衣還俗時(此衣指出家人的僧衣,舍衣應舉行由羯磨阿闍黎主持的儀式),告白大眾,然後換上俗服,發給路費,除此之外不應帶走任何十方的或現前的三寶物。未經羯磨成就,私自帶走那怕是平常積存的「紅包」、單資,均犯「盜用三寶物」,當墮無間地獄。

出家人值的注意的是:信眾們供養的「紅包」,是為了種福田,接受「紅包」是要用相應的福報去消受的。常住發放的單費,更是來之十方供養,除了補給日用,主要讓出家人備用一點學法、求法的路費和學資。沒有在學佛、成佛的道路上精進者,也即不與佛陀的廣大福田相應(乃至百千萬分之一),唯有消耗自己往世所積存的善根,餘福消盡必將墮入惡道。

寺院裡的「功德金」更屬十方三寶物,無論出家人、在家眾均不得濫用或侵佔。住小寺庵的出家師父們(尤其是獨居者)可要特別注意,若離開寺(庵)去往他方時,千萬不可帶款而去,犯十方罪、墮無間地獄時後悔就太晚了!

六、護持三寶

自己已清淨或粗分清淨,或已明白善惡的觀察力或確立了正確觀念和正義感者,當發願護持佛法僧三寶。(摘自智渡法師著作《佛門探寶》)

