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情系民生致全省各級人大代表的公開信、一場精準扶貧攻堅拔寨的總動員!
2017年5月25日,水都湖北丹江口市。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創新部署「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專項活動現場推進會在此召開。
會議部署,以代表小組活動為主要方式,堅持四級人大聯動,組織全省各級人大代表參與,監督推動國家各項扶貧政策落實,充分發揮各級人大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中的作用。
全省9萬多名五級人大代表編成6千多個代表小組,開展進村入戶、現場視察、專題調研、代表約見等活動,荊楚大地,脫貧攻堅熱潮湧動。
此後的三年裡,「代表行動」一年一個新主題,一年一套硬措施,一屆接著一屆幹,一錘接著一錘敲,9萬多名人大代表合唱一首脫貧攻堅同心曲。
2017年,重點監督扶貧政策和「繡花」功夫落實情況。2018年,突出推動整改,著力解決實際問題。2019年,聚焦脫真貧、真脫貧,對2015年以來脫貧人口「回頭看」,推動巡視整改問題落地。
――建立由湖北省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湖北省政府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行動步伐,研究解決問題,推動「代表行動」不斷深入。
――建立督導工作機制。湖北省人大常委各專門委員會、工作機構組成督導組,通過面上督導與重點督導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查找問題與現場指導相結合,重點加強對全省各地特別是37個脫貧工作重點縣(市、區)活動組織開展情況的督促指導。
――針對「代表行動」不同階段不同特點,及時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和現場推進會,總結新鮮經驗,組織觀摩學習,推動「代表行動」往深裡走、實裡走。在襄陽市召開「代表行動」意見建議交辦工作經驗交流會,在丹江口、羅田、宣恩等市縣召開現場推進會。
大山深處的足音訴說著人大代表一切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江漢原野的背影勾畫出小康路上最感人的風景。
2018年,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專項活動現場推進會。攝影/戴忠益
訪貧問苦,像「網腳子」一樣沉下去
脫貧攻堅,湖北任重道遠。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有3個涉及湖北。剩下未脫貧的貧困戶有不少屬於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堅中之堅。
訪貧問苦,像「網腳子」一樣沉下去。監督政府把「繡花」工夫抓實抓細,「代表行動」瞄準了方向。
「你好,我是人大代表。」湖北全省6千多個代表小組的9萬多名人大代表活躍在鄉村原野。
困難群眾盼來了心繫民生的人大代表。代表們來到貧困戶家中,看一看屋前屋後居住環境,翻一翻精準扶貧記錄本,問一問致貧的原因是什麼,看幫扶的路子對不對?選擇什麼樣的方式脫貧,目前落實得怎麼樣?黨員幹部誰在幫扶,近期幫助貧困戶幹了些什麼?有關扶貧政策落實到戶沒有,還存在什麼問題?當前貧困戶生產生活中存在哪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對政府有什麼意見建議?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所在的代表小組聯繫點在崇陽縣高梘鄉老胡洞村,這裡是鄂贛兩省三縣(崇陽、通城、修水)交界的省級特困鄉。
2017年6月中旬,「代表行動」伊始,王玲編入高梘鄉第一代表小組,通過走村入戶、現場調研了解到,道路難行、通信不通、醫療無點、光伏發電上網難、易地搬遷房不適用等是群眾最希望解決的問題。分層交辦後,政府及相關部門「銷號」整改,工作有了紮實進展。
2018年2月7日春節前夕,冒著凜冽寒風,王玲再次來到老胡洞村。村裡的變化一目了然:60kwp光伏發電項目併網了,手機有信號了,村民就醫有了籤約醫生、小藥櫃,易遷房也進行了整改,通村道路也列入有關部門計劃。「甩掉『空殼村』的帽子,日子更有盼頭,『代表行動』解決大問題。」說起村裡的新變化,老胡洞村村支部書記王金豔激動不已。
此後,王玲多次重訪老胡洞村,走訪基層人大代表、鄉村幹部,慰問困難群眾,督促落實各項扶貧政策,老胡洞村幾年大變樣。
秭歸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尤慶虎隨身帶有一個筆記本,圈圈點點密密麻麻,上面記滿了他進村入戶了解到的情況。其中有一頁日記記錄著:李林祖家今年未參保新農合,房子屬危房,需重建,急需養豬指導。
舉一反三,李林祖漏保牽帶排查出九畹溪鎮還有346人貧困人員未參加新農合。尤慶虎介紹,向秭歸縣匯報後,縣人社局特事特辦,人大代表、扶貧幹部上門逐一做工作,不到半個月時間全部實現了參保。
尤慶虎筆記中還寫道:李林祖新建兩層住房,64平方米,兩開間,已規劃;安排鎮獸醫站史思偉站長上門一對一指導養豬。
李林祖養豬技術進步很大,生豬發展到21頭,50平方米的沼氣池也已建成。「下一步,我就想大力發展生豬和茶葉,脫貧致富後,給兒子娶媳婦!」李林祖說。
據統計,在活動的第一階段,全省93279位人大代表,參加活動90690人,參與率達到97.2%,入戶走訪196225戶,提出建議29209件,辦理23881件,辦理率81.8%。需省級層面研究解決的問題和建議共93件,其中屬於「問題類」的22件,「建議類」的71件。到2017年底,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省直單位第三次聯席會議,22件「問題類」建議意見全部在規定時間辦結。
「代表行動」,初戰告捷。
湖北全省各級人大代表到田間地頭宣講扶貧政策。攝影/戴忠益
讓監督「長出牙齒」,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動刀子」
2018年5月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一部《「代表行動」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題片讓與會代表陷入沉思。為了開好這次會議,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組織新聞記者兵分7路到基層暗訪。
專題片曝光了9個案例,既剖析了政府部門的問題,也不迴避人大常委會及人大代表自身的問題。「猶如一副『清醒劑』,告訴我們不要陶醉在恭維話裡,不要滿足於數字上的成績。」與會的代表說。此後的歷次會議,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成為會議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2018年5月,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2018年「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電視電話會,會上觀看《「代表行動」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題片。攝影/劉允桐
