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習慣於隱藏自己的真實面貌,儘量以光鮮亮麗的正面形象示人。然而人無完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黑暗面,有些不能說的秘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將這些人性陰暗面揭露在眾人面前的電影,一起去了解下吧。
· 趣味遊戲講的是什麼 ·
該作是澳洲美人娜奧米·沃茨主演的驚悚片,整部電影都讓人揪心,並讓人強烈期待劇情的反轉。電影中的兩個反派也跟很多驚悚恐怖片中的變態兇手不同,他們幾乎始終彬彬有禮,卻用這種彬彬有禮的假象將你的怒火激發到極致,明明是他們不懷好意,最後卻成了「你先動的手」。
更令人絕望的,是被害人的自救在他們一種科幻異能般的能力下,都變得那麼可笑——乖乖受死就行了,忙個什麼勁兒?兇手要欣賞的,就是被害人那種無望的掙扎與恐懼。但是這部電影最恐怖的,卻是脫離劇情的兩個鏡頭。兇手面對著鏡頭,問鏡頭外的觀者「你覺得他們能活下去嗎?」我們要款待我們的觀眾,老是沉悶會很無聊的「。這仿佛就是現實中悲劇發生的時候對於冷眼旁觀者的質問。
· 禁閉島講的是什麼 ·
《禁閉島》是一部具有開放式結局的佳作,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依舊用他舉重若輕的本領,將這部懸疑片打造的步步驚心、迷霧重重。而迪卡普裡奧一如既往地深入角色,將一名失去妻子和孩子的父親,將一個陷入狂亂幻想的精神病人演繹的絲絲入扣。
因為電影是開放式結局,所以不同的觀眾對其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分成兩派,一派的觀點是陰謀論派,另一派的觀點是病理論派。陰謀論者認為這個島嶼上面正在拿活人做解剖實驗,警官查案之後被抓、被當成精神病人治療和禁閉。因為馬丁在電影裡設置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讓電影更加撲朔迷離,也是造成對電影不同解讀的原因之一。
· 大衛戈爾的一生解析 ·
該片講述的是一群反對美國死刑組織成員誓死獻祭的故事,影片集中表現了奧斯汀大學哲學系主任大衛·戈爾是如何身陷囹圄而通過自己的「蒙冤」之死,給美國德州死刑制度上了堂活生生的課。影片充滿驚悚懸疑的緊張氣氛,隨著新聞記者碧西·布魯姆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對整個案件的追蹤採訪,最終發現事實的真相,而此時此刻大衛·戈爾也因強姦謀殺罪被當地政府處於死刑。當碧西真相披露以後,反對死刑的組織更是掀起狂熱的抗議,要求廢除死刑。
影片從開始就一直在蓄意一場反抗死刑制度的獻祭行為,知名的新聞記者碧西目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拯救大衛·戈爾於死刑中,但最終才發覺自己其實只是這個組織面向社會大眾輿論拋出的一顆棋子。大衛·戈爾關押六年,臨刑處死前三天才要求媒體採訪,而且指定由同樣風格出位的碧西採訪,一切安排井然有序。大衛·戈爾是無辜的,正因為這樣才能掀起社會輿論,企圖號召民眾對死刑制度進行猛烈的鞭笞和聲討。同時這也傳達了導演艾倫·帕克的用心良苦:死刑出於國家權力的需要而肯定了死亡,卻貶低了生命和正義。
· 斯託克講的是什麼 ·
《斯託克》是一部折射了太多文學、符號學和精神分析學的電影,從編劇、導演到主演都沉得住氣,將一個可以概括為「復仇」的故事,詮釋得非常冷靜又充滿邪惡和宿命。影片在前半程基本上什麼都沒有交代,只是埋下一個又一個伏筆。略帶神經質的英迪亞,無法接受父親突然死去的事實,她沉寂在父親給她禮物和給她的承諾當中,而和父親死一樣突然的是不知道那裡冒出來了一個親叔叔。
