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中國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的第二故鄉
企業在發展中連接了北威州和世界其他技術重鎮:物聯網領軍企業Cumulocity看重北威州的工業客戶群,從美國矽谷遷至此地;創建於北威州亞琛的Bitstars致力於工業設備可使用的3D技術研發,得益於當地的強勁工業而發展迅速,後成功在美國矽谷設立了分公司。
-
小米5.31億元深圳買地 將設立小米集團國際總部
據了解,此次小米所摘地的深圳市南山區後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位於深圳灣填海區,由後海濱路、濱海大道、東濱路和沙河西路合圍而成,目標定位是打造最具濱海魅力的金融商務中心區和總部經濟區、深圳新的文化中心。深圳市土地使用權出讓公告中指出,本次出讓宗地項目中含有辦公28700平方米、商業2200平方米、食堂1400平方米及物業管理用房100平方米,市場信息顯示,小米將在這裡設立小米集團國際總部,並建設國際總部大廈。截至2019年5月底,該區引進企業總部項目共30個。
-
德國北威州國際商務署成立暨北京代表處十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德國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北萊茵-威斯伐倫州(簡稱北威州)官方設立的雙向投資促進機構——德國北威州國際商務署成立暨北京代表處十周年慶典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德貿易穩增長 雙向投資引廣泛關注2020年世界疫情背景下,中國不僅將連續第五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夥伴,而且自二季度起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德國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國。作為近1/4中國企業在德投資地和德國近1/3華人的共同家園,北威州此次在北京舉辦的慶典活動也引起了中德政商界的廣泛關注。
-
小米集團國際總部落地深圳,向著未來出發!
今天,深圳小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5.31億元競得位於深圳南山後海中心區的一宗商業用地。市場信息顯示,小米將在這裡設立小米集團國際總部,並建設國際總部大廈。當時,協議已經就小米在深設立國際總部,建設智慧型手機與人工智慧中心、商務拓展中心、網際網路服務中心三大主要板塊做出規劃。小米在這一地段建設國際總部大廈,總的來說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底,深圳市南山區引進企業總部項目共30個。
-
西歐智慧型手機市場銷量排名:小米第三,華為第四!
其中,就西歐智慧型手機市場,也是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產智慧型手機廠商發力的重要市場。2020年11月29日,根據多家科技媒體的消息,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了2020Q3西歐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數據。據了解,今年第三季度西歐市場共出貨2880萬部智慧型手機,其中三星出貨量為1030萬臺,市場份額高達35.6%,蘋果的出貨量為820萬臺,市場份額為28.5%。
-
DEKRA德凱集團2020年終總結:數位化服務轉型
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推動了業務流程的數位化轉型,同時數位化服務也在期間得到了持續增長。在這樣複雜的經濟環境中,我們的表現遠遠超過預期。我們預期2020年集團將實現32億歐元營業額,員工總數達到43,200人。」近年,全球專家組織DEKRA德凱在數位化領域的投資超過1.2億歐元。
-
2020年Q3西歐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行榜:華為暴跌淪為第四 小米暴增至...
市場研究機構 IDC最近發布了智慧型手機西歐市場份額排名。今年第三季度,西歐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為 2880 萬部。其中,三星出貨量幾乎佔了 1/3,達到 1030 萬部,並以 35.6% 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華為在西歐出貨了 250 萬部手機,而去年同期為 620 萬部,市場份額從 20% 降至 8.8%。
-
逆勢上漲的小米 未來是喜是憂
從三大業務來看,2019年,小米智慧型手機營收1221億元,同比增長7.3%;IoT與消費產品業務收入增速放緩,營收621億元,同比增加41.7%;網際網路服務收入方面,小米營收198億元,同比增長24.4%。
-
雷軍兌諾 小米市值超千億美元
今年3季度,小米智慧型手機收入為476億元,同比增長47.5%;智慧型手機出貨量4660萬臺,同比增長45.3%。根據Canalys的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三,市場佔有率為13.5%,在前五大廠商中同比增速第一;國內市場佔有率由去年同期的9%上升至12.6%,是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唯一正增長的企業。
-
eBay德國總部柏林實地專訪(上)
據統計,2018年德國的電子商務增長了11.4%,在線零售業價值651億歐元,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719.4億歐元。目前德國的電商用戶人數已達到5600萬,而且德國人喜歡網購,尤其熱衷於「海淘」,該國的電商滲透率在歐洲數一數二。
-
營銷即服務,小米打造5G時代營銷增長範本
8月26日,小米集團發布2020年Q2財報,遠超預期。其中,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增長強勁,達到人民幣59億元,同比增長29%,二季度廣告收入達31億元,同比增長23.2%。這是繼一季度小米網際網路廣告收入增長16.6%之後,更加迅猛的增長,進一步印證小米「硬體+網際網路+新零售」鐵人三項模式的先進性。小米網際網路廣告業務的加速增長,成為「手機 X AIoT」小米核心戰略質能轉化的有力註腳。
-
小米OV拿什麼接盤華為?
