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請在有WIFI的情況下,觀看精華版視頻。文末有視頻完整版,敬請關注!
本期輪值毒叔
衛道騎士·李星文
李星文:《急診科醫生》現在已經播了一段時間了,關於劇情和醫療專業知識有些議論。醫療劇也不是新鮮題材,這次《急診科醫生》裡頭,鄭導想突出表達一些什麼東西?
鄭曉龍:雖然講的是醫療醫患,或者醫護人員之間的故事。我覺得它還是表達一種人文關懷,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包括一些倫理方面的故事,我覺得這是比較有意思的。各種病都是先到的急診科,所以說它也就是各個科室,各種病症都要碰到,病患的樣式也特別多,另外,人也特別複雜,有急病的,也有不是急病的,但是他跑急診科來看,裡面有很多人生百態的故事。面對這些患者,這些醫護人員的態度也反應出他們的精神面貌,和他們深刻的人性關懷。
李星文:這次開播以後,其實網友的議論是非常熱烈的,有沒有一些反饋的聲音傳到您的耳朵裡頭?
鄭曉龍:反正我聽說現在追這劇的人挺多的。我的朋友或熟人有的發微信、發簡訊告訴我,他們有的在澳大利亞追劇,有的在美國追劇,有的在中國追。另外我特別高興的是,這劇的原創作者點點給我發微信說,她覺得劇裡的手術做得非常漂亮,特別是醫療的一些動作,包括用詞都非常準確,節奏很快,她還是很滿意的,你知道導演能讓編劇滿意是最難的。
李星文:是。
鄭曉龍:就我原來也是編劇出身,我看人家導演導我片子的時候,很難讓我滿意,因為編劇寫劇本的時候有他想像的一些東西,你要把它呈現出來有時候是很困難的。
李星文:點點老師是醫生出身嗎?
鄭曉龍:她當過四年的急診科大夫,所以說她對醫院的情況非常熟悉。
李星文:既讓原創作者滿意,同時也使醫生的身份滿意。
鄭曉龍:其實我覺得特別難,所以當時她滿意,我特別高興。
李星文:開始的幾集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好多線頭都是交叉進行的,像酒駕造成交通事故的,有的是受傷以後不懂得常識,導致破傷風的,還有沒結婚不懂得避孕,導致成為單親媽媽的,還有渣男服用過量偉哥出事的,各種都有,甚至醫院內部的一些職場紛爭,還有一些情感糾葛,也露出了苗頭。大家說這確實是現實主義作品的底色。那麼鄭導您現在對現實主義是怎麼理解的?
鄭曉龍:我覺得現實主義是現在創作當中,應該大力提倡的一種創作態度和創作方式。要根植在現實生活當中,真正的優秀作品都是跟現實分不開的。哪怕用浪漫手法拍,但它的根也必須是現實的。什麼是精品?什麼是高峰?咱們有高原沒高峰,精品實際就是大浪淘沙歷史遺留下來的作品,比如說這片子當年得不得獎,收視率高不高,然後掙不掙錢,都不能證明它是精品,只有歷史和時間遺留下來的才能算精品,比如說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唐詩宋詞,這都是時間淘出來的,歷史遺留下來的。《紅樓夢》當年是禁書,根本就不讓讀,但現在它是高峰,是精品。
李星文:還是百科全書。
鄭曉龍:而且比如說託爾斯泰,列寧講他是俄羅斯封建社會一面鏡子,託爾斯泰都沒聽過這詞。為什麼他們成為一面鏡子?他們成為高峰?他們堅持現實主義態度,對那個時代客觀的反映和描述,並且表現了人性的光輝和違背人性時的傷害,這就是高峰的基本原則。我們文藝作品要有鼓勁兒的作用,娛樂的同時,我們的文藝作品要想成為高峰,還要有認識的作用,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要有認識價值。所以用現實主義手法拍攝出來的東西,對那個時代是有認識價值的。
李星文:甚至一些基本規律都被打破了。
鄭曉龍:比如說不能寫一些現實生活當中矛盾黑暗的地方,悲劇在某種意義上讓人產生了對黑暗的這種揭露,讓人產生一種悲劇效果,讓人的內心有了更深刻的那種感受,才有了要反思並且要改變的願望。它的力量常常大於直接的正能量。
李星文:正面的,永遠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這個。
