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另外半個,又是什麼呢?

2020-08-26 芸萱呀

《半個喜劇》在《開心麻花》和《驢得水》團隊的雙重加持作用下,於2019年年底終於和大家見面。

它依舊有著錯位的設計,但它沒有可以繼承遺產的二大爺,不存在男女互換身體,也不會穿越回到過去一切重來,它只是發生在我們都市生活的日常,然而它依舊精準的戳中觀眾的笑點,讓你在歡喜之餘引發深思。

影片講述三個完全不同性格背景的都市青年,吊兒郎當的富二代鄭多多,堅持原則大齡未婚女青年莫默,還有懦弱的北漂青年孫同。他們在愛情、友情、親情糾葛下向我們展示了當代社會催婚、婚外情、理想與麵包選擇等一系列問題。


當我們到了適婚年齡

我們的社會好像有一種約定俗稱的信條:無論你事業如何,家境如何,到了適婚年齡如果沒有對象就會面臨相親的命運。

莫默便是如此,北京戶口的她適婚年齡在一家銀行上班,媽媽著急的給她介紹對象,隨時監測結果。

相親對象與莫默的價值觀差別極大。莫默是一個完全堅持原則的人,不會說謊,不會曲意逢迎,而男生早已屈服於現實的規則,他們之中因為一些插曲不歡而散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合適。

腦裡總會浮現莫默在電影中說的那句話

「我都快三十的人了,我知道現實是什麼樣的,我想撞一撞,撞不死,我還要撞!

為什麼不隨便找一個人便嫁了,因為我還想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

如果你正被催婚,不妨和家人一起看看這部影片吧,或許它是一部教育片

當我們的愛情錯付

鄭多多算是一個渣男了,在自己即將結婚的時候還欺騙自己的初戀並有了一夜情,幸運的是莫默遇到了孫同。

當孫同深情的唱歌告白的時候;當水沸騰,他們接吻的時候,我竟忍不住想哭;誰說怦然心動是青少年才會有的情感呢?如果他還在你身邊,大聲去追求吧

漸漸會發現,真正愛你的人會容忍你一時的發脾氣,孫同和莫默吵架,一項老實木訥的孫同說了最傷人的話,可莫默依舊願意陪著孫同

也許你曾經或正在遇到鄭多多,說著好聽的情話轉身卻去擁抱別人,別難過,我親愛的姑娘,不要著急,你終會遇到屬於 你的孫同,會深情的看著你,願意為了你勇敢,你們就像小王子的玫瑰花一樣,成為彼此的唯一。

理想還是麵包?

當現實與理想相衝突,你是選擇追尋理想還是區別於現實呢?

孫同是一個北漂,他的北京戶口和工作都是靠兄弟找的,在別人看來,他是不能有尊嚴的。當他喜歡上兄弟喜歡的女孩,是為了前途分手還是為了愛情堅守。

我多想讓你靠在我的肩膀

可是我不能這樣

我多想吻去你臉上的淚水

替你撫平你所受的創傷

可是我不能這樣

正如大話西遊那句經典臺詞:那個人,他好像一條狗

然而最後劉同聽從了自己的內心。和鄭多多扭打的那一段我不禁拍手叫好:哪怕一無所有,我想活得像個人樣!

劉同的媽媽像極了現實中大多數的我們,工作找關係會輕鬆,在單位和領導搞好關係。哪怕我們不喜歡,有時卻不得不承認它是捷徑。影片的這個對話便值得我們反思:

「我們生活在這就得適應著規則啊」

「可是這規則不對我幹嘛適應它啊」

後記

影片的結局是團圓的,現實中卻可能不這麼完美,但我們依舊可以從中獲得或多或少的共鳴。

我們曾經在親情、友情、愛情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也許我們永遠也遇不到自己的「月亮」。但不論發生什麼,我們都要保持初心,正如影片所說:

