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的日本士兵夠慘麼? | 鐵血頭條

2021-02-23 觀察眼

1945年日本戰敗

那些戰敗的日本兵回到國內怎樣了?

美軍進入日本後,日本女人的生活又是怎樣?

通過一組圖片,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

「行行好,可憐可憐吧~」

在橫濱伊勢佐木町,一位傷殘的日本兵,正在向美軍乞討

曾經給中國造成苦難的日本兵也有這一天

連女人都成了美國人玩物

更為活該的是

連自己的女人,都選擇對其視而不見。

「來嘛~玩玩」

在衝繩,一名日本女孩在街上遭到美軍肆無忌憚的騷擾

衝繩一直是美軍強姦案的高發地

直到近些年,依然時有發生。

然而,大部分的結果,都是不了了知

日本人,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好。

「賣了賣了,便宜了便宜了」

戰敗回國的日軍,不少人做起了小商販;

例如綽號大阪師團的第四師團;

不少人甚至在戰敗的第二天;

就開始做起了生意;

小到零碎,大到軍功章;

在大阪人眼裡,賺錢比天皇更重要。

「別走,進來玩玩」

戰後美軍的大量入駐

日本政府不得不下令

火速開設妓院,

以滿足不斷湧來的35萬美國佔領軍的「特殊需要」

這個行為,直接導致了日本色情業的蓬勃發展。

「努力幹,建設新日本」

戰後日本百廢待興;

而大量歸國的日本俘虜兵;

正好是廉價且有優質的勞動力。

而它的修建者,很可能就是那些日本兵;

當然,日本女人,在美軍的帶領下;

可以進入。

「為日本傷兵募捐」

這是一張西方記者拍攝的照片

雖然日本人標註募捐

而這位記者在隨後的新聞中

配文卻是:沿街乞討的日本兵

可能,在他們眼中,這些日本人,就是在乞討

"退休沒錢,沒關係去日本買老婆伺候我" 

日本投降後,經濟陷入崩潰,食物短缺;

不少日本女人,選擇嫁給了美國兵;

甚至,俘獲一個日本少女;

只要一罐只配扔進下水道的午餐肉。

「來,太君,走你」

之前拼的你死我活,現在我替你拉車

在中國當慣了「太君」

突然多了個美國太君

這些日本兵

真的不值得同情

「我的老公,金髮碧眼」

一位來自第11空降師的美軍,

和他的日本女朋友一起遊玩

這樣的戀情

大多隨著美軍的輪轉

無疾而終

留下混血的寶寶和不知所措的日本女人。

「我的戰友在骨灰盒裡,她的女人在美國兵懷裡」

戰爭剛結束的日本橫須賀火車站,

勝利國美國大兵挽著新結識的日本女朋友,

商量接下去哪裡瀟灑

而戰敗的矮小日軍

一臉麻木的帶著戰友的骨灰

從一邊走過。

「昭和服務的就是好」

昭和是裕仁天皇的年號

也正是在這個事情,日本加速對華侵略

號「昭和男兒」

不過在美軍看來,昭和的服務

也很不錯。

「我們不僅有天皇,還有太上皇」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成為了日本的太上皇

復員的日本兵牽著牛車,

與旁邊的豪車形成鮮明對比,

車牌上碩大的五顆星表明,

這輛車不是別人的,正是日本的土皇帝----麥克阿瑟的座駕。

「原子彈下無冤魂」

的確,戰敗後的日本確實很慘。

但是,這一切都是都是他們自找的

東北的萬人坑,南京大屠殺.

他們所受的苦難,還不及他們帶來的萬分之一

所以,原子彈無冤魂!


| 近期好文推薦:

美拿中國「嚇唬」以色列,以色列為何說美國瘋了!

加拿大,終於服軟了!

