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榜單:有史以來最偉大的50個搖滾回憶錄(下)

2020-09-30 RollingStone大水花


音樂Music #榜單RS List


By 甜甜


上周 RS榜單:有史以來最偉大的50個搖滾回憶錄(上)裡不知道到大家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心頭好。


今天 RollingStone大水花 帶著《有史以來最偉大的50個搖滾回憶錄》(下)如約而至。


馬上就是十一小長假啦,熱愛搖滾的朋友可以趁著小長假補充一下有關搖滾的文化,看看英雄們的成長史,說不定能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收穫。





26 亨瑞·羅林斯:《上車:帶著黑旗上路》

- Henry Rollins: 'Get in the Van: On the Road With Black Flag' (1994) -


亨瑞·羅林斯:《上車:帶著黑旗的路上》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亨瑞·羅林斯(Henry Rollins)是黑旗樂隊(BlackFlag)的主唱,他這本巡迴日記呈現了讓人痛苦的朋克精神的精髓。



這是一場真正的美國冒險之旅:一群反社會的瘋子彼此仇恨,擠在一輛麵包車裡,從一個小鎮到另一個小鎮,他們睡在地板上,被警察被毆打,而這一切都只是為了那幾分鐘的表演。


黑旗樂隊是朋克的鐵桿先驅,他們為自此以後的其他樂隊走鋪平了道路。



27 尼爾·楊《 Special Deluxe》


尼爾·揚,圖片來源於theguardian網站


尼爾·揚(Neil Young)最初計劃書名是「 汽車與狗」,直到他開始懷疑自己作為狗語者的技巧才改為現在大家看到的書名。



《Special Deluxe》的每一章都是一首情歌,尼爾將自己的化作駛向人類高速公路的其中一輛車:1948年的Packard Woodie,1951年的Willys Jeepster,1957年的Corvette,1948年的Roadmaster Hearse。

每輛車都會激發出與之相關的故事,他的音樂、家庭、朋友、毒品、吉他以及樂隊。因此,《Special Deluxe》比他原本的回憶錄《Waging Heavy Peace》更具啟發性,而且更有趣。




28萊米《White Line Fever》 Lemmy: 'White Line Fever' (2002) -


《White Line Fever》書籍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笑會鍛鍊所有的面部肌肉,並防止您變老。嚴峻的表情會給您帶來可怕的皺紋。」 是的,萊米將在這本書為你提供有關保持年輕外觀的建議。


《White Line Fever》抓住了他畢生的欲望,他的書中以每頁最多的感嘆號高居榜首,以及無悔的金屬精神。


只要這本書持續下去,萊米就活著。


29 羅比·羅伯遜《證詞》 -Robbie Robertson: 'Testimony' (2016) -


《證詞》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


羅比·羅伯遜(Robbie Robertson)作為樂隊合唱團(THE BAND)的吉他手和詞曲作者,用《證詞》記述了古老的美國神話。


《證詞》涵蓋了他的早期生活:當他跟自己的偶像巴迪·霍利(Buddy Holly)上私人吉他課時,他才14歲;與搖滾傳奇人物羅尼·霍金斯(Ronnie Hawkins)一起躲避警察;與鮑勃·迪倫(Bob Dylan)突襲歐洲;在切爾西酒店與埃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


《證詞》以輓歌結尾:樂隊1976年的感恩節告別音樂會,在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的《最後的華爾茲/The Last Waltz》中永存。


30 布萊恩·威爾遜《我是布萊恩·威爾遜》-Brian Wilson: 'I Am Brian Wilson' (2016) -


《我是布萊恩·威爾遜》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沙灘男孩的故事已被多次講述:遭受酷刑的青少年天才布萊恩·威爾遜(Brian Wilson)與他的兄弟和表弟被困在衝浪樂隊中,在他渴望的音樂中創造了南加州的神話。


布萊恩以一種古怪的風格來講述他的故事,在時間軸上跳來跳去,努力尋找有關麥克·洛夫(Mike Love)的好話。書中你可以看見即使到了老年,他仍然是一個害羞,害怕的男孩。


31 盧克·海恩斯《Bad Vibes》 - Luke Haines: 'Bad Vibes: Britpop and My Role in Its Downfall' (2009) -


《Bad Vibes》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Black Box Recorder,The Auteurs,20世紀九十年代很響亮的名字,在這兩支著名樂隊裡有一個共同的靈魂盧克·海恩斯(Luke Haines)。



