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款是個技術活

2020-11-17 佐羅和貓貓

我昨天看見宣璐的悼念微博,有點感慨,隨意發了個微頭條,沒想到評論區吵翻了天。有時一條評論竟然有90多條回復。看了那些罵焦俊豔的評論,我大概搞清楚了那些人罵她的理由,主要是認為她一面聲明不是高以翔女友,一面又故意穿高以翔同款,引導公眾認為她是高的女友,所以認為她在捆綁消費高以翔。


我真不明白,焦早在三月份就聲明了不是女友,和高以翔沒有任何關係,還要她怎樣呢?都正式聲明了,還說人家捆綁,還講不講理了?想逼死人是咋的?

至於衣服,我倒想說,首先,誰模仿誰,誰先穿誰後穿,這都很難說,沒準有時老高也在穿焦的同款,也未可知。另外,所謂穿同款也是個技術活,可不是買一件差不多的一穿就算同款。所以,下圖這個說買一件還買不到的,我只能說你太孤陋寡聞,你對同款存在某種誤解。


高以翔是誰啊?那是高七帥,行走的奢侈品。我只想說,如果有人想跟他撞衫,碰瓷同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剛去世時,我記得知乎有個網友考證了高焦的大部分同款,結果發現,19年後兩人各種同款數不勝數,但這些同款並不是普通的同款。有些是高代言品牌的新款,市面上買不到,有的就是YOYUU的衣服,有的是非常小眾的奢侈品牌。所以,明白了嗎?這個撞衫不好撞,這個同款不容易同。所以,絕對不是買件1.95米穿的大號衣服就能同款的問題。所謂同款,首先必須是同一品牌,有相同的設計元素,但款式又不完全相同,高以翔是怎麼定義同款的?他認為,如果一模一樣,就太過度了。

所以,搞出高級的同款絕對是個技術活。此外,還要看這衣服的難買程度,滿大街都能買到的衣服,那不叫同款。所以,高焦如此高級的同款,誰能解釋解釋?所以有的網友說得沒錯,先不說焦是不是故意穿同款,就憑她能拿出那些衣服,這本身就不是件簡單的事。

我今天說這些,不是想替高焦去證明什麼戀情,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我只想說,無知者不要太無畏,對自己不懂的東西,最好少發言,否則,只會暴露自己的無知,讓人笑話。

另外,下面這個評論,我只能說,說這話的人,你可真敢說。這可能是敢作敢當這個詞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不想說什麼了。


高以翔走了快一年了,對於那些卯足勁黑女同事的,我只想說,你們就消停消停吧。如果高焦之間確實像你們說的,之前沒什麼事的話,那以後也不會有什麼事了,因為高以翔不在了,你們再罵焦完全沒有必要;如果他們之間有什麼事的話,那也早已發生過了,你們現在再罵也沒用,事實還是事實,該發生的早發生了,你們現在就是再罵也晚了。而且不管你們怎麼罵,其實根本傷不了女同事一根汗毛,人家該拍戲拍戲,該代言代言,該上綜藝上綜藝,絲毫不受影響,所以你們就省省吧,何必白費那個力氣呢?

如果你們真愛高以翔,請把對付女同事的力氣,用來對付那些造成他悲劇的人。欺負一個弱女子,算什麼本事?

