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8月29日電當地時間27日,一些澳大利亞媒體注意到,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參加了一個智庫活動,她在講話中鼓吹所謂「臺澳關係」,詆毀「一中原則」。而為蔡英文提供表演平臺的,又是這家臭名昭著的反華智庫——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該智庫不斷炒作涉臺涉疆等不實消息,炮製反華信息,被批「讓澳大利亞蒙羞」。
為蔡英文「搭戲臺」
蔡英文27日參加一場網上對談活動並致辭,她的講話中無非是一些詆毀「一國兩制」、抹黑香港國安法的陳詞濫調,還聲稱「區域軍事活動日益增加,我們擔心會擦槍走火」,藉此鼓吹發展「臺澳關係」。有臺網友留言稱,「一直親美抗陸,讓區域不安全的不就是民進黨嗎?」「拿區域緊張當藉口,揮霍民脂民膏買美國武器,還沒夠嗎?」
而給她提供說三道四「戲臺」的,正是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簡稱ASPI),這個智庫想借蔡英文之口抹黑的是誰,也非常明顯。它在炒作臺灣問題上可謂不遺餘力,從26日起連髮帶轉了10多條關於蔡英文言論的推文,其中一條還置了頂。
ASPI發布的蔡英文講話截圖
從智庫文章中可見,除了臺灣問題,香港「修例風波」、新疆「人權問題」、中國軍事、新冠疫情、智慧財產權等話題也被拿出來反覆翻炒,諸如「中國通過數以千計的組織在澳搜集情報」、「攻擊澳政府網絡的黑客來自中國」之類的誣衊張口就來,「中國威脅論」充斥其中,有一條主要基調貫穿其中——煽動反華。
「歇斯底裡」地反華
這個澳戰略政策研究所究竟是所什麼機構?炮製反華報導的目的又是什麼?
根據公開資料,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隸屬澳國防部,成立於2001年,最初經費主要來源於澳國防部的資助,但近年來背後的外部金主不斷增多,既有軍工集團,也有外國政治勢力,包括北約、美國國務院、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自2012年彼得·詹寧斯擔任所長以來,ASPI逐漸成為誹謗造謠中國的「急先鋒」,就涉疆等問題炮製大量不實的「研究報告」。
澳大利亞知名媒體《金融評論報》2月的一篇報導援引該所年度報告稱,其資金來源主要通過三個途徑:第一類是國防部承包商,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第二類是技術公司,如臉書等;第三部分是來自外國或地區政府的捐獻,包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等。在該智庫的贊助商列表中可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法國海軍集團」(NavalGroup)、歐洲飛彈集團(MBDA)等公司均在其列。
ASPI部分贊助商截圖
文章指出,這一研究所被多名學者指控正進行「歇斯底裡」地反華,背後原因在於為「金主」發聲,使其背後的資助者受益。有學者直言,其研究成果煽動了澳大利亞對中國存在著一種根深蒂固的「鷹派」文化:很多人無需煽動,就盲目相信中國及其人民最壞的一面。
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現任北京商務顧問芮捷銳(Geoff Raby)將其該智庫視為「澳大利亞『中國威脅論』的總設計師」,澳航前執行長約翰·梅納杜更認定其「缺少誠實,讓澳大利亞蒙羞」。還有批評者一針見血地指出,澳戰略政策研究所是一個反華遊說團體,自詡「獨立」但極度缺乏透明度,也是推動「中國威脅論」的既得利益者。
背後的美國身影
澳媒指出,在這個反華智庫的背後,美國的身影不容忽視。澳大利亞前外長、新南威爾斯州州長鮑勃·卡爾曾指責該智庫「片面地、親美地看待世界」。
8月3日,澳大利亞媒體人馬庫斯魯本斯坦(Marcus Reubenstein)在自己創建的亞太新聞網(APAC News)上揭露,2018-2019年間,美國國務院通過一個總部在倫敦的非盈利組織,向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帳戶支付了約8.9萬美元的費用,但該智庫並沒有在其年報或網站公開這筆費用。而在今年,美國政府更是直接通過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給該智庫贊助了20餘萬美元。
澳媒還指出,除了當「金主」,美國政客與媒體也與澳大利亞智庫合作,炮製了一條「反華謊言鏈」。澳大利亞前外交官和政治評論員黑格(Bruce Haigh)14日在政論雜誌Independent Australia上表示,美國默多克「傳媒帝國」旗下媒體、澳大利亞右翼智庫共同領導了反華行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處於一個「新聞飼養場」中,美國先把炮製的反華信息傳遞給該智庫,再由該智庫照搬給澳政府及媒體,這種充斥偏見及不平衡的過程讓辯論變得愚蠢。美澳政府拒絕聽到任何有關中國政府的好消息,這很幼稚。他認為,澳政府仍有時間進行修正,別盲目跟從美國腳步,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最重要的。
7月9日,有記者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提問稱,有消息人士稱中國準備起訴在新疆問題上批評中國的德國學者鄭國恩和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請問發言人可否證實?
趙立堅回應道,眾所周知鄭國恩和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一貫炮製涉華謊言,誹謗中國,他們發表的有關涉華言論,早已在事實和真相面前被無情打臉,被證明是謊言和虛假信息。有關的報導如果屬實,我對此並不感到意外。鄭國恩和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背後有誰在操盤,中外媒體已經多次披露,在此我就不重複了。趙立堅最後強調,我奉勸有關方面,多行不義必自斃,儘快回頭是岸。(海外網 楊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