90年代,英國為英國流行音樂而瘋狂,而美國為搖滾而瘋狂。儘管沒有人為盧克·海恩斯瘋狂,但他那刻薄風格的獨立民謠創作了幾十年來最好的專輯。


《Bad Vibes》是他的報仇:在大西洋兩岸歡欣鼓舞地時候諷刺搖滾生活。


32 瑪麗蓮·曼森《漫長的地獄之路》- Marilyn Manson: 'The Long Hard Road Out of Hell' (1998) -


《漫長的地獄之路》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瑪麗蓮·曼森(Marilyn Manson)作為90年代的第一波巨星,用這本書推開了帷幕(即將發行《機械動物》)。


這是一本充滿毒品的、狂妄自大的滑稽紀念碑式書籍,講述他成長為中西部典型的少年,但是他重塑了自己,成為了惡魔之神的一路過程。


這本書裡你可以看見看似瘋狂的曼森,其實是一個極其理性並且富有智慧的人。他不願意被規則束縛;他的瘋狂、暴力、血腥、色情背後其實充滿了各種隱喻,他知道藝術應該如何去表達內容和吸引眼球。




33 喬治男孩《像男人一樣接受》- Boy George: 'Take It Like a Man' (1995) -


《想男人一樣接受》,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鮑伊·喬治(Boy George)自英國新浪潮樂隊文化俱樂部(Culture Club)發展到頂峰以來經歷了很多。從音樂上講,他的世界崩潰了,他捲入了海洛因導致的密友之死,而他直到現在才在自己的反毒品鬥爭中獲勝。


喬治男孩在這本書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的童年在伍裡奇(Woolwich),沃倫街(Warren Street)的經歷;文化俱樂部在全球獲得成功;以及自己雙性戀的身份,再到後來的衰落。


34 格雷格·阿爾曼《My Cross to Bear》- Gregg Allman: 'My Cross to Bear' (2012) -


《My Cross to Bear 》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格雷格·阿爾曼(Gregg Allman)是Allman Brothers樂隊的原始成員之一,也是美國音樂的傳奇。他獲得了格萊美終身成就獎,並於1995年入選搖滾名人堂,並繼續作為獨奏藝術家和Allman Brothers進行音樂創作。


書中記錄了他和前妻雪兒的故事,他們的第一次約會,第一次親密接觸等。


35 約翰·萊頓《沒有愛爾蘭人、沒有黑人、沒有狗》- John Lydon: 'Rotten: No Irish, No Blacks, No Dogs' (1993) -


《沒有愛爾蘭人、沒有黑人、沒有狗》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這是一本關於性手槍樂隊(Sex Pistols)的經典自傳,寫的是主唱 John Lydon 的童年回憶。對於童年,約翰·萊頓(John Lydon) 寫道:「我來自於垃圾桶。」


約翰尼·羅滕(Johnny Rotten)對性手槍如何惹怒世界充滿了汙垢。在書中可以看見他對宗教、女王、嬉皮士、有錢人、種族主義者、性別歧視者、英國政治制度,馬爾科姆·麥克拉倫(Malcolm McLaren)以及當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都懷有深深的仇恨。


*Johnny Rotten後改名為 John Lydon,曾是史上影響力最大的龐克樂團性手槍的成員之一。


36 喬·博伊德《白色自行車》- Joe Boyd: 'White Bicycles' (2006) -


《白色自行車》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製作人的書容易被忽視,但是,英國民謠搖滾製作人喬·博伊德(Joe Boyd)真是個講故事的人。他記錄了所有重要的音樂人: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尼克·德雷克(Nick Drake)和理察·湯普森(Richard Thompson)以及Fairport Convention成立初期。

正如他所寫的那樣:「60年代的經濟減少了我們的工作量,留下了旅行,吸毒,寫歌和重新思考宇宙的時間。」 使這本書與眾不同的是他清晰的眼睛:他從不八卦,從不試圖講述他的故事。《白色自行車》中幾乎沒有人是明星,只是對音樂創作的實踐魔法有著共同熱情的孩子們。


37 唐納德·費根《傑出的時髦》- Donald Fagen: 'Eminent Hipsters' (2013) -


唐納德·費根,圖片來源於ridaynightboys300網站



唐納德·費根(Donald Fagen)的《傑出時髦》和任何斯蒂爾·丹(Steely Dan)的歌曲一樣,都是厭世的,是搖滾巨星看著現場的人群和繆斯女神的那種書。


