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跡潦草?看看近代上海名醫的處方箋長什麼樣

2021-02-07 黃帝內經與養生智慧

上海筆墨博物館舉辦「近現代上海中醫名家處方書畫文獻展」,展出一批近現代上海中醫名家的處方、書畫作品及歷史文獻。展覽展出的方箋多達400多張,有的裝裱集冊,有的散頁單藏。其中有范文虎、何鴻舫、謝利恆、丁甘仁、惲鐵樵、王仲奇、顧筱巖、徐小圃、秦伯未、程門雪、嚴蒼山、陳道隆、陳無咎等,均是近現代滬地聞名遐邇的名醫,他們的方箋,書法皆臻上境。


陳蓮舫處方


本次「近現代上海中醫名家處方書畫文獻展」展品由蔣炳昌先生提供。蔣炳昌先生在職時一直從醫,退休後協助從事文博研究工作。「近現代上海中醫名家處方書畫文獻展」由上海筆墨博物館主辦,上海市金山區博物館、上海市松江區博物館協辦,將在上海筆墨博物館展覽至9月24日。


韓半池處方


對筆墨博物館來說,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展題,僅聽展名似乎有些跨行越界,其實不然。在過去的千百歷史中,醫師一直是筆墨莊的重要主顧,他們診病把脈、開方寫箋都要使用毛筆。尤其像周虎臣生產的狼毫水筆更是大夫郎中所喜常用之筆。筆墨博物館籌建時就有熱心人捐贈老上海銀行職員、錢莊掌柜、診所大夫、藥鋪坐堂醫師用過的筆墨作為展品。如今為其辦展自然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賴元福處方


中醫方箋是醫家為病人服務留下的書證實物。行醫知藥者自然能從中學到名醫細心診斷、探究病因、擬方遣藥、辯證施治的方法。那探賾索隱的案語、君臣佐使的藥方,無異是珍貴的醫家檔案。這些前輩名家留下的方箋,其中定有不少驗方、秘方,值得探寶。而作為書法愛好者來說,方箋和信札一樣,是最能體現書者風貌和書法風格的「原生態」作品,近來年倍受專業研究和文博收藏者的青睞。


老一輩醫者都記得,當年入門學醫時,老師都曾教導「打好國學基礎才能學好國醫。欲學醫,先習字,後讀書,不容稍怠。「字」是一張方子的門面,是一個醫生學識才華的外露,亦是醫療效果的保障,很多病家延醫之先,常常先借你的處方一看,以度學問深淺,醫道高低。字寫得不好,業務少還是小事,字寫得不規範,配藥師傅錯配,貽誤人命,危害極大。」許多名醫都把書法學習定為必修課。


石筱山處方


王仲奇處方


殷受田處方


陳祖棟(左)傅晉康(右)處方


顧筱巖處方


這次展出的方箋多達400多張,有的裝裱集冊,有的散頁單藏。其中有范文虎、何鴻舫、謝利恆、丁甘仁、惲鐵樵、王仲奇、顧筱巖、徐小圃、秦伯未、程門雪、嚴蒼山、陳道隆、陳無咎等,均是近現代滬地聞名遐邇的名醫,他們的方箋,書法皆臻上境。2013年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名醫方箋墨寶賞析》他們大多被選入刊。最近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國醫大師」稱號的朱南孫,三代名醫,九十六歲還在為人治病,人稱「送子觀音」。她父親朱小南的方箋這次也在展,診治用的紅色方箋,似給病人送來康復的喜訊,別具蘊涵。

朱小南的紅色方箋


而各種方箋、對聯、印章,又都融溢著深厚的醫藥文化。陪伴方箋展出的還有近十枚處方用印,均是清末民初之實物。一本馬文植為慈禧皇太后診病脈案的抄印本,更難得一見。


馬文植為慈禧皇太后診病脈案的抄印本


自古以來,杏林名醫都是飽學之士、博才多藝。近現代上海醫派更「發皇古義,融會新知」,書壇篆界兼有美名。


何鴻舫四條屏


何長治八言聯


何長治(鴻舫)是晚清上海儒醫。善書法,書顏體,字體秀逸蒼勁;間畫墨梅,世不易得。他的處方墨跡為藝術珍品,病家、醫家、書法愛好者珍若拱壁。這次展出他的行書四條屏、一副對聯,風格雍容壯偉、氣勢雄強。還有兩紙信函也令人矚目。


