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猶如震地雷」,原來練拳是為了這個事兒

2021-01-18 太極浮屠

練拳對了路子,生理會發生變化,感覺遍體蒸騰,熱氣上腦,這是好現象,這股熱能難得,但這不是罡炁。能化腦子,衝開智慧的,也是這股子勁兒。高人異於常人,有時寂靜如水,也有時剎那瘋癲。這是靈機噴湧的表現。他瘋隨他瘋,明月照大江,幹涉也沒用。無道理可講,不能以思維邏輯來揣測。生理為大,生理就是天理,只能順應,不能干涉。練拳之人,一旦歇下狂心,功夫就完成了蛻變。脫殼而出,渾身通透,心裡明鏡似的,一覽無餘。練拳到一定深度,不是世界安靜了,是你清淨了,練出了靜力,有了靜力,任何細節都逃不過你的眼睛。把拳練明白的不多,瞭然不惑是好事兒,但有時候,還是難得糊塗比較好。

震腳全名,震腳辨音。檢驗一個事兒,勁整不整,勁要是整,震腳的聲兒,咚咚的悶聲,地面有震動感,說明下盤穿透力強。沒練出整勁,震腳啪啪的,脆聲,說明在表皮,腰胯合不住勁。震腳還能看出一個事兒,瞬間能不能沉下去。不能一氣貫通的下沉,功夫還得練。老人一聽聲兒,就知道到哪一步了。沉不下去,就借不到地力,說明架子支撐力有限。以前的拳術,不叫震腳,叫夯勁或震地雷。少林拳特別注重夯勁,有資格進入羅漢堂的僧人,震腳發力是基本功。丹田能不能瞬間抱住沉挫,震腳也能聽出一二。拳術無它,整,沉,合是基礎功夫。震腳一般都伴隨發力,可發各式各樣的力。比如陳式拳金剛搗碓,八極拳十字勁,羅漢拳伏虎式,形意拳雜勢捶等,都或多或少的有這種東西。震腳發力,還有一大功用,叫做「瞬間提振」。意思是,上中下三盤迅速協調一致,一下子刺激到位。這叫一跺激三關。有時候,遇到了旗鼓相當的對手,二人誰也拿不下誰,命懸一線。這時震腳就成了強心劑,給本以透支的體能和強度,再加一把火,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震之後,就是殺招了,雙方只能進,誰也退下不來,是個不死不休的局。以前齊鼓相當的,很少真動手。都知道對方程度,即使動上了,彼此也討不了好,半斤八兩的數兒。但願意比自己強的比,一次下來雖然輸了,比自己練一年,還有收穫。不如自己的,沒興趣搭手,老一輩人比現在人實際,動手就是學習。遇到懂行的,都互相藏著,怕被串了東西。真有一場下來,學了不少東西走的,根基悟性好的人,能偷拳。別露真活兒,一旦做出真形,他一看就明白了,知道你在幹嘛,回去改頭換面就成了自己的,但瞞不了高手,什麼就是什麼,換了招式,勁改不了。練不到那個程度,想偷也偷不到,擺在眼前,也認不出來,這是還沒練出一門深入的功夫。

震腳發力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破局或驚詐對手。後者好理解,前者破局也叫換勢,遇到比自己高的了,勁路被拿住,角度全部被封死,成了甕中捉鱉,想破出去,掙個上遊,被對方連蓋帶吞的發不出力,這時候震腳能改身上的勁,瞬間一震,對方有可能就罩不住,緩過一口氣,也許有轉機,是個脫困的法子。震腳沒有抬很高的,都是陡然一震,一震即收。這需要循序漸進練習。嚴格的說,震腳是個檢驗方法和用術層面上的東西,不建議拿震腳來練功,水泥地不行,必須是土地才好。這活兒得有師父帶,而且是練到一定火候的產物,功夫淺,震了也白震,沒用。不會震還容易傷腳跟和膝蓋。震腳不是以最大力量跺腳,而是周身瞬間「炸合炸開」,要會用身上的勁來震腳發力。

