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中的因緣果報,包括哪幾種?

2021-01-20 蓮荷居士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四句出自《三世因果經》的經文,在善男信女當中可謂家喻戶曉。因果法則是佛法的基礎,也是核心,虛雲老和尚曾說:「因果二字,把佛所說的法概括無餘了。」誠然,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假如被問及是否懂因果,想必很多人心中會說「當然懂,不懂因果還學什麼佛?」其實不然,能夠如實了知因果的只有諸佛,阿羅漢尚且難以究竟本末,何況凡夫俗子。

漢傳大乘佛法的信仰者,受傳統文化的薰陶也比較大,對於因果的認識,常停留在天道人倫的層面上,譬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其實,這些都是在以儒家的思想,闡述佛門現世因果的道理。

但是,當我們遇到好人無善終,壞人常逍遙的情況,現世因果觀便容易遭受質疑,甚至受到毀謗。其實,佛門的因果觀通三世,所謂現世報、來世報、生生世世報。之所以有人會毀謗因果觀,都是因為慧淺福薄,難以信受如來的聖教。

修學佛法,是信解行證的過程,「信」擺在首位。信佛,不是迷信諸佛的神通,而是信因果。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不論現世報、來世報,還是生生世世報,果報的成熟,都需要外界的條件,在佛門中稱作「緣」。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的成熟必然有緣,如同一粒種子,若想生根發芽,土壤、水分、空氣、陽光缺一不可。因是種子,緣則是外界一切,因緣和合,必然開花結果,這就是因緣果報,或稱「因果」。

所以說,行善或作惡,之所以尚未得報,是因為缺乏助緣。這段時間可能會很長,長到以無量阿僧祗劫計算;這段時間也可能很短,短到以瞬息剎那計算。如果僅把果報的時間限制在現生,乃至前生和未來生,就太狹隘了。在佛門看來,若想究竟了知三世因果,只有諸佛以天眼通親見過去未來無量劫。

這也是學佛人應該常懷謙卑,心生慚愧,以萬分虔誠恭敬心學習經論的原因。即便我們自認為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就已經了悟佛門的因果觀,實際上一個因成果的時候,會同時顯現出五種,《成唯識論》中說:「果有五種。一者異熟,二者等流,三者離系。四者士用。五者增上。」所以,因果沒有那麼簡單。

由此可知,沒有看到相應的果報,只是緣分未成熟;一旦緣分成熟了,必然會在未來產生相應的果報。這大概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真義。