被梁啓超視為清末詞壇「第一把交椅」的鄭文焯(大鶴),深通醫道,著有《醫詁》一書、《千金方輯古經方疏證》八卷、《婦人嬰兒方義》兩卷,這次展出他的書軸「鶯啼敘」,詞藻華麗、書跡韻秀,才華橫溢。


書法家白蕉,其父何憲純是金山名醫,也許因未能遂父之願承繼祖業,他心存內疚,在為父謄寫「急救秘方「時,一改往日行草之瀟灑豪放,以特別工整的楷書抄錄,畢恭畢敬,顯得格外認真和虔誠。而鄧散木寫給何憲純的一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絕對是難得的精品。


陳存仁撰謝利恆寫「醫家座右銘」


謝利恆,上海中醫專門學校首任校長。近現代江南名醫絕大多數都由該校培養。1945年,其弟子名醫陳存仁仿「朱子家訓」撰「醫家座右銘」,醫界同仁一時求者極眾。陳氏不善恭楷,逐請其師謝利恆和同門秦伯未、張贊臣書寫。這次謝老書跡影印得以展出,供眾瞻觀。


張叔通山水畫


張叔通書法


著名書法家張叔通,清末秀才,曾任浦東中學校醫,以毛主席詩詞為題的兩幅書畫是其晚年之作,技精藝臻。


程門雪處方


程門雪,中醫學家,1956年 「上海中醫學院」創建時首任院長。除精通醫學致力醫業,更酷愛書法,著有《種書廬論書隨筆》、《晚學軒吟稿》,《程門雪詩書畫集》等。他收集多種字帖,並有獨到的評述。

程門雪收藏的1920年代印刷的《淳化閣帖殘本》,及於書後撰寫的評註


殳書銘,出生中醫世家。幼喜書畫篆刻,早年從黃葆戉學藝,三十年代名噪滬上。建國後回濮院坐堂行醫,兼以書法篆刻自娛。這次展示的數幅金石文書法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周愚山繪畫成扇


周愚山古篆成扇


去年謝世的百歲書法名家周愚山,一生行醫為業。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書法比賽摘桂奪冠,他的《百體半刊》,被于右任譽為「四體碑範」。這次展出他的成扇作品,不僅有古篆書法,還有難得一見的山水詩畫。


舊時報紙上的《長壽》副刊,于右任題寫「長壽」刊名


1940年代的醫師考試及格證書


1950年代的藥號工商登記證


1950年代的中醫進修班結業證書


《國醫導報》書影


1920年代的《中醫雜誌》


此次同時展出的還有上世紀初、中期的各種醫學書籍、期刊、報章、講義、證書、文憑、仿帖等文獻,記錄著海上醫界的百年滄桑和風雲。


上海慈善團體聯合救災會、救濟戰區難民委員會的部分處方


中國傳統的筆墨文化和中醫學文化,同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都以濃厚的國學為底蘊,積澱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文明。尤其是上海開埠後,中西方文化首先在這裡發生激烈的碰撞,在這百餘年中,他們一起承受春雨風霜,經歷盛衰興廢,最後他們以紮根民眾的社會根基,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堅持了下來,並不斷傳承發展。旨在通過此展,共同為繼承中華古老文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共進。

