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未來工廠」建設:從構想向現實邁進

2021-01-17 中國航空新聞網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智能製造成為製造業的發展重點。空客集團緊跟時代步伐,提出「未來工廠」建設構想,目標是能夠以創紀錄的水平加快其產品生產率。在「未來工廠」建設中,空客集團積極研究在工廠採用機器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數位化技術、3D列印技術等最新先進位造技術成果。目前,部分技術已經開始在空客集團各子公司獲得初步應用,空客集團正向「未來工廠」穩步邁進。

1. 裝配線自動化——「即插即用」機器人

目前,空客公司已經使用了輕量化的單臂機器人,能夠自主沿著飛機內部移動,在機身內部實現支架的流水線安裝。空客公司將計劃安裝具有多自由度的協作機器人,用以進行更複雜的工作。

圖1 雙臂仿人機器人

圖2 機械化外骨骼

空客直升機公司還計劃使用機器人進行噴塗複雜裝飾、旋翼輪轂等主要零件噴塗等多項工作。採用機器人後,可以對從綠色表面準備到外漆固化的精整噴塗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將能實現最小的能源消耗,還能節省周期時間。

2. 車間級數位化——實現從仿真到「技術-現實」(techno-reality)

空客公司針對A350 XWB全生命周期管理,構建了虛擬環境,其大小與複雜性在業界都是前所未有的。該虛擬環境的註冊用戶達3萬人,空客公司內部及其供應鏈上的工程師約10000人每天通過該虛擬環境獲取詳細、最新的項目信息。作為A350 XWB設計研發的一部分,空客公司使用逼真人機工程分析(Realistic Human Ergonomic Analysis,RHEA)工具(如圖3所示),使得操作人員能夠進入虛擬環境,與A350XWB全尺寸3D模型進行交互。空客直升機公司也在嘗試使用RHEA軟體進行飛機性能維護及測試工作。

圖3 逼真人機工程分析(RHEA)軟體工具

MiRA是空客公司下一步要主推的一種智能化、便捷使用工具,致力於將數位化樣機集成到生產環境中,向生產工程師提供零件3D模型。如圖4所示。採用MiRA,檢測A380機身上6萬~8萬個支架所需的時間從3個星期縮短到僅僅3天。

圖4 MiRA正在用於檢測可以固定液壓系統、管路的結構支架

空客直升機公司目前正在進行的另外一項開發項目是電子化電纜線路板(electronic jigboard),如圖5所示。實現了電纜線路板的數位化,iPad屏幕上突出顯示出電纜的複雜路徑,可以通過iPad觸控螢幕來完成電纜布線。

圖5 電子化線纜接線板(electronic jigboard)

3. 3D列印技術——飛機裝配過程中所需零件的及時製造

空客集團已經開始使用3D列印技術用於製造模具、樣件以及用於飛行測試的零部件,還製造了商用飛機的零部件。由空客防務與空間公司生產的首件經過飛行測試的3D列印零部件——一個鈦合金支架,已經搭載AtlanticBird7通信衛星進入太空,同時,Atlante無人飛行器上安裝了一個3D列印進氣系統。

4. 集成化生產——統籌兼顧整個工業化生產系統

目前,在空客直升機公司拉庫爾訥沃工廠每年能生產約2000個主旋翼。在拉庫爾訥沃工廠,主旋翼的大部分製造工步在不同車間完成,零件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斷裂或損傷的風險很高,也會導致大量時間浪費。而正在建設的勒布爾歇工廠將設計成一個大車間,充分吸收拉庫爾訥沃工廠的先進位造技術成果,工廠採用柔性化車間布置,實現最大可能的模塊化,可以根據需要對車間布置進行相應調整,這樣更容易適應未來產品的變化。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智能製造成為製造業的發展重點。空客集團緊跟時代步伐,提出「未來工廠」建設構想,目標是能夠以創紀錄的水平加快其產品生產率。在「未來工廠」建設中,空客集團積極研究在工廠採用機器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數位化技術、3D列印技術等最新先進位造技術成果。目前,部分技術已經開始在空客集團各子公司獲得初步應用,空客集團正向「未來工廠」穩步邁進。