舉一反三,對照問題清單,各地再檢查、再整改、再監督。
為了不讓群眾說了白說、代表提了白提,「代表行動」重點聚焦代表建議辦理跟蹤監督。湖北省人大常委會派出多個調研組,到現場、見代表、問群眾,面對面聽意見,一竿子插到底,防止「代表被滿意、群眾空歡喜」。
「省直有關部門和你聯繫了嗎?怎麼聯繫的?見了面嗎?」每到一處,調研組都會這樣詢問提出意見建議的人大代表。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也難在精準。」調研發現,有的地方把政策放抽屜裡睡大覺,好政策沒派上好用場。困難群眾大病報銷沒達到政策標準,存在短斤少兩問題。由於沒實行一站式服務,病人貸款付醫療費,更是雪上加霜。
讓監督「長出牙齒」,真監督帶來好效果,代表意見建議「好聲音」變成了政府部門「真行動」。
襄陽市人大促使市政府出臺教育、健康扶貧政策,惠及3萬名貧困學子,健康扶貧使15萬多貧困群眾直接受益。黃岡市醫療救治6.15萬名扶貧對象,報銷費用3.69億元。武漢市黃陂區在實施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救助的基礎上,投入3000多萬醫療補充保險,設立600萬元專項幫扶資金,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免繳新農合資金、全額報銷住院費。湖北省政府金融辦持續加大金融精準扶貧督辦力度,建立4821個村級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站,貧困戶「貸款不出村、只跑一次路」,打通金融扶貧「最後一公裡」。
很多貧困戶發自內心地說,黨的扶貧政策好,人大代表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
湖北省各級人大代表走訪貧困戶。攝影/戴忠益
當好「偵察兵」「監督員」,聚焦脫真貧、真脫貧
湖北要實現2020年脫貧目標,就要堅決克服「虛假式」「算帳式」「指標式」「遊走式」脫貧等問題,為省委當好「偵察兵」「監督員」。
湖北省各級人大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大力推進「四個著力」「四個切實」,用心用力用情投入「代表行動」,活動不斷掀起高潮。
創新形式訪群眾,基層人大出實招。
宣恩縣珠山鎮人大在活動中創造出「雙十看」經驗——「十看村十看戶」;襄陽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光河在調研後連夜撰寫《關於楊棚村的脫貧報告》,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加緊研究處理;十堰市人大常委會第四調研組在調研貧困村後了解到,困難群眾「兩不愁」已沒有問題,「三保障」也基本實現,但仍有「八盼」;紅安縣人大常委會「代表行動」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全縣82個代表小組劃分為399個調查小分隊,對全縣已脫貧人口「回頭看」,確保走訪對象清、政策標準清、調查摸底清。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認真總結三年來開展「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情況,常委會黨組向省委鄭重報告,建議鞏固優化扶貧政策,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切實推進鄉村振興,得到省委肯定。
2020年1月17日,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湖北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持續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鄉村居民增收致富。
貧困戶在湖北省各級人大代表的幫助下,通過發展柑桔產業實現脫貧致富。攝影/戴忠益
重整行囊,接續奮鬥,「代表行動」再升級
「代表行動」探索出新時代人大工作新路子,取得扎紮實實成效,推動湖北人大各項工作上臺階、提檔次。
三年來,各級人大代表走訪貧困戶130餘萬戶,提出意見建議5萬餘件,已經辦理4.3萬件,落實率86%。其中交由省級層面辦理109件,已全部辦理完畢,有效解決了農村困難群眾基本醫療保障、飲水安全、道路交通、教育、產業扶持、易地扶貧搬遷等一批問題。
「代表行動」有力服務了全省脫貧攻堅大局,推動打通貫徹落實黨中央扶貧政策「最後一公裡」。有效豐富了人大代表閉會期間活動,加強了陣地建設,錘鍊了工作作風,提升了履職能力。進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拉近了代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紮實推動了縣鄉人大建設和工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基層實踐中與時俱進。
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更需要新擔當、新作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主動履職作為,依法履職行權,人大代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展現動人風採。
重整行囊,再上徵程,接續奮鬥,戰鬥正未有窮期。
湖北省人大打完疫情防控「上半場」,又全力以赴投入疫後重振「下半場」。
2020年6月召開的湖北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高票通過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決定》,號召全省人民盡銳出戰,堅持「戰疫」「戰貧」兩手抓,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吹響了浴火重生的「集結號」。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扶貧產品銷售、扶貧項目等進程都變緩,脫貧攻堅任務更加艱巨。
為深化「代表行動」,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級人大積極響應省委號召,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圍繞打好疫後重振的經濟發展戰、民生保衛戰、社會穩定戰,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廣泛聽取意見,反映各方意願訴求,督促各項政策落實,助力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新的貢獻。
以人民為中心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出發點,「代表行動」沒有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