隨著叔叔和母親的眉來眼去,失蹤多日的管家,一系列詭異矛頭都指向了這個奇怪的叔叔。而殺死金姨和維普影片已經直白地告訴了所有人,兇手就是英迪亞的叔叔。但是,一直到現在我們仍然不知道他是從哪裡來,他究竟為什麼這麼做?這樣的影片有一個最大的好處,觀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因為電影在把握劇情連貫性和結局神秘性的同時,充分給予了觀眾眾多的細節和暗示,去猜測和判斷,隨著劇情的發展去驗證自己的猜測。
· 消失的愛人講的是什麼 ·
該片講述了講述了平凡又恩愛的一對夫妻,突然有一天妻子卻消失不見,丈夫通過各種方式瘋狂尋找。然而在妻子留下的一本日記中卻發現,種種線索都表明是丈夫將妻子殺害。在影片的結局中,動了殺機的妻子最終決定用陰謀套牢丈夫,而動了恨意的丈夫又不得不因為血脈的延續而留在妻子身邊。
在原著小說中丈夫自述,認為自己是用悲憫甚至救贖的心態去接受這個蛇蠍美人。有一句臺詞是,我真可憐你,因為每天早上醒來你都要努力扮演跟自己夢中完全不一樣的人。電影也截止到早上兩人初醒的狀態,羅莎在枕邊翻個身,一雙美目瞪著觀眾,故事結束。故事很狗血,把婚姻中的某種不易被人覺察的狡黠或無奈推到了極致。但還原到現實生活中,在大多數身臨其中的人看來,兩個獨立的人生活在一起,虛實結合才是遊戲規則。
· 夜行者講的什麼 ·
這是一部經典的影片,並不僅僅是因為每個場景、每條故事線索都迷人且毫無冗餘,更是因為其主題是如此殘酷和精準。吉倫哈爾的精彩演繹遠非這部無可挑剔影片的唯一亮點,丹-吉爾羅伊的導演處女作充滿了對廣播媒體的瘋狂嘲諷,並暗指正是這些媒體的行徑,才讓觀眾生活在不安全的虛假空間中。
比起同類型的片子,此片無任何懸念、驚慄,而是用冷靜的鏡頭讓觀眾自我感受到新聞中帶給人們的血腥與無情。特別在細節的處理上,編導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人性的貪婪,以及為了追求這種娛樂效果的媒體的為達一切目地的殘酷。比起那種正能量的影片,該片更能深刻、尖酸地反映世風日下的現實,以及那種不計因果的急功近利,這正是本片的想要探討主題。
· 水果硬糖講的是什麼 ·
該片沒有好萊塢所慣用的血腥和驚悚場面,整部影片僅以兩人共處一屋,通過不斷的對話及行為來延續頗為緊湊的節奏。其間穿插幾位配角作為點睛之筆,較好地詮釋了幾近變態的個人英雄主義式報復。此外,鏡頭運用值得稱道,特別是那全屏紅色作為過度的一幕,沒有血腥卻隱隱透著涼意,這種玩通感的技巧,著實令人驚豔。
最後,關於本片所探討的網絡犯罪問題,也正是我們時代所經歷的一種資訊捕捉形態的描述。人都好奇,不論是常態或是變態,區別是前者獲得信息滿足欲求合法。但是後者則是越界的表達,於是Jeff和他的同黨就為自己種下惡果。從復仇題材到社會問題,David Slade用看似柔弱的未成年少年演繹的故事剛好打破了某種禁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變態之舉,也劍指青少年問題,這種多面性和顛覆性提升了本片的厚度,凌厲而不乏變化。
· 十二猴子講的什麼 ·
其實本片的主旋律就是,無論如何穿梭時空,歷史都是不會改變的,穿梭時空的人恰恰是鑄就歷史的重要因素。從頭到尾,都貫徹這一因素。因此主角會發現很多未來的「珍貴線索」都是自己穿梭回過去留下的,相當有諷刺意味。
影片一開始的那個詭異的槍擊鏡頭,也穿插在影片中很多次,這個片斷是困擾觀眾的主要疑團。在最後1/3組織線索揭示真相的時候,謎底逐漸解開。其實這個鏡頭是一個線索,讓很多奇怪的臺詞和情節明朗了起來。原來開頭就是結局,小James目睹來自未來的成年自己被槍殺,非常有意思的情節。