鄭曉龍:我覺得應該是什麼樣式的文藝作品都應該有,這才是百花齊放,比如說悲劇的、喜劇的、正劇的,只要你是積極的、表現人性光輝的、表達老百姓生活當中的真善美的,反對假醜惡的,批判黑暗,都應該支持。所以現實主義是這些創作的基礎,是一個基本態度。包括我拍的那兩個古裝戲,也是完全按現實主義拍的,它不是純娛樂的,比如《甄嬛傳》對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是非常明確的。在美國放映的時候,中國的電視劇,還真沒在美國的Netflix這種主流頻道上放過,只有《甄嬛傳》放過,它有一個廣告詞講一個不屈的靈魂,一個弱女子對抗整個大清帝國,它就是從人文的角度來講,最後一次是對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在臺灣已經第三次重播了,也是從來沒有過的情況。瓊瑤就說這個片子是講,愛不成產生的悲劇。
李星文:這是她的角度。
鄭曉龍:但它是講這種情感悲劇的故事,是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一個批判,它的產生也是悲劇。這是現實主義態度。
李星文:不一定非得是現實題材,古裝也可以是現實主義。
鄭曉龍:古裝也可以是現實主義態度。《甄嬛傳》是講封建社會末期最黑暗的時候,那《羋月傳》我為什麼就變成歌頌?那是從奴隸制到封建制轉化的過程當中,不是封建社會這個階級和形式,她的出現是積極進步的,她面對的是奴隸制,所以是積極進步的,所以她應該得到歌頌。我拍《羋月傳》就是採取歌頌的態度和立場,因為羋月主張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她主張平等,把貴族分封都給取消。所以我覺得羋月的這些表現是很積極的,如果沒有羋月的執政,就沒有秦始皇后來的統一中國,羋月死的時候,秦國已經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佔了一半江山。
李星文:對,在秦國崛起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
鄭曉龍:非常重要。她堅持商鞅變法,堅持法治,依法治國,咱們現在國家也該提依法治國,而且這是國家統一,義渠王就是要分裂,贏華他們就是要恢復分封制,恢復奴隸制,她都反對,她要堅持她自己,我們講的是她是怎麼成長成為一個太后的過程。
李星文:她是當時先進文化的代表。
鄭曉龍:她代表了先進文化,你就要把這個人寫得非常乾淨,而且是往上寫。
李星文:從到達率來說,《羋月傳》和《甄嬛傳》實際上都是很高的。《甄嬛傳》其實當時播出收視率就高,重播率也非常高,《羋月傳》可以說是近幾年兩臺聯播的一個,幾乎是收視紀錄的保持者。後來從觀眾的反響來看,《甄嬛傳》作為一個不屈的靈魂和整個王朝的對抗,可能這裡頭批判的元素要多一些,這個接受度大家更高一點。《羋月傳》以歌頌為主的思路,接受度要低一點。
鄭曉龍:它是兩個東西,《甄嬛傳》裡面更多的講的是女人之間互相和皇上之間鬥心眼。在《羋月傳》裡面就少了很多。
李星文:宮鬥少了。
鄭曉龍:宮鬥少了,可是它的家國情懷更多了。我了解的《羋月傳》在幹部當中,在知識分子當中,特別是大知識分子當中,影響比《甄嬛傳》還大,但《甄嬛傳》就是不管什麼人,特別是普通老百姓都看的下去,而且他都為甄嬛這個事兒感到悲哀。甄嬛想追求真正的愛情,然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那種,一生當中只有一個這樣的愛情。
李星文:實現不了。
鄭曉龍:她根本在封建的婚姻制度裡面不可能實現,所以說她最後是一個悲劇。她想愛,但是得不到。
李星文:拍《甄嬛傳》之前,人家問您最滿意的是什麼,你說是《永不放棄》,然後直到拍完《羋月傳》了,再問這個問題,還是說最滿意的是《永不放棄》,你說心裡頭一直對這個醫療劇是情有獨鐘的?
鄭曉龍:對,我對醫療劇裡面人文關懷的很多東西是非常喜歡的,它很直接,非常清楚。
李星文:那麼作為《急診科醫生》來說,一方面,我們為了這個專業性下了很大的功夫,總體來說是得到認可了。當然不管是百密一疏也罷,或者說是電視劇也罷,還是對醫療層面有一些吐槽,比如說有個問題,說這個產婦已經三十二周了,說這個時候已經不存在保大人保小孩的問題了,小孩肯定能保住了,拿出來放進暖箱肯定沒問題,您對這些觀眾的爭議有什麼看法?
