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髒」的孩子越「健康」?髒著養對孩子的身體更好,家長要注意

2020-12-23 逗兒媽媽

孩子們放學的時候各種造型的都有,乖一點的孩子乾乾淨淨,調皮一點的孩子衣服和臉蛋都花了,有的孩子甚至像是剛從地裡打滾回來似的。

可就算是身上再髒的孩子,出門的時候肯定也是被家長收拾得乾淨漂亮的。看見孩子一身髒的回來,家長別急著生氣,其實髒一點反而孩子更健康。

寶寶很乾淨了,卻還是老生病,和朋友家的孩子一對比,寶媽崩潰了

小禾有點輕微潔癖,有了寶寶以後就更嚴重了,生怕寶寶接觸到髒東西生病。孩子的衣服和玩具,小禾每次清洗的時候都會消毒,給孩子洗澡洗手時就更是仔細了。就算是帶著孩子去公園和沙灘玩,小禾也準備帶著消毒溼巾之類的東西。

可自己已經這麼小心了,孩子卻還是總生病,每次電視上說有流行性感冒時,孩子準要得。小禾以為還是自己做得不夠,可一次去朋友家裡時,卻徹底被顛覆了。

當時兩個孩子正在玩,地上的玩具遠不如自己家裡的乾淨,朋友家孩子的臉蛋、小手和衣服也都髒了,朋友看了也不著急。後來給孩子洗手擦臉時也沒多仔細,小禾擔心地問,就不怕孩子生病嗎?

「這有啥,孩子就得髒著養才不容易生病呢。他不接觸這些常見細菌,他哪能形成抵抗力?」

聽見朋友這麼說,小禾有些迷糊。後來問了大夫,才知道還真是這樣的。「原來自己之前一直都做錯了,怪不得孩子老生病。」知道真相後的小禾,簡直就要崩潰了。

從小到大了解的都是乾淨衛生好,怎麼髒一點孩子還不容易生病了呢?這還真不是瞎說,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家長過分追求孩子的清潔問題,可能反而讓孩子錯失了形成免疫力的能力,養孩子,還是髒一點好。

為什麼越「髒」的孩子身體反而越「健康」?原因不止這3點,知道的家長卻不多

1、太乾淨易導致孩子過敏

除了先天性的過敏以外,很多過敏問題其實都是後天的。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沒有接觸到自然界中的各種過敏原和細菌,身體就沒有形成與之對應的免疫系統,以後的生活中再接觸到就會發生過敏。

比如很多日本人都有過敏問題,這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從衣食起居到外部環境都過於追求潔淨的原因。

2、有利於孩子腸道菌群穩定

孩子的很多問題,比如發燒和肥胖其實都和腸道菌群狀態有關,此前《自然》等雜誌就曾說過這一點,甚至表示連糖尿病都與腸道菌群有關。

而喜歡玩兒土,身上會弄髒的孩子就會接觸到自然界的細菌,這些細菌進入到孩子身體以後,部分會定居腸道,從而形成一個穩定的腸道菌群。

3、髒一點孩子情緒更健康

很多家長都曾說過,自己小時候在山間田野裡自由奔跑的樣子才算童年,每天髒兮兮的也很快樂,不像現在的孩子心理那麼脆弱。

確實,孩子缺乏戶外活動,也不能自由玩耍,他們肥胖和患上焦慮症、自閉症和多動症的機率也會增加。一些泥土和「髒東西」裡有母牛分枝桿菌,可以幫助孩子調節和控制情緒,有助於心理健康。

孩子髒一點才健康,難道給孩子注意衛生還做錯了嗎?其實這二者並不矛盾,在該保持清潔衛生的時候,家長還是不能放鬆。髒著養孩子不是就放任不管了,裡面也是有技巧的,否則孩子也容易生病。

