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要有實際效果,「活勁在筋,沉力透骨」,看懂之後多體會

2021-02-12 太極浮屠

大道至簡,悟在天成。不求盡言拳道之妙,但求無愧天下之心。人要學會躬身,以敬天地。再躬身,以謝父母。師父如父,大恩無言,唯有一生精進不懈,方不負師恩。行萬裡路,見無數人,閱千家書。寫字練氣,唱歌調嗓,練拳養勁。養勁如養魚,玩的是水,要的是活。修行師於古,而不泥古,不失古意,始終清醒,方能趨於上乘。古人修為領悟,厚積深磊,體系龐大,需棄糟粕,取精華。身心健康,目的正,動力純,效果顯著的,我們都要學習。打拳和做人一樣,要誠實不欺。因人而異,甲喜歡的,乙未必合適,眾口難調,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沒有大一統功夫,武林是個生態圈,武只是一方面,還有林林總總。以人為本,以德為本,以武為本。強其體,壯其魄,健其智,育其德,固其功,悟其道,自強不息。我想這就是,練武目的吧。


有些武術語,要有所了解,術語有味道,門道很深。什麼叫吃裡,推手時,我臂力沉,進入對方圈裡,壓製得住。長勁氣順,筋勁足。三盤絞纏,拳分上中下三盤,由上到下,猶如擰毛巾,麻花鋼。先撐傘,再擰絞,這是總法。象形取意,不僅模仿動物,還有自然動態。公眾號太極浮屠。舊時,二人較技前,先亮門子。門子,西北拳用語,意為走兩步,亮亮招式,看看門道。門子能窺虛實,觀陣審勢,心裡有數。練拳就是練功,不是亮門子,要動心忍性,穩穩的,實打實的練,自己不玩虛的,對方才無機可乘。過門,活步搭手,雙方一動勁,勢均力敵,都挺整,手撒不開。一瞬間,彼此換了個兒,手還搭著。二門是什麼,兩肘之間,身前門戶。前身合住勁,背後才打得開,腹肌與胸肌,都要具備彈性,能瞬間整合。練拳多琢磨,每一式,都有拳意,就是幹嘛用的。分主手和輔手,時而右手為主,有時是左手,不要偏廢。有人練拳,右手比左手,強出一大截,除專項硬功外,還要均衡發展。


死肉不練筋,活筋才煅骨。不要超負重,長期這樣,肉就僵了。肉一僵硬,筋就萎縮無力。肌肉很寶貴,在於它有彈性。打太極拳,會學放長,也要學收縮。做個測試,平舉雙臂,掌心向上,肘不動,摺疊小臂,貼緊大臂,再伸直。加快速度,飛快摺疊小臂,看看一分鐘能做多少,二頭肌彈性,對你的發力,很有幫助。肌肉完全活開,無拘束,再練筋腱張縮。留意個事兒,擰小臂,一定沉肘,壓縮背闊肌,這樣就接上了。沉勁有什麼用,練出骨力。骨力沉重,唯有力沉,才能貫骨。力與勁,有何區別,力是持續性的,一直等速打拳,力道均勻,持續一個強度,這就是力。勁是什麼,頻率活,有強弱變化。力與勁是一個東西,都是能。沉肘,肋骨撐開,還不夠,要收緊小腹,拔腰豎脊,十字支撐就出來了。領住頭,箍住臀,湧泉微微碾地,合襠勁,輕輕的,命門有個掙勁,一觸即發。這個結構,力道會整,且很沉,透到骨頭裡。人的精神,來自血氣,骨髓造血,用功力激發浸透。不要以為,洗髓經僅僅是心法,那是一種高深的內動功夫。很多持咒的人,通過音頻變化,激發丹田,使內臟震顫,沉著骨力,去改善血循環,與造血機能,這也屬於內功範疇。武術也有吐氣開聲,原理相同。

原創武學文章,公眾號太極浮屠,感謝關注!

