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父母多次摔倒無人扶起:留守老人是我們的痛,還是時代的殤

2021-01-14 絮語心說

兒女成群,體面地生活在城裡,但暮年的父母卻留在村裡獨自生活。他們已經步履蹣跚,照顧自己已經十分困難,但依然硬撐著照顧彼此。

洗衣做飯,一不下心就摔倒,得自己爬起來,繼續生活。

這是一幅讓人寒心的畫面。可是這樣的畫面存在我們許許多多的普通家庭之中。

故事講述

」婆婆和公公是農民,一共生了七個孩子。四個男孩,三個女孩。

婆婆和公公算是教育有方的家長。7個孩子四個讀了大學。讀大學的4個孩子都在城裡工作。大哥,我愛人,三弟和小姑。大姐和二姐嫁到別的市縣,也不在婆婆和公公身邊生活。

小弟沒有讀書。大哥早年的想法是讓小弟留在家裡種植,順便以後照顧年邁的父母。但婆婆堅決不同意。她說她這一輩子當農民太辛苦了,只要有一線的機會,她都不想讓孩子繼承她的老業。她說小弟長得人高馬大,適合去部隊鍛鍊。退役後看能不能有機會在外面找一份工作?如果找到,比呆在農村強。

在婆婆的強烈要求下,全家只要努力送小弟去部隊當兵。退役後,小弟也憑著自身的優勢在城裡找到了工作,在金融系統當運鈔司機,工資待遇不錯。應了婆婆那句話,確實比呆在農村強。

我們都在外面工作,婆婆和公公生活在農村。每次大家都想接他們來城裡生活,但公公和婆婆都搖搖頭,說去城裡生活,住在'鴿子樓'裡,周圍的人除了孩子,都不認識一個,簡直是坐監獄。在老家,住著有大院子的房子,可以種菜,養雞,再養一條聽話的小狗,日子不知道多愜意,何必去城裡受罪。

婆婆和公公就這樣生活在鄉下的老家,我們逢年過節回去看他們。但好景不長,生活的發生在公公生病以後。

自從公公發生一次中風以後,他不太自律的生活方式他長年累月的生病住院,全家為了照顧他,疲憊不堪,特別是婆婆。

公公一般出院後回到老家,照顧公公的事情全都落在婆婆的肩上,這讓年邁的婆婆累不堪言。我們要接他們來城裡照顧,但婆婆和公公不同意,怕麻煩我們。

想在村裡找到一個人幫忙照顧他們。但婆婆又不願意。她就這樣子硬撐著照顧坐在輪椅上的公公。

公公80多歲,婆婆80過。一個常年坐在輪椅上被人照顧,一個骨質增生,腰酸背痛,耳朵微聾,頭髮花白,但還要去照顧另外一個老人。

公公有間歇性的老年痴呆。有時趁婆婆不注意,他就推著車子去外面。婆婆擔心他的安全,一般把大門全部都鎖住。

有一天婆婆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她手腳發軟,眼睛一黑,摔到了地上。她迷迷糊糊的摸出了口袋裡面的手機。隨便摁了一個號碼。打通了一個遠方親戚的電話。親戚趕緊打電話給村裡的舅舅。

舅舅匆忙趕到,翻越圍牆,跑進廚房,扶起婆婆。急忙把她送去醫院,才通知我們。幸運的是婆婆並沒什麼大事。

婆婆後來透露說,她的腳經常酸痛發軟。走路起來常感覺到絆到石頭似的。之前已經摔了幾次,這次是最嚴重的。

我們聽了都心驚肉跳,萬一婆婆摔嚴重,跟公公一樣坐在輪椅上,該怎麼辦?想到婆婆一個需要人照顧的老人,得每天照顧公公,摔了都沒人扶起來,好心酸!」

留守老人是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難題

養子防老是老一代父母的思想。他們都認為,生養孩子越多,只要能把他們養大,他們晚年的生活的保障肯定比孩子少的家庭好的多。但在實際的生活中,多孩子的家庭的父母未必都可以安逸晚年。故事中的老人的孩子算是有出息,但他們的父母依然得獨自生活在農村,到老了無法自理之時,也依然舉步艱難地生活著。

這其中的原因不能說孩子不孝。孩子們也願意接老人到城裡生活。但問題是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的老人無法融入城裡。願意生活在農村。

退一步回來,老人願意跟著孩子生活在城裡。他們真的可以和孩子融洽地生活嗎?那麼多個孩子,誰來承擔起照顧老人?孩子多,擱給誰,誰都心理不平衡。如果輪流照顧,老人要承受怎樣的心理過程?