相關焦點

  • 職場是個技術活,你掌握核心技術了嗎?
    職場是個技術活職場是個技術活,可他要是個技術活,你掌握核心技術了嗎?針對電視劇《職場是個技術活》,分享一些我的「核心技術」,希望能對你些許的借鑑意義。職場是個技術活第三個技術能力高於一切,不要說你還有人脈,資本……如果沒有能力做支撐,你什麼都不是。
  • 切雞雞是個技術活
    我們看《甄嬛傳》這類古裝電視劇,有沒有想過那些太監的雞雞是怎麼切的?按照赤腳醫生的思路,肯定是這樣的:用把快一點的刀,一定要快,鈍的割會把人疼死的,因為古代沒有麻藥。先將刀放在火上燒燒消毒,然後下手,之後弄個止血的草藥敷上,再用布條包紮傷口。其實哪有這麼簡單。男性生殖器官複雜,弄得不好的話會死人的。
  • 夾菜是個技術活
    更有一些人尤其過分,居然對飯菜極其挑剔,帶蔥花的不吃,有香菜的不吃,長貝殼的不吃,含糖高的不吃,我勒個去,沒辦法了,眼瞅著他面前的盤子如小山般越堆越高,終於再沒有別人夾菜的空間了,他卻並不清理,依然我行我素,只吃自己喜歡吃的菜,樂在其中,優哉悠哉。
  • 《職場是個技術活》,一部當代職場勵志電視劇!
    《職場是個技術活》,一部當代職場勵志電視劇!新人總是容易受欺負,尤其在職場上。在《職場是個技術活》中,曲彎彎是個老實巴交的女孩,在大公司上班,卻因為一碗菜而蒙受了不白之冤。這天,午飯時間,曲彎彎拿著自己的飯盒到公司的微波爐熱飯。她打開微波爐,卻發現裡面有一份加熱過的菜,但是因為沒蓋蓋子,濺得到處都是。
  • 看完《職場是個技術活》有感
    電視劇《職場是個技術活》看完了,如果說之前看這種生活類的偶像劇集,我關注的重點就是男主人公最後能不能和女主人公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也就是童話般的結局,王子和公主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 拍馬屁是個技術活
    遠到職場,近在枕邊,父母愛人,領導同事,總有仰人鼻息的地方。這個時代連攝像頭都自帶美顏功能,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提升一下拍馬屁這個人生技能?小時候一直以為「拍馬屁」是個貶義詞,後來看到有本書叫「厚黑學」,又以為拍馬屁只需不要臉就可以了,其實大錯特錯。拍馬屁是個技術活,需要極高的智商情商和研究分析能力,馬屁能拍好的,都是人中龍鳳。
  • 獻媚也是個技術活
    憋了這麼久,總得讓人有個發洩的地方吧。      有人猜測,作為武漢市委的機關報,長江日報自然要聽頭頭的,發這樣獻媚的文章也許是不得已。不過,關鍵時候,臨陣換帥,武漢市的主要領導不可能沒有感覺,這個時候,傻子才去吩咐或者是暗示自己的下屬去寫這樣逆行的文章,他們能混到這一步,也不純粹靠的是運氣。
  • 職場是個技術活哪個臺播出 演員有哪些介紹
    ­    由華錄百納、中影股份聯合出品,新晉導演李木戈執導的都市職場勵志情感大戲《職場是個技術活》接檔《外科風雲》於5月11日登陸北京衛視。該劇不僅集結了王耀慶、潘之琳、應採兒、魏千翔等顏值與演技兼具的演員,還別出心裁的啟用了眾多新人。其中新一任「晶女郎」邱璐璠的加盟令許多觀眾眼前一亮,她所飾演的角色—職場菜鳥大變身的曲彎彎更是令大家頗為期待。。
  • 劉雨昕同款護膚秘籍,帶你Pick她的同款無瑕美肌
    想要劉老師同款完美好肌的集美們趕緊看過來,小編已為你們扒出了她的同款護膚秘籍,讓你輕鬆get她的同款女團美肌!它不僅融匯了DIOR迪奧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合作的專利技術,還從上千種繁花中臻選出四種蘊含非凡能量的花植精萃,能夠喚啟肌膚細胞的關鍵機能, 由內而外沁膚煥活,讓肌膚回溯緊緻彈潤!
  • 趙崔瑋"職場是個技術活"專業術語多 臺詞是挑戰
    網易娛樂5月19日報導 近日,一部職場爭鋒大戲《職場是個技術活》正在北京衛視黃金檔熱播。該劇由王耀慶、潘之琳、魏千翔、應採兒、趙崔瑋等聯袂主演。《職場是個技術活》目前已播出至十三集,從已播情節來看,實力小花趙崔瑋飾演的銷售部經理李楠。