執大象,天下往

相關焦點

  • 練拳明虛實,出手有分寸!
    凡太極拳練家懂勁之後自然懂得聽勁,悟性好的人,練拳不久也具備聽勁功夫。有了聽勁功夫對於深研究太極拳、提高技藝是走上一條大道,練家到這一學練階段,不會再走彎路。當然,在拳家身上聽勁,是從接觸點上去感覺到的勁,不是常人理解的勁或力。在太極拳高層次拳家身上聽勁,在接觸部位感覺到的或是聽到的是什麼勁呢?其實,聽勁,在對方接觸部位上並沒有勁,也不是力。
  • 練拳就是恢復,「先天活力」,多體會這些要領
    動手不為能,腰背催胛肋,這就強多了。 天道煌煌,萬物皆勁。所謂催,一節推動一節。推動這個詞,還不貼切,應該是波動。繞著甩出去,卷著抽回來。用肋勁撬胳膊,用胛骨合後腰。太極拳勁,像個不倒翁,重心通過胯,沉到底下。光沉下去還不行,胯還得活,調動靈活,換胯走襠弧,用心駕馭自重。
  • 靜心體會拳感,「勁似軸承」,看懂之後慢慢調試
    有了空間,就能發揮,乾淨利落脆。神氣不止在眼,更在於身勢。勢為何物,你看一人高興暢快,渾身散發熱情,骨子裡洋溢著興奮。再看一人戾氣深重,一股濁氣感染周遭,鬱悶幽暗。通透,擴張,流通,這是正勁。憋悶,固執,僵化,這是邪勁。邪不壓正,拳要取正化邪。善用功勁,使身體舒泰,這是好的。不善用勁,勁路不通,壓抑身心,這是不好的。身體願意接受的,就是你的方向。自己最懂自己。打拳知協調,善權衡,這是有智慧的。
  • 天下武技以練筋為第一要務,拳功並練在「意」則靈
    首先要剔除一個觀念,就是筋並非只是那幾顆大的,如腳筋手筋之類。正確的觀念應該是:筋無處不在。中醫講究氣血,卻很少提到筋,這個東西只在道門秘傳,或者在武林行裡秘傳。人身有十二大經絡,同時也有十二大筋絡。氣動血行,有經絡的地方就有血管,還要再加上一句:有血管的地方就有筋,且有筋的地方才有經絡。因為筋養氣,氣養血,血再養筋。筋長一寸壽長十年,筋長力大,武術抑或養生,都要練筋。
  • 練拳都有一個過程,「說說襠弧」,它會助你提高
    練拳對路,一年強似一年,身體清爽振奮,心態開朗,腦子靈光,步履穩健。說撐肋,好似打傘。說崩胯,臀肌騰騰。松活肩頭,手臂綿沉似蟒。後背整混,虛胸懷抱嬰兒。 我佛拈花,迦葉微笑。不聽說,只認做。行家眼裡,只看如何操作,不管你說什麼。只要一動,會不會拳,他就知道了。起落似箭,跟腱彈性大,小腿力道足。
  • 練拳貴在專一,專一則精熟
    練拳時當細細體會,找它的要領。找著要領之後,經常練習,不數月便用兩臂有松沉的感覺,兩肩有些酸痛的情形,以後拳意就會達到手上來了。這全是由於在鬆軟的基礎上著手練功作出來的。如果只是散漫飄浮的練法是不行的。
  • 肩扭到筋了怎麼辦?
    肩扭到筋了,一般會造成所傷筋處的無菌性滲出,從而會引發局部的紅腫或者疼痛症狀。所以,對症治療措施包括如下幾項方法: 首先在傷後的急性期,也就是兩天之內,給予傷到筋處的冷敷治療,具體方法為毛巾包裹冰塊直接敷於筋損傷處。
  • 「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你知道太極拳有哪些基本功呢?
    練太極拳首先要。「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有功做根基,各種動作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練拳也才能真正強身健體的效果。什麼是「功」?我理解「功」就身體素質,也可簡稱為「體質」,例如力量、耐力、速度,穩定性、靈活性、柔韌性、協調性、爆發力等等。這些身體素質提高越大,功夫就越深;功夫越深,體質就越好。「功」靠一個「練」字,功夫是練出來的。要練功必須多吃苦,要練高深功夫必須吃大苦,怕吃苦是不行的。
  • 乾貨篇:滷菜英雄告訴你什麼是透骨香? 它與什麼香料同時使用效果最佳?
    其實辛香料要是想組方配好,在英雄哥看來是有一個公式的,而這個公式是你對君臣佐使理論和香料藥性以及互補關係、抑制關係的了解,依照這個公式,作為中軸線,當你在涉及到配方組合配方的時候。就有了一個準則和依據。
  • 內家拳抻筋拔骨,內家拳如何練抻筋拔骨-典傳筋骨開發
    內家拳的抻筋拔骨,需要做到「松、活、彈、抖」。所謂「松」就是肌肉能夠松,「活」關節能夠活,「彈」就是大筋崩彈、運動,「抖」就是內家拳撐筋拔骨的訓練效果。練習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數量累積來達到筋骨松活彈抖的效果,在練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呈現出筋骨齊鳴的效果,再繼續訓練的話,慢慢的,我們會發現皮肉與骨架之間會產生分離度,也就是拳譜上所說的骨肉分離的狀態。一旦達到這樣的效果,打擊的勁力以及穿透力都大大地增強,整個攻擊力會有質的提升。
  • 【好文轉載】練拳要抓住骨盆、脊柱來練
