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魂》沒你想的那樣簡單,科幻的粉飾下其實是自私者們的狂歡

2021-02-08 網盤電影資源君


《緝魂》在各個城市大範圍提前點映的情況下,已經有不少觀眾先睹為快。

不少自媒體同行也都通過影評文章給出了各自的解讀。

這部《緝魂》在江波原著小說《移魂有術》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篇幅的改編。

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緝魂》在不同人的眼裡所傳遞出的內核也不盡相同。

而在老裕我的眼中看來,《緝魂》全片的故事線似乎是圍繞「自私」這個詞展開的。

這裡沒有對電影進行褒貶的意思,純粹是從分析其故事人物的角度出發。

可以說,在天馬行空的科幻設定下,《緝魂》其實沒你想的那樣簡單。

它描繪的其實是一場「極度自私者的集體狂歡」。

一、王世聰的自私

王世聰這個人物形象在片中可以說是比較豐滿了。

年少成名的他曾一度事業有成、意氣奮發。

和自己「摯友」創立公司,「家庭」事業雙豐收。

在電影的閃回中是妥妥的主角模板,在影片開頭又成了讓人同情的受害者。

然而事實上,說他是全片最大最狠的BOSS也絕不算誇張。

他也是將「自私」這個形容詞詮釋得最淋漓盡致的角色。

見過公司老總傳位執意要傳給孩子世襲的,沒見過傳位非要自己傳給自己的。

真可謂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除了自己本人,其他人都是外人。

在明確自己性取向的情況下,為了在大眾面前的那份體面和守住公司的形象,欺騙唐素貞並與其形婚的自私。

更是致使整部《緝魂》的劇情走向失控和悲劇的起源。

二、唐素貞的自私

唐素貞是受害者固然沒錯,但她不幸地成為受害者後同樣也表現出了加害者的一面。

把由丈夫的過錯引發的怒火發洩到無辜的孩子身上。

最後自己一跳解千愁,留下年幼的兒子王天佑獨身一人被仇恨和痛苦折磨。

這些都是無可辯解的自私行徑。

三、萬博士的自私

萬博士在故事的前半段一直扮演王世聰的幫兇,這其中當然也有他自己的小心思。

跨越性別的愛不好作評價。

但為了保住「愛人」的「性命」,幹起玷汙博士身份那些骯髒勾當的事。

無疑也將他小人的嘴臉暴露無遺。

無視前沿技術可能帶來的後果隱患,擅自且不公開地將其進行臨床應用就是一大罪過。

泯滅無辜人員的精神人格、涉嫌謀殺的罪名更是天人共憤。

試想一下,一個從小就在孤兒院長大的女孩。

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哄騙到一個素不相識的富人家,給一個病入膏肓、垂垂老矣的企業家做老婆。

還被誘導著籤了一個看起來人畜無害實則惡意滿滿的臨床試驗協議。

從頭到尾一直被萬博士牽著鼻子走,直到最後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完全可以說是「最慘工具人」了。

是的,如果從人格被泯滅的角度講,原來的李燕無異於直接被王世聰和萬博士聯手殺死。

或許有人會說,李燕之所以落得這個下場難道不是咎由自取嗎?

這是她貪那十萬塊錢去籤那個臨床試驗協約就活該付出的代價。

而按電影裡的設定看,李燕應該也就十七八歲上下,本就沒有什麼太明確太理性的金錢觀。

再加上是福利院出身,打小缺愛,沒有安全感,這十萬塊錢對她的意義當然遠大於尋常人。

這個時候萬博士出來對罪惡計劃粉飾一番,來點言語和心理上的誘導,傻白甜李燕籤下這個協約只是時間問題。

那種情況下李燕無論怎麼做,都逃不過被欺瞞和出賣的命運。

只能說,李燕太不走運,稀裡糊塗地就成為了這場鬧劇中的最大也是最關鍵的「犧牲品」。

四、阿爆的自私

阿爆的問題在於知法犯法,明明有更好的處理辦法,非要自以為是地選擇包庇罪犯來換取籌碼。

她的自私看起來很無奈,好像真的是為了愛而迫不得已。

但其實細究起來,完全是大可不必。

既然已經很不擇手段了,那為何她不能再不擇手段一點?