也許他們都會覺得老了的他們就是孩子的一大包袱,被人丟來拋去,到孩子家討口飯吃。

最好的生活就是獨自和老伴在老家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必受孩子家庭的束縛,也避免不必要的婆媳關係等等問題。

可是獨自生活的老人,一天天的老去,將會面臨失去自理的能力。如果要請看護,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就成了孩子的一大經濟負擔。如果孩子經濟條件好,就能應付得了,如果孩子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即使是幾個孩子,負擔起兩個老人的護理費用都是一大負擔。畢竟生活在城裡的普通人,房貸,孩子的教育,生活的開支都佔去了他們百分之八九十的收入。照顧老人的開支其實都是摳出來的,這一點並不誇獎。

在中國,留守老人,就是指那些老到沒有自理能力,但身邊又沒有子女照顧的老人。故事裡的爺爺和奶奶的情況還是比較好的,起碼他們的孩子輪流著回來看他們。

但在中國很多地區,由於大量人員外出務工,家裡的老人生活不但困難,還負擔起照顧其家裡的孫子孫女,長年生病,並無人知道。

根據2016年民政部的初步摸底排查結果,全國有1600萬左右的農村留守老年人。這些留守老年人子女長期不在身邊,不少還承擔著繁重的農務勞動和撫育孫輩的義務,生活缺乏照料、安全缺乏保護、精神缺乏慰藉、失能缺乏護理等問題。

留守老人的問題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作為個體,大多數人都能希望自己的父母老有所依,但現實的很多問題又讓人很無奈。

有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寫下一段回去看公公後的感言

「半年未見的公公,一個人根本不敢住深山裡的老屋,寄居在他大女兒家。我們的到來,讓老人有說不出的歡喜。當他知道我們馬上會離開,眼裡滿是失落。我們建議他再養條狗,少點孤單。我們走時,他喃喃自語;養狗好啊,狗不會走!狗還是伴。我聽了,一陣酸楚,除了給他一點錢,我們確實給不了他需要的陪伴,鄉下老人的養老,是這個時代的殤。」

面對獨守的父母,誰不會辛酸呢?

本以為你養我大,我養你老,但面對父母漸漸地老去,無奈成了大多數人心頭的疼。想伸手,卻又無法企及。孝順,有時成了一場辜負,努力做到的,只能就是多回家看看。

最好的孝順,就是努力給予多一點陪伴和溫暖

我認識的一位大哥,在城裡當領導,平時也忙得不得了。父母在農村獨自生活,逢年過節,他必須回家。一回到家,很多老家的朋友都常約他去喝茶吃飯,但都被他委婉拒絕。他說他回來就是想做到真正的陪伴。而不是打著回來看父母的幌子,去跟朋友喝茶聊天。朋友喝茶的時間往後會有的,但陪伴父母的時間並不多。

他給父親買了一整套的理髮工具,回到家,看到老父親頭髮長了,就幫他理,鬍子亂了,幫他剃。母親老腿酸了,他就幫她錘錘。

左鄰右舍的人都說這位哥哥比閨女還體貼。但這位哥哥說,「無法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心理很愧疚,做到的也只有這些而已。」

每一個人都會老去,每一個人都將成為留守老人。社會矛盾和個體矛盾的存在,留守老人的實際問題也是未來每個人終將面臨的問題。沒有一個社會,所有的老人都生活在充滿幸福感的社會環境裡。孤獨,貧窮,疾病,甚至是社會不法分子打靶的對象,這都是老人們面臨的生存困境,也是社會和個體面臨的傷痛。