相關焦點

  • 醫生字跡潦草如天書?原來藥方是這樣寫的
    不少小夥伴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醫生開的處方單字跡非常潦草,就像是天書一樣,患者使出渾身解數卻連一個字都認不出來。而抓藥的人卻自帶破譯功能,三下兩下就把藥抓好了。那麼,醫生開的處方單到底是怎麼寫的呢?今天#原來藥方是這樣寫的#登上微博熱搜,讓我們對這一玄學領域管中窺豹。
  • 醫生在病歷上字寫得潦草,是怕病人看到處方嗎?真實原因告訴你
    那麼,為什麼無論大大小小的醫生,病例上的字都那麼潦草,讓病人看都看不懂呢?真實原因其實只有三點,看完你或許就懂了。防止病人看懂處方人們常說「久病成醫」,大部分的病人病的次數多了就會知道有些病該吃什麼藥,該怎麼治療。醫院雖然說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但是其實也是盈利性的機構,所以人有病就去醫院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 硬糖少女成員的字跡,nene可愛,看到劉些寧:有點潦草了
    硬糖少女成員的字跡,趙粵整潔,nene可愛,看到劉些寧:有點潦草了硬糖少女雖然出道的時間還不長,可這個組合的人氣和熱度卻都很高,而且組合裡的成員也同樣成為了很多人心中女神的存在。因為這些成員真的還蠻優秀,不但顏值高實力好,就連字跡寫的也都還挺不錯的,甚至每個人的字跡風格也不一樣,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心的處方箋》:55個治癒處方,真的很有用!
    大概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對於「處方」兩個字,一直心懷敬畏。這本《心的處方箋》,光是看書名,我是不太願意讀的。因為我知道,就如同醫生開處方一樣,幫人解決心理問題,也必須是對不同的人,開不同的「處方」。  但機緣巧合。在頭條的贈書活動中,我申報的本是另一本書,收到的卻是這本《心的處方箋》。
  • 女星的字跡,趙麗穎凌亂,baby潦草,看到鞠婧禕:字如其人
    當紅女星的字跡,趙麗穎凌亂,baby潦草,看到鞠婧禕:字如其人明星這個職業是公眾人物,所以他們平時都需要謹言慎行,而且即便如此大家對他們各方面細節的問題還是很關注。比如明星寫出來的字跡是怎樣的就很受關注,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正好也是其中5位當紅女星的字跡,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德雲社相聲演員字跡都是什麼樣?而他的字跡與本人反差太大
    都說看字如看人,我們來看看德雲社相聲演員的字跡都是什麼樣的。字跡暴露德雲社相聲演員文化水平!而他的字跡與本人反差太大!那麼周九良的字跡就比較潦草,並且在寫「顯」字的時候很明顯還不會,劃了重新寫。而孟鶴堂雖然年紀不小,但還是非常的活潑,他和周九良兩個人的相聲簡直是太有趣了,而孟鶴堂的字跡也是一筆一划,看著還算是規矩。
  • 五張寫滿字的處方箋,背後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幾張寫在處方箋上的對話,消除了他們的疑慮,也融化了一對無措的殘障夫妻。  春節臨近,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溫醫一院」)疼痛科主任林海記掛著一對特殊的夫妻,「不知道,他的病恢復得怎樣?」
  • 「硬糖少女」字跡:張藝凡趙粵還行,看到劉些寧:稍微有些潦草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可愛女團成員的字跡都是什麼樣子吧!趙粵的字跡有點乾淨,能看得出來是一筆一划用心寫出來的,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吧。她的字跡比較小女孩,看著蠻整齊的,整體來說還是說得過去的。劉些寧在節目當中,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這個字體,看著還是略微有些潦草的了。有些字歪歪扭扭的,貌似還連筆在一起了,不過劉些寧在節目當中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 許多病歷上,醫生為什麼總是要把字寫這麼「潦草」呢?是為了不讓人...
    許多病歷上,醫生為什麼總是要把字寫這麼「潦草」呢?是為了不讓人看清太缺德處方嗎?醫生開處方的目地是為了你能抓到藥,抓藥又不是病人去抓,醫生當然不用寫的讓你看的懂,他寫的字一般就是給護士和藥劑師看的。有很多人說是為了只能在醫院抓藥,提高醫院的收入,其實這個是個錯誤的認識,因為他開的藥一般藥店是不賣的,只有醫院才有。