他在50年代郊區長大,他渴望和Miles,查爾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或曼西尼(Mancini)一樣酷炫。但是最有趣的章節描述了他對斯蒂爾·丹的巡迴演出有多討厭,60多歲在旅遊巴士上玩,為那些真是太老了的人演奏他的老歌。


38 Tegan和Sara《高中》- Tegan and Sara: 'High School' (2019) -


《高中》有聲書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高中》是莎拉(Sara)和特根(Tegan Quin)的獨特成年故事,他們是來自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裡的同卵雙胞胎,他們在90年代的搖滾和狂歡文化鼎盛時期長大,早在成為享譽全球的音樂家之前,我們對她們的了解是LGBTQ。


儘管他們常常獨自一人地應對自己的身份和生活,但他們也面臨著學術崩潰,父母離婚以及高中畢業後可能出現的壓力。這本書從泰根(Tegan)和薩拉(Sara)的角度交替寫成,這本書是對他們成長初期探索的毒品,酒精,愛情,音樂和友誼的原始記錄。


《高中》是一個關於初戀和初歌的超凡脫俗的故事,捕捉了兩個姐妹的不和諧的平行記憶。


39 尼爾·帕特《幽靈騎士》- Neil Peart: 'Ghost Rider' (2002) -


《幽靈騎士》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尼爾·帕特(Neil Peart)是RUSH樂隊的鼓手兼作詞。


1997年夏天,尼爾·帕特(Neil Peart)十幾歲的女兒賽琳娜(Selena)死於車禍。不到一年後,他的妻子傑基死於癌症。因此,他騎上摩託車,從魁北克到育空地區,然後向南到達墨西哥和貝里斯。


他騎了數千英裡,苦苦掙扎、無家可歸,而Rush的兄弟們給了他發火的時間。《幽靈之路》與帕特為Rush撰寫的任何作品都不同,這是一本非常規個人陳述。


但是這位教授將他所有的分析嚴謹性帶到了這本書中,並且依靠機械音樂的治癒能力復活。


40 彼得·胡克《物質:內部新秩序》- Peter Hook: 'Substance: Inside New Order' (2016) -



《物質:內部新秩序》封面,圖片來源於carolinesometimes的blogs


New Order吉他手彼得·胡克(Peter Hook)已經寫了三本重要的回憶錄:《歡樂部門的未知樂趣》, 《莊園:如何不以毒品經營俱樂部》,但是《物質》是最好的。


41 芭比·布朗《骯髒的搖滾男孩》- Bobbie Brown: 'Dirty Rocker Boys' (2013) -


《骯髒的搖滾男孩》半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她是我的櫻桃派。味道真好,可以使一個成年男子哭泣。」


誰會忘記聲名狼藉的音樂錄影帶中那個性感的「櫻桃派」女孩?芭比·布朗(Bobbie Brown)扮演主要歌手珍妮·萊恩(Jani Lane)是欲望的對象,真正的潑婦。


她的風吹過氧化物的鬃毛,誘人的猩紅色嘴唇和妖豔的曲線,是每個男人幻想的縮影。而她的書中也充斥著史上最瘋狂的性,毒品和搖滾故事。


42 迪恩·沃勒姆《黑色明信片》- Dean Wareham: 'Black Postcards' (2008) -


《黑色明信片》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在波士頓獨立音樂先驅Galaxie 500破產後,迪恩·沃勒姆(Dean Wareham)帶領著偉大的紐約吉他樂隊Luna走過了1990年代。


他分享了骯髒的細節,機場、汽車旅館、激烈的樂隊政治,破裂的人際關係,不斷詢問周圍的人來看看誰吸毒。這個故事中沒有人會發財,甚至不會收支平衡,所有從中脫穎而出的人都是幾十首出色的歌曲。


但,這樣就足夠了。





43 Gucci Mane:《 Gucci Mane自傳》- Gucci Mane: 'The Autobiography of Gucci Mane' (2017) -


《 Gucci Mane自傳》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就像Gucci Mane所做的一切一樣,他的自傳是真正的原創。


作為Trap的先驅者聲名大噪到入獄,他在書中回顧了自己的犯罪經歷。大多數說唱回憶錄都是在藝術家登頂的時候出現的,但是Gucci Mane講的故事更長而複雜,充滿了小說家的智慧。





