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都江堰ID:yujiandjy
好山好水好空氣……在大美都江堰,遇見一切美好~~
實不相瞞
在四川
我最羨慕一種人
就是那種把香腸臘肉當窗簾的人!
看到這兒又要過年了
豬肉在四川又被廣泛運用起了
家家戶戶掛起的香腸臘肉
簡直可以繞地球8圈
這不,前兩天
香腸臘肉又又又又上熱搜了
前幾天,一條話題在熱搜榜上呆了一天
#香腸臘肉在四川的地位#
起因就是這樣一條微博
圖片裡,營業廳的年終回饋標語
「...免費送攝像頭一部
看小孩、看老人
看香腸臘肉...」
好傢夥
排名還不分先後
和老人小孩地位一樣
地位確實高!
留言大軍駐紮好之後
大家才發現,原來
「為守護臘肉裝監控」
竟真的成了消費痛點
外地人不太明白
為什麼四川人如此「寶貝」香腸臘肉
是因為它們
凝聚了一年的辛勞
濃縮了一年的豐收
代言了四川的年味
......
這其中的寓意太多了
01
濃濃的年味兒,盡藏在香腸臘肉裡
四川人不只好「辣味」,也好「腊味」。
四川年味兒,說得端端正正,其實就是充滿油氣的臘腸、臘肉味兒。
街坊四鄰撐起竹竿,香腸、醬肉、風乾雞、醬板鴨、醬牛肉等,五花八門的臘貨陽臺都要掛悶。形形色色幾十種年貨,囤足了年味兒,讓人看到就有想嫁的衝動。
一般在農村老家,提前一兩個月殺自己屋頭的過年豬,然後再用柏樹丫丫湫的顏色發黃。
肥膩膩的肉伴隨著一頓噼裡啪啦的煙燻火燎,再洗涮乾淨,弄熟了端上桌,瘦肉晶瑩,肥得剔透,就這樣開始過年了。
02
四川人愛的「臘」味
在四川,每家每戶的臘肉香腸味道都差不多,唯一的分歧就是:
臘肉有白臘肉和醬肉之分,香腸有廣味和川味之分。四川人灌香腸喜歡用夾縫肉或者坐凳肉,膘白皮厚,肥瘦相間。
香腸有三個味道:廣味香腸、麻辣香腸和川味香腸。
經典麻辣臘腸,是四川人最愛的傳統口味,吃了幾十年的味道難以改變,符合老一輩的口味,每一口都是濃濃家鄉味道
清甜廣式臘腸,臘腸在口味上融合了南北風味,不是傳統廣式那麼酒味重甜度高,是做到鹹甜適中口味清淡。
川式麻辣香腸的簇擁者,不能忍受廣味香腸的甜膩,廣味香腸的支持者堅強地維護著其在四川的邊緣的地位。
總之,幾乎每家人川味兒廣味兒都是按七三比例灌。
而最聰明的吃法就是:在兩片川味的香腸中間夾一片廣味,辣中帶甜,味道值得細品。
剛煮好的香腸,三分肥七分瘦還冒著熱氣,就這麼往菜板上一丟,滾著刀子開始切,在菜板上偷吃的那一塊永遠是最好吃的。
燻好的臘腸像一塊磚,哪有需要往哪裡放。
關於香腸臘肉的吃法也是大同小異,斜刀切的香腸臘肉必須碼在盤子,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整齊,臘肉要肥瘦皆宜,這些都是四川人做菜不成文的規定。
除了切片,香腸臘肉還有另一種相對完整的生存方式。
就是四川周邊古鎮賣的一整根的香腸臘肉,不同於切片的細膩口感,一整根入口,感受香腸在齒間爆開,就非常幸福了。
03
香腸臘肉,四川人尊嚴的底牌
一到冬天,四川人街坊領居打照面都不問候:「你吃了沒」;
而是「你們家灌香腸臘肉沒哦,整了好多斤?」
在這兒肉價橫飛的時段,一排排香腸臘肉也成了赤裸裸的炫富,在老一輩眼裡過年不灌夠香腸臘肉,在親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頭。
在四川人心中,再惡毒的詞彙,再傷人的詆毀都沒有一句:「你家咋不裝香腸臘肉喃,」的殺傷力大!
再寒冷的日子裡
一口腊味的簡單小確幸就能驅散陰霾
#臘肉香腸在四川的地位#不重要
我們饞的不過是那一味兒
被時間升華了的香味
///
所以
今年過年
你們家灌了幾斤香腸臘肉?
小編按:轉自「大城小鎮Living」,在此表示感謝!
主管:中共都江堰市委宣傳部
主編:夏 斌
副主編:劉婷婷
責任編輯:馬文學
值班編輯:董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