震腳打夯,平地打雷~拳諺

相關焦點

  • 在這個美麗而殘酷的世界,打拳到底是為了什麼?
    但當人們了解拳手們為何要走上這條路之後,他們便會明白,擂臺上的選手那般拼打到底是為了什麼。2017年12月17日,崑崙決木蘭傳奇1/4決賽第一場,由中國拳手徐燚對陣美國拳手瑪嘉麗·阿爾瓦蕾茲。簡單說,這只是一場散打高手與泰拳高手的對決,但這兩個人所背負的東西,都令人意想不到。22歲的瑪嘉麗習練泰拳為主,曾獲北美冠軍,保持全勝戰績的她也是首次參加自由搏擊比賽。
  • 練拳就是恢復,「先天活力」,多體會這些要領
    推動這個詞,還不貼切,應該是波動。繞著甩出去,卷著抽回來。用肋勁撬胳膊,用胛骨合後腰。太極拳勁,像個不倒翁,重心通過胯,沉到底下。光沉下去還不行,胯還得活,調動靈活,換胯走襠弧,用心駕馭自重。 那天來個好友,我倆單手推,不到幾回合,他把圈一撤,說道,你又沉了。我說每天練,不敢閒著。他說,你看看這個,兩臂翻飛,噼裡啪啦,肩軸轉速極快,隨意掄了十幾掌。
  • 練拳要有實際效果,「活勁在筋,沉力透骨」,看懂之後多體會
    寫字練氣,唱歌調嗓,練拳養勁。養勁如養魚,玩的是水,要的是活。修行師於古,而不泥古,不失古意,始終清醒,方能趨於上乘。古人修為領悟,厚積深磊,體系龐大,需棄糟粕,取精華。身心健康,目的正,動力純,效果顯著的,我們都要學習。打拳和做人一樣,要誠實不欺。因人而異,甲喜歡的,乙未必合適,眾口難調,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沒有大一統功夫,武林是個生態圈,武只是一方面,還有林林總總。
  • 陳正雷:只管打拳,拿出了絕活
    路麗麗說的,字字珍貴,獲得了少帥陳斌和陳媛媛一雙兒女的掌聲,也獲得了眾位拳師拍手叫好。我也有著強烈的共振。我說: 陳師母在說什麼?陳師母在說,陳正雷是為太極而生,為太極而活,他的心、他的魂、他的意,全部都是陳氏太極。他淡泊名利,只管聚精會神練拳。
  • 為什麼有人練拳多年水平仍不高?這個答案我心服口服!
    可是,為什麼有些人練拳多年,甚至幾十年,動作仍不規範,水平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練拳者學拳不認真,練拳不細心,鑽拳沒耐心,粗枝大葉,偷工減料,丟三落四,手、眼、身法、步不到位,許多細節表達不出來,勁點不明,甚至有些動作違背拳理拳法,走形變樣,忽略了此拳豐富而細緻的內涵。
  • 練拳都有一個過程,「說說襠弧」,它會助你提高
    練拳對路,一年強似一年,身體清爽振奮,心態開朗,腦子靈光,步履穩健。說撐肋,好似打傘。說崩胯,臀肌騰騰。松活肩頭,手臂綿沉似蟒。後背整混,虛胸懷抱嬰兒。 我佛拈花,迦葉微笑。不聽說,只認做。行家眼裡,只看如何操作,不管你說什麼。只要一動,會不會拳,他就知道了。起落似箭,跟腱彈性大,小腿力道足。
  • 陳娟:居家練拳 保持良好心態
    在自然環境中練拳,讓她感受到身心的愉悅。陳娟說,疫情期間,她依然堅持每天練拳一小時左右。在她看來,太極拳不受場地限制,十分適合居家練習,是非常好的全民健身運動。因為每天打拳,陳娟說前段時間雖然整天宅在家裡,自己也沒有出現過焦躁、不安的情緒,始終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心態。
  • 陳法拉穿小背心秀身材 學打拳有板有眼(圖)
    香港《明報》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香港《明報》消息,黎耀祥與陳法拉前晚為新劇《傳愛事務所》拍攝練拳戲,雖沒時間學打拳,但仍打得有板有眼。陳法拉穿上小背心秀身材,問她可有要求男友薛世恆當人肉沙包練拳?她笑說:「不需要,如果我下次飾演殺人犯怎辦?」
  • 《須臾之道 》原著講解:練拳經驗談02
    有一天早上漫步中,看到臺大文學院門口,有一批人在打太極,觀察了幾天,徵得同意,我最後加入了這個太極拳團體。每天早上六點二十五分開始練拳,打到七點十分。隨後老師會推推手,應要求下,也會練一下太極劍給我們看看。 這位老師叫柯啟華,服務於臺灣大學。論起他的老師,就是赫赫有名的「五絕老人」鄭曼青。鄭曼青師承楊澄甫,所以算來我學的就是楊家拳,與我在植物園學的一模一樣。
  • 練拳貴在專一,專一則精熟
    練低架目的是為了養成一種發勁的模式,把習慣性的拙力化去,改成周身渾圓一體的定型,等到練成這種定型,才可以練真正意義上的實戰打法,不然的話,空有千百招動作,卻沒一式可以真正用的上的。高手打人自然不會用很大的動作來蓄髮內勁,周身一動皆有,越高越是不露痕跡。心意形意高手,從來沒有在實戰中用矮身低架的。但見一抖之下,對手已經敗北。練太極拳不能蹲下,因蹲下力散,練拳只要斂臀,本就蹲不低。
