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搞切香腸式臺獨,澳洲智庫反咬一口:是大陸搞切香腸式統一

2021-02-17 走向晨曦

原創寰宇天地

據澳大利亞媒體近日報導,澳洲智庫"印太安全論壇"的專家德裡克·格羅斯曼指責說,大陸正在進行對臺活動更像是在逐漸"侵蝕海峽的公認準則",類似於旨在改變現狀的"切香腸"戰術。也就是說,格羅斯曼指責中國大陸搞"切香腸式統一"戰略。格羅斯曼說:"中國正在展示傳統軍事力量,以追使臺島朝著對大陸有利的決策轉變。這是希望潛在對手在實際武裝衝突發生前懷有的不確定心態。"

實際上,獲取臺當局最高權力的蔡英文,才是在搞"切香腸式"戰術的人,當然她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搞獨立"。澳洲智庫專家完全是站在反華立場上,有意忽略蔡英文政權試圖分裂中國領土主權的罪行,抹黑中國大陸的反擊舉措,甚至連個措辭都要進行"剽竊",才冒出了一個"切香腸式統一"。但中國大陸維護統一的決心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推進統一的腳步從來沒有停下來過。只不過面對如今兩岸嚴峻局面,必須要有更多強硬舉措,這也可以說是被逼出來的。

澳洲智庫專家在抹黑中國大陸之後,接著提出為了應對"臺海與南海的不良行為",需要進一步加強所謂"四方安全對話",其所指的就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構成的鬆散組織,但如今已經越來越蛻變為一個旨在圍困中國的"準軍事聯盟"。11月,上述四國軍隊首次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舉行大規模聯合演,即"馬拉巴爾2020"演習。澳大利亞因在該地區最位猛烈的攻擊中國,早已贏得川普政府"警長助手"的名號。

不過,印度邀請澳大利亞參加"馬拉巴爾2020"軍演是個新情況。印度雖然傳統上自視為中國在亞洲的競爭對手,但長期以來新德裡一直不願在反華權力鬥爭中公開站到西方一邊。很典型的是,印度幾乎從來沒有在臺海問題上發言過。轉折點在夏天,印中兩國軍隊在喜馬拉雅山區爆發衝突。

印度的印度教民粹右翼政府隨即展開了激烈的反華運動,包括經濟抵制、封殺中國的應用軟體以及政治煽動。並不奇怪的是,印度政壇上不少人就提出了要與蔡英文政權"拉關係",甚至有印度人叫囂要承認蔡政權是合法政權。由此看來,解決臺海問題確實是刻不容緩,也容不得所謂"切香腸"了。文/PY

美國的印太戰略,如何破解?俄媒報導:中國應制定自己的印太戰略

原創局評

自川普在其就任美國總統後的首次亞太之行當中,高調宣示了美國的「印太戰略」。自此以後,美國就採取了多種手段推銷和填充自己的「印太戰略」,意在遏制中國發展,必須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美國「印太戰略」正式宣告誕生!

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美國政府分別頒布了《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國防戰略報告》,正式將"印太"由官方話語上升為國家戰略,並在國家整體安全和國防安全層面制定了相應的政策。

2018年5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主持了太平洋司令部改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的儀式。針對這一點,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印太」戰略已經成為美當局的一個標誌性戰略,在川普當政時期,美國政府會持續推動這一戰略。

「印太戰略」的內核是什麼?

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認為,印太地區正在發生"自由世界秩序"與"壓迫性世界秩序"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存在與美國的價值觀和利益相對立世界的兩個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和中國,美國人尤其擔憂中國正尋求在印太地區取代自己,並重新建立地區秩序。

總之一句話,"印太"戰略的目標是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綜合使用包括外交、軍事、經濟等在內的各種手段,整合中國周邊的戰略力量,以削弱中國的影響力,遏制中國崛起,從而實現美國霸權地位不受動搖。

