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青年勇立潮頭,奔湧向前)
一腔熱血投身建設八年如一日,從技術管理到生產管理到EPC項目經理,華東新青年李曉龍追隨著公司轉型升級的步伐,在時間和實踐的磨礪與沉澱後,實現了個人精彩的蛻變。
入海,做一朵奔湧的浪花
2012年6月,見習生李曉龍站在了中建科工南京青奧中心項目的門口。初入現場負責技術管理的他,帶著幾分學生時代的青澀,飽含一片投身建設的赤忱,靦腆卻又堅定。面對未來和未知,李曉龍只管出發前行,以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投入到一線工作中,在日復一日的實踐與學習中,沉澱自己、收穫成長,贏得了項目部全體人員的認可。
告別青奧,他又先後奔赴江陰澄星大廈、青島市民健身中心等多個項目從事技術管理工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專業基礎。憑藉紮實的專業能力,他還考取了雙專業一級建造師證書。
短短幾年時間,李曉龍先後獲得了「華東優秀團幹」、「上海市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華東大區十佳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一時間成為很多人學習的榜樣。他說:「正是那段時間的磨練,讓當初的我快速成長。只有盡力做好每一項工作,才能不愧對公司給予的信任!」
時間的海浪不斷翻滾,他卻還像最初一樣,猶如一朵堅韌的浪花,矢志不渝,奔湧向前。
轉型,做進擊的一線「衝鋒舟」
2018年9月,李曉龍接到華東大區的緊急調令,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中心項目正在前線呼喚炮火,急需投入更多人手,打贏300天極限工期的履約攻堅戰。沒有一刻猶豫,李曉龍和他的同事們第一時間投身到項目前線,開始了八個月日夜奮戰的徵程。
作為第一批從江蘇公司空降食博會項目的「援軍」,李曉龍不僅面臨著極限工期帶來的嚴峻考驗,同時,這也是他入職以來第一次負責生產管理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而當千鈞重擔壓在肩上時,中建科工人骨子裡敢打敢拼、使命必達的精神勁兒就被激發出來了,「就我個人而言,我當時就特別希望來到項目上,因為這是在我職業道路上能夠在高壓狀態下學習EPC總承包管理知識的一次難得機會,所以自己也是比較迫切地想到項目上去學習。」
然而,儘管做好了心理準備,現場生產管理工作仍然困難重重。首當其衝的就是項目的鋼結構工程,這也是淮安食博會項目最大的難點。按照傳統的鋼結構施工管理,項目至少需要配備30人的管理人員,但實際上鋼結構項目部當時只有7人。7個人怎樣完成30個人才能幹成的活?李曉龍和他的團隊陷入了苦戰。從鋼材採購、加工,到現場堆場、道路、設備等安排,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事無巨細地部署周詳。項目的鋼結構工程實行白班、夜班輪換的倒班制,七大工區每一個區域都需要專人負責,為了確保現場鋼結構安裝的順利進行,「上午六點半到現場,晚上十一點多回去」,甚至在工期緊張時,通宵堅守也是家常便飯的事。2019年春節,李曉龍和他的團隊堅守一線,大年三十晚上在工地上吃的年夜飯,確保順利完成鋼結構魚尾螺栓球網架滑移施工的第二次滑移。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李曉龍和淮安食博會項目團隊一起,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百舸競流千帆進,用熱血青春,用團結奮進,書寫著一個又一個矢志拼搏的應急攻堅奮鬥故事。
揚帆,做勇立潮頭的排頭兵
2019年5月9日,第二屆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正式開展。同年,三十而立的李曉龍被任命為宿遷學校馬陵中學西校區擴建工程EPC項目經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很激動。原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被公司看到。這是我第一個獨立負責的項目,我一定要把它做好。」 這是當時李曉龍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雖然是第一次擔任項目經理,可是積澱了豐富經驗的他迅速完成了角色轉變,自上任起就明確了項目班子分工,並身先士卒及時推進各項任務。李曉龍明白,只有團隊每一個人都肩負起責任、貢獻出力量,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項目進場初期,場地內有一排高壓線嚴重影響項目樁基施工,委託業主幫辦拆改流程需要2個月,但項目的樁基施工工期只有45天。為了不影響寶貴的工期,李曉龍及時將情況匯報給業主單位,並主動與供電公司溝通,僅用了25天就完成了拆改工作。在他的帶領下,項目團隊在開工滯後一個半月的情況下,第一個取得審圖合格證及施工許可證,在宿遷市十一所學校項目中率先完成主體封頂,並在江蘇公司2019年年終考核中拔得頭籌。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斷了項目的開工計劃,使原本就緊張的工期被一再壓縮。2月4號,還在家中的李曉龍撥通了宿遷市住建局的電話,第一時間搜集了復工生產所需的材料,並作為抗疫先遣兵回到宿遷,開啟了抗疫復工籌備工作。無論是復工管理人員接站,還是現場工人實名制登記,他都全程緊盯。「項目經理是第一責任人,重要工作決不能缺席。」這句話,他時刻牢記著。2月20號,項目實現了全面復工;5月30日,項目經過45天日夜連續作戰,完成了各單體內外裝修施工,在觀摩檢查中獲得業主和使用方的認可; 9月1日,馬陵中學西校區擴建項目迎來了第一批學子。
從19年5月進場到20年8月項目完工,從一紙藍圖到美麗的校園拔地而起,多少櫛風沐雨、日夜兼程,在項目管理人員的眼裡,李曉龍是榜樣是戰友是團隊的靈魂,他用追求卓越的態度、日復一日的堅守、日漸黝黑的膚色,將個人的成長蛻變融入公司轉型升級的進程,激流勇進,乘風破浪。
馬陵中學校方的感謝信被他放進了抽屜,因為有一句話始終縈繞在他的耳邊,那就是奮進的腳步只有新的起點,沒有終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曉龍一如八年前站在青奧中心項目門口時那樣,目光堅定,奔赴姑蘇,邁進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