先用截取的錄音威脅萬博士從他那裡騙來給丈夫梁文超先做細胞再生複製最新技術臨床實驗的機會。

然後再翻臉不認人,把萬博士和假李燕幹的那點勾當捅出來。

這樣豈不是既達到了目的,又守住了作為檢察官的底線?

不過阿爆對她自己的「自私」其實也是有所認識的。

正如她所說,用一種很不成熟、尚且不明副作用的技術給愛人治病,其實更多是一種執念。

活著的人其實無所謂病人自己的意願,一味滿足的是只是他們自己的不舍和不甘。

王世聰、唐素貞、萬博士、阿爆.

當這一個個極度自私所引發的後果與效應交錯串聯在一起,也就將整個《緝魂》的故事線折騰得像一團漿糊。

這些自私者們到頭來毀了他們自己的生活不說,還把那些本能獨善其身的無關人員也牽涉其中、連帶著被毀掉了人生。

一場只顧取悅自己和照顧自己感受的「狂歡」過後,留下的只有無數的斯人已逝和僅有的倖存者們面目全非的臉。

沒想到一部主打懸疑風的科幻片背後,竟會是如此荒誕和悲劇的內核。

相關焦點

  • 科幻懸疑片《緝魂》即將上映 激勵更多青少年科幻創作
    1月15日,科幻懸疑片《緝魂》即將上映,該片被看過點映場的影迷稱為「1月的最大黑馬」「國產科幻懸疑的良心之作」,同時,諸多科幻圈大咖也在為影片打CALL。圖片來源網絡《緝魂》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孫安可、李銘順、張柏嘉等聯袂出演。故事聚焦富豪被害案,巨額遺產爭奪的背後是人性與欲望的無限糾纏,真相難覓,懸疑氛圍濃厚,被譽為「國產燒腦懸疑片的新高峰」。
  • 別只關注諧音梗,《緝魂》刷新了國產片的尺度
    電影有著未來科技的科幻架構,RNA修復技術代表了近未來的一種治療腦癌的有效手段,也是本片一切科幻元素成立的基礎。如果非要給這部電影下個定義,科幻懸疑片再合適不過了。《緝魂》的科幻設定RNA修復技術,指的是用本人健康的RNA鏈去治療受損的RNA鏈,以達到治療被腦癌損壞的大腦機能的目的。
  • 【新片推薦】張震《緝魂》1月即將上映
    「面對真相的勇氣,你準備好了嗎?」導演程偉豪曾表示,想通過影片傳遞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情感及牽絆,癌症末期的梁檢與陪伴愛人的阿爆無疑是真情的最佳體現。在愛人身患絕症這一特殊情境下,人的付出極限也成為探討議題。另外,梁檢與阿爆、王世聰與唐素貞兩對夫妻之間的情感對比也為影片增添亮點。
  • 除了科幻與反轉,《緝魂》還有這些隱藏命題值得討論
    上一篇文章我們為大家梳理了故事時間線,並分析了影片的亮點與不足之處,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拋開那些被打在影片身上科幻、反轉之類的噱頭與標籤,來更加深入地對影片中的幾個「隱藏命題」進行解析。其中最值得一說的,肯定是電影中大家心知肚明,卻不便明說的複雜情感。在這一類型的融合上,我相信《緝魂》絕對稱得上開了個好頭。電影結束時,大家有點不安,他們仿佛感覺到了些許異樣但是說不出來。
  • 《緝魂》影評:一個發明「永生」的男人決定去死!
    你說不對,還有時間,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非常公平。如果你真那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時間]才是貧富分化最大的不公。貧富差距不在於住多大的宅子,吃怎樣的山珍海味,一切物質可以帶來的享受,它不一定能使人幸福,不幸福的有錢人也很多。
  • 高能劇本反轉驚人,《緝魂》「震粉」:國內懸疑片從來沒這麼牛過
