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批主持情商低的是誰?
曾被吐槽只會商業搞笑片的又是誰?
看這位吧,拍出一個足以讓人驚豔超過劉亦菲版花木蘭的短片。用一個短片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
他就是大鵬,原名董成鵬。
也許你會說,他不就是網絡神劇起步,後來又拍了一些搞笑喜劇的導演和演員麼,難道還真能給影視圈更大的驚喜?
還別說,真有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一直都在拿行動和作品說話。
還記得之前噴大鵬主持情商太低,不僅站隊,甚至還嫌話題太少的樣子。
總之並不像是一個一團和氣大家都好的主持人。
演員節目本身話題不斷,從導演到演員再到主持人,似乎都有一些吃力不討好。
誰想到,真香很快出現,讓我們驚喜的居然是這個被批為主持情商太低的大鵬?
據說大鵬來主持最想參與的就是最後的天使環節,用原創劇本救出可能被淘汰的演員。
他也真的完成了這個使命,拍出來節目播出以來幾乎最驚豔的作品之一。
大鵬拍花木蘭,大家都沒有太多期待,畢竟大鵬的口碑就是商業片,導演經驗也並不多。
花木蘭又是太熟悉的故事,一個不慎就被各種對比,得不償失。
更何況還是選擇之前面臨淘汰的演員。
誰知,大鵬居然像是有點金之手,他能把不可能成為可能。
這個花木蘭,有明確可信的人物故事,有堪比大片的精彩畫面和音樂,有讓人遐思的人性思考。
更了不起的是,他讓缺乏自信的演員挖掘自己的潛力,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一句話,他的花木蘭真實可信不講各種價值觀,認真講了歷經滄桑中年花木蘭的故事。
網友們的評論是什麼?趕緊拍出完整的成片吧,我們會去影院捧場
影評人的評論是什麼?《花木蘭》,高級電影感十足,誰說大鵬不會做導演?
用作品回應也許是最好的方式,再多對表演和導演作品的表達都不如一部實打實的作品有說服力。
於是批評大鵬情商的網友立馬真香開始熱議大鵬的《花木蘭》。
這似乎是他一貫的方式,常常被評論甚至看輕,總是用行動和作品說話。
把大鵬的人生鏡頭往前回放一下看看。
五年前,大鵬的第一部影片《煎餅俠》上映就拿了11億票房,被熱議。褒貶不一。最有爭議的是宣傳很多大明星,實際上只是走走過場。過度宣傳加上劇情不夠情懷來湊。
高票房的背後總有人說大鵬只會搞笑喜劇,缺少深度。
之後,他導演《縫紉機樂隊》,表演《受益人》《大贏家》還總是隱隱約約有這樣的聲音。
儘管從純粹搞笑商業到有笑有淚夢想家,甚至黑色幽默,大鵬一直在蛻變,人們似乎總還是當初的印象。
他不就是從搞笑網劇起家的麼?
大鵬乾脆好好拍文藝片讓我們看他的實力。
《吉祥》講述姥姥去世後東北大家庭的情感衝突在大年三十爆發的經歷。從中表現人們對親情的思考。人性之惡和親情之間的碰撞都在短片中展開。
整部短片更像是紀錄片,又是有劇情的紀錄片,關注親情的思考。
這個短片在金馬獎獲得最佳劇情短片。由此引發的電影《吉祥如意》又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提名。
他用作品證明他是真的可以拍現實題材有足夠情感和思想深度的影片。
鏡頭再往前推。
大鵬為什麼會拍電影?
本科工程管理,大學玩樂隊。畢業在搜狐做主持拍網劇,紅紅火火。
2002年,大鵬導演和主演網劇《屌絲男士》是現象級網劇,引來很多明星加盟。
這背後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經驗,只有一顆想要成事心的大鵬。
就算屌絲男士成功了,在網劇不是主流的時代,依然是小眾成功。
2015年大鵬的電影上映,這就是11億票房的煎餅俠。
屌絲男士電影版沒有十足的把握,乾脆就拍關於拍電影夢想吧。
讓人笑讓人哭還讓人挑毛病的煎餅俠終究成為大眾熱議的電影。
明星不少,多是走過程,讓人發笑可是有點俗氣。
票房很高,但是藝術水平一般。
如今是一個開放的時代,電影上映誰都可以評論。更何況有專門的評論網站。
在著名的影評網站,煎餅俠的評分並不高,只有5.8分。
距離及格線還有一點距離,距離優秀更是遙遠。
可是那又如何?
大鵬的人生倒推回去,似乎一直都在不停成長逆襲。
在別人停留在過去表現時,他已經在不停追逐新的作品和成長。
看著大鵬的人生經歷,忽然想到,關於真香的事。
我們常常對自己和身邊人進行當下的判定,成功或者失敗。
卻會忘記時間的力量,假以時日用人生,甚至超越人生衡量會怎樣?
大鵬的人生似乎是這樣。
沒有學自己熱愛的影視和音樂,玩樂隊加入網站做主持,努力改變。
演小品做主持,拍網劇,看似不沾邊,一直在蛻變。
拍電影追票房,拍短片拿電影獎。
他這是一邊蛻變一邊兩手抓麼?
看一部電影喜歡有餘味難以忘記。
看一個人恐怕要看人生的長線,到底能活成什麼樣子。
就像老話說的,一切留待後人評說可好?眼前的無問西東
今日話題:
你喜歡大鵬的電影麼?有沒有看到他的變化
@怡姐話人物,懸疑視角探秘電影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