· 少年派奇幻漂流講的什麼 ·
影片其實一直都有種對立又統一的觀念橫行其中,可能這應該是該電影主旨的線索和追究的人生哲學。我們沒有改變大自然規律的權力,我們只能順從和適應大自然的一切規律,否則我們將自取滅亡。受傷的斑馬和婆羅洲猩猩被鬣狗扼殺,而鬣狗最後又被孟加拉虎理察·帕克終結命運。其實剩下來的就是老虎和派,派不殺死老虎,他就可能被老虎殺死。但他最終沒有做出如此選擇,他選擇馴服老虎,達到和諧統一,或許是相安無事的同行。
這或許就是派所傳達出來的信仰和人生觀,唯有統一和諧才是雙贏的前途。其實現實世界人與人的相處同樣和這些動物們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最強者勝出的對立和統一的科學觀一直都存在。毫無疑問派的所為在指引我們的選擇,從家庭到人生職場,這些競爭一直存在。無非是如何巧妙的化解一切矛盾和危機,如何邁出這些困境,達到理性的和諧境界。
· 迷霧講的是什麼 ·
《迷霧》的恐怖不僅僅停留在嚇唬人和講故事的層面,而是更深入的挖掘了人的內心,是人們困在密閉空間、面臨危險時會有什麼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可怕的反而不是怪物,而是人,這也是《迷霧》中真正精彩的部分。
冰冷沉重的結局,將一種絕望的情緒以極致渲染,《迷霧》在迷霧重重下,所真正將人陷入絕望的,不僅是那外星人的入侵,更源於人性自身的迷霧。不僅是影片布滿懸疑色彩的情節和人物設置,還表現在用極少的直接恐怖場景,對觀眾心理造成的驚嚇效果卻超越了一批血淋淋的恐怖類電影,可以說它延續了史蒂芬驚悚小說的風格。
· 殺人回憶講的是什麼 ·
對人性的描繪和刻畫,一直是懸疑犯罪片的拿手好戲,當然電影《殺人回憶》也不例外。那普普通通的依然逍遙法外的真兇也好,還是被警局懷疑的假設罪犯也罷。不同的人設影片都給予了不同層面的刻畫,通過行為和對白去將人性的真實「嘴臉」呈現出來。
影片充滿懸疑,採用首尾呼應的敘事手法,傳達出警察破案的不力。而隨著劇情的推進,各種疑竇眾生,最終並沒有給出比較明朗的答案。或許兇手不只一人,這樣惡性事件的發生,最終還有可能是手無寸鐵的人們對警察以暴制暴還以原色。目的就是逗著他們玩,但那些被殘害的生命是無法得到告慰的。在這裡,警匪之間的「貓鼠遊戲」被打破,警察成了被罪犯調戲的對象,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和絕望。
· 老男孩講的是什麼 ·
這是一部奇特的電影,本來以為只是一部頗有玩世不恭態度的電影,但是隨著崔岷植查到劉智泰的真實身份後,本片從一開始的炫酷變得嚴肅,原來光怪陸離的剪輯像是特意為劇情吻合的助手,退居到了其次。隱藏在囚禁15年背後的真相由令人感覺不適,到讓人不禁唏噓,這種巨大的轉變與其說是一場預謀式的陷阱,倒不如說是一次巨大的震撼。
在劉智泰設計的整個局中,其實最大的局就是讓崔岷植和自己的女兒相愛。之所以這樣設計,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和姐姐相愛的合理性,儘管這種合理性是通過設計別人而被賦予的。但是毫無疑問,劉智泰在乎的只是一個虛無的理由,那就是,所謂的至親並不能擋住自己和姐姐。這種悲劇故事讓觀影者從最初關注電影的影像表徵,到後面關注電影的合理內核。就像現實社會一樣,在復仇中誰都不可能是真正的贏家,無論是復仇者還是被復仇者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也正是如此,才能引起人們的反思。
· 追擊者講的是什麼 ·