44 艾爾頓·約翰《我》- Elton John: 'Me' (2019) -


《我》書籍,圖片來源於ultimateclassicrock


音樂偶像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在他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部自傳中,揭示了自己非凡生活的真相,從電影《火箭俠》(Rocketman)中的過山車生活方式到成為活著的傳奇人物。


克裡斯蒂安·雷金納德·德懷特(Christine Reginald Dwight)是個害羞的男孩,戴著Buddy Holly眼鏡,在倫敦郊區的平納(Pinner)長大,夢想成為一名流行歌手。到23歲時,他已經在美國演出了自己的第一場演唱會,穿著鮮豔的黃色工作服,亮片的T恤衫和帶翅膀的靴子面對著驚訝的觀眾。艾爾頓·約翰到了,音樂界再也不會一樣了。


在《我》中,艾爾頓還撰寫了許多有力的文章,內容涉及清理生活,改變生活,與大衛·弗朗西斯(David Furnish)尋求愛情並成為父親。艾爾頓用溫暖,謙虛和開放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音樂、人際關係、激情和所犯的錯誤。


45 瑞克·詹姆斯《發光》- Rick James: 'Glow' (2014) -


《發光》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名望這真是一種毒品。瑞克·詹姆斯在自傳中講述了他在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成為Motown唱片公司最紅的藝人之一後,跌入谷底開始了他的監獄生涯,以及出獄後如何想要重振旗鼓這一過程。


在60年代,瑞克·詹姆斯(Rick James)與尚未知名的尼爾·揚(Neil Young)一起在嬉皮樂隊中表演,與喬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一起在西班牙素描中熬夜,與大衛·克羅斯比(David Crosby)一起巡遊威士忌,去吉姆(Jim)酸莫裡森。


瑞克成為朋克音樂的國王,他進入了Studio 54並與Prince合作。


46 黛比·哈利《面對它》- Debbie Harry: 'Face It' (2019) -


《面對它》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黛比,勇敢、美麗、生來就是朋克藝術家。


音樂家、演員、活動家和紐約市的標誌性面孔。黛比·哈利是金髮樂隊(Blondie)的主唱,一個樂隊鍛造了一個新的聲音,匯集了搖滾、朋克、迪斯科舞廳、雷鬼和嘻哈的世界,創造了經久不衰的流行歌曲。


繼她從輝煌的商業成功到海洛因成癮,合作夥伴克裡斯·斯坦(Chris Stein)的臨死以及金髮女郎作為樂隊的分手,到她在30多部電影中的演藝生涯、驚人的獨奏生涯和她的樂隊凱旋歸來,以及她孜孜不倦地倡導環境和LGBTQ權利,《面對它》為追隨她腳步的一代藝術家樹立標準。


47 比利·愛多爾《與自己共舞》- Billy Idol: 'Dancing With Myself' (2017) -


《與自己共舞》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比利·愛多爾(Billy Idol)似乎在每本80年代的回憶錄中至少出現一次,通常是跟毒品掛鈎,比如「比利·愛多爾古柯鹼的使用」、「 GHB過量使用」等。


從「白色婚禮」到「愛的搖籃」,他的散文是一件美事,那是由於朋克浪漫破裂後催化的美感。


「隨著海湧入我們的王國,毒品使我的希望破滅在欲望的巖石上」。


48 愛麗絲·巴格《暴力女孩》 - Alice Bag: 'Violence Girl' (2011) -


愛麗絲·巴格(Alice Bag)在墨西哥移居父母的牧場上的唱片中長大,在1970年代的華麗搖滾中受洗,穿著粉紅色連衣裙和高跟鞋狂舞。對於她來說,這全都是「戰鬥中令人頭暈的腎上腺素激增」。


49 Nikki Sixx《海洛因日記》- Nikki Sixx: 'The Heroin Diaries' (2007) -


《海洛因日記》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在這本最獨特的毒癮回憶錄中,Mötley Crüe樂隊的作詞人Nikki Sixx分享了他在海洛因和古柯鹼的陰霾中失控的迷人日記,並和當時在場的人以及Nikki本人的引人入勝的評論一起呈現。


