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華師大附屬東昌中學:立足科創 素履以往-2020年研究性學習...

2020-12-28 東方網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東昌中學秉持「行以至誠」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組織學生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同時積極搭建各類支持平臺,組織在校學生開展各類科研、創新活動。

東昌中學學生在校期間將完成一個小課題和一個大課題的研究,在學校研究性學習之風的引領下和校內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積極參加大小課題的研究,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同時學校邀請華東師範大學的學科教授、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老師、上海市贏帆學生規劃中心的老師定期為學生開設專題輔導講座,部分優秀的學生從興趣走向志趣發展。通過完善評價機制,選送優秀的課題參評區、市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區、市級明日科技之星評比活動。

11月28日,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正式落下帷幕。學校在此次比賽中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學校獲得先進集體獎,學生課題獲得一等獎五項、二等獎六項、三等獎七項。這自然離不開學生的辛勤付出和老師的悉心指導,這些課題也凝結了學校學生對於科技創新的理解與實踐。下面,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2020年研究性學習的詳細過程。

校內自培活動 激發學生潛能

除了老師們的指導,學生的自培活動也成為了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學年都由高二年級的學長為高一新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自培活動。2020年10月9日,學校組織高二年級研究性學習校級優秀課題小組(共12組),進駐高一年級各班,讓高一年級學生與研究性學習有近距離的接觸。

校內自培活動

培訓感悟

在本次培訓中,我們與學弟學妹們交流了研究性課題的經驗,對我們本身來說也是一種進步。製作過程中,我們又一次體驗了從課題研究「新手」到「入門」再到有自己的方法和理解的過程。回想去年此時,我們也曾是坐在座位上聽取學長學姐的培訓,從一臉茫然到逐漸入門,然後通過自己的實踐,逐步進入狀態。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基礎知識的學習,再加上實踐者的經驗分享,對於課題研究的新手們很有幫助。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同學們都很配合也很認真,能夠大膽開放地與我們進行交流,相信高一的學弟學妹們也能從我們的交流中慢慢對研究性學習有初步的了解。我們堅信課題研究是來源於日常生活,通過科學地分析和研究,找到改進方案來解決和改善。研究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會碰到困難和困惑,需要我們秉持堅持不懈和科學的研究態度,最終就會有所收穫。

——高二(3)班 陳新宇 龔佳琦

作為踏入高中面對的第一個課題,或許會有些不知所措,也正是如此,我們對課題的介紹,也起到了引領的作用。我們首先對於小課題的特點及選題進行了概括,選題應貼近生活,並進一步深入研究。隨後,對於課題的分類,進行了介紹,也列舉了一些類別。我們通過自己的課題,將課題開展的大致流程介紹給了他們。此外,我們對於資料查詢的途徑進行了簡單介紹,讓他們能有所了解,以便於後續研究。最重要的部分是開題報告的撰寫,我們將一些細節重點強調了出來,畢竟開題報告的完成對於後續的進展有著較大提升。最後就是問卷部分,我們通過自己的問卷將一些特點及注意事項都一一作了詳細的介紹。最後,我們對於高一同學的疑問,進行了相應的答疑。希望這次的介紹對於高一同學們起到一定的作用,幫助他們明確課題的方向,希望他們能從中獲得收穫。

——高二(1)班 魯雨佼

開設專題輔導活動 以科學的態度開展科學研究

2020年11月6日,學校組織開展了2020學年度研究性學習專題輔導活動。來自上海贏帆學生生涯規劃中心的張凱老師為高一、高二年級全體學生分別做了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輔導、研究性學習課題結題輔導。東昌中學學生發展指導團的外聘專家,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四位教授(李明輝老師、楊連星老師、張方老師、陳贇老師)與高一學生面對面,進行課題輔導。

華師大校外導師團輔導

學生感想

聽聞我們組有幸與李明輝教授面對面交談小組課題,我們內心很激動。周五中午,成員們早早就來到了文科閱覽室等候。在我們向李明輝教授詢問時,他並沒有我想像中的教授方式一樣,板著臉,一臉嚴肅地與我們討論,相反,李教授幾乎全程都是在微笑,這讓我們幾個人都放下心來。我們的話題是關於自媒體的盈利方式,李教授對此方面頗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思路和方案,還積極與我們進行討論,引用了許多當今名人的例子,讓我感覺枯燥的自媒體行業在我面前變得栩栩如生。

經過了這次與李教授的交談,他的交談方式大氣、隨和、嚴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教授的知識儲備量也非常驚人,激發了我對自媒體行業的興趣。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不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應該多開拓眼界。這次關於小課題的討論,讓我受益匪淺。