    有張震的粉絲在看完《緝魂》首映後,評價道:「國內的懸疑電影幾乎沒見過有達到這樣的高度。」作為一部在過審邊緣瘋狂試探反覆摩擦的電影,不少觀眾看完都會一聲woc衝破天際——這是能在電影院看的電影?1月最大的黑馬;萬萬沒想到被這樣一部精緻精彩的懸疑片感動得哭掉一包紙巾;怨咒巫術、生殺豪奪、大腦複製、生離死別、基因轉移次第展開;節奏緊張、脈絡緊密的讓你不敢大聲喘氣;在邏輯嚴整的前提下,連續5次意想不到的重磅反轉劇情,讓人頓時腎上腺素飆升。看完不禁沉默一會,感嘆:程偉豪,有點東西哈。
  • 緝魂——一部讓人猝不及防的科幻倫理大片
    該片集巫術(詛咒)、科幻(換魂)、哲學思辨(誰是我)、同妻、搞基、百合、賽博朋克於一體,絕對是2021年甚至很多年後的科幻片第一神作。對在疫情中掙扎困苦的人們奉獻了最大的誠意。推薦指數五顆星!!!(不加嘆號,無法表達我強烈的情緒)。 一 如果我的靈魂放在異性的軀體裡,你還會不會愛我?
  • 用類型融合包裹情感與愛,《緝魂》裡的人性內核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華語電影市場「劫後餘生」,204億的全年票房成績,是上一個階段的總結,更是下一個未來的起點。而放眼即將到來的2021春節檔,多部大片蓄勢待發,市場類型化的體量更是有望突破新高。在這個時間節點,集結了懸疑、犯罪、科幻,乃至愛情多重元素的《緝魂》的公映,無疑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有望開拓市場類型化的新思路和新格局。
  • 張震張鈞甯首度合作《緝魂》大陸定檔,導演程偉豪是下一個陳正道?
    12月7日十點,《緝魂》宣布定檔2021年1月15日,張震和張鈞甯的臉合體的海報出爐。張鈞甯的臉在水面之上,光頭的張震的臉在水面以下,張震伸出手來,停在《緝魂》的片名上。《緝魂》改編自科幻作家江波的《移魂有術》,原文發表在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科幻世界》2012年第五期上。
  • 《緝魂》是一部剝削電影嗎?
    看過《緝魂》的讀者朋友可以放心一讀,還沒看過的,我們依然鼓勵大家去電影院感受一下這部難得的華語電影作品。或許你會得出和作者完全相反的結論,我們歡迎冷靜友好的討論和反駁。與《八佰》的宣發策略類似,由程偉豪導演的《緝魂》自1月8日起在許多城市的影院進行了大規模的點映。
  • 張震張鈞甯"緝魂"全城通報線上發布會
    同時張震親自發布「全城緝魂」活動,與張鈞甯一起邀請觀眾一同尋找線索,參與案件的偵破,找到真兇。影片改編自江波科幻小說《移魂有術》,將於2021年1月15日全國上映。  在影片近未來的設定下,科技高速發展,「人腦複製」成為可能,使得案件複雜程度加倍,真相難以還原。與被害人相關的四人的陳述,更是顯得錯綜複雜,案件宛如一場「羅生門」,真相亟待被發掘。
  • 「人腦複製」&「富豪被害案」,這樣的科幻犯罪電影你聽說過嗎?
    人物海報中,與各角色相匹配的宣傳語為影片塑造了更為濃重的懸疑感,梁文超(張震飾)在癌症病患和檢察官的雙重身份下向觀眾發問「面對真相的勇氣,你準備好了嗎同時,擁有刑警、癌症病患家屬雙重身份的阿爆(張鈞甯飾)也提問道:「為了所愛之人,你能做到什麼程度?」導演程偉豪曾表示,想通過影片傳遞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情感及牽絆,癌症末期的梁檢與陪伴愛人的阿爆無疑是真情的最佳體現。
  • 年度最佳科幻懸疑預定《緝魂》2021.1.15日全國上映,劇情預測篇