父母這樣髒著養孩子,身體會更好,自己還省心

1、不要過度清潔

很多家長比較緊張,給孩子做清潔工作時有次數多,清潔過於深層的習慣。但這樣過度清潔一方面是不利於孩子的皮膚健康和免疫系統完善,另一方面也容易導致孩子形成強迫心理。給孩子清潔適度就行,否則大人孩子都受累。

2、特殊部位重點清潔

只要孩子身上不是特別髒,家長其實不用太在意,每次清潔的時候也不用全身都來一遍,重點關注身體的特殊部位就行。比如耳鼻眼口、手足、肚臍等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可以多注意一下,但注意下手也別太重,這些地方一般也比較嬌嫩。

3、教會孩子自己清潔

家長給孩子洗手換衣服做得再認真,第二天孩子還是老樣子就回來了,要想孩子的衛生狀態保持在一個比較好的水平上,家長還得教會孩子自己注意,自己清潔。只要孩子自己能夠把衛生狀態保持在一個不錯的情況下,家長也就不用特別給孩子清潔了。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兒,尤其喜歡戶外活動和接觸自然的東西,這其實也是我們的天性,幫助我們形成更加完善的免疫系統和體內菌群。家長過於在乎孩子的衛生問題自己也累,孩子也受約束,大不如讓孩子「髒一點」,自己輕鬆一點,孩子還健康一點。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平時會特別在意孩子的衛生狀況嗎?你喜歡「髒著養娃」嗎?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對孩子越好,孩子反而越叛逆?父母要注意「愛的邊界」
    這是不是父母經常會說的話,有時候父母的初衷只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如果方法使用得不得當,孩子反而會越想逃離。因此總有父母會覺得為什麼對孩子越好,孩子反而越叛逆,這是因為當父母的愛過於密實時,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想逃離。
  • 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都說寶寶髒這養比乾淨養更健康」這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說法,不過值得說的是現在這種說法的確也是得到認證的,越是注意寶寶健康衛生的家長,寶寶身體越弱。反而讓寶寶們自己玩耍不管那麼多的更健康,所以這就有了一種新說法,說做細菌激發免疫力的說法。不過還是很多家長無法放任孩子變髒,稍微有一點髒的時候就恨不得給孩子換一層皮,好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遠離生病。
  • 給的越多,孩子脾氣越大,如何避免養出白眼狼?這三點父母要注意
    說這話的是個70年代的大叔,他說的很有道理,也揭示了現在家庭教育的現狀,我們不斷想要給孩子更好的,可是我們的孩子卻永遠不滿足。「你為什麼不早點叫醒我,我要遲到都怪你!」然而這樣的場景卻並不陌生,在很多家庭都有上演,我們對孩子越好,孩子反而越不懂得珍惜和感恩,甚至會變本加厲,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那麼就離白眼狼不遠了。避免養出白眼狼,父母就要注意這三點。
  • 家長越過度保護孩子,對孩子的傷害越大,學會3點教孩子直面危險
    孩子出生後,家長擔心的問題,從來沒有斷過。常聽家長說「不要碰這個,危險。不要去那兒,危險。」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几乎把所有危險,都屏蔽在外。 為了讓孩子可以遠離危險,家長也是絞盡腦汁。對孩子來說,家長的過度安全保護,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孩子越長越胖,星二代也難逃定律,家長應該注意什麼?
    總是聽見家長感嘆說,現在的孩子過得越來越好了。現在孩子的吃穿用住樣樣都比以前的孩子強,甚至很多孩子營養過剩,越來越胖。這個現象,在星二代裡面尤其明顯。小姑娘有一種「富態感」,臉還是肉肉的、依舊可愛的小臉蛋,但是沒有了小時候的靈氣和孩子般的童真感。旗袍裝本身是可以凸顯腰身的,結果林妙可穿著這件旗袍不僅沒有凸顯出來自己曼妙的身材,反而看著有點臃腫。林妙可的爸爸媽媽是素人,可能有老一輩的「胖娃是福」的老思想,認為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的,身體才好。林妙可沒有經紀人,她的穿衣打扮也是爸媽給她選的。