在書裡,Nikki分享了自己吸食海洛因的日記,有些詩意、有些是散腦、有些離奇,以及一些反思。


《海洛因日記》非常誠實,非常引人入勝、令人觸動,在Nikki陷入谷底的一年裡,他勇敢地決定振作起來,重新開始生活。


50 史蒂芬·泰勒《我腦海裡的噪音打擾到你了嗎》- Steven Tyler: 'Does the Noise in My Head Bother You?' -


《我腦海裡的噪音打擾到你了嗎》封面,圖片來源於亞馬遜網站



搖滾偶像和性象徵,史蒂芬·泰勒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泰勒憑藉他原始的、銳利的嗓音、音樂的多才多藝和前所未有的歌曲創作技巧,作為Aerosmith的主唱,他銷售了數百萬張唱片,並演出了多達45萬人的音樂會。


泰勒和佩裡因對毒品、酒和女人的貪得無厭的胃口而被稱為"有毒雙胞胎",他們陷入了自我毀滅的魅力中——用吉他互相砸,癲癇發作,在舞臺上昏倒。


他有很多離譜的故事要講,他要把它們都講出來。所有未經審查的,頭上旋轉的故事,放蕩、性、酒,超越化學的依賴,你將永遠想聽。正如他的音樂一樣喧鬧、陶醉和急躁, 這是世界上最離譜的搖滾自傳。