美國「印太戰略」的推行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印太戰略」的聯盟核心範圍包含了美、日、印、澳四國同盟。日本原本就是「印太戰略」的提出國,卻著手兩方面的對華關係,一邊在努力改善與中國關係的同時,另一邊也在加強與美國聯盟關係勢頭的建立;印度也是無出其右,莫迪在訪華過程當中,曾表示中國為「關鍵夥伴」,但同時對「印太」願景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而澳大利亞既從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又在「印太戰略」上表現得非常積極。

對此,不難看出日方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兩面三刀」的策略,而印度則躲在夥伴們的身後若隱若現,借力打力,多面逢源,做最大贏家。一句話,中國周邊的國家,正在本著「遠交近攻」的宗旨,爭相向美國靠攏,同時坐實中美對抗之局。

如果說亞太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經濟合作。印太正逐漸成為排斥中國在外的地緣政治對抗。這場對抗風暴的中心,就在於中、印兩個東方核大國的崛起,正在日益深刻的改變世界力量格局。

中國將如何破解美國的「印太戰略」?

專家學者們認為,可以預見,美中關係很可能都將以「爭吵」為主導。但是,這樣的爭吵不應該變成零和關係。如果大國間發生衝突,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不僅對衝突方大國本身,而且對整個世界都將是毀滅性的。即使再來一次冷戰,也會給世界帶來極大的危險,而且冷戰還會無意中有轉變成熱戰的可能。

那麼來自中國方面以「智者」姿態的可應對之法又有哪些呢?這將會是在外交、科技、經濟、軍事領域等多個方面的智慧比拼。首當其衝的是,在全球問題上積極尋求與主要大國開展合作,在這些國際合作中,中國應當繼續發揮主導作用,以便在國際社會中樹立一個積極負責的大國形象,並成為國際體系中更加牢靠的參與者。其次,審慎面對與美國實力方面的差距,美國仍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和軍事強國,其仍有能力獲得許多發達國家的支持,我們以此做好正確的戰略判斷。又例如推動技術創新發展以及友好解決周邊海上有關爭議的正確行為。


我國專家最新提出的一招應對之策,被俄媒報導關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前從山東大學(威海)全球勝任力研究院舉辦的「多國印太戰略方針報告深度解讀」研討會上獲此消息,我國專家教授龐中英在該視頻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應該制定自己的「印太戰略」,並積極參與印太地區戰略的建設。

怎麼樣,是不是頗有一股「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味在裡面?但有別於美國搞針對他國的軍事上的圍堵戰略,中國應基於經濟合作的維度。龐中英教授認為,美國的印太戰略主要是從地緣政治和安全的角度出發,而中國不能被動地應對,中國應該在現有的與東協對話機制以及上合組織和RCEP的基礎上,從全球的角度,將包括歐盟在內的國家拉進來,建立一個基於經濟合作的機制。

總的來說,國際棋局無疑已經進入最微妙也是最兇險的階段。對大國外交能力提出了深度考驗。中國一定要深刻領悟「遠交近攻」背後的戰略原則,分化瓦解,有所作為,甚至要敢為人先,主動出擊。