鄭曉龍:不存在這個問題,但是作為丁嘉麗演的那個媽媽哪知道保大人保小孩,她一定是要保小孩的,你要開刀、要治病就有風險。然後一開始給她做B超,她都會覺得對孩子有影響,所以她一定是保孩子。這種吐槽都是無知造成的。
李星文:丁嘉麗演的這個婆婆實際上本身就是蒙昧的。
鄭曉龍:本來她就愚昧。在這裡面誰說母子同舟。你說這話你以為人聽不見嗎?你說這話一定要保孩子,這是中國原來一直在生孩子發生危險的時候,民間老百姓裡面保大人保孩子。
李星文:永遠有這個選擇。
鄭曉龍:有這個選擇的問題。所以她提出這個話來,所以說她說不存在保大人。但是我們的醫生都沒有說保大人保孩子,所以丁嘉麗這樣說是不對的。我們戲裡的醫生是批判丁嘉麗的。所以說她說這話是她自己沒看懂,是她的愚昧。我覺得這是可笑的。
李星文:丁嘉麗沒有醫學常識,但是她有強烈的意念,我就是要孩子。
鄭曉龍:她沒有醫學常識。這跟有沒有常識有關係麼?
李星文:還有一個問題是涉及到王珞丹扮演的這個江曉琪的。說她回來以後,上任伊始下車伊始就哇啦哇啦,號召大家一起來建立醫療救助基金,這是不是有點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有點脫離國情?
鄭曉龍:是有飽漢不知餓漢飢,是有脫離國情的地方。不要水土不服,那個誰說她的,你別以為那個從美國回來,但是她帶回來一些理念是對的。她帶回來一些先進的想法是對的,只是在中國可能它超前了,但是早晚要走這一步,所以說餓漢飢,飽漢也要告訴你,你怎麼才能吃飽。
李星文:才能吃得更好。
鄭曉龍:才能吃得更好,這本身並沒有錯,只是提前了一點而已。觀念提前沒有什麼錯的,觀念只要是正確,這跟飽漢餓漢沒關係。
李星文:而且它這個人設剛開始的時候就是水土不服的。
鄭曉龍:她就是人水土不服,然後後來慢慢她融合到一塊這樣的,也有她帶來的先進概念,何建一後來也體會到,我眼睛裡不能光有病,他想我們的醫生看病技術水平很高,但是眼睛裡還要有人,這是特別重要的,病人病人,不能光是病,還要有人,包括我們的那些病人家屬,包括病人,只要把病看好了就行,但是人們達到溫飽之後,不但要看好病,還要對心靈有所撫慰,還要感到溫暖,人的要求變高了。
李星文:而且生理治療和心理治療,心理撫慰,我覺得是相輔相成的。
鄭曉龍:這是互相的,而且是應該的。所以說這就是江曉琪從國外她回來,她腦子不能光看病,還要有人。有一場你要截肢不截肢,就算是最後要截肢,你也要聽取別人為什麼截肢的這個意見。後來有一場短腸綜合症,她為什麼寧可擔著這種風險,她也要保證她將來生活的質量,本來醫院這醫生給你剪了就算了,你短腸綜合症萬一有風險,但是她寧可擔這個風險,她也要為病人。
李星文:人文關懷。
鄭曉龍:這就是所謂的飽漢不知餓漢飢。
<請看最完整版視頻,內有劇透 >
▼戳左下角 【閱讀原文】,有驚喜!
《四味毒叔》是由策劃人譚飛、劇評人李星文、編劇汪海林、宋方金四位毒叔發起的影視娛樂圈第一垂直獨立視頻表達平臺。歡迎有個性、有觀點的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經紀人、評論人、出品人等前來發聲,或脫口秀,或對話,觀點不需一致,但求發自內心。「說」責自負,拳拳真誠在心。
微信ID:siweidushu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內容推薦 新媒體商務合作 可發郵件至:912642513@qq.com
《四味毒叔》出品人、總編輯譚飛
執行總編輯曹思東
已涵蓋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新浪、騰訊、搜狐、微博、 一點資訊、豆瓣、知乎、 貓眼、格瓦拉等11大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