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中秋國慶雙節合體到來,那就來聊聊國慶檔。截止目前,國慶定檔的熱門電影有7部。
除了9月25號已上映的《奪冠》《菊次郎的夏天》外,還有《急先鋒》《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木蘭:橫空出世》《一點就到家》。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先把時間倒回十二年前,2008年國慶前一部叫做《畫皮》的電影上映。
《畫皮》在整個國慶期間取得了過億的票房,也成為了內地票房史上第六部破2億元的國產電影。
《畫皮》的成功也正式拉開了「國慶檔」的第一個篇章。
自此後,除賀歲檔、春節檔、暑期檔傳統三大檔期外,片方也更願意將大製作的電影投入到國慶檔中。
《風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畫壁》《太極》《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五部大製作電影,拿下了往後五年的國慶檔冠軍。
直到2014年,一部成本為3500萬的喜劇電影逆襲奪冠,才終止了大片稱霸國慶檔的局面。
這就是寧浩執導的《心花怒放》。影片9月30日上映後,首周票房就超6億,票房總計11.67億,登當年國產電影票房榜首。
之後喜劇電影呈井噴趨勢,「開心麻花」團隊的電影幾乎霸佔了內地喜劇市場。
《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分別奪2015、2017年國慶檔冠軍。
在2018年「開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媽》遭遇票房滑鐵盧後,喜劇電影的熱度開始慢慢褪去,主旋律電影取代其成為了這兩年的熱門類型。
去年的《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均取得超過30億的驚人票房。
而今年的國慶檔基本延續了主旋律打頭陣的形態——《奪冠》和《我和我的家鄉》都成為了大熱門。
《奪冠》上映六天,票房超過3億。作為以中國女排為主題的主旋律電影,片中有幾場戲確實挺燃,也比較迎合大眾口味。
相信長假期間票房會有一個大的飛升。
《我和我的家鄉》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也基本延續了「祖國」的原班陣容,票房絕對不會差。
我也比較看好它成為今年的國慶檔冠軍。
《菊次郎的夏天》是1999年由北野武執導的經典電影,作為老片重映,只能賺取一波情懷票房。
而《急先鋒》《木蘭:橫空出世》《一點就到家》這三部,相信也無法掀起太大波瀾。
唯一能打的可能就是《姜子牙》了。
影片出品方彩條屋影業,本想趁著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熱度還在,迅速推出本片。無奈疫情原因,延至國慶檔期。
《姜子牙》延續「哪吒」的票房神話(49.74億)幾無可能。但它如果是像「哪吒」般老少鹹宜,票房應該不會太差。
畢竟近幾年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期待值和寬容值都很高。
當然,這些都是我個人的猜測,最終結果還等八天後見分曉。(國慶期間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