《追擊者》不僅是對當代韓國社會的一次真實寫照,也是對兩位演技派明星實力的一次檢閱。導演採用了希區柯克式的敘事手法,讓觀眾通過畫面了解到比男主人公,即「追擊者」忠浩更多的真相,由此來帶動他們的情緒,使觀眾處於一種更為緊張的狀態。尤其在影片的後半部分,在環環相扣的情節和快速切割的鏡頭中,觀眾一直對忠浩能否找到失蹤的按摩女而感到焦灼不定。
總之,希區柯克式敘事手法的運用,在《追擊者》中令電影更為立體的刻畫出了前刑警忠浩追擊者亦正亦邪的人物形象。對政府官僚虛偽不作為的呈現,更形成了電影強有力的批判,控訴著韓國社會陰暗的腐朽。電影最為精彩的是那連環殺人案壓抑的恐怖迷局,它並沒有將兇手最為懸疑的謎底,而是不斷的在希望中泯滅希望,去形成下一個為人屏息的懸念,以此構築了近乎完美纏絲剝繭般的劇情架構。
· 黃海講的是什麼 ·
《黃海》較之《追擊者》更具現實主義內涵,甚至帶有鮮明的紀實風格。在那些暴力影像的背後,是導演對本民族的反思。但是電影中對「在韓國的中國朝鮮族」這個特殊群體的表現並不正面,雖然他們和韓國人同屬一個民族,但是卻很難被韓國主流社會接納,還成為「野蠻和粗俗」的代名詞。
獨特的手持攝影與動作血腥的結合,使《黃海》作為一部冷硬凌厲的動作電影尤為出彩,社會問題與黑幫爭鬥亦突顯而出人物命運的悲戚。雖然在劇情節奏上後半段顯得太過零碎,使本自深刻的民族命題欠缺了應有的力度。但那真摯著點小人物的情感,讓我們看到了掙扎社會底層的艱難,同民族間狹隘的歧視,這一切使《黃海》並不同於一部爆米花電影。它帶有著對一個韓國眼中特殊群體的聚焦,暴力背後是對民族的沉思,而與此中真實而粗糲的風格使電影有著足夠的彪悍。
· 白夜行講的是什麼 ·
《白夜行》可以說是一本後勁十足的小說,作為推理小說是很難得的。所謂的明線至始至終沒有顯現過,兩個主人公的心歷路程只能靠讀者的想像將其填滿,當然這填充的內容是見仁見智。有人說雪穗並不愛亮司,只是在利用他,其實我真的希望這種揣測是真的。這樣雪穗便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亮司則是不可救藥的笨蛋,他們的毀滅便成了一場喜劇。
可偏偏不是,一個從不以真面目示人,一個至今仍在黑暗的通風管中徘徊。兩個停留在黑暗裡的靈魂,其實只是孩子,他們只是想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重新回到陽光底下。可自從那一晚失去陽光後,他們就再也沒有長大。那一晚的經歷,便是他們對全世界的認知。他們手牽著手向著陽光的背面前行,卻始終相信光明就在前方,結果走得越遠,路就越黑暗。所以雪穗不愛亮司,是最具同情心的揣測了。只可惜不是這樣,正因為如此《白夜行》才給人一種陰冷到絕望的感覺。
· 愛的成人式講的是什麼 ·
「誰的圈套,誰掉入陷阱」這是作者高明之處。觀眾以為的,其實一開始就是錯覺。對感情的刻板印象與先入為主的觀念,都是誤會。該片故事開場還用字幕提醒觀眾出場不要透露情節,只是對於已經發售10年的小說還要求觀眾保密,未免天真。但會讓沒看過原著小說的觀眾發出會心一笑。
《愛的成人式》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場開卷考試,考試重點都已經提醒觀眾了,但還是會被偏執蒙蔽。傳統愛情觀念中對於劈腿男性的批判論述,殊不知,有時打起愛情心機這場戰爭,男性根本不是女性對手。即便男性自認是愛情的發球權者,但真正引導走往哪個方向的,是接球的女性。
· 一個勺子講的是什麼 ·
在這部電影中,因為一時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時的軟弱」),這個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實已經很明顯意識到「善良」可能是一種「人格缺陷」。但是他們卻由於封閉的環境、有限的見識無法擺脫這種「缺陷」。究竟誰才是傻子呢?