——高一(12)班 賈文喆

2020年11月6日,華東師範大學楊連星教授來學校為高一(1)班至高一(3)班同學們的金融課題進行指導。同學們一共有十個小組。在聽完第一個小組的匯報後,楊教授首先對這個小組的想法與準備進行了肯定。接著,他提出了「問題小,切入點小,針對人群小」的「三小」要求,並發現了十個小組的共性問題。他說「我們的課題應該類似於大學生的課題,而我們高中生由於受到交際圈的限制,無法調查的很廣,那麼我們就將我們的研究對象定為青少年。我們要嚴格遵守「三小」原則,讓我們的課題真正為人類解決一些問題。」同學們也十分積極的參與,拿出紙筆將楊教授給出自己本組的意見以及其他組的意見都記錄了下來。最終,每一組都得到了楊教授個性化的指導。

——高一(3)班 朱泓宇

11月6日下午,在校方的邀請之下,華東師範大學的張教授來到東昌中學為高一的同學們進行金融課題研究輔導。雖然是「大」教授,卻沒有「大」架子,課堂上,張教授先是和藹可親地向同學們講解金融課題研究時需要的注意事項、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方法,同學們一邊聽課一邊記錄筆記,課堂井然有序。

後半節課的答疑環節,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依次向張教授展示一周前就已準備好的金融課題,提出自己的疑問,張教授一一給出了專業而細緻的建議,調整了不夠合適的研究方向。比如在指導我所在小組的課題——《疫情期間「海底撈」的營銷策略》時,張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海底撈」的營銷策略並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且不具有餐飲企業的普遍性,不適合當作課題開展,建議我們適當更改課題。當一組同學在和教授交流的同時,其他小組也在座位上討論課題的改進和細節,師生之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交流。短短的一個小時很快過去了,課堂的時間有限,張教授還熱心地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同學們可以在網上和她繼續探討金融課題的研究。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張教授專業詳細的指導。

參加完本次指導活動,讓作為高一學生的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如何選擇金融課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清楚了以後如何開展自己的課題研究,也感謝學校能將名校教授請進高中校園,讓高中生更清楚地了解課題研究。

——高一(4)班 沈弘劼

通過這次陳贇老師給我們帶來的課題分析,讓我們的視野和角度都得到了提升。

老師通過逐個對我們的課題的講解,一針見血指明要害地指出我們課題中的問題,例如過於理論化、空虛、範圍太大等。同時使我們認識到,以往我們對一些詞語的概念都過於虛浮,對於一些事情的認知太過絕對化,沒太考慮過其多樣性,以及太喜歡按自己僅僅從學習過程中了解的片面內容去評判和研究。

在老師針針見血的教導中,更確定了同學們對社科課題的研究範圍認識——「我們是在事實,準確說是在這個時期的事實上去分析和研究,我們所研究探討的不應該太過注重人們的態度和看法,而是這個時間段的事實。」老師的諸多教誨是我們受益頗深,相信在聽完老師的教導後,同學們會有所感悟,更加明晰課題的研究目的價值和方向。

——高一(3)班 柯亭淏

學校搭建平臺 學生登上舞臺

2019學年度優秀課題頒獎活動

2020年9月21日,學校在小劇場舉行了2019學年度研究性學習優秀課題頒獎活動,由指導教師向獲獎同學頒發獎狀。頒發獎項包括:第18屆浦東新區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第35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課題;第35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課題;華二第十屆「創意、創新、創造」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獲獎課題;2018級高二年級研究性學習大課題校級優秀課題;2019級高一年級研究性學習小課題校級優秀課題。

2019年度優秀課題頒獎活動

組織校級優秀課題

參評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經過學校評審推薦,2018級學生研究性學習大課題優秀課題、2019級學生研究性學習小課題優秀課題、2020DC金融優才班優秀課題共計22個課題參評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7個課題入圍參加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活動,一等獎課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經貿網絡模型與發展建議》的課題組組長受邀在閉幕式上做主題演講。

獲獎名單如下:

線上答辯

2020年11月21日,學校7個參與終評的小組來到學校第一會議室進行線上答辯。通過前期充分的準備,課題組成員們展示了最好的自己。

終評課題展板

學生感想

本次答辯加深了我們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對自身的不足有了認識。我們感到收穫最大的是增長了經驗,無論是在日後的學習還是工作中,我們都將因這次經驗而變得更加自信。儘管這一次的答辯中對自己仍然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但是也正是這些小問題讓我們知曉了改進自我的方向。同時,此次答辯活動更讓我們明白了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重要性。不僅要自己掌握知識,能將此有條理地表達出來、讓他人理解自己的努力成果也是尤為重要的。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會更加注重理論與實際結合,培養自己的颱風和應變能力,保持十足的熱情。

——高二(3)班 湛孜容 傅佑 蔣禹辰

這次參加科創大賽收穫頗大,讓自己在知識,眼界,綜合能力上都有提升。

首先,讓我認識到,基於已有的高中知識也能解決較為複雜的問題,例如我們專題中的文本圖像處理這種看起來有點複雜的問題。使用高中數學和信息科技知識已經可以做成功一些事,而且效果還不錯。這增加了我們應用知識的信心,也提升了我們對學習的渴望。