我不是不知道這個世界什麼樣,我就是想試試這樣行不行」


半個喜劇,半個悲劇,整個人生

相關焦點

  • 《半個喜劇》,另外半個,是愛情啊!
    為了兒子犧牲一切、卻「操縱」兒子的媽媽;為了保住飯碗、蠅營狗苟的小領導……《半個喜劇》裡,沒有一個人物是紙片化的,他們都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也因此他們的故事能讓我們感同身受。作為開心麻花首部賀歲檔影片,《半個喜劇》這次強勢殺入賀歲檔,用一出爆笑的愛情喜劇,講了一個如何在理想與現實、生存與底線選擇的故事。
  • 《半個喜劇》半個喜劇,半個悲劇
    「你生天上了,你生下來就什麼都有了。我生水坑裡了,你下水坑裡來看看,你看看你就什麼都知道了。」有的人就是天生高高在上,不懂俗世悲傷,有的人活的人不人鬼不鬼,拼了命削尖了腦袋往上擠,不就是為了爬上去看兩眼。你要說對錯,誰又有錯呢?生在雲端有錯還是想脫離泥坑有錯?電影融合很多元素,每一個人物都是社會普遍形象的映射。
  • 《半個喜劇》.
    其實這不是半個喜劇,是一出真正的鬧劇。說是反映了社會現實吧,但是又沒觀眾留下太多的思考,說是講了一個好故事吧,但故事主線又在男男女女的糾葛中被衝散了,你也不知道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所以歸結起來就是這是一部喜劇,現在的電影只要能讓觀眾開心就好了,又有多少會去管社會價值,美學觀照,立意深刻呢?
  • 電影《半個喜劇》.
    與影片中的戀愛故事主線相輔相成的,是導演周申和劉露對於喜劇形式的繼續探索。我之前看的那場《半個喜劇》,同場觀眾大多是媒體。這並不是說,《半個喜劇》在濫用演員的固有形象去製造笑點。實際上,影片的大部分搞笑都來自於人物設定的矛盾感以及故事情節本身。
  • 《半個喜劇》半個悲劇
    開心麻花的電影果然沒讓我失望片名為半個喜劇那就證明還有半個悲劇也就是電影能把這麼多戲劇化的事情串聯在一起了分角色分別進行評析吧孫同北京的研究生(雖然復讀了三年,但是也很不錯了)家裡雖然不是很有錢但是人家媽媽把老家房子賣了就可以付得起北京的首付了這就證明雖然比鄭多多、女主差但是也比好多人強了如果不是被逼的誰願意做狗呢?
  • 電影《半個喜劇》:只講一個故事,只說「半個喜劇」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年輕人的差距。這喜劇的外殼之下藏著悲涼的故事,電影中主角們的矛盾、衝突戲劇化的將現代年輕人的迷茫和差距直白地擺上了桌面,不留一絲餘地的撕扯著現代人的傷口,生活沒有兩全其美,也沒有happyending,只有「半個喜劇」。半個喜劇是開心麻花首部賀歲檔電影,電影主要圍繞著三位主人公展開。
  • 《半個喜劇》生活是半個喜劇嗎
    生活是半個喜劇嗎?理想主義依然是個理想,現實主義仍然無比現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深陷在現實的泥沼中,掙扎著探出頭想吸一口理想的空氣。少數人是鄭多多,齷齪得現實,齷齪得可愛;更少數人是莫默,似白鴿警探樣真實地活著。而大部分像精神分裂一般活在兩者之間,為了理想高喊口號,面對現實摧眉折腰。
  • 半個喜劇,半個愛情,半個小品,整個輕鬆
    看到影片取名「半個喜劇」,我本來擔心會不會又像《驢得水》那樣設置成前面大喜、後面大悲的悲喜劇,整得過於嚴肅深刻。 還好看完後知道,這次主創們把另一半留給了愛情,讓影片雖然也有些許諷刺和深刻的地方,整個故事卻是在一種較為輕鬆愉悅的氛圍裡進行到底的。 不是說我不喜歡《驢得水》,只是當時看完以後,我感覺挺不舒服的。
  • 《半個喜劇》為啥是半個?莫非是開心麻花轉型之作?
    作為2019年12月的後半個月的重點宣傳作品,《半個喜劇》可謂是佔據了不少的宣傳資源。《半個喜劇》雖然被設定成一部都市喜劇愛情片,但是一點都搞笑,完全與開心麻花之前的演繹風格相背離。那麼問題來了,《半個喜劇》為啥是半個?莫非是開心麻花的轉型之作?
  • 電影(半個喜劇),為什麼是半個?
    這個故事說白了就是這麼一個故事:主角是個窮屌絲,住在兄弟家,工作兄弟安排的,戶口工作兄弟解決的。但是兄弟是個渣男。他一直幫著兄弟圓謊,肯定不是一回兩回了,最後說出了實話,說出了兄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表達了什麼主題呢?勇氣?放棄施捨說出兄弟是渣男的勇氣?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鬧劇
    文/目目王開心麻花的《半個喜劇》和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同時期上映在《李茶的姑媽》口碑遇冷之後,開心麻花推出的這部由任素汐等人主演的《半個喜劇》,雖然在口碑上有所回升,但是同前幾部爆款相比,《半個喜劇》的受眾依舊有限,院線排片率也少之又少。
