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教育學之父

2020-12-24 蘆薈之探秘生活

文化常識:教育學之父

來自捷克的教育家揚阿姆斯誇美紐斯(1592年生,1670年卒),於1632年出版了《大教學論》,這是第一本教育學著作,標誌著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因此,誇美紐斯被稱為「教育學之父」。

誇美紐斯是一位以捷克語為母語的摩拉維亞族人,出身於一磨坊主家庭。年輕時被選為捷克兄弟會的牧師,並主持兄弟會學校。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爆發後數十年流亡國外,繼續從事教育活動和社會活動。捷克是位於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中世紀的歐洲實行教會教育和騎士教育。教會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教士和僧侶,教育內容是「七藝」,包括文法、修辭、辯證法「三科」,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四學」,各科都貫穿神學,盲目服從聖書和僧侶教師的權威,學習方法是背誦。騎士教育目的是培養封建騎士,教育內容是「騎士七技」:騎馬、擊劍、打獵、投槍、遊泳、下棋、吟詩。所以說教育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在此背景下,誇美紐斯提出:「把一切知識交給一切人」,試圖通過教育實驗來實現「泛智教育」和「泛智學校」,他斷言:「人的智力生來雖有差異,但世界上找不到一個智力低到不能受教育的人」。他是最早系統論述班級授課制的人,首次提出並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給性等一系列的教學方法。他以太陽的「光亮和溫暖給予萬物」而「不單獨對付任何單個事物、動物或樹木」為依據,論證了班級授課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指出班級授課制的具體方法是:根據兒童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將兒童分成不同的班級,每個班級擁有一個專用教室;每個班級有一位老師,他面對全班所有學生進行教學。他主張在一般情況下,各年級都應在每年的秋季開始和結束學年課程,其他時間不應該接收任何兒童入學,以保證全班的學習進度一致,都能在學年底結束相同課程的學習,經考試升入更高年級。每日上課時間為4小時,在每學習1小時後休息半小時。每年有4次較長的休息假日,每次休息8日。他還提出建立學時考查、學日考查、學周考查、學季考試和學年考試。

1632年除了出版教育學巨著《大教學論》還出版了學前教育專著《母育學校》。

《母育學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兒教育專著。母育學校即家庭,母親是兒童的第一位教師。其論述了兒童的本質,指出兒童四上帝最珍貴的恩賜,論述了怎樣去發展兒童的健康和力量,探討幼兒入學前準備工作問題並提出建議。誇美紐斯認為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兒童奠定體力、智慧和道德發展的基礎,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主要有童話、韻語、音樂、遊戲等。

無獨有偶,來自德國的約翰弗裡德裡希赫爾巴特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是「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

赫爾巴特(1776年生,1841年卒)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學》標誌著規範教育學的建立,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赫爾巴特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認為教育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他曾說:「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

此外,赫爾巴特提出「三中心論」(教師中心論):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提出「四階段教學」理論,將教學過程分為明了(清楚)、聯想(聯合)、系統、方法四個階段。

教育學中重要人物補充說明:

① 蘇格拉底提出「產婆術」,將問答分為諷刺、定義、助產術三步走。

② 柏拉圖著《理想國》,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哲學家兼政治家,最終目的是促使「靈魂轉向」;認為女子應當和男子受同樣教育,從事同樣職業;重視早教,是「寓學習於遊戲」的最早提倡者。

③ 百科全書式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德、智、體多方面和諧發展,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

④ 昆體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他的《雄辯術原理》(又譯《論演說家的教育》或《論演說家的培養》)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著,也是第一部研究教學教法的著作,被譽為「歐洲古代教育理論發展最高成就」。

⑤ 盧梭,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愛彌兒》,提出兒童本位的教育觀。

⑥ 康德,曾先後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學講授教育學,是把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裡講授的第一人。

⑦ 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號的教育家。

⑧ 洛克,代表作《教育漫畫》,「白板說」、「紳士教育」對後世影響大。

⑨ 杜威,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提出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論):兒童(學生)中心、經驗中心、活動中心。

⑩ 凱洛夫,主編《教育學》,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馬卡連柯,代表作《教育詩篇》《論共產主義教育》,主張集體主義教育。

 楊賢江,代表作《新教育大綱》是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

 蔡元培,被毛澤東贊「學界泰鬥、人世楷模」,提出「五育並舉」(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