更多佛經解讀、佛門典故,請關注蓮荷居士。

相關焦點

  • 因緣果報是真的嗎?
    譬如一個沒有修行的人在前世殺了人,也許那一生被國法制裁,並且下了地獄,輾轉來到餓鬼道、畜生道,又回來當人;現在遇到冤家了,照樣要受一刀抵一命,這就叫作「如是因,如是果」。因為沒有修行的緣,所以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也就是說時候到了就一定要受報。 經中也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
  • 佛門斂財的地獄果報
    問:27-01-2019,凌晨2時,迷迷糊糊中見家中房頂金光閃閃,護法於空中傳意念「奉觀音旨意,帶童子遊鐵炎地獄,讓陽世知道斂財果報真實不虛」。
  • 因緣果報 如影隨形
    現在得到的結果,完全是因為以往種下了這樣的種子(因),待因(種子)緣(陽光、土壤、水)具足了,就要結果。所以說,種什麼樣的種子,結什麼樣的果。因此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   《地藏經》中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由於我們的業障、習氣及環境的影響、誘惑,在我們所思所想中都是貪、嗔、痴、慢、疑;在我們所做所行中都是殺、盜、淫、妄、酒。
  • 世界上真的有因緣果報嗎?
    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要藉著因果定律來改變自己未來世的果報,努力斷惡修善、改往修來,使這一世的善業永遠大於往世所造的惡業,讓惡業果報永遠無法現前,這都是因為大業先受報的緣故。如果世世都行大善業,讓惡業永無受報之時,一直到成為大菩薩了,有能力輕易受報而不覺大苦時,再來受報,並且可以藉這樣的因緣來廣結眾生緣,廣度有緣眾生。
  • 因緣果報的道理……
    一個人一生是因緣果報,一個世界、無量世界莫不如是,這個大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下面文字都是這四句的註解,我們看第一段:【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天地鬼神有許多負責鑑察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造作行為。所以一切善、一切惡,不只是言語造作,起心動念,鬼神都看見。
  • 佛教中不可思議的因緣果報,一件衣服種下得度因緣
    如果我們出家,卻又耐不住寂寞孤獨,恐怕就會破戒;而一旦破戒,也就墮入地獄中受到各種懲罰,這怎麼可以呢?」比丘尼見她們有所顧慮,就說:「破戒就破戒,也沒什麼,只是一定要出家。入地獄就入地獄,轉世仍可以從地獄中出來,一切都有因果業報。」眾婦人聽的比丘尼此言,個個帶著好奇心,請師父解說因果業報之理。
  • 縱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一、自作自受佛在《百業經》中開示我們:一切善惡業果不會成熟於地、水、火、風四大之上,只會成熟在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上。所以我們如今在身心、環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報,都必源於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惡業,並非神靈、強權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諸於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將於今生、來生或者遙遠的未來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處的環境上成熟它的果報。
  • 因緣果報:生活中遇到「小人」,默念這三句話,讓他隨緣化解!
    那麼,如何改善社會中的人際關係,令人人友善、和平地相處,減少意見分歧的爭鬥,並發揮互愛互助的精神?佛教認為很好的方法──就是「廣結善緣」。因緣法則是佛法最根本的道理,所謂「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不信但看寒江柳,一經春風枝枝新」。
  • 因緣果報6條,真實不虛!
    這就是因緣果報,種下了什麼因,就要接受什麼果。正所謂「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不要在生活之中埋怨沒有福報,也不要在生活之中抱怨求佛不靈。為何?因為抱怨並不能夠讓你種下這個因,而沒有這個因,你在怎麼去抱怨和埋怨也得不到「福報」。何不換種思路,抓緊當下來之不易的人身去種下善因,如此才能得到善果。因緣果報6條,真實不虛!
  • 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這種因緣的和合是因果的表現形式,就是你所種什麼樣的因,在這個因成熟的時候它的果報就會彰顯出來。具體表現在這些方面。佛在《百業經》中開示我們:一切善惡業不會成熟於地、水、火、風,四大之上,只會成熟在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屆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將於今生、來生或者遙遠的未來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處的環境上成熟它的果報。就像如今我們在承受以前所做的業因一樣。