電視劇《我親愛的朋友們》裡的慈喜奶奶就是城市裡的一位獨守老人。老伴過世後,跟小兒子一起生活,但種種原因還是無法融入,回到自己的家中獨自生活。有一次她想換燈泡,結果摔了,動不了。

她打電話給兒子,在忙著修車的兒子一聽到就嚷嚷,說他走不開。但最後還是趕到家中幫母親擦藥。他把母親當成女兒似的,親親母親,讓她頭躺在自己的手臂上,哄母親睡。結果疲勞過度的他先睡了。躺在兒子身邊的慈喜奶奶臉上揚起幸福的微笑。

我們普通人,讓父母留守老家,既無奈又辛酸。但我們就是普通人,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可以給父母多一些像這樣溫馨的陪伴。

忠孝兩難全,一直是中國讀書人最難解的愁。立志出人頭地,得要離家,留下年邁的父母。在遠方立足紮根,因為生活方式的衝突,又無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這是我們的痛,還是人性的殤,也許都有。

有空時,就多陪伴吧!陪一次算一次!

相關焦點

  • 老人家中摔倒4天無人知曉!「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該如何保障?
    很多人都會感慨"獨居老人"生活孤獨、空守寂寞了此餘生……其實,老福更希望大家能夠發現"獨居老人"背後潛藏的危機。在安徽蚌埠一居民小區內,有一位獨居老人在家中陽臺上摔倒後便無法站起,在這個缺少溫情的房間裡,老人倒在"冰冷"的地上足足4天,滴水未進。期間,老人不斷用臉盆敲擊地面發出求救信號,引起了對面樓鄰居的注意,發現老人摔倒在地後,於是急忙報警求助。
  •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 巴西溫籍華僑發起樂扶基金
    溫州網訊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在不少人眼裡,這是一個難題。日前,巴西華僑符之紅牽頭設立樂扶公益基金會,籌集200萬元基金,獎勵那些樂於扶助老人的熱心群眾,為好人「撐腰」。昨天,兩名扶助老人的民警成為基金首批獲獎者。  去年,「中國老人在日本摔倒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在巴西經商20多年的華僑符之紅回溫探親時,無意中看到這條新聞。
  • 河北一老人摔倒無人扶,旁邊還有人閒聊,扶不扶問題發人深省
    近期河北一位老人過馬路時摔倒在地,沒有人幫忙扶起來,而且旁邊還有人在閒聊,扶不扶這個問題發人深省。2020年12月11日,事情發生在河北石家莊一路口,一位老人佝僂蹣跚都在馬路上行走著,一不小心不慎摔倒,老人摔倒之後,自己根本無法起身,從視頻中看到一名男子騎著電動車經過,在看到老人這種狀況時他並沒有下車,而是立即駛離了老人,老人還在地上趴著,這名男子就這樣離開。
  • 河田一老人摔倒,扶嗎?勇敢扶他!
    歡迎投稿1河田一老人摔倒,扶嗎?勇敢扶他!12月28日下午近五點,在陸河環城北路上面(半嶂路),一老人摔倒在路邊,呻吟難起,小編剛好路過。見狀,毫不猶豫走上去,趕緊把老人扶起坐下,並詢問老人是否摔傷,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有無不適。
  • 老人路邊摔倒,數百人經過無人扶。廣州人民公園內發生了這樣一幕
    老人路邊摔倒,數百人經過無人扶。近日,在廣州人民公園內發生了這樣一幕,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蜷縮著躺在路邊,附近遊玩、鍛鍊的所有人都下意識的躲著地上的老人,無人上前扶一把。只到路過的一個老人打了報警電話,警察到來之後聯繫了120,才把摔倒的老人送去醫院救治。
  • 老人馬路摔倒無人扶,旁邊還有人閒聊,扶不扶問題發人深省