相關焦點

  • 社評 切香腸能成「臺獨」的終極戰略?
    兩岸在近10個月零接觸後,臺灣官方透過匿名放話強烈抨擊大陸。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的蔡政府言必稱維持現狀,卻一邊持續推去中國化,去蔣之外還加碼去孔。面對大陸高調反獨,切香腸式的「臺獨」能是臺灣獨立建國的終極戰略?   兩岸在近10個月零接觸後,臺灣官方透過匿名放話強烈抨擊大陸。
  • 用「切香腸」反制臺獨
    當前在臺灣公開支持統一的人很少,大多數臺灣同胞希望兩岸暫時維持現狀。其次,「臺獨」最怕的是戰爭。在臺灣搞「臺獨」有兩個假設:一是美國會用武力支持;二是大陸投鼠忌器不敢開戰。再次,要勇於應對臺灣問題的挑戰,用「切香腸」的方法反制「臺獨」。和平統一是大陸的基本對臺政策,但和平統一併不意味著在軍事上一點都不能動。
  • 臺學者:蔡英文不斷「切香腸」或觸大陸底線
    特別是大陸如果聽不到島內民眾的聲音,對兩岸的民眾沒好處。大陸與臺灣同根同源,立足於長遠發展,臺灣必定會回歸,國家統一總會實現。目前,中美兩國不斷對抗,雙方在臺海和南海頻繁的軍事行動,造成兩岸關係高度緊張。
  • 德納:反擊蔡英文的柔性「臺獨」企圖,促成祖國的偉大統一
    蔡英文是比陳水扁「急獨方式」更狡猾的「臺獨」首要人物!進兩步退一步是蔡英文柔性「臺獨」方式的常態!民進黨想要的是不知不覺的「臺獨」!是想不付出代價的「臺獨」!所以蔡英文「臺獨」方式常常採用緩兵之計,對臺島外部緩獨,企圖等待國際局勢變化!對臺島內部則是急獨!正在消除島內一切統一的勢力!
  • 為了搞「臺獨」 民進黨發明錯別字 還幹了這件事!
    內政部門應該沒那麼大膽子,唯一解釋就是地區頭目蔡英文或者「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授意。好傢夥,無法參加國際組織活動,只好在籤章上做文章?這樣對比可能還是不明顯,大家可以看看這張圖。左邊是新版臺灣出入境籤章,右邊是舊版,一對比,左上角多了個臺灣島,出境的飛機飛行方向有所調整。
  • 美臺推出「切香腸」式臺獨,解放軍針鋒相對,臺海軍演對臺已成四面楚歌!!
    石江月原創最近幾天,美臺在推進「切香腸」戰術方面又有新的挑釁,而且越來越逼近臺海「紅線」。首先,是在美臺官員互動方面,據臺灣方面的消息,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Keith Krach)17日下午抵臺,計劃主持所謂的「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活動。
  • 蔡英文智囊稱「只有瘋子才搞『臺獨』」,邱毅:意在忽悠大陸
    邱義仁代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參加美國智庫視訊會議時表示,「只有瘋子才會搞『臺獨』」,消息傳出,引發外界熱議。中國國民黨前「立委」昨天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一些跟著「辣臺妹」起鬨「臺獨」的廢青炸鍋了,他們天天高喊「臺獨」,狂言要上戰場捍衛「臺獨」,他們豈不都成了瘋子,至少「辣臺妹」心裡是被鄙夷成瘋子。邱毅介紹說,邱義仁是民進黨新潮流「大佬中的大佬」,最早在臺大校園組織「學生臺獨隊伍」,現在民進黨檯面上的中生代明星,個個都是邱義仁帶出來的。
  • 蔡英文為何冒死搞臺獨?從其隱秘家世可知端倪
    1 蔡英文執意搞臺獨的思想根源▲據相關資料顯示,蔡英文的父親名叫蔡潔生,是臺灣枋山鄉楓港客家人,是臺灣一個頂級商人,財產多得難以計算,一生娶了四個老婆。蔡英文是蔡潔生第四個老婆張金鳳生的最小的女兒。蔡英文上學時,臺灣還在蔣介石統治時代,學校給予的多是「臺灣是正統、反攻大陸」之類的教育。她日常的食物常常是日式飯糰。
  • 臺防務部門:解放軍頻繁繞臺,可能在採用「切香腸戰術」
    22日,臺防務部門發言人表示,會將解放軍採取「切香腸戰術」的可能性納入考量。解放軍運-9通信對抗機(臺媒示意圖)臺防務部門21日稱,解放軍兩架軍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其中一架軍機越過了所謂「海峽中線」。臺媒稱,這是解放軍軍機今年第五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