  • 若想孩子「長的好」,要挨餓挨凍吃不飽?家長早知道孩子早受益
    小燕還經常說小麗養孩子養的太粗糙,這樣對孩子不好,但是過年兩個人將孩子帶回家,差距卻非常明顯,小麗的孩子比小燕的孩子又高又大了一圈,而且身體非常的硬朗,性格也很好。但是小燕的孩子又黃又瘦,而且看起來就像營養不良一樣,並且體質非常弱,在過年這幾天已經發燒了兩次了。後來家裡老人就說小燕這樣過於保護孩子,其實就是害了孩子,反而孩子要想養的好,那必須要粗糙一些。
  • 家裡越窮,家長越愛給孩子吃這3碗飯,果然,老了受罪是有原因的
    有人說,「窮養」孩子,可以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可以督促孩子成才,而「富養」孩子,則會養成孩子揮霍無度的壞習慣,反而可能將孩子養廢。這種說法,其實未必正確。如果說窮養就是孩子成才的關鍵,那麼為什麼寒門出貴子的情況卻不常見呢?
  • 家長越「沒主見」,孩子越有解決能力,這些問題上你要會「裝傻」你...
    家長越「沒主見」,孩子越有解決能力,這些問題上你要會「裝傻」你明白了嗎 說到「沒主見」,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貶義詞,這恰恰說明一個人性格優柔寡斷,不能在關鍵時刻作出選擇。但其實家,長有的時候如果能做到沒主見,卻可以提高孩子的領導能力,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曝光「毒奶粉」,嚴重威脅53萬孩子的身體健康,許多家長卻還在買
    毒奶粉在家長心中一直陰影不小,婷婷前段時間拖人從國外買了六斤奶粉,雖然價格昂貴,但是覺得肯定比國產奶粉健康安全。沒想到孩子喝了洋奶粉狀態卻越來越差。央視曝光「毒奶粉」,嚴重威脅53萬孩子的身體健康,許多家長卻還在買央視新聞報導德國某一公益組織對一些國家的奶粉進行抽查,結果驚人發現不少奶粉都存在問題,遠遠達不到國際標準。
  • 冬天孩子再「髒」也別這樣給娃洗澡,記住3不洗,孩子才健康
    冬天孩子再「髒」也別這樣給娃洗澡,記住3不洗冬天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愛出汗,所以每天都要給孩子洗澡,這總行為真的很不專業,因為在冬天這個季節本身孩子就愛感冒,就算孩子再髒你也不能這樣給孩子洗澡。不然最後你只會讓孩子越洗越生病。
  • 寶寶身上這五個部位是越「髒」越健康!千萬不要亂「洗」!
    然鵝,寶寶出生後,你就會發現,無情的孕期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髒東西」……而且,這些「髒東西」你還不能隨便亂洗,因為你無心的小動作就可能會傷害到脆弱的小寶寶。那麼接下來,咱們就來說一說哪些「髒東西」你洗不得~ 1胎 脂
  • 孩子磨嘰,家長催促埋怨,結果越催越慢,家長該如何做?
    有一次媽媽接孩子回家,電動車中途沒電,媽媽先回家了,孩子只有自己走回家,對於一個整天被接送的孩子突然告訴他要自己走回家,這是一個挑戰。回到家以後,孩子滿頭大汗地坐在了沙發上,於是,姥姥開始數落孩子沒有馬上洗手不講衛生,媽媽則催促孩子趕緊洗手吃飯。其實,孩子並非不想洗手,只是走累了,想暫時歇一歇。家長只是一味地埋怨,從不曾去感受孩子的內心,更沒有發現孩子的進步。
  • 媽媽越能「忍」3件事,養出的孩子越自律
    要想讓孩子真正改變,媽媽們要做的無非就是忍讓!媽媽們越能「忍」3件事,養出來的孩子就越自律,長大之後就更容易成功。 而且如果你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急躁,脾氣也還會差,遇到事情容易發脾氣,所以說,為了不讓孩子和父母「對著幹」,每個父母都應該學會「忍」,學會控制自己的壞脾氣。
  • 為什麼孩子越長越「醜」?多半與生活習慣有關,家長要重視
    除此以外,飲食不健康、營養不均衡、長期熬夜、焦慮、環境汙染等因素,也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顏值。在此基礎上,父母應該綜合以上各方面的情況,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馨輕鬆的環境,與孩子共同度過一個幸福的童年時光。