1. 裝配線自動化——「即插即用」機器人

目前,空客公司已經使用了輕量化的單臂機器人,能夠自主沿著飛機內部移動,在機身內部實現支架的流水線安裝。空客公司將計劃安裝具有多自由度的協作機器人,用以進行更複雜的工作。

圖1 雙臂仿人機器人

圖2 機械化外骨骼

空客直升機公司還計劃使用機器人進行噴塗複雜裝飾、旋翼輪轂等主要零件噴塗等多項工作。採用機器人後,可以對從綠色表面準備到外漆固化的精整噴塗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將能實現最小的能源消耗,還能節省周期時間。

2. 車間級數位化——實現從仿真到「技術-現實」(techno-reality)

空客公司針對A350 XWB全生命周期管理,構建了虛擬環境,其大小與複雜性在業界都是前所未有的。該虛擬環境的註冊用戶達3萬人,空客公司內部及其供應鏈上的工程師約10000人每天通過該虛擬環境獲取詳細、最新的項目信息。作為A350 XWB設計研發的一部分,空客公司使用逼真人機工程分析(Realistic Human Ergonomic Analysis,RHEA)工具(如圖3所示),使得操作人員能夠進入虛擬環境,與A350XWB全尺寸3D模型進行交互。空客直升機公司也在嘗試使用RHEA軟體進行飛機性能維護及測試工作。

圖3 逼真人機工程分析(RHEA)軟體工具

MiRA是空客公司下一步要主推的一種智能化、便捷使用工具,致力於將數位化樣機集成到生產環境中,向生產工程師提供零件3D模型。如圖4所示。採用MiRA,檢測A380機身上6萬~8萬個支架所需的時間從3個星期縮短到僅僅3天。

圖4 MiRA正在用於檢測可以固定液壓系統、管路的結構支架

空客直升機公司目前正在進行的另外一項開發項目是電子化電纜線路板(electronic jigboard),如圖5所示。實現了電纜線路板的數位化,iPad屏幕上突出顯示出電纜的複雜路徑,可以通過iPad觸控螢幕來完成電纜布線。

圖5 電子化線纜接線板(electronic jigboard)

3. 3D列印技術——飛機裝配過程中所需零件的及時製造

空客集團已經開始使用3D列印技術用於製造模具、樣件以及用於飛行測試的零部件,還製造了商用飛機的零部件。由空客防務與空間公司生產的首件經過飛行測試的3D列印零部件——一個鈦合金支架,已經搭載AtlanticBird7通信衛星進入太空,同時,Atlante無人飛行器上安裝了一個3D列印進氣系統。

4. 集成化生產——統籌兼顧整個工業化生產系統

目前,在空客直升機公司拉庫爾訥沃工廠每年能生產約2000個主旋翼。在拉庫爾訥沃工廠,主旋翼的大部分製造工步在不同車間完成,零件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斷裂或損傷的風險很高,也會導致大量時間浪費。而正在建設的勒布爾歇工廠將設計成一個大車間,充分吸收拉庫爾訥沃工廠的先進位造技術成果,工廠採用柔性化車間布置,實現最大可能的模塊化,可以根據需要對車間布置進行相應調整,這樣更容易適應未來產品的變化。