  • 一半是喜劇,一半是生活。--評《半個喜劇》
    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半個喜劇》,由高分喜劇《驢得水》原班人馬歷經三年打造,影片由周申、劉露執導,講述了三個自由浪漫的年輕人,他們的各種價值觀碰撞在一起後,當一個人需要平衡親情友情與愛情...他們慌亂的生活就像是半個喜劇。
  • 電影《半個喜劇》
    《半個喜劇》是由周申、劉露擔當編劇、導演,任素汐、吳昱翰、劉迅、湯敏、趙海燕主演的愛情喜劇片 。該片主要講述了三個年輕人莫默、孫同、鄭多多的三種完全不同的愛情觀 。       三個自由浪漫的年輕人,過著各懷心思的人生:有人急著擺脫單身,有人想在結婚前放蕩一番,有人想在 大城市站穩腳跟。因為一次情感出軌,三人扭結成了一團「嬉笑怒罵」的亂麻。
  • 半個喜劇 兩隻老虎
    今下來呢開始交代背景,渣男雖渣但是家境好還是本地人,幫著宅男解決了工作戶口住房一系列問題,這樣樂於助人的善良好基友竟然只是管不住下半身也太可惜了!宅男呢,小地方來的,考學考了好幾年才考上,沒本事沒錢沒姑娘,也就接受了好基友的一系列安排,包括幫渣男掩蓋其他姑娘的事實。好巧不巧呢,後來宅男愛上了任素汐,本來任素汐和渣男那一夜就算翻篇了的,但是這下又糾葛上了。
  • 《半個喜劇》 半是喜感,半是憂傷
    韓曉徵  當電影《半個喜劇》片尾曲「如果我不是我……」響起的時候,觀眾有的起身離去,有的依然坐在那裡盯著屏幕  《半個喜劇》的故事說起來有點狗血:高富帥官二代鄭多多與好哥們兒孫同分享自己在北京的單元房,由此引出一系列的誤會與衝突。鄭多多與未婚妻高璐冷戰期間,約會中學時的初戀女神莫默,後者如約登門,撞見夏娃在床。鄭為了掩蓋自己一夜花心以成就與女神的好事,撒謊說夏娃是孫同女友。
  • 《半個喜劇》有感
    看了一部叫《半個喜劇》的影片,說是半個喜劇,其實更多地是讓我感到心酸。沒了尊嚴,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如果人生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那麼活著就如同行屍走肉。沒有自己的靈魂,就會煢煢孑立,孤苦一輩子。不要懼怕與生俱來的階層差異,不要放棄自尊,不要被階層逆襲的欲望吞噬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即使無法實現階層躍遷,也終會有一天苦盡甘來,實現生活的逆襲,甜蜜的愛情、幸福的生活也要比喪失自尊和自我的階層逆襲強。要敢於、用於放棄!
  • 《半個喜劇》一個人生 半個選擇
    電影《半個喜劇》的主創團隊是2016年《驢得水》的原班人馬。當年《驢得水》小成本電影卻收穫了一大片的讚譽,位列當年豆瓣評分最高華語電影。周申、劉露兩位編劇、導演也從此在電影圈小有成就。這次帶著《半個喜劇》,用真實的故事講述,摻雜了年輕人對待理想、對待愛情、對待家庭、對待人生、對待現實的想法和態度,用直逼內心的旋律,扣人心弦的腳步,一步步將觀眾帶入了電影中,到底是喜劇,還是人生,未來的路如何選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部電影。01.渣男和直男哪個惹人愛?
  • 《半個喜劇》渣男
    《半個喜劇》依舊是開心麻花式的寓教於樂。一半是高於現實生活的荒誕。影片前半段用「誤會法」製造了大量的笑料,執著的大齡未婚女(任素汐 飾)、懦弱的北漂青年孫同,以及大渣男鄭多多,三個角色在密集的笑料中建立的依存或對立的關係為影片接下來的深入奠定了基底;影片的另一半則是現實生活本身。人應該怎樣活著?這是影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
  • 《半個喜劇》半個喜劇,一個社會
    沒記錯的話,《半個喜劇》這個故事創作的年代很早,但是內容放在現在好像依舊不過時。電影很符合標題,前半部分是喜劇,在揭露人物性格和關係的同時,令人捧腹,到中間畫風一轉,後半部分直白的表現「喜劇的內核就是悲劇」這個宗旨,當悲劇來臨的時候,更多的是讓人思考。
  • 《半個喜劇》觀後感
    《半個喜劇》去年在電影院上映時,我沒有去看。是因為豆瓣的評分不高,7.4分。我還是挺認同豆瓣的評分的,一般8.0以下的國產片我都不會去看。我知道,我的幾十元電影票錢並不會影響票房,但這是我的態度,支持好電影,抵制爛電影。雖然,近年來國產電影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大量的粗製濫造的國產片仍然充斥著影院,不斷探低創作底線,也在羞恥觀眾的欣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