影片中,從千方百計想把傻子趕走,到絞盡腦汁想把傻子尋回,電影的男主人公就這樣在荒誕的路上越走越遠。人性善良與人心險惡的對抗,引發了一場場鬧劇,折射出了在與文明餘光擦肩而過的角落,還有很多沒有被紅塵汙染的生命依舊在執著地堅守。然而,天道酬善,命運並沒有把拉條子像趕豬羊一樣從一個羊圈趕到另一羊圈,而是張開雙臂擁抱了他。
· 電影狗鎮 ·
狗鎮
封閉守舊的美國小鎮闖進了一個神秘女子格蕾斯(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飾)。她美麗善良,正在逃避歹徒追殺。鎮中的作家湯姆力勸村民留下這個女子,讓她暫時在鎮裡避過難關。然而條件就是格蕾絲要幹各種農活來償還。人們同意了,不久後卻發現格蕾絲是一個通緝中的逃犯。大家要把格蕾絲趕走,最後答應,如果她更賣力的幹活,才可以在這裡逗留。
格蕾絲日以繼夜的勞作,終難逃過不幸的事情發生。一個鎮民在警察搜捕後,強暴了格蕾絲。齷齪的事情拉開了序幕:人們開始隨意的汙辱她,甚至連湯姆,也揭開了善良的面具,格蕾斯淪為鎮上的一條狗,幹活,受罪,善良的心也有了漸漸的改變。鎮上的人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女子的神秘身世,讓此刻的汙辱成為了他日的滅頂之災。
· 電影聖殤 ·
聖殤
李江道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高利貸收帳者,他沒有家人,也沒有戀人,生活的重心就是每天上門向欠債人討債。他生性冷酷,手段殘忍,常常用暴力威脅對方,甚至還把欠債人人打成殘廢。那些被江道追討過債務的家庭,從此都過上了喪失尊嚴的破碎生活。
可是突然有一天,一個名叫江美善(趙敏秀 飾)的中年婦女來到了江道的面前,並聲稱自己就是他的親生母親,而江道就是自己那個走失已久的兒子。渴望親情的江道在半信半疑之下和這個女人開始了一段特殊的「母子關係」。漸漸品嘗到親情溫暖的江道卻不知道,一場陰謀正等待著他……
九人禁閉室
人性的較量,虔誠的神父、黑人、有手槍的逃犯、服裝設計師、合唱團的舞蹈演員、藝術家和他的妻子、過氣的網球明星還在假釋期的女毒犯……九個毫不相干的人被關在一間封閉而沒有出口的大房子裡。房間的各個角落裡布滿的監控設施……
遊戲規則:最後一個活著走出房間的人能得到500萬!也許看起來還不是那麼悲慘,但隨著故事的展開,他們對逃出去根本不抱希望時, 開始時表面的平等和團結隨著每天食物的減少也變的不那麼重要,絕望開始籠罩每個人身上~相互之間矛盾也越來越多,殺戮開始在他們一次狂歡醉酒後的意外,至此私慾、報復、猜疑便是每一次殺戮展開的起因,愛、信仰、道德、人性、正義…… 可能只有生存才是人性最終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