    12月11日,河北石家莊,一老人顫顫巍巍地在馬路上行走,不慎摔跤,隨後倒地不起,一旁騎電動車的男子見狀立即駛離老人,期間人來人往,但是倒地的老人卻一直無人問津,在老人摔倒的不遠處,還有幾個老人在旁邊聊天。
  • 美女扶起摔倒老人 卻因做好事照片太高清被罵"想紅想瘋了"……
    一位年輕女子扶起了摔倒老人,高清照片被傳上網絡,結果卻被質疑重重包圍,成為眾矢之的……(網友們的論戰)已經影響到了我的生活,鄰居都去問我父母到底怎麼回事,我也想知道我惹誰了,我不想出名更不想無辜地頂這罵名,這樣讓人寒心,以後遇到這種事該怎麼做?」高清晰照片引爭論:做好事還是做秀?「我當天把這件好人好事上傳到網上,本來是想弘揚正能量,沒有想到有一小部分網友還在糾纏於女子是『假扶』。」
  • 老人摔倒扶不扶?她們不光扶了,還從頭到尾給安排治療了
    老人摔倒扶不扶?近日,寶雞一年過80歲的老太太乘公交車時不慎摔倒無法動彈,同樣80多歲的老伴急的不知所措,只能大聲呼救,但身邊卻沒有人過來幫忙。但「她們」在聽到呼救聲後,沒有猶豫,直接衝了出去!立即跑出門看到離中心不遠處的公交站臺處有一老人躺在地上。黨王娟立刻跑到跟前詢問老人怎麼了?當得知老人是摔倒了,無法站立。黨王娟立即呼喚同伴寧宇蓉推著備用輪椅來協助。兩人共同評估了老人情況:老人神志清楚,答問清晰準確,無噁心嘔吐,脈搏觸摸有力,遂連同家屬(老伴)一起小心翼翼的將老人扶上輪椅。
  • 江西一男子扶起摔倒老人,事後竟被叫到公安局,老人家屬:他撞人逃逸
    這是所有扶起摔倒老人的好心人最不願意聽到的一句話,好心被當作驢肝肺,還要遭訛。近日,江西九江就發生這麼一起事件,一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反遭家屬訛,還好有監控。 得知老人已經92歲了,走路的時候突然感覺頭暈昏倒,身體沒有什麼大礙。 看到這個情況,老人的鄰居和兒媳都走了過來。男義工跟老人的兒媳說明情況,解釋是老人自己摔倒的,他只是幫忙將老人扶起。確認沒什麼大礙後,男義工和同事們一起駕車離開,繼續工作。
  • 寶雞一老人摔倒,兩護士急忙上前去扶,為什麼現在人們不敢扶老人
    如今天氣冷了,路面結冰了,走路很容滑倒,尤其是老人,可是老人要買菜要趕公交,如果走路不小心滑倒了,到底扶不扶呢?近日寶雞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一位老奶奶在寶雞金臺大道,東嶺附近一公交站摔倒了,當時老人看到公交車來了,急忙跑去趕公交車,結果不小心踏空了,摔倒了。老人倒了,有人扶嗎?果真有人來扶了,而且還是推著車子來了,原來是兩名護士,推著輪椅來扶老奶奶了。
  • 老人倒地無人敢扶,是社會的年輕人冷漠無情,還是碰瓷成這樣的?
    「孝順老人」,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而大多數的人都有孝順父母的心,能夠把家裡的老人照顧好。只不過出門在外,老人也會遇到一些不方便的情況,那麼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幫助他們。但是,最近幾年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很多人在面對扶老人這件事的時候,就都會猶豫許久了,這不在12月11日,石家莊就發生了一起老人摔倒後無人問津的事件,路過的車輛和行人不少,但是等待許久,終於才有一個女子願意停下電動車來扶老人。那為什麼路過的那麼多人都沒有伸出援手呢?究竟是社會太冷漠了,還是因為大家忘記了這個優良傳統呢?
  • 獨居老人家中摔倒無人知曉,4天滴水未進
    大部分父母對子女沒有什麼養老要求,老人會在自己年老前積攢一些財產,真的老的不能動了,他們會選擇去養老院,而不是依賴子女。有些子女孝順,會幫父母安排好晚年生活,還有一些子女比較不孝,他們對父母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事件經過2020年8月4日,安徽蚌埠。當地警方公布一段執法記錄儀視頻,向媒體講述一個令人寒心的故事。一名獨居老人摔倒在地,因為個人行動不便,他整整4天滴水未進。