相關焦點

  • 空客向加拿大越洋航空交付兩架A321LR飛機
    空客 A321LR飛機【民航事兒】2020年7月20日,漢堡 ——空中巴士將可持續航空燃料的運營範圍擴大至其德國漢堡工廠的飛機交付飛行。空中巴士是首家在交付飛機時向客戶提供可持續航空燃料選項的飛機製造商。2016年以來,從空中巴士位於其總部土魯斯的生產線交付的飛機便可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進行交付飛行。隨後,美國阿拉巴馬州莫比爾也開始提供該燃料用於交付飛行。提供可持續航空燃料選項是空中巴士在航空業中促進更常規地使用可持續燃料戰略的組成部分。
  • 空客向卡航交付全球首架A350XWB寬體機(圖)
  • 空客最後一架A380完成組裝 2021年停產
    據專業航空網站Simply Flying援引航空博主 Aviation Toulouse報導,該架將交付給阿聯航空的A380機身已在運抵土魯斯工廠後組裝完畢,這意味著A380裝配線即將關閉,這也標誌著A380時代的終結。
  • 浙江發布的首批12個「未來工廠」 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浙江省首屆「未來工廠」發布會現場 天目新聞記者 黃玉環 攝12月23日,浙江省首屆「未來工廠」發布會在杭州餘杭召開,宣布正泰低壓電器、吉利純電動汽車、海康威視智能視頻終端等12個工廠成為浙江省首批認定「未來工廠」。
  • 中國團隊本源量子入圍空客公司量子計算全球挑戰賽決賽
    圖片來源:空客公司官網面向全球,打造航空航天領域的量子時代隨著經典計算機逐漸接近其算力極限,量子計算有望為世人提供更高水平的計算能力。作為先進計算解決方案的活躍用戶,空中巴士公司(後簡稱「空客公司」)一直在探索利用最前沿的計算方式解決航空航天工業的關鍵問題,並永久改變飛機的製造和飛行方式。
  • 春秋航空喜提首架空客A321neo客機,未來執飛航線展望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4日消息:2020年9月18日,春秋航空順利接收首架空客A321neo客機,筆者向春秋航空喜提新飛機表示祝賀,祝願春秋航空未來飛得更高更遠。根據2015年春秋航空與空客公司籤署的訂單的公開信息來看,春秋航空一共購買15架A321neo飛機。
  • 波音和空客的糾葛,比宮鬥劇還好看
    此後,挪威航空提出,向波音索賠飛機閒置損失,中國多家航空公司也提出了索賠申請。最頭疼的是,跟隨停飛的737MAX一起「被失業」的機長們,也對波音提起集體訴訟。他們認為波音掩飾了該飛機的瑕疵,自停飛以來,給他們造成了巨大薪資和其他損失,以此向波音尋求數百萬美元的賠償。
  • 浙江擬每年打造10家「未來工廠」,首批12家名單公布
    不到半年,浙江打造「未來工廠」的思路從計劃變成現實,智能製造的工業新模式來了。 今年8月份,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下發《浙江省培育建設「未來工廠」試行方案》的通知,為加快推進位造業數位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探索「未來工廠」建設路徑和標準,打造智能製造新模式新標杆,在國內率先提出探索「未來工廠」建設。
  • 專訪億聯網絡IT總監賴志豪:AI是億聯未來數位化建設的方向
    在數位化建設的道路上,億聯網絡也在穩步向前邁進。今天,小ME就此專訪了億聯的IT總監賴志豪,與各位分享億聯的數位化轉型之路。數位化的核心訴求對業務、組織、管理的重構談到數位化建設,很多人的認知都停留在搭建各類信息系統的層面。
  • iNXET概念車量產版首發,寶馬展未來出行設計和豪華移動空間構想
    北京時間11月11日晚,在2020年「寶馬集團#NEXTGen未來峰會」上,寶馬集團通過在線直播向全球媒體和公眾揭開了BMW iNEXT的量產車型——創新純電動BMW iX的面紗。作為寶馬集團的創新旗艦純電動車型,BMW iX融合了該公司在D-ACES(設計、自動駕駛、互聯科技、電動化和服務化)戰略創新領域的最新開發成果,並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車型開發始終,展示了寶馬集團對未來出行的設計和豪華移動空間的構想。根據規劃,BMW iX將於明年下半年正式上市,有機構預計其售價將在10萬美元左右。
  • 結婚三年:向鐵婚邁進!
    結婚多久都不記得了,又怎能步步為營向金婚呢!於是,我定下了小目標,今年皮婚,咱也別看著老遠的金婚,我們先進軍鐵婚,慢慢再把金屬煉結實了,離金子也就不遠了。那天小劉跟我說,你得買幾本戀愛的書瞧瞧,學學談戀愛。言下之意就是嫌棄我沒有情趣唄。說到情趣,浪漫,本人是少了那麼一點。特別在結婚以後。理由很多,孩子出生了,工作變動了,一年到頭總有顧不完的事兒。
  • 於冬 我們應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電影業正在復甦中。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博納影業董事長、總裁於冬進行了專訪。面對整個電影行業面臨的資金壓力,於冬認為,不應該單純靠補貼,應該形成良性的內生循環。