相關焦點

  • 【佛門熄諍病,七滅是良藥】
    因為佛門慈悲廣大,藏汙納垢,所以每次佛教遇到大事,一些未認真如法如律學習佛陀正法的佛教徒,就以自己的世智變聰,發明創造種種「相似佛法」來替代佛陀教誡,以「關閉寺門,耳根清淨」的方式,或以「反智法」勸諫佛教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七眾弟子,以世俗忍辱方式保持沉默,奢望大事化小
  • 印光大師認為:佛門弟子參與抗日救國,乃是解救眾生的大功德
    上一節說到圓瑛法師見印光大師眼睛不好,提出收到的信件多如牛毛,讓手下弟子代筆就可以。印光大師心生歡喜,放下手裡的筆,揉揉發脹的眼睛說:「印光老了,不中用啦!手下弟子倒也時常要求代勞,可我總是不放心,覺得還是自己動手好。以後切莫來信,就是來信,我也難以回信了。更不要介紹人前來皈依,讓他們老實念佛,就算我的開示。」
  • 佛門斂財的地獄果報
    弟子正疑惑鐵門前沒有獄差看顧時,從不遠處急急忙忙跑來一個著古代巡捕衣裝的鬼差,詢問我手上有無公文。弟子把手上捲軸交給鬼差,得鬼差批准進入鐵炎地獄。鐵炎地獄內部沒有光亮,只有中間的空地不時響起慘烈的叫聲。在城門不遠處有一間古代衙門,弟子飛向衙門,衙門前的匾額寫著「閻王殿」。管理此處的閻王爺和判官拿著筆記本在案前怒目瞪著跪在地上的罪靈。
  • 天津大悲禪院啟建《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消災祈福吉祥法會
    》消災祈福吉祥法會,由大悲禪院方丈智如法師主法,集四眾弟子及《新春祈願 福慧增上》、《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珍郵紀念冊全球迎請者之願力,共同祈願正法久住、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祈請諸佛菩薩慈悲加持,龍天護法神力護佑,祝願風調雨順、災難不起、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 五臺山碧山寺啟建《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消災祈福吉祥法會
    法會由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碧山寺方丈妙江法師主法,集四眾弟子及《新春祈願 福慧增上》、《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珍郵紀念冊全球迎請者之願力,共同祈願正法久住、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祈請諸佛菩薩慈悲加持,龍天護法神力護佑,祝願風調雨順、災難不起、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鮮花簇擁,香菸繚繞,數十套《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珍品珍郵、祈願箱以壇城的形式安放於佛案上。
  • 河北雲泉禪寺舉行《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消災祈福吉祥法會
    《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消災祈福吉祥法會現場果嵐法師帶領四眾弟子祈願佛教在線河北訊 2012年1月23日,農曆大年初一,同時也是彌勒聖誕,在這雙節同慶的日子裡,河北省張家口市雲泉禪寺隆重啟建《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消災祈福吉祥法會,由雲泉禪寺方丈果嵐法師主法,集四眾弟子及《新春祈願 福慧增上
  • 佛門中的「敲木魚」是怎麼來的?
    木魚又被佛家稱為「木魚鼓」、「魚鼓」,也有的佛教流派稱之為「魚板」,是佛家弟子最常使用的禮佛工具。最初的時候,木魚的外形多為長方形,稱為「梆子」,而且並不是佛家專用的器物。後來佛門選用了木魚作為禮佛工具,逐漸將其外形修飾為魚的形狀,並取名為「木魚」。 木魚的由來,則源於佛經中記述的一個故事:一個和尚因為違反佛門清規而被貶入畜生道,投生化成了一條魚。又因為他罪孽深重,佛祖在他的背上埋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後來生根發芽長成了一棵大樹,使這個轉生為魚的和尚受盡折磨。
  • 【直播】四眾弟子弔唁上夢下參長老
    2017年11月30日上午8時30分,五臺山真容寺涅槃堂,四眾弟子弔唁。佛門痛失高僧,教界津梁頓失,弟子痛失依怙,娑婆又少舟航。 長老—生,戒行冰清,道行卓絕,愛國愛教,為法忘軀,演說大乘,作育僧才,遍布五洲,攝受眾生。為當代佛教的振興和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近現代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留下了無量的足跡。
  • 河北保定真覺禪寺啟建《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消災祈福吉祥法會