    《緝魂》是根據江波的科幻小說《移魂有術》改編的。原作曾獲得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小說銀獎。在2035年的臺北,高科技在市場中出現,據說可以乾坤大挪移之「移魂有道」。《緝魂》中的梁文超身患癌症和身為刑警的妻子阿爆(張鈞甯 飾)接手了這個案子。本文是《緝魂》之預測篇,目測劇情可能是這樣滴,王世聰的兒子王天佑是日久生情,甘願做萬宇凡的傀儡,萬宇凡不僅僅是王世聰的合作夥伴,摯友,還是高科技「移魂之道」的研究博士,人稱萬博士。王世聰遺囑第一繼承人是現任妻子李燕,熱鬧的是李燕和王世聰前妻唐素貞和萬宇凡都有著不得告人的關係。
  • 對影片《緝魂》不得不有的深思:愛,會讓我們立於何處?
    文丨卿心君悅觀看完影片《緝魂》後,能讓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不得不去反思、思考愛,我想就已足夠說明這一部「東方神秘玄學科幻的懸疑犯罪片」的成功與其可看性和必看性。為了愛的人,你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我想這絕對是一個好問題,尤其是基於影片《緝魂》的劇情。影片開始於警察接到當地某集團董事長王世聰的報警電話,到達現場後,王世聰已慘死家中,其新婚妻子李燕倒在一旁,據李燕的供詞以及現場的一些線索,王世聰的兒子王天佑似乎擁有最大的嫌疑。
  • 張震爆瘦24斤演的電影,《緝魂》究竟怎麼樣?
    要是論2021開年最令人期待的一部懸疑電影,那一定是這部——《緝魂》1月15日,這部由中國臺灣導演陳偉豪操刀,張震、張鈞甯等人聯合主演的科幻懸疑電影,隆重上映了。這部被稱作「張震回歸封神之作」的電影,一開始就來了個下馬威,直接把時間背景架空在高科技盛行的2035年。
  • 懸疑片《緝魂》首映
    本報訊(記者 張鋼)日前,國產懸疑片《緝魂》在京舉辦「逼近真相」首映禮,導演程偉豪以及主演張鈞甯、孫安可、張柏嘉到場與觀眾互動交流,張震則通過視頻連線與觀眾見面。該片跌宕起伏的劇情發展,反轉驚人的結局被贊「開年黑馬」,情感與人性的展現更是感人至深。
  • 東方科幻懸疑犯罪……今年金馬最佳導演演員會給它嗎?
    病患本人與病患家屬,每個人都會產生不一樣的身體和心理的狀態,這也都出現在《緝魂》的主角們身上。他們的心路歷程基本上算是我的家人們的一種翻版。這些人世間的生死,伴隨而來的牽掛、執念,開始讓我展開對肉體和靈魂之間更深關係的思考。我想把這些思考都改編進去,讓它們被「紀錄」進電影裡,這是我創作《緝魂》最重要的原因。
  • 東方科幻懸疑犯罪…今年金馬最佳導演演員會給它嗎?
    病患本人與病患家屬,每個人都會產生不一樣的身體和心理的狀態,這也都出現在《緝魂》的主角們身上。他們的心路歷程基本上算是我的家人們的一種翻版。這些人世間的生死,伴隨而來的牽掛、執念,開始讓我展開對肉體和靈魂之間更深關係的思考。我想把這些思考都改編進去,讓它們被「紀錄」進電影裡,這是我創作《緝魂》最重要的原因。
  • 沒看懂《緝魂》?看完這篇你就全明白了
    《緝魂》是最近上映的一部科幻懸疑影片,故事發生在2031年的臺灣,一起謀殺案牽出了一個驚人的大秘密。影片懸念迭出,劇情環環相扣,是一部不錯的懸疑電影。不過由於影片中涉及到同性伴侶等敏感內容,為了過審,片方對這些內容作了淡化處理,以致很多觀眾最後沒有完全明白劇情。那麼在這篇文章中,就讓牛魔王子為您解惑吧。
  • 《緝魂》導演程偉豪:選張震的理由很「膚淺」,因為太帥
    【創作】用「記憶移植」故事探討「生物倫理」影片《緝魂》改編自科幻作家江波的中篇小說《移魂有術》,講述了一個「記憶移植」的故事,原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精神病醫生,影片中改為張震飾演的身患癌症的檢察官梁文超,在調查一起離奇的倫理案件時,他面臨職業與良心的雙重束縛,從頭到尾都凸顯著人性的矛盾,並且探討了科幻中的「生物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