上個月底,作為最後一家登陸歐洲市場的國產手機廠商,vivo正式宣布進入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和波蘭等六個國家。加上此前已相繼進入這一市場的華為、小米和OPPO,中國四大主流手機品牌已經全部在歐洲集結完畢,國產手機廠商之間一場全新的市場爭奪戰的號角也在多瑙河畔再一次吹響。
-
又一知名電商企業將在河南設立區域總部
此次與兩家企業籤約,河南省商務廳將支持兩家企業以「河南省商務廳戰略合作夥伴」身份與河南外貿企業接洽,在河南市場推廣和業務拓展;支持其為河南外貿企業提供專業培訓及人才孵化服務,改善企業傳統經營思維和理念,提升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培養外貿專業人才。
-
重慶開啟狂攬總部企業模式
幾屆智博會,引入多少總部企業,作為重大招商項目,備受關注。 總部經濟集聚,對一個城市影響重大。 比如引入惠普,就此帶動了重慶筆電產業的崛起,現在重慶已是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而電子信息產業,也躍升為重慶最大的支柱產業。
-
印度時代已過去,尊敬的小米閣下即將抵達它忠誠的歐洲
小米在這三個月的優秀表現,主要得益於公司逆流而上,重回全球TOP3的手機業務——本季度的增長基本完全都是依靠手機銷售拉動的,而這種情況對小米來說確實許久未見。公司在各個市場的智能機銷售均實現了非常良好的增長——除了曾經撐起了小米手機半邊天的印度。昔日的救星如今突然成了拖油瓶,只能說愛可能真的會消失。除了手機業務,小米在本季度又有哪些別的亮點?
-
同觀·德國丨駐德美軍與德美關係幾十年「愛恨情仇」一筆勾?
美軍和英法等西方軍事力量在二戰結束後駐紮德國的初衷是為了與蘇聯對抗,並監督德國的去軍事化及民主化過程等。然而,冷戰初期,西歐防務的重擔、北約主要下屬機構的主要維持費用乃至盟國軍隊的大部分經費都由美國負責,由此出現了「危害美國基本經濟力量」的巨大支付赤字和黃金外流問題,並使得美元危機出現。
-
小米越大越穩:逆勢增長背後的引爆點
雷軍團隊的戰略定力、執行力是中國網際網路頂尖水平,創業十年,一路打一路強,直到現在小米成為一家年營收2000億元、年出貨手機1.25億臺、智能電視中國第一、業務遍及全球的世界500強。穩中取勝小米最新財報揭示了這家公司的強悍。2019年,小米營收達到2058億元,同比增長17.7%;經調整後淨利115億元,同比增長34.8%。
-
小米也宣布了
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突然在微博上表示,「小米11,輕裝上陣。小米11取消隨機附送充電器:響應科技環保號召12月26日早,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稱,將會公布關於小米11的一個重大決定。
-
德媒:德國商會在中國找到「正面消息」
德國《斯圖加特新聞報》12月21日文章,原題:危機?什麼危機?最近很難找到正面的消息。然而,中國德國商會對在中國的德國企業進行的最新調查結果絕對包含了積極的信息:大多數在華德企一直走在復甦的道路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72%的受訪公司現在已經恢復滿負荷生產,並且許多公司預計明年的銷售額會進一步增長。中國德國商會負責人安德烈亞斯·菲格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大眾、漢高和巴斯夫等在華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毫無疑問將從中受益。
-
解密中信證券給到小米36港幣,小米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截至2020年Q3,小米手機業務重回全球第三,站穩高端,同時手機×AoT戰略劍指下一代科技紅利,隨著十年的發展,小米已成為全球最領先的智能家居平臺,也將會是智能家居時代的首個巨頭。而手機和AIoT場景融合後,乘數效應真正爆發後,網際網路長期變現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