  • 美國陰謀對臺海「切香腸」 中國如何破陣?
    20:10 重播:周日 9:05 12:32 周一 9:02 12:32 導視 美軍艦、軍機步步試探,美國強拉民進黨當局使出「切香腸
  • 中美對抗蔡英文邁向實質「臺獨」,大陸是否該繼續對臺忍耐
    原來兩岸之間沒「臺獨」這一說的,都是互罵對方是匪,大陸這邊罵蔣匪,臺灣那邊罵共匪,大陸說統一臺灣,臺灣嚷嚷反攻大陸,總之兩岸認識還是在「一個中國」概念裡。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籤訂,臺灣省被割讓,日本軍國主義殖民統治臺灣半個世紀之久。
  • 近八成人不想上戰場 蔡英文當局還在自欺欺人
    英國《快報》援引國際問題分析人士的話說,中國大陸的意圖是顯示捍衛國家利益的決心,而非挑起衝突。大陸的目標仍是和平統一,但如果「臺獨」紅線被越過,勢必對臺發動攻勢,因為這是這個超級大國對最終統一的承諾。島內民調:近八成人不想上戰場與民進黨當局不斷叫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島內民眾對於兩岸開戰後臺灣的處境相當悲觀。
  • 香腸有話說:除舊迎新!年夜飯的靈魂美食之——香腸篇
    川味香腸中國的香腸主要分為川味和廣味,最大的不同在於廣味的是甜的,川味是五香或麻辣的。川式臘腸以其特有的麻辣口味有著廣泛的消費群體。特別是在四川等潮溼地區因麻椒的驅寒功能,更受人們喜愛。正宗川味香腸川式臘腸又稱川式香腸、川味臘腸、川味香腸等。
  • 劉國基:大陸對臺灣搞「文化臺獨」使不上力
    內容提示:洪秀柱說自己被換其實跟八個字有關,這八個字就是她說了,一中同表終極統一,曾經按照洪秀柱自己跟她支持者的說法,她說很多場合支持她的人說你千萬不要在選舉當中去談兩岸了
  • 臘肉香腸,四川第一!你家的香腸,曬起沒有?
    >香腸有廣味和川味之分。 香腸有三個味道:廣味香腸、麻辣香腸和川味香腸。 川式麻辣香腸的簇擁者,不能忍受廣味香腸的甜膩,廣味香腸的支持者堅強地維護著其在四川的邊緣的地位。
  • 蔡英文竟敢如此對抗大陸軍演,臺獨的末日快到了
    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嘲諷說,李登輝曾在其就職演說中稱兩岸中國人要統一、不可能搞「臺獨」,現在卻要聯署「臺灣獨立公投」,令人感覺是見鬼了嗎?陳水扁也曾辦過「加入聯合國公投」,結果他自己都坦言「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喜樂島聯盟是要讓臺灣人早登極樂島嗎?」
  • 蔡英文很焦慮:臺灣「雙十節」透出統一六大氣象!
    它作為臺灣政壇上一股重要政治勢力和反「臺獨」力量,會繼續存在。若國民黨找回黨魂,東山再起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0月9日發表「雙十講話」,痛批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包括「行政院長」賴清德的「臺獨」立場,同時批評民進黨執政一年多來,不斷挑動仇恨對立, 「臺灣民主已出現嚴重倒退的危機」。
  • 臺軍漢光演習假想武力攻臺蔡英文被指鐵了心搞"臺獨"
    對於計算機兵推預判2025年兩岸軍力,國民黨前「立委」邱毅25日在臉譜網(Facebook)上提到,「蔡英文已鐵了心要在其連任後的第二任期尾聲搞『法理臺獨』,所以她才做賊心虛地認為2025年大陸會武力攻臺」,這就是「漢光演習」所透露的「臺獨密碼」。
  • 大陸軍機再次飛越「海峽中線」 臺軍驚呼:解放軍採「切香腸戰術」
    臺灣軍方官員表示,臺軍會將解放軍採取「切香腸戰術」的可能性納入防衛考量,不會讓其影響臺灣空防與安全。 另外,即時軍事動態顯示,大陸一架「運八」反潛機、一架「運八」遠幹機昨天進入臺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但進出位置皆在中線以南,空軍也依照既有模式予以監控、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