我們拿灣灣當同胞,灣灣卻拿我們當錢包?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戰後有多慘?跟著盟軍搶菸頭,美軍看不順眼就揍
    1946年5月27日,中國駐日代表團團長朱世明中將、67師師長戴堅少將、名古屋港口司令盧東閣中校等13人組成先遣隊,乘坐全副武裝的B-24轟炸機飛抵日本,準備對日本實施佔領、解除武裝、懲治戰犯等事宜。雖然中國軍隊佔領日本的計劃最終擱淺,但他們卻親眼目睹了日本戰後的慘狀,也算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 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並不是日本,此國戰后街上基本見不到男人
    在這場戰爭中,有很多國家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在二戰中有一個國家輸得也是相當慘,那就是這次二戰軸心國之一的納粹德國,比起被原子彈轟炸的日本,納粹德國在這次二戰中損失要多得多。納粹元首希特勒當政時期,就以打造軍事強國而徵收了大量的士兵,二戰開始後,更是有很多青年男人投入戰場。
  • 日本魔女用甜美聲波「殺傷」無數士兵:戰後美國饒了天皇卻不饒她
    二、日本人自古黷武好戰,特別重視敵我雙方的「戰意」,就是戰鬥意志。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軍方為瓦解美國士兵的「戰意」,利用廣播電臺大玩心理戰。拿硫磺島戰役來說,戰後損失慘重的美軍第五軍基本喪失了戰鬥力,很多士兵染上了戰爭憂鬱症,全體回國休整。這其中,毫無疑問,有「東京玫瑰」的魔法。
  • 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並不是日本
    導語: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並不是日本,此國戰后街上基本見不到男人我們知道,二戰是人類有史以來作戰面積最大、戰況最激烈、參戰國最多的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中,有很多國家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在二戰中有一個國家輸得也是相當慘,那就是這次二戰軸心國之一的納粹德國,比起被原子彈轟炸的日本,納粹德國在這次二戰中損失要多得多。納粹元首希特勒當政時期,就以打造軍事強國而徵收了大量的士兵,二戰開始後,更是有很多青年男人投入戰場。
  • 二戰結束後,李朝皇室跟日本其他貴族的戰後生活如何呢?
    李朝的好像日韓合併後弄到日本每年發點俸祿,不過看著這個陪公主讀書感覺面上還算過得去啊,不知道戰後如何?比如五攝家九清華還有嵯峨家之類的現在還有什麼影響麼?、純宗、高宗的獨生女德惠翁主、英親王、高宗、純宗妃閔氏、義親王妃德仁金、義親王長子李健貝當門生戴高樂:戰後啥都麼了啊
  • 戰後日本:廢墟中的崛起
    所以,在談到「戰後史」這個概念時,二戰始終是一個縈繞不去的陰影。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日本戰後史也就是逐漸走出這個陰影的過程。 什麼是戰後?事實上,日本史學界也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究竟戰後史應該截止到什麼時候?「戰後」的真正定義是什麼?他們都根據自己的理解給予不同的答案。
  • 1、日本戰後對各國的賠款一覽表! 2、全球最大船舶墓地曝光 埋葬二戰日軍「幽靈艦隊」
  • 日本戰後遺孤,真的有電影裡那麼慘嗎?
    三浦友和正是這部劇的主演之一,並且在今年1月底剛播出的Season3中,也講述了一個關於日本歸國戰後遺孤的兇殺案,可謂十分巧合。《唐探3》電影裡,小林媽媽的悲慘設定被很多影評詬病了一番:明明是有手有腳的人,為什麼回到日本要靠盜竊賣淫來苟延殘喘呢?
  • 荒謬辛酸的戰後音樂——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
    生逢亂世的作曲家當時已經憑藉三部芭蕾音樂作品《火鳥》《彼得魯什卡》和《春之祭》確立了他本人作為二十世紀一支不容忽視的、令人吃驚的音樂革新力量而存在的重要地位,但所有這些作品都沒有超越斯特拉文斯基早期音樂創作的改革理念,他接下一步音樂發展變化的新輪廓尚待展現——創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舞蹈音樂劇《士兵的故事》(Histoiredusoldat)就象徵著這個新契機的萌芽,體現了斯氏從早期舞劇的原始風格走向尚未定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極為重要的一步
  • 日本在戰後用了啥辦法快速恢復人口的?方法簡單粗暴,女性卻慘了
    二戰結束後,除了人口損失最為嚴重的蘇聯和中國,作為法西斯戰敗國之一的日本也損失了大量人口,且幾乎全是成年男性,以至於當時日本差點成為了女兒國。原本就不算多的人口數量在一夜之間猛降,不過戰後修復沒多久,日本的人口數量又快速的恢復到了一億,那麼日本在戰敗後是怎麼快速恢復人口的呢?採用了這些簡單粗暴的辦法,只是苦了當時的日本女性。
