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悟在天成。不求盡言拳道之妙,但求無愧天下之心。人要學會躬身,以敬天地。再躬身,以謝父母。師父如父,大恩無言,唯有一生精進不懈,方不負師恩。行萬裡路,見無數人,閱千家書。寫字練氣,唱歌調嗓,練拳養勁。養勁如養魚,玩的是水,要的是活。修行師於古,而不泥古,不失古意,始終清醒,方能趨於上乘。古人修為領悟,厚積深磊,體系龐大,需棄糟粕,取精華。身心健康,目的正,動力純,效果顯著的,我們都要學習。打拳和做人一樣,要誠實不欺。因人而異,甲喜歡的,乙未必合適,眾口難調,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沒有大一統功夫,武林是個生態圈,武只是一方面,還有林林總總。以人為本,以德為本,以武為本。強其體,壯其魄,健其智,育其德,固其功,悟其道,自強不息。我想這就是,練武目的吧。
有些武術語,要有所了解,術語有味道,門道很深。什麼叫吃裡,推手時,我臂力沉,進入對方圈裡,壓製得住。長勁氣順,筋勁足。三盤絞纏,拳分上中下三盤,由上到下,猶如擰毛巾,麻花鋼。先撐傘,再擰絞,這是總法。象形取意,不僅模仿動物,還有自然動態。公眾號太極浮屠。舊時,二人較技前,先亮門子。門子,西北拳用語,意為走兩步,亮亮招式,看看門道。門子能窺虛實,觀陣審勢,心裡有數。練拳就是練功,不是亮門子,要動心忍性,穩穩的,實打實的練,自己不玩虛的,對方才無機可乘。過門,活步搭手,雙方一動勁,勢均力敵,都挺整,手撒不開。一瞬間,彼此換了個兒,手還搭著。二門是什麼,兩肘之間,身前門戶。前身合住勁,背後才打得開,腹肌與胸肌,都要具備彈性,能瞬間整合。練拳多琢磨,每一式,都有拳意,就是幹嘛用的。分主手和輔手,時而右手為主,有時是左手,不要偏廢。有人練拳,右手比左手,強出一大截,除專項硬功外,還要均衡發展。
死肉不練筋,活筋才煅骨。不要超負重,長期這樣,肉就僵了。肉一僵硬,筋就萎縮無力。肌肉很寶貴,在於它有彈性。打太極拳,會學放長,也要學收縮。做個測試,平舉雙臂,掌心向上,肘不動,摺疊小臂,貼緊大臂,再伸直。加快速度,飛快摺疊小臂,看看一分鐘能做多少,二頭肌彈性,對你的發力,很有幫助。肌肉完全活開,無拘束,再練筋腱張縮。留意個事兒,擰小臂,一定沉肘,壓縮背闊肌,這樣就接上了。沉勁有什麼用,練出骨力。骨力沉重,唯有力沉,才能貫骨。力與勁,有何區別,力是持續性的,一直等速打拳,力道均勻,持續一個強度,這就是力。勁是什麼,頻率活,有強弱變化。力與勁是一個東西,都是能。沉肘,肋骨撐開,還不夠,要收緊小腹,拔腰豎脊,十字支撐就出來了。領住頭,箍住臀,湧泉微微碾地,合襠勁,輕輕的,命門有個掙勁,一觸即發。這個結構,力道會整,且很沉,透到骨頭裡。人的精神,來自血氣,骨髓造血,用功力激發浸透。不要以為,洗髓經僅僅是心法,那是一種高深的內動功夫。很多持咒的人,通過音頻變化,激發丹田,使內臟震顫,沉著骨力,去改善血循環,與造血機能,這也屬於內功範疇。武術也有吐氣開聲,原理相同。
原創武學文章,公眾號太極浮屠,感謝關注!
執大象,天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