全球音樂文化媒體

·

出品 | @寧大大
編輯 | @甜甜;設計 | @剛叔
dashuihua@ytmedia.com


相關焦點

  • RS榜單:有史以來最偉大的50個搖滾回憶錄(上)
    Richards)被Rolling Stone譽為「搖滾界最偉大的個人即興創作人」,同時他也在「世界最佳吉他手」中位列第4。)買鞋,還是與Elton John喝茶(「我們並沒有成為朋友,沒有真正擁有的共同點,尤其是音樂上的優勢」),或與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舉辦派對(「我對此派對絕對不懷念」),你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故事精彩的細節。
  • RS榜單:史上最偉大的75首男團歌曲(下)
    75首男團歌曲(上)的榜單,很多寶寶留言都在呼喊自己的心頭好沒有上榜。75首男團歌曲(下),這次再看看有沒有你的最愛,沒有也沒關係,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男團歌曲哦。不光成了1994年的年度最暢銷單曲,還是搖滾史上的第三個裡程碑。
  • RS榜單:史上最偉大的75首男團歌曲(上)
    2010年,*西蒙·考威爾(Simon Cowell)在英國選秀節目《The X-Factor》看到了五個少年男孩的潛力。4年來他們從英版賈斯汀·比伯搖身一變成為獨樹一幟的搖滾型男。《What Makes You Beautiful》發行於2011年,並成為他們的代表作。
  • RS榜單:史上最偉大的75首男團歌曲(中)
    75首男團歌曲(下),這次再看看有沒有你的最愛,沒有也沒關係,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男團歌曲哦。Zeppelin)和感恩而死樂隊(Grateful Dead)為代表的搖滾風格,決定追隨60年代的搖滾腳步重燃披頭四和海灘男孩的輝煌歲月。
  • RS榜單:愛到透徹的50部LGBTQ電影(下)
    部LGBTQ電影》(下)如約而至啦!RS榜單:愛到透徹的50部LGBTQ電影(上)發布之後,有很多粉絲都留下了觸及自己心靈的影片,寫著自己的觀後感。確實,我編輯份榜單的時候心都融化了,50部影片,為自己、為愛發出的聲音,全維度的講述LGBTQ各個時代的故事。
  • RS榜單:史上最偉大的75首男團歌曲(下)
    上周RollingStone大水花 為各位呈上了史上最偉大的75首男團歌曲(上)的榜單,很多寶寶留言都在呼喊自己的心頭好沒有上榜。今天RollingStone大水花 為各位帶來史上最偉大的75首男團歌曲(下),這次再看看有沒有你的最愛,沒有也沒關係,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男團歌曲哦。讓我們來一起傾聽和紀念他們的偉大吧!(ps:想直接看榜單的寶寶們可移步文末)
  • 最新版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部分榜單1)
    前言:很早很早以前,應該是《滾石》雜誌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也成為經典排行榜。
  • 新版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之早期搖滾
    這是國外Total Guitar雜誌編輯們最新評選的《The 100 greatest guitarists of all time》,相比於經典的滾石雜誌版,我們稱之為:新版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
  • 音樂人物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搖滾吉他手 - 艾迪.範.海倫
    【《100佳搖滾吉他SOLOS》100 greatest rock guitar solos】,今天首先給大家推薦在該榜單中名列第二位的《Eruption》,這首曲子的社會傳播度甚至超過排名第一的《Staiway To Heaven》,你可能聽過卻不知道名字,小編把它貼在下面,試聽前請適當降低你的設備音量
  • 最新版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
    前言:很早很早以前,應該是《滾石》雜誌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也成為經典排行榜。最近,GuitarWorld.com 推出了最新版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
  • 滾石雜誌-史上最偉大的100組創作人榜單簡評
    2015年9月,滾石雜誌排出了新榜單——「100 Greatest Songwriters of All Time」,即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詞曲作者
  • 槍花主唱Axl Rose被選為有史以來最棒搖滾歌手
    日前,在美國知名音樂網站發起的一次投票中,著名搖滾樂隊The Guns N' Roses(槍花)主唱Axl Rose 被評選為有史以來最棒的搖滾歌手,位居Queen(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弗雷迪-墨丘利)和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人物John Lennon(約翰-列儂)之前
  • 全球最偉大的50支樂隊——U2
    朋克搖滾樂手史蒂夫·艾弗裡爾(帶著散熱器)和克萊頓家族的朋友,提出了六個可能的名字,樂隊從中選擇「U2」是因為它的模糊性和開放性的解釋,貝卡他們最不喜歡這個名字。同一個月,U2在利默裡克贏得了一場由哈普·拉格和晚報主辦的才藝比賽。該獎項包括500英鎊和錄音室時間來錄製一個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愛爾蘭廣播公司(CBS Ireland)錄製的演示,這是一個唱片公司。
  • 最新版: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第1位不是JIMI
    前言:很早很早以前,應該是《滾石》雜誌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也成為經典排行榜。
  • 搖滾史上最偉大的前線,搖滾時代的巨星
    搖滾史上最偉大的前線(和女性)能量,性感,不屈不撓的藝術性和挑釁的焦慮 - 這些藝術家體現了成為搖滾偶像的意義。定義永遠不會相同兩次。雖然像Janis Joplin這樣的明星使用他們的柔軟度作為最刺耳的武器,但像Jim Morrison這樣的其他人捕獲了一種狂熱的,不可觸及的能量,這種能量令人著迷,因為它不舒服。
  •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1部動作片 李小龍成龍巔峰之作 黑澤明卡梅隆...
    《Time Out》雜誌在今年早些時候,邀請了對這一類型了如指掌的50位導演、動作指導、影評人等專業人士,評選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1部動作電影。      在入圍的影片中,不乏好萊塢工業體制下最具代表性的西部動作片、警匪動作片,同時也有大量香港槍戰片、武俠片入選,豐富了這份榜單視野和說服力。
  • 100張最偉大的搖滾唱片封面
    《100張最偉大的搖滾唱片封面》——這份別致的榜單由美國《滾石》雜誌於1991年發布,2011年部分修訂。唱片的概念一直在變化,封面的價值,網際網路時代已遠不及過去,在這份榜單裡,搖滾樂的高潮——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唱片比例最大,那是一個屬於嬉皮、朋克、理想主義者最後的歲月。
  • 新版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3)— 另類/獨立吉他手
    這是國外Total Guitar雜誌編輯們最新評選的《The 100 greatest guitarists of all time》,相比於經典的滾石雜誌版,我們稱之為:新版有史以來最偉大的
  • BFI薦片 |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上)
    BFI(The British Film Institute,[英國電影協會])是皇家特許(Royal Charter)而創立的非盈利組織,旨在鼓勵整個英國的電視電影藝術的發展,促進它在記錄時代生活方面的作用,普及關於電視電影的教育並提升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儘可能地讓人們最大範圍地接觸和欣賞到英國及全世界的電影,建立、保護和發展反映英國電視電影歷史和傳統的藏品集
  • 她是11次葛萊美獎藍調女歌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百位吉他手之一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位善於演唱布魯斯,R&B、民謠,鄉村,搖滾和流行音樂等多種音樂風格,並富有創新精神的女歌手。她被美國著名音樂期刊《滾石》雜誌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歌手之一」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之一」。她出色的吉他演奏,能將多種音樂元素融入到布魯斯音樂中,使之成為一種獨一無二的主流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