  • 戰後的日本電影
    戰後的日本電影(1945—59年) 1950年代是日本電影的黃金時代,大師如雲,佳作疊出,流光溢彩,被戰爭遏止的創造力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1951年,《羅生門》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一炮走紅,打開了日本電影通向世界的大門。戰爭電影。對於遭受戰爭滅頂之災和精神慘痛的日本人來說,表現戰爭自然是戰後日本電影的首選。第一波高潮出現在1947——1952年間的美軍佔領時期。對戰爭的質疑,對軍國主義的控訴,對軍中黑幕的揭露,以及表現年輕的生命玉碎是這一時期戰爭電影的主題。
  • 被等級制坑害的日軍飛行員:空戰王牌,戰後被指不夠資歷開飛機
    一位擊落過10架美機的飛行員,戰後找工作被新成立的航空自衛隊拒絕加入,理由居然是「資歷不夠」!這位飛行員就是幾天前去世的日本海軍空戰王牌——笠井智一,曾被稱為「最後一位在世的『紫電改』飛行員」。由此可見,笠井智一雖然年輕(退役時年僅19歲),但確實是日本戰敗時碩果僅存的一批優秀飛行員。但是,就是這麼一位難得的飛行人才,在戰後去航空自衛隊找工作時,竟然被拒絕了!
  • 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4)自願的慰安婦們?……
    >
  • 二戰時日本把陣亡士兵的骨灰送本土,如果潰敗或全軍覆沒怎麼辦
    我們經常會在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看到這種情景:侵華日軍把陣亡的日軍骨灰打包裝箱,送回日本。二戰時的日本確實有這種做法,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執行作戰任務的日軍被中國軍隊擊敗潰逃,或者全軍覆沒,那麼他們怎麼把骨灰送回日本呢?
  • 戰後日本電影 記錄下了一代人的創傷
    一代人的困惑、傷痕和感慨都被完整地記錄下來,呈現出了日本戰後電影的獨特形態。1、日本戰後電影的獨特感傷最近因為一些機緣巧合,經常跟朋友討論到戰後日本電影的話題。日本戰爭創傷的話題也恰巧是我畢業論文所涉及的。因此想和大家分享我對於日本戰後電影的一些想法。2、「創傷」是日本戰後電影的母題戰後的日本電影出現了黑澤明與小津安二郎兩位電影大師。
  • 日本戰後的代表名曲,承載了多少強烈的歸鄉的願望.柘植忠男:《懷念的旋律》漢化!
    翻譯:狗屎老狼校對、注釋:天瑜修圖:貓咪星天瑜:大叔唱的是戰後的一首流行歌曲《異國之丘》。這首歌由滯留在西比利亞的日本士兵增田幸治作詞,吉田正作曲。1943年,吉田正為了給在休養中的部隊振奮士氣而譜出了《大興安嶺突破演習之歌》,是這首歌的原調。戰後,滯留在西伯利亞的士兵將其傳唱,士兵中的增田幸治作了詞。1946年此曲首次在NHK的素人節目中演唱。是一首承載著強烈的歸鄉的願望的歌,也是日本戰後艱辛時代的代表名曲。
  • 最瘋狂的士兵,一天幹掉10萬日本人,被要求道歉僅有8字回應
    上世紀二戰時期,日軍的行為可謂人神共憤,在帝國主義思想的灌輸下,士兵猶如沒有自主思想的死士般,做著最極端的事情,將人性的陰暗面展現出來。基本落到日軍手上的人,不管是士兵還是普通百姓,下場幾乎都是一樣的,後來有人特意揭露日軍的侵略時的嘴臉,讓全世界都看到他們真實的樣貌。
  • 日本731部隊最後結局如何?日本老兵為你揭秘,戰後還在執行密令
    日本和中國曾經的血海深仇是不共戴天的,當然在現今的和平年代當中,我們不會去挑起戰爭,可是過往的那些傷害並不是時間就能夠抹平的,日本帶給中國的那些痛苦會被我們一直銘記,我們也以此來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堅強,變得更加的強大。1.731部隊是怎樣一支部隊?
  • 【8.30】明明是刻骨銘心的仇恨,但日本戰後為什麼會感激美國人?
    是他指揮著美國軍隊,衝破一層又一層日本人用屍體堆積起來的防線和壁壘,一直從澳大利亞打到日本——在很多日本軍官和士兵心目中,他就是「罪魁禍首」。此時此刻,日本的本土還有300萬士兵尚未完全繳械,對於孤身前來接受受降的麥克阿瑟——他自己是很得意這種「孤膽英雄」行為的——只要有一點點「譁變」,他就可能被憤怒的日本人撕碎。
  • 日軍上門,他用日本土話揚聲惡罵,日本士兵:大爺息怒,再不來了
    眾所周知,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的日本籤訂投降戰書,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裡,日本侵略者大肆侵犯我們華夏的土地,瘋狂屠戮我國的老百姓和部隊。其行徑,在整個二戰時期都相當令人髮指,尤其在戰後態度模糊,試圖抹除和不承認這段侵略史。這也是為何二戰三大軸心國裡,日本法西斯在國際上風評最差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