    你的支撐腿,仍然要撐住,胯發力,另一條腿只是被拋射出去!這就是整體發力。說白了也就是腰胯勁,腰胯勁主要有兩種,束展和開合,這兩種發勁方法下面可能講到。另外我們要再講講手臂被拋射出去以後,還要收得回來,因為你的手臂不是箭,你必須要它回來,回來的發力過程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在你一個打人動作的瞬間要有兩次發力過程。而且你的發力必須要打一個起落,為什麼呢?
  • 阿福說內家拳之 骨正筋柔氣順,放鬆與用力的真正含義
    所謂的放鬆是指用筋的力,並不是真的松松胯胯,並不是不用力。而現在練傳武特別是練太極拳的,大都是以放鬆的方法來練拳,結果練了幾年甚至幾十年也不出功夫,健身養生效果也很有限,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光,阿福也曾經是其中之一。 因此,內家拳的奧秘不在於放鬆,而在於要用筋骨之力。
  •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外家拳法,崇尚筋勁骨力,主於搏人,這是公認的,有受力之弊病。內家拳法,崇尚內勁為主、外形柔弱無骨、內外合一而以柔用剛為用、靜以制動、主於御人,這也是公認的,有不受力的特點。而「明勁」是內家拳法的初級功夫內容。為什麼這樣說?
  • 【理論】練拳筆記:名言解
    有反打、返打、側打、扣打、翻打、擺打、撞打。(9)兩手只在洞中藏丹田兩側為洞,肩打時一手封閉一手藏,用肩的手洞中藏以突出肩。(10)左右全憑蓋勢取肩打要有壓倒蓋住對方的氣勢。肩擊距離雖短,因為是根節所以勁力大。(11)束長二字一命亡束者縮也,長者伸也。
  • 體會一下這個東西,「定膝頂髖」,為你詳細介紹
    先得了法,塑造了形,門裡門外都有。練拳不是表演,不為給人看,風霜日月,我練我功。心裡有譜了,手頭就有準兒。好不好看,時代審美問題,非關功夫。好看不中用,不能叫拳。東西落地結果,必定修出實際。好東西,不能缺東西。人都有好奇心,今天練這個,明天練那個,一不留神兒,流於了浮表,失了真經。高手必有一門經歷,不輕易換拳,東西見亮兒了,再行觸類旁通。譬如說,形意高手練練太極,又增進形意認知。
  • 對付腰突要這樣做,一天一次,強筋健骨,奶奶多年腰疼終於好了
    對付腰突要這樣做,一天一次,強筋健骨,奶奶多年腰疼終於好了腰間盤突出這種發病機率越來越高,也越來越趨於年輕化,我們身邊很多朋友就一直活在腰間盤突出折磨中。腰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哪些:1、外力撞擊腰部,被外力衝撞之後,很容易造成損傷。尤其是在成年之後,腰椎退變,在受到外力衝擊時,無法有效恢復,很容易引發腰突。
  • 【重磅連載】《練拳—顛覆中傳承》之《最後一課》
    可包含在空間變化之範圍內,每一點都有加速而不是勻速,感覺就會不一樣,會有輕靈柔韌的感覺。現在的太極拳練者一般都不懂這速度之說,多以勻速練拳,總給人以呆滯之感。太極拳說的是整體力,而整體力要在節節分家而又貫穿的情況下協調出最大的力量。全身協調其實是說全身二百多塊骨骼組成的合力,而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有上肢腕、肘、肩關節。身體軀幹的脊椎關節。下肢的胯、膝、踝關節。
  • 高層次練拳的共同性
    「靜心聽之」,心裡很安靜,體會裡面氣是怎麼走的。太極拳講柔勁,別的拳講暗勁、化勁。胳膊一出,往前一走,要體會從裡邊抽回來。太極拳的抽絲勁是從裡邊抽,不是從外邊抽。形意拳講三勁,郭雲深講從裡邊體會這個東西。勁是從形體裡邊走的,從裡邊擰著出去,再從裡邊抽回來。如果結合呼吸這樣去體會,感受就會更明顯。「臂彎指掌間,似有膨脹伸張之意。此外運腰挺足,亦復如是。」
  • 一般人不練拳,練拳人不一般!
    愛練拳的男人和女人總是別有一番意味,經得起風雨,享得了從容,睿智優雅,值得信賴。練拳的男人最有魅力:愛練拳的男人不會變壞一套拳法能歷經百年而不衰,除了剛柔並濟外,還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在裡面。所以愛練拳的男人有內涵,懂天文節氣,懂地理環境,懂人生百味。從站樁的環境氣候到太極起勢的角度,從摟膝拗步的練法到雲手的歷史、變化等,他們可以從文學到美學,從地理到天文、物理,無所不會。愛練拳的男人很睿智一套拳法經受過實戰搏擊的洗禮、碎骨滴血的磨練之後,才能百鍊成拳,留下的只是不戰而驅人之兵的智慧。
  • 練拳多年也沒跳出這些誤區 ,看看你有嗎?
    不是我要出力把對方打傷、打殘。太極古拳論中說「彼不動,己不動;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看的出來,太極拳是被動,借力的拳術,即根據對方的客觀實際做出一定的還擊。旨在保護自己的同時破壞對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