  • 消毒是個技術活體力活 要耐得住刺激頂得住危險
    消毒是個技術活體力活 要耐得住刺激頂得住危險 央視網消息:消毒是切斷新冠肺炎傳播途徑的一個重要手段
  • 「荊村語絲」技術活與良心活
    技術活與良心活文/範美俊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是9月10日。我有24年的高校教齡,而每年這時候心情都有點複雜。這個並不放假的節日期間,多少會收到一些問候,最開始是寫信或明信片,後來是電話簡訊,現在是QQ留言或微信。
  • 《職場是個技術活》第二期,三位求職者慘遭淘汰
    由BOSS直聘和北京衛視聯合打造的大型職場養成類紀實觀察節目《職場是個技術活》第二期已經播出。根據賽制,每兩期過後,3家企業分別淘汰一名求職者,補充新的求職者。那麼在第二期節目中,被淘汰的三位求職者都是誰呢?BOSS直聘趙鵬等嘉賓又傳授了怎樣的職場技術活呢?
  • 抄,是個技術活
    商人特別喜歡「複製」這個詞,因為省成本啊,您要真是個藝術家,一部片子拍5年8年,我們玩不起。類型片是個能複製的東西,所以片商喜歡翻拍韓影也就不奇怪了。再就是中韓都屬於東亞,在文化的兼容性上更好一些,看起來改編的難度也會小很多。
  • 唐一菲做客《職場是個技術活》 她會爆出哪些金句呢
    北京衛視上周五晚上播出的職場養成紀實類觀察節目《職場是個技術活》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小編是非常期待這個節目,早早的就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節目播出了,這個節目也沒讓小編失望,真的是有看點,有乾貨。
  • 北京衛視《職場是個技術活》今晚首播,職場大拿分享求職寶典!
    北京衛視《職場是個技術活》今晚首播,職場大拿分享求職寶典!職場是個技術活北京衛視大型職場養成類紀實觀察節目職場,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的重要階段身在職場
  • 今晚起,北京衛視《職場是個技術活》不見不散!
    通州時訊(微信號:bjtzsx)小編 了解到: 今日21:06,大型職場養成類紀實觀察節目《職場是個技術活》即將播出—— 這檔由北京廣播電視臺、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北京衛視《職場是個技術活》學霸遭遇職場挑戰
    上周五晚,北京衛視大型職場養成類紀實觀察節目《職場是個技術活》首期節目播出。企業辦公室內,9位首發求職者帶著熱忱,邁入職場開始闖蕩。觀察室內,趙鵬、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世界500強企業人力資源專家鄭豔、職場「金句王」馬丁和北京衛視當家花旦徐怡恆,組成職場觀察團觀察選手們的職場表現,中肯分析、金句頻出。嘉賓們的經驗分享、求職者們的精彩表現,引起職場大眾深切共鳴。
  • 螢屏黑馬《職場是個技術活》播出過半,好評壓過歡樂頌!
    而有一部在北京衛視低調開播的電視劇《職場是個技術活》卻以黑馬姿態突出重圍,在一路「大片」包圍下,穩穩佔據著收視榜單上top5的位置。 《職場是個技術活》因為是同時段為數不多的職場類劇集,不可避免地被拿來和討論度頗高的《歡樂頌2》做比較。
  • 《職場是個技術活》唐一菲談復出: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
    唐一菲退賽《演員請就位》之後,參加了一個大型職場養成類觀察紀實節目《職場是個技術活》,在節目中談到年齡說到: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唐一菲在她事業發展還不錯的時候,選擇了退出,在家帶孩子十年。十年之後,再次出現在鏡頭面前,跟幾十個年輕的演員一起參加競賽類節目,市場評級也只在B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