  • JM被抓了,這個事兒才剛剛開始.
    後來一群打拳的認為我沒有公開譴責如何如何——那是因為打拳的不明白,在案件偵破階段的時候,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不需要向外界公布的。有些時候,網友們看似聲討的事情,往往也是一種通風報信。現在人是在國內,抓了固然很好,從側面也能說明這個人確實是有些迂腐和愚蠢的。如果是個窮兇極惡的,從各種各樣打拳的把信息公開發布在網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著手跑路了,而且最終跑路成功的案例,並不少見。
  • 練拳筆記 : 各種勁解、不懂勁白費功、八字秘訣
    每當我讀後都倍感其對拳理的論述準確和通俗,也就越感到這些筆記彌足珍貴,這是孫先生半個多世紀來練拳的體會和心得,是孫先生的汗水、時間與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武術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又一成果。雖然我不是孫先生的弟子,但我有幸讀了他的《筆記》並將其逐一珍藏至今,為了能夠與廣大武術愛好者共同分享,我擬將其酌校並數位化,逐一在此發表,我想此舉孫先生不會責怪吧!
  • 打拳要搞明白這個事兒,「正骨尋筋」,它會使你事半功倍
    這些事兒,都是基本功,要好好訓練。兩肩鬆開,兩肘沉下,微縮小腹,凝神專一,抱球站立,用側腰呼吸,一鼓一收,再將意念往後腰引,慢慢集中到脊柱,腳底蹬一點力上來,領住了頭,開始讓腹腔轉動起來,手臂輕輕抱著,小臂反覆的擰,肘不動,慢慢運化一段時間,你的身體內在會更靈敏。帽子小,耳朵冷。什麼都講究合適,尤其是勁,不溫不火的,持個中度,興奮了發力,平靜時轉而綿沉。並非勁別多,是勁變化多。
  • 功夫高手練拳慢吞吞的秘密
    以前的人為了將武術這種殺伐技術訓練體系,練到身體上成為一種本能,為得到老師的秘密,是千方百計的。老師要給學生餵拳,動手後學生全力以赴,老師則要留著分寸。老拳師餵拳比比武還危險。很多學生不相信老師把東西都全教出了,偷襲試手,最後師徒互有死傷是常有的。還有拳師名氣大,別的拳師來比武揚名,偷襲且互有死傷是常有的。以前的拳家與人時刻保持距離,就是隨時加以防備。
  • 練拳五不可
    練拳應;百會領起,心清目明,身體中正,氣血暢通,含胸鬆柔,滿腔是空;蹋腰斂臀,氣暢下行,開襠貴圓,根固枝榮,腹實心虛,中氣貫通,太和元氣,才能浩行。第二:練拳不可使用拙力。拳論講,練拳何嘗不用力,不用力何謂武術……。這告訴了我們練拳一定要把力在放鬆的基礎上爆發出來,這樣才有彈性,有靈勁。所以練起拳來就會鬆柔圓活,輕靈沉穩,積柔成剛,剛柔互變,不凹不凸,一片神行。第三:練拳不可急欲求成。
  • 除了打拳,你還會做什麼?
    忽然想到了那句好多人向這個行業提出的疑問……除了打拳,你還會做什麼?這句話我也曾問過一些朋友,大家的回答,也總是類似的……在沉默了幾秒之後,做教練吧,又或許,幸運的話,自己開一家拳館,恩,也許就不做這行了,到時候另謀出路吧……
  • 太極拳的功法之一,「虛胸如淵」,這個事情對你很重要
    一起練拳,是不是同門,都是情誼。珍惜師父和同門之間的感情,這是珍貴的人生經歷,很特殊。事兒,要往開裡想。拳,則要往精深裡走。練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發現,功夫深湛,內環境極度安靜,真空。突然打出個暴雷般的勁,憑空破出個點來。體內異常敏感,自己腔子裡的事兒,都清楚,不用讓別人看,自己都懂。這是動物的本領,有自愈能力。什麼是大才,能把一門東西發揮到極致。
  • 《易經》「地雷復」解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這一章,我們來講64個符號的第一部分,這麼一部分下邊的符號是「震」上邊的符號由「坤」「艮」「坎」「巽」「震」「離」「兌」「乾」的順序依次進行組合。下邊的符號代表「整體趨勢」。上邊的符號代表「外在情況」。比如你做某件事要達成某個目標。事和目標是不變的,而過程中的情況是多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