  • 西野七瀨:《灰姑娘醫院藥劑師的處方箋》殺青訪談
    女演員·西野七瀨於24日迎來最後一集的富士電視臺系周四劇場《默默奉獻的灰姑娘 醫院藥劑師的處方箋井之脅充滿幹勁地表示,「我覺得在長時間的拍攝期間給大家添了麻煩,多虧了非常棒的工作人員和演員們,我才迎來了今天這個日子。雖然拍攝還剩下,但是到最後也不要發生事故或受傷,請注意身體管理。我很期待看到本劇的播出」。
  • 古代郎中寫的藥方,字跡堪比書法家,現代「醫生體」根本沒法比!
    在很長一段兒時間內,大眾看到醫生寫的藥方後,都有一種看「天書」的感覺,書法界也戲稱此為「醫生體」,它們比「狂草」還要狂,讓人著實看不懂,那麼古代郎中寫的藥方字跡怎樣呢?對於現代醫生寫下的病歷單,很多人都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有人戲稱想要當護士,先得學「狂草」,不然根本看不懂醫生寫的是什麼,而這一現象是從古至今便有了?還是說只是現代才產生的一種現象?
  • 為什麼醫生寫的病歷字跡都很潦草,讓病人看不懂?看完心疼了
    首先,醫生一天接診的病人數量非常多,而且很多住院的病人需要醫生開病歷單,有些時候這些病歷單文字量很大,醫生寫字的速度變快,字跡自然就開始潦草起來。其次,醫生習慣於簡寫。很多藥品都有不同的名字,即使簡寫藥房也能看得明白。
  • 從來都看不懂的處方、當票
    如果有機會,建議大家在出現當票的時候,按一下暫停鍵,仔細瞅瞅,看看上面的字能認出幾個來。當票文字之潦草,不亞於醫生開出的處方。你說好歹都是見過大世面,整天過手珍奇古玩、古籍字畫的行家,怎麼就不能花點時間,好好練一下自己這筆字呢?非寫得跟麻繩亂舞似的,這不是墜了自家當鋪的排面嗎?
  • 小學生「作業本」走紅,字跡猶如「印刷體」,老師看後拍手稱讚
    我們常說「字如其人」,通過一個人的字跡能夠看出來他的性格,比如字跡龍飛鳳舞,那他的性格大多也會比較肆意瀟灑,而字跡雜亂無章,那性格也大多是隨意的。擁有一手好字往往會為我們加分,尤其是對於學生來說,寫的一手好字不僅會獲得老師的稱讚表揚,在考試的時候也有可能會獲得卷面分。
  • 田亮女兒森碟代言字帖引爭議 字跡潦草醜陋 網友:就這還代言字帖
    在這段祝福語中不僅字跡潦草,還有錯別字,但下面的英文明顯要寫的很工整。對此,有不少網友留言評論說:「森碟已經12歲了,字跡還這麼潦草。」還有網友直言說「就這還代言字帖?」但隨後,還有網友對森碟英文寫的中文好的原因展開討論,認為現在明星的孩子都上外籍學校了,很少學習中文。
  • 石原裡美主演日劇《默默奉獻的灰姑娘 藥劑師的處方箋》將於4月...
    女神石原裡美主演的日劇《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葵綠 藥劑師的處方箋》將於2020年4月9日起在日本富士電視臺播出,改編自荒井ママレ的同名漫畫,是一部描寫在醫院內藥劑部配藥、製劑的「醫院藥劑師」們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的醫療劇。
  • 【上海電臺】名醫講科普:骨科劉丙立博士為您講述「什麼樣的人容易...
    【上海電臺】名醫講科普:骨科劉丙立博士為您講述「什麼樣的人容易得骨關節炎」 2020-03-19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代經方第一人,51歲才出名!
    山長黃以周 (字元同), 晚清經學大師, 兼善醫學, 曹氏所治傷寒學頗得黃氏師傳。 1917年遷上海行醫, 那年,他五十一歲,任上海同仁輔元堂診務、上海中醫專門學校教務長, 培養了章次公、姜佐景等一大批中醫優秀人才。 「八·一三」事變後避居故鄉, 不久, 江陰失陷, 曹氏因不肯屈從於日 本侵略者, 最終壯烈犧牲。
  • 孩子是什麼樣的字跡,就投射什麼性格?字如其人真有幾分科學道理
    文丨福果媽媽 都說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從一個人的字跡,可以判斷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同的書法家,字體都有各自的特點,而且這些特點也是和他做人的特點相一致的。
  • 正所謂「字如其人」,孩子的字跡能透露性格,看看你娃是哪種?
    正所謂「字如其人」,孩子的字跡能透露性格,看看你娃是哪種?正所謂「字如其人」,從孩子的字跡能窺見孩子的性格與品行,孩子的性格形成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周邊環境、身邊接觸最多的人等,導致孩子的性格也不一樣。而孩子寫字時,不同的性格,寫出的字跡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