    河北保定真覺禪寺啟建《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消災祈福吉祥法會 拈香主法念誦《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消災祈福吉祥法會文疏《佛門祈願 吉祥平安》珍郵冊佛教在線河北訊為了迎接這個不平常的日子,經過認真研究,並就教於諸方大德,在有關機構的關心和支持下,佛教在線發起《佛門祈願 2012 吉祥平安》的系列活動,並祈請包括河北保定真覺禪寺在內的13家寺院,在2012年1月1日舉辦佛祖成道日感恩祈福消災法會,並以《佛門祈願 2012 吉祥平安》為主題,集四眾弟子之願力共同祈願。
  • 可以吃肉的佛門弟子——走進緬甸馬哈伽納揚僧院
    赤腳託缽的僧人中國和尚有3個標誌:獨身,素食,僧裝。獨身,佛陀時代就有規定,但不吃肉真不是原始佛教的規定。佛陀時代僧侶靠乞食,並不挑挑揀揀。與其他佛門淨地不同,僧院並不坐落在深山僻壤,而是在浪漫的烏本橋頭。近年來,「」千人僧飯「」的壯觀場面讓馬哈伽納揚僧院世界聞名。這裡已經成為曼德勒旅遊的一道風景線,吸引著全球遊客紛至杳來。通往飯堂的小路兩側已經站滿了各國的遊客等待著僧隊的到來。
  • 他出身佛門,卻在道教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為何被佛門道冠共同唾棄
    「少不事家產,潛心至道,明陰陽曆算,時人鮮知之,」(楊楫《元包經序》)在佛教流行的梁末(約公元555年),他20歲左右即往峨眉山黑水寺出家,為無名法師弟子,後曾住成都野安寺。當時佛教席捲全國,隨之泥沙俱下,僧人多追逐聲名榮利,聰明秀出的衛元滿也受了這種「下海」風影響。據道宜《續高僧傳》記載,衛元嵩曾於夜靜時分問師父說:「世人洶洶,貴耳賤目即知皂白,其可得哉?」
  • 凌川夏被爆已皈依佛門,盤點皈依佛門的演藝圈明星
    凌川夏皈依佛門近日,有網友從凌川夏早期微博中扒出凌川夏皈依佛門時發出的照片,原來早在2015年9月12日凌川夏就已在北京龍泉市皈依了佛門,資料顯示凌川夏皈依師為中國佛教協會主席、北京龍泉寺住持方丈學誠法師。
  • 為何明星們都皈依佛門?
    劉德華法名【慧果居士】(皈依妙靈老和尚);李娜【昌聖法師】;張鐵林【普覺居士】(皈依星雲大師);李連杰、林青霞、張國立【常升居士】和妻子鄧婕(皈依臺灣聖嚴法師);楊紫瓊(皈依聖一法師);孟庭葦(皈依後演唱佛曲專輯);金星【明星居士】;曾志偉(皈依已十二年);陳坤、黃元申(塑演霍元甲);楊惠珊、周筆暢、王菲、謝霆峰、梅豔芳、陳曉東、黃安、張學友、李嘉誠夫婦、付笛聲和任靜皈依佛門受了三歸依才真正是佛的弟子
  • 皈依佛門的明星名人
    劉德華是位虔誠的佛教徒,--法名慧果    劉德華是臺灣靈巖山寺妙蓮老和尚之皈依弟子。據劉德華說,家中父母是信佛的,自小亦有接觸佛教,但都是去寺院拜佛、參觀、遊覽而已,對佛教教義可以說是一知半解。真正認識佛教和皈依佛教,作為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是近這幾年間之事。
  • 《法華經》四眾弟子與天龍八部
    指歸入佛門,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眾、七眾之一。「優婆塞」:「優婆塞」意譯清信士等名。指在家信佛、行佛道並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優婆塞;受了三皈依及五戒並戒行圓滿的人,稱為滿分優婆塞,現在稱為居士。優婆塞都是以《優婆塞戒經》為修行準則。「優婆夷」:「優婆夷」意譯清信女等名。指在家信佛、行佛道並受了三皈依的女子叫優婆夷;受了三皈依及五戒的女子,稱為滿分優婆夷,現在稱為女居士。
  • 佛門中的因緣果報,包括哪幾種?
    其實,這些都是在以儒家的思想,闡述佛門現世因果的道理。但是,當我們遇到好人無善終,壞人常逍遙的情況,現世因果觀便容易遭受質疑,甚至受到毀謗。其實,佛門的因果觀通三世,所謂現世報、來世報、生生世世報。之所以有人會毀謗因果觀,都是因為慧淺福薄,難以信受如來的聖教。修學佛法,是信解行證的過程,「信」擺在首位。信佛,不是迷信諸佛的神通,而是信因果。
  • 霹靂布袋戲裡佛門之人越來越暴力,誰是佛門最狂僧人?
    今天跟道友們一起討論個不一樣的事情,那就是普度世人的佛門。本來佛門之人應該是普渡眾生的存在,但霹靂的佛門之人好像一個比一個暴力。話不多說,今天就談一下那幾位暴力的佛門之人。佛劍分說佛劍分說:佛教先天,三教頂峰之一。
  • 如來持劍,天下俯首,名劍絕世有資格成為佛門劍神嗎?
    如果再加上四大創道者以及棄天帝、波旬、冥王帝非天、眾天邪王、魔始這一些,近神加神級就已經突破30多位。僅僅2年的時間裡,霹靂高端戰力已經到達了一個頂點。真是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然而這麼短的時間裡塑造這麼多的頂級戰力,自然會顯得漏洞百出,因此天越也以爛尾結束,整個仙魔系列虎頭蛇尾。
  • 舍利子是佛門至寶,真的只有得道高僧才能擁有嗎?
    按照佛教的說法,佛門弟子死後會前往西天,繼續進行修行,而他們的遺體經過火化,也會涅槃生出佛門聖物「舍利子」。在神話故事中,舍利子的重要作用以及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那麼,什麼是佛門眾人一直所說的舍利子?只有得道高僧才可以擁有舍利子嗎?
  • 李玉剛臺北寺廟皈依佛門 粉絲否認其剃度出家
    2014年11月29日18點零四分,臺灣著名作詞人方文山在微博中說:「滾滾紅塵,緣淺緣深,有些人出世入空門,有些人選擇放下情仇愛恨……在此祝福好友李玉剛皈依三寶,歡喜圓滿!」有許多「剛絲」(李玉剛粉絲暱稱)也稱,李玉剛只是皈依佛門,即表示自己從此信奉佛教,而不是剃度出家。熱議:紅塵寂寞,為情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