  • 獨居老人家中摔倒4晝夜靠敲盆求救:子女是父母前世的債,父母是子女...
    安徽蚌埠一小區內,一位獨居老人在家中陽臺上摔倒,靠敲盆引起對面樓鄰居注意。 有居民聽到敲擊聲,發現老人倒在家中,急忙報警求助。 長達20天不來看望家中父母,的確應該指摘,但同樣有部分人無法時刻陪在父母身邊。 生活有時不由己,沒有工作就無法支撐得起家庭。
  • 合一課程33:對誣賴好人的摔倒老人,我們該怎麼辦?
    01案例扶摔倒老太被誣賴 交警戳穿謊言好人得好報2016年10月26日中國青年網報導,25日上午,六合區的張老太騎車上街買菜穿梭在車流中,突然自行車輪打滑摔倒,後面的轎車司機劉某好心下車幫扶02怎麼對待誣賴好人的摔倒老人?之前,我在網絡上也看過一篇關於摔倒老人和肇事嫌疑人之間糾紛的調查,大概調查了這樣的案例100例左右。調查結果顯示,約有70幾例是摔倒老人誣賴好人,而還有20幾例確實是嫌疑人撞到了老人卻裝作被誣賴的好人。這個調查雖然樣本不大,但是結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
  • 獨居老人摔倒家中多時竟無人知曉……
    前幾日,朋友的母親不小心摔倒在家中廁所,當時因沒人發現,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最後變成中風,現在每天都需要有人照顧,身體和心理承受了雙重痛苦。要是摔倒時能有人發現,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了!其實在全國各地,獨居老人在家中發生意外卻沒人發現的新聞常有發生:我們遠離家鄉在外打拼,而家中的老人又回歸冷清,獨自面臨孤獨的困擾、疾病的威脅、死亡的恐懼...如果你家有老人堅持獨居,我們該如何去關愛並保障他們的安全呢?//常回家看看?
  • 青田小夥子扶起摔倒的老人,6年後結果令他沒想到……
    ▲點擊播放老年人摔倒在路上,扶還是不扶?這個問題在網上的熱議程度,一直是居高不下,6年前,青田一個小夥就給出了答案。
  • 江安老人過馬路摔倒,路過的人卻不敢扶?
    老人摔倒,是扶還是不扶?相信很多人遇到這個問題,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今日(11月30日),橙鄉網接到網友姜先生的爆料,昨天在劇專大道一個小區的2樓幫一家住戶修理東西時,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劇專大道與南街交界處紅綠燈路口斑馬線上,沒人去攙扶。當時,姜先生正在一位住戶家裡幫他修理東西,突然聽到住戶大喊,一位老人倒在劇專大道與南街交界處的斑馬線上了,都沒人敢去扶他。姜先生往窗外一看,看見一位老人背著背篼暈倒在斑馬線上,周圍的人都只看著暈倒的老人,不敢上前去攙扶。
  • 女子扶摔倒老人,家屬恩將仇報:老人92歲話不可信
    在大家的印象中我們要是遇到有人摔倒肯定會在第一時間上前將其扶起來,不會有絲毫猶豫,但是不知從何時起就連大家做好事都會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才決定要不要上前幫忙,換句話來說就是現在連扶人起來都是要經過深思熟慮才會做出的舉動,著實仍大家虎軀一震。
  • 看到老人摔倒馬上扶一把 青島公交司機獲贊
    看到老人摔倒馬上扶一把 青島公交司機獲贊 來源:大眾網   作者:王悅音   2016-06-02 16:17:00
  • 老人摔倒撞傷頭部,扶不扶?這2個佛山街坊給出了她們的答案
    街頭遇到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