  • 一歲娃娃卻體重超40斤,能吃到家長都供不起,偏愛要在健康基礎上
    ,我們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去負責,不讓很可能等到事態發展到嚴重程度的時候,會無法收場。一歲娃娃卻體重超40斤,能吃到家長都供不起,偏愛要在健康基礎上。我們經常在生活中聽到這樣的一種說法,從老人的層面上聽得更多,就是誰家的大胖小子或者是大胖丫頭真的是太好了,太招人喜歡了,可能大家對孩子身體的評定是越胖越好,看著覺得很健康,從而會不斷地給孩子進行餵養,給孩子吃各種各樣的東西,而不顧及孩子的實際情況,這是對孩子的身體傷害非常大的,因為不管是年齡小還是年齡大,胖絕對是一個危險的象徵,這意味著孩子的身體是有很多問題的
  • 家長想要「保護」好孩子的美,就要及時糾正孩子這三大「壞習慣」
    其實外貌的變化可能與孩子五官隨著身體長大而變化有關,也可能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有關。如果家長想「保護」好孩子的美麗,就要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壞習慣,他們才能越長越好看。即使孩子有姣好的容貌,如果走路駝背給人印象也會大打折扣。而且走路駝背不僅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沒有益處,還會阻礙孩子骨骼生長,影響身高,因此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走路姿勢以及平時的坐姿。如果發現孩子有不利於骨骼健康的行為要儘快幫助其改正。
  • 撒貝寧吐槽妻子讓孩子啃拖鞋,少對孩子說不,孩子放養更聰明
    孩子通過各種各樣的敏感期來發展自己的能力,來完善自己的認知。但是敏感期的這些行為在家長們看來就是淘氣,就是搗亂或者是危險的,會對孩子說不,強行終止孩子的行為。敏感期的孩子學習能力最強,如果家長在敏感期的時候總是對孩子說不,會阻礙孩子自身能力的發展,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
  • 到了40歲,這3個地方越「乾淨」,說明你身體越健康,壽命也更長
    特別是人過40之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開始老化,若不注意保養,疾病很容易找上門來,所以人過四十要知道:這3個地方越乾淨,代表著身體越健康!壽命更長!那麼我們平時該如何養肺呢?在食用綠豆的時候建議將綠豆熬成湯,以汁液的形式,效果會更好!2、菠菜:菠菜中含有一種氧化劑,可以幫助肝臟解毒。雖然很多人認為菠菜能補鐵,但是菠菜中的鐵卻很難轉換為人體需要的鐵元素,所以菠菜補鐵的效果不大。在炒菠菜之前,建議先焯一下水,這樣既可以去掉菠菜中的草酸,又可以保住氧化劑。
  • 越是低層次的父母,越有這3個「好習慣」,養出來的孩子難成才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俗語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一樣的,之後的不同都會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折射出來,孩子如何和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越是低層次的父母,越有這3個"好習慣",養出來的孩子難成才
  • 剛出生的寶寶,這三個地方越醜,越能說明孩子長得好,長大有出息
    可每個胎兒都有他必須經歷的生理階段,所以才會說「孩子養著養著就變樣了」。 你所認為的寶寶醜,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醜大家都知道一個小生命要在媽媽肚子裡孕育好久,從懷孕的那一刻,寶寶機會每一個月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在懷孕產檢的時候很多準媽媽都很期待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會長成什麼樣,會是男孩還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