  • 佛經故事:因緣果報如影隨形 人畜輪迴舉世震驚
    愚痴之人,猶如經中所說賣魚老人,昧於因果而又自嘆命運多舛;無有正知正見之修行人,則如長壽天人,走錯路頭,福報享盡,仍要墮畜生道受苦;至於世間剛愎自用、生活靡爛、貪好酒色不知節制之人,終將招致糞穢豬身!上述三者,都將生生世世輪迴三惡道中,沒於生死苦海,永世不得出離!佛法難聞今已聞!佛陀是無上大醫王,開示八萬四千法門,若能依佛教導精進行持,定能了脫生死,不受輪迴之苦,終究必能成就無上菩提佛果!
  • 緣概說 | 因緣:因緣與生命、因緣與禪修、善用因緣
    在生命期間,因緣又如何發揮作用呢?如前所述,結生心中無貪、無嗔、無痴三美因會在生命的有分流中持續產生作用,同時也直接影響六根的健康發育和成長。這是上一生臨死前成熟的業對我們今生的持續影響。然而,在當下這個生命過程中,我們仍在造下新業。造業的心必定是有因心,這時因緣又是如何運作的呢?
  • 駭人聽聞的果報——阿欣與家人的前世因緣
    你現在這個頭顫的毛病就是那世抽大煙的果報。你今世的老公是你前世的妻子;你今世的公公是你前世的母親;你今世的婆婆是你前世的大娘(也有的地方叫大媽);你今世的繼婆婆是你前世的嬸子(前世的妯娌仨結成了今世的夫妻);你今世的母親是你前世手下的得利助手,你夥同你今世的母親,逼你今世的父親,他前世是個良家婦女,逼良為娼;你今世的兄弟姊妹都是你前世手下的人。
  • 【因緣果報】方孝孺的故事
    今天我們不慎傷害動物的時候,知道將來必定會有果報。特別是蛇、龜這一類,你看道家都特別提醒我們不要殺龜打蛇。龜、蛇都是特別有靈性的生命,如果你要是殺了它,吃了它,得罪它得罪不小。但是現在人不懂這些因果,他敢去造,你看特別是我們南方人,什麼蛇、龜統統吃,天上飛的,海裡遊的,陸上走的,反正海陸空全包了,真的造業造得很重,將來這個果報真的是……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四件事,別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善惡必有報,不是不報,因緣未到罷了,因緣具足,必有受報。很多人不信因果,其實我們的命運,我們當下所遭受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因緣果報。就像我們耕耘播種一樣,你種下什麼樣的種子、種下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自己的因果自己負責,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佛菩薩的神通也敵不過個人的業力。
  • 十二因緣
    在十二因緣中的「無明」是過去世煩惱的總稱。  ⑵、行:因為無明使我們迷惑,發動心驅使身,口,意造業,此稱為「行」。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既是我們今世所受的善惡諸業的果報,所以「行」就是業報,使我們投胎輪迴生死。現在果: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苦果。  ⑶、識:眾生前生死時,名色(精神與物質)的活動散滅,而轉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動。
  • 因緣果報:夫妻緣分原來早已註定,就連吵架打罵也都有緣由!
    其實,做人就應該要做一個精進修善的人,善緣能讓你遇得好姻緣,因為人生苦短,需要我們在人生修行中,與人廣結善緣,那麼報恩的人自然就多了。今生能與你結髮的妻子,可能就是你前世大力幫助的人,今生來報此恩德,自然就會對雙方照顧有加,彼此溫暖心靈,共度餘生。人生一世,一切都是由自己種的因所感來的果報!
  • 常做會有4種果報,要小心
    佛門講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所經歷的快樂和痛苦,順境和逆境,好事和壞事,是由我們自己做下的因果感召而來。種下善因,就會感召善果;種下惡因,就會感召惡果。所以人們口中的命運,其實就掌握在我們的每一個當下的行為和思緒中。
  • 白癩病、氣喘病、三角眼等病,是何因緣果報?(宣化上人)
    白癩病、氣喘病、三角眼等惡病,是何因緣果報「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他如果這麼樣輕毀你,這樣來對你說,他將來會得什麼果報呢?生生世世都是瞎子,沒有眼睛。你現在知道這個,就知道這種因果了,這就是你有智慧了。有智慧,就不會做愚痴事情了,不會看見人念經就這麼輕視毀謗:「嘿!你這個狂人在這兒幹什麼呢?這能有什麼好處啊?念《法華經》,不吃飯餓不餓啊?」
  • 佛教戒律中有哪14種人不允許出家?
    那麼,是哪14種人不允許出家呢?1.七歲以下兒童七歲以下的兒童年紀尚小,對於出家人的生活,很難適應。故而戒律之中,明確規定七歲以下的兒童,不許出家。2.七十以上老人與七歲的兒童相比,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也是難以適應出家人的生活。兒童是年紀太小,不知如何適應。老人則是年紀太大了,身體方面及習性方面,都很難適應出家人晨鐘暮鼓、青燈古佛的修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