  • 施展設想的未來,也許在火星上能實現
    而這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則是最後一章,施展對於未來做出了大膽的假設,這也符合他一貫的主張:所有的歷史學都是未來學。他推演了在資訊時代,人類社會尤其是商業社會可能面臨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已經出現了苗頭,比如美國對華為和tiktok的制裁。這背後既有美國民眾對於全球化的擔憂,又有美國政府對於中國政治隨著信息技術向外溢出的擔憂,而這將成為信息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巨大阻力。
  • 空客天津總裝線第500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交付南航
    A320neo型飛機,該飛機系空客天津總裝線第500架A320系列飛機,至此,南航集團經營客貨運輸機達856架,南航機隊總規模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據介紹,空客A320neo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窄體機之一,乘坐舒適,深受旅客喜愛。南航引進的這架空客A320neo採用了166座三艙布局,搭載LEAP1A發動機,燃油效率明顯提升。
  • 浙江發布「未來工廠」名單
    23日上午,浙江省首屆「未來工廠」發布會上,發布了2020年浙江省首批「未來工廠」名單,共有12家浙江企業入選。 什麼是「未來工廠」?浙江的「未來工廠」有何特徵?早在今年8月初,浙江省經信廳正式印發了《浙江省培育建設「未來工廠」試行方案》(以下簡稱《試行方案》)。
  • 空客A400M運輸機完成空投116名傘兵飛行測試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報導,空客公司展示了A400M戰術運輸機一項期待已久的關鍵能力,即從其兩個側門中各空投多達58名傘兵。 如今,這項認證完成了具有挑戰性的能力目標,正在繼續向全面實現作戰能力邁進。
  • 保護創新「火種」,向智慧財產權強國邁進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十二年前,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正式將智慧財產權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 再出發 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2021年新年獻詞
    多萬居民搬出棚戶區,住進樓房;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體系,承載了2億多群眾的安居夢想……這一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的統籌部署下,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廣大一線建設者胼手胝足的全力拼搏中,14億人口大國的城鄉居民住房問題基本解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再也不是歷史深處的縹緲疾呼,而是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作於細、成其大,走進現實
  • 廣東一正在建設機場,耗資54.25億,可停留波音787和空客330
    廣東是一個經濟特別發達的省份,這裡的溫度適宜,並沒有向北方一樣,一年四季都十分的分明,在這裡有兩個下設城市,經濟是十分強勁的,就是深圳和廣州,在很久以前,這兩個城市的GDP總量就超過了兩萬億,是我國很多發展不錯的城市的代表,當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足夠好,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 一架未來複合式直升機應該長什麼樣?面向實用設計的重新構想
    關注直升機的讀者朋友肯定都知道美國陸軍現在大力推進「未來垂直升力」計劃,而這個計劃目前的子項目「未來遠程突擊直升機」和「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的所有概念方案幾乎都是「複合式直升機」。那麼,「複合式直升機」到底有沒有走向成熟的機會,或者說,它到底是應該面向什麼樣的任務而存在呢?它到底會長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