相關焦點

  • 科學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
    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被稱為科學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學史上極其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乃至之後百年來的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巨大、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學》全面反映其教育思想,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 教育學大咖之「赫爾巴特」
    在考試當中,無論是教育學還是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都有很多人物需要我們進行識記。今天想要和各位考生分享的現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的相關考點,主要以單選、多選的題型出現。關於赫爾巴特這位大咖,我們主要從地位、著作、觀點以及名言這幾個角度進行把握。1.地位赫爾巴特是德國人,他的稱號有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派代表人物。
  • 教育學易混知識點梳理
    《論演說家的教育》VS《學記》(地位) 解析:《學記》: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教育學的雛形」。《論演說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專著;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學法的書;體現了歐洲古 代教育理論發展最高成就。 8.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教育學創立階段人物之赫爾巴特...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學公共基礎知識:教育學創立階段人物之赫爾巴特、杜威,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一、考情分析教育學創立階段人物之赫爾巴特VS杜威,這個知識點在陝西特崗教師招聘考試中以人物對應地位、著作、觀點為主進行單選題、多選題的考查,主要考查學生對於赫爾巴特和杜威思想的掌握了解情況。因此,掌握清楚赫爾巴特和杜威的思想觀點且能做到充分理解和靈活運用非常重要。
  • 教育學萌芽階段的發展歷程(從培根到赫爾巴特)
    教育學萌芽階段的發展歷程一、 歷史背景教育學的創立主要來源於教育實踐發展的客觀需要。教育學的萌芽發展階段主要集中於17到19世紀之間,教育學的創立與近代以來科學發展的總趨勢和一般科學方法論的奠定有著密切的關係。近代以前,哲學是一切知識的母體,相當廣泛的知識探索都是在哲學的旗幟下取得的。
  • 第一章 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 第二節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一章 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教育學的概念&教育學的發展(重點)1、教育學的概念: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不斷探究並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教育學的發展階段:(級智誇大獨立)培根:科學歸納法第一人,首次提出「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誇美紐斯:教育學之父,《大教學論》(1632),教育學獨立標誌。系統論述班級授課制方法和實施內容。
  • 超讚的教育學考研知識點順口溜來啦
    大教學論誇美鈕,標誌教育學獨立。赫爾普通教育學,傳統教育學代表,教學具有教育性,教育學教授綱要。認知結構學習論,發現教學和學習,課程改革大運動,課程結構布魯納。身心發展內發論,孟子人性本善論,基因複製威爾遜,成熟機制格塞阿諾。個人本位教育目的,福祿盧梭泰洛奇。
  • 留學美國教育學碩士
    近幾年去美國留學讀教育學專業的學生人數呈上升趨勢,很多國內讀如英語、文學、對外漢語等文科專業的學生,或者國內從事幾年教育工作的人士都選擇去美國讀教育研究生專業。然而,美國教育學專業的分支方向在保持了多樣性,也獨有專業的專業性。想成功申請到該專業實屬不易,那麼,留學美國教育學碩士需要哪些要求?
  • 英國教育學專業怎麼選?
    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說到申請英國教育學,很多人第一考慮的是申請倫敦大學學院的教育學,因為UCL教育學常年在QS排名上排世界第一。倫敦大學教育學開設的項目多,主要設在INSTITUTE OF EDUCATION(簡稱IOE),這個學院的學生有8000人,老師和工作人員達到800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院系。
  • 教育學出國讀研前景如何
    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教育學出國讀研前景如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申請美國留學,以研究生為例,一般都要考取美國的研究生考試GRE,和英語能力測試TOFEL。這兩門考試的準備時間一般為半年到一年左右。很多同學專業背景很硬,但都苦於英語成績很差而無法完成留學夢。
  • 「教育學的科學化」辨
    對「教育學科學化」這一命題的不同理解,預示著教育學理論建構的不同邏輯和方法論,由此產生了不同取向的教育學理論。教育學的科學化不僅意味著教育學的實證研究,而且意味著教育學的規範研究和人文科學研究。我國教育學研究目前存在的實證化傾向,教育學對教育實踐中緊迫的意義問題研究的缺失,正在呼喚人文科學取向的教育學回歸。
  • 作為科目、學科和科學的教育學
    南京 210097  內容提要:在教育學的發展史上,存在著作為科目、學科和科學的三種教育學。作為師範教育科目的教育學,是師資訓練所需各類知識的匯總;以作為科目的教育學為基礎,作為獨立學科的教育學逐漸形成;獨立的教育學學科,經過科學化發展,逐步成為作為科學的教育學。
  • 教育學研究需要更富有學術「思想」
    新時代要求教育能夠更高效開發全球第一人力資源,教育也需要教育學能夠提供深厚的思想動力。這種邏輯的循環,對教育學學者提出了更卓越的學術標準——更富有「思想」的價值。 增添學術研究「思想」內涵長期以來,教育學術界被某些不適宜的觀念所束縛,本土教育研究場域在一定程度上異化為外來思想的「跑馬場」。
  •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渝召開
    12月17日,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民進中央宣傳部供圖)12月17日,由西南大學和葉聖陶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論壇議題為「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葉聖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新成出席會議並致辭。
  • 教育學考點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教育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對於其觀點的內容往往會通過觀點反選、地位反選和多選題等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觀點加以理解和區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 總結了2020年100題必考文化常識的重點
    我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古代文化常識的100道題,題題都是重點,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文化常識,一起加油叭~  古代文化常識100題  1.下列相關文學文化常識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先要沐浴、更衣、獨居,忌食魚肉葷腥,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做「齋戒」。
  • 中國式管理學之父曾仕強,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你認識他嗎?曾仕強(1934年8月28日-2018年11月11日),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一生致力於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是為了中國文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是常人所不可及,比不上的。除了優秀,天秀,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形容他了。
  • 北師大-ANOBO少兒全球素養課題組邀請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納
    今年9月19日,在即將舉辦的「重啟·未來少兒全球素養教育雲峰論壇」上,大會主辦方北師大-ANOBO少兒全球素養課題組有幸邀請到了多元智能理論之父、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作為演講和論壇嘉賓,出席本次線上雲峰論壇。
  • 教育學知識點:被你遺忘的那些人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1.魏書生:六步教學法(定向-自學-討論-答題-自測-日結)2.倪谷音:愉快教學法(它要變「厭學」為「好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3.李吉林:情景教學法(
  • 教育學知識:課程的類型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課程的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者課程設計的種類,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是我們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其考查題型以客觀題為主,根據分類依據來進行選擇,或根據例子描述來進行判斷,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