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民政局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總數已接近2億,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明顯增多。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根據這一數據的趨勢預測,中國的第四次單身潮正在來臨。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單身成為了我們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一、人口分布不均,導致男女比例失調
當前我國發展的主要矛盾在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實際上就導致了人口分布的不平衡,而這種比例失調最為突出的體現便是在農村。
由於多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存在,使得我國農村男性普遍居多,而社會的發展又使得更多的女性走向了城市,農村男性「娶媳婦難」的問題開始顯現並愈演愈烈,同時也導致了各種「天價彩禮」等衍生性問題。
在農村,「娶媳婦」成了大多數男性的一道坎兒,邁不過去……就只有單著!
二、一線城市生活的壓力,限制了男女結婚的欲望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口開始逐步進入城市,在此基礎上同樣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蜂擁的進入到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真正在一線城市待過的人都知道,物價、出行、工作、買房、孩子上學……各種鋪天蓋地的壓力紛至沓來,幾乎就讓你喘不過氣,就算是個薄有積蓄的中年人面對這一切生活壓力都有一種無力感,更何況是那些剛剛到適婚年齡的年輕人。
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中的年輕人,除了少數能力超群極為成功的之外,大多數人都有一種想法:連自己都養不起了,拿什麼結婚?拿什麼養一大家子人?
三、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與婚姻教育的缺失並存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對於生活的認知有了更多的需求,絕不僅僅局限於「活著」或者「搭夥過日子」,尤其是對於婚姻在精神上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正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越來越多的適婚男女並不輕易走入婚姻的殿堂,他們對於自己的婚姻有著比上一輩人更多的期許!
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多的看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尤其是大量的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從而對婚姻當中的相互扶助、共建家庭有著天然的牴觸。他們的選擇或者會更為「自私」的為自我考慮,而往往會忽視另一半的感受,從而造成大量走在婚姻道路上的青年男女不得不提前分道揚鑣,而難以修成正果。
四、物質化的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需品
婚姻物質化的門檻無形中阻擋了大量年輕人走入結婚的殿堂。房、車、存款等等一系列的要求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隨著社會逐漸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的生命更多地投身於實現自身價值當中。婚姻早已經不再是人生的必經階段,包括養育後代也不再是人們的必然選擇,各種不婚主義、丁克一族等也已經成為了社會的普遍現象。
一邊是結婚的門檻在不斷提高,一邊是不結婚現象的日漸普遍,正是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之下,婚姻的重要性已經在人們觀念當中迅速的下降。
總之,我國的單身人群正在呈明顯上升趨勢,這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去思考!
圖/來源於網絡
文/華夏問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