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
座談會上,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等知識分子代表先後發言。
一年多過去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言猶在耳——
那一次見面,讓潘建偉無比難忘。
「很有前途、非常重要。」2016年4月2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他來到量子通信京滬幹線運管中心,聽取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發展情況匯報時這樣盛讚道。
當時負責匯報的,是整個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
「勇立潮頭、引領創新,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在當天下午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讓潘建偉心潮澎湃。
潘建偉說:「志不強者智不達,只隨人後,永遠跑不到第一。搞研究,不能滿足於僅在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在別人原創的成果上增磚添瓦,要敢為天下先,立志開闢全新的領域。搞技術,不能依賴模仿,不能習慣於引進,要有不甘雌伏、奮發趕超的志氣。」
2001年,潘建偉回到國內,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建了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實驗室。2016年8月16日,以「墨子號」命名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讓全球科技界矚目。
「可以說,中國的科技工作者非常有幸處在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偉大時代,中國科學院以前瞻的態度,非常支持我們從事這樣一項國際上未有先例的原創研究。」潘建偉說。
2016年1月8日,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潘建偉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獎章,由他帶隊的科研項目「多光子糾纏及幹涉度量」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在潘建偉的設想中,在未來5年到10年的時間裡,將有望形成一個「天地一體化」的全球量子通信網絡雛形。在量子通信的支持下,網際網路的信息安全保障將得到大幅度加強。(原載《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16日 07版 記者:胡航宇 方夢宇 統稿:劉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