其次,通過研究實踐,我們對研究的內涵和方法也有一些體會。研究就是從已知領域向未知領域的探索,比如,我們這次專題,本質就是基於Photoshop的閾值功能進行延伸拓展。在研究過程中,隨著研究的深入,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解決問題,不斷拓展已知領域範圍。研究方法角度,要站在別人的成果基礎上,聚焦解決新問題,要明確什麼才是核心問題,而非核心部分可以借鑑別人的結果,比如BMP轉化JPG;二是解決電腦程式問題時,算法原理性思路(做好)和算法速度優化(做快)都很重要。

再次,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重複遇到挑戰然後克服挑戰的循環,一步步推進研究進展,最後達成研究目標。這一過程,不但享受了樂趣,更鍛鍊了自己的心性。參加最後的終評答辯時,我們看到了其他同學各種非常好的創新想法,以及激情宣講的風採,拓展了眼界和思路,發現自己的不足,也鍛鍊了自己布展和宣講能力。總之,整個過程幫助我提升了自己的綜合能力。

最後,感謝輔導老師沈鋒在專題過程中給出很多很好的指導意見,感謝向榮老師百忙中安排好了東昌中學的參賽事務,也感謝浦東區賽事組委會克服疫情成功組織了這次創新競賽。

——高二(2)班 傅昱齊

線下終評

2020年11月28日下午,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閉幕式在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隆重舉行。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相關領導、評審專家代表、「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板塊一等獎獲獎選手代表以及優秀指導獎獲獎選手代表等50多人參加了閉幕儀式。閉幕儀式上,首先播放了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回顧片,然後按計劃依次進行了領導和嘉賓介紹、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頒發、優秀學生作品現場演示、評審專家點評、優秀指導獎頒發和優秀指導獎獲獎教師代表作經驗介紹等六項議程,最後由教育局副局長陳強作了總結髮言。以上過程,無論是學生演講,還是專家點評,無論是頒發證書,還是領導發言,各項內容都環環相扣,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給現場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湛孜容同學代表學校獲獎小組,來到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參加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線下閉幕式活動。並發表了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經貿網絡模型與發展建議—為題的演講,並由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環境科學學院秦浩正教授點評。

湛孜容同學現場演講科學論文課題

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環境科學學院秦浩正教授點評科學論文課題

學生感想

11月28日,我參加了「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閉幕式」,並作為發言嘉賓概述了我的科學論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經貿網絡模型與發展建議。在如此多的專家與學生的面前發言,我是有些緊張的,但課題的內容早已完整地留存在我的腦海中,因此發言總體還是非常順利的。後來,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環境科學學院秦浩正教授為我的課題做了現場點評,亦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課題研究,我受益匪淺。我們除了知識、技術方面有收穫外,更主要的是讓我們明白了兩個道理,一是,靈感來源於生活,研究植根於實踐,家事國事天下事,要事事關心;二是,用數據說話,用模型達意,研究要求真務實、嚴謹求索。

——高二(3)班 湛孜容

結語

通過研究性學習,同學們不僅對科技創新有了切身的體會和新的經驗,也此過程中,從興趣走向志趣發展。同時,研究性學習也激發了同學們的創作熱情,為學校科創實踐帶來了新的血液,充分發揮了科技創新無處不在,科技創新永無止境的人文精神。學校也將提供更多研究的平臺與活動,努力讓每一位東昌學子都成為全面發展、具有高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學生。

相關焦點

  • [浦東]東昌中學:"始於夢想 成於實幹"-第三十五屆教師節慶祝與表彰...
    [浦東]東昌中學:"始於夢想 成於實幹"-第三十五屆教師節慶祝與表彰大會順利舉行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東昌中學 2019年09月09日 10:03 2019年9月6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東昌中學全體教職員工齊聚學校第三會議室,東昌中學張延青書記從上午翁海紅老師收到的2016級高三(10)班學生家長授予的錦旗「杏壇能手東昌名師」談起東昌老師們忠於實幹精神,引出本次大會的主題
  • 浙師大不遺餘力支持附屬中學辦學,近年來中考錄取分數線穩步提升
    蔣國俊首先對附中2020年的招生錄取工作表示肯定,並祝賀附中近年來中考錄取分數線穩步提升。同時,他對附中領導班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的未來發展,尤其是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等工作作出指示和要求。蔣國俊指出,浙師大將堅定不移的支持附中發展,附中要始終堅持創辦全國一流師大附中的辦學目標,理順管理體制機制,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強化直升班這一辦學特色,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
  • 華中師大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 新名校扶搖直上 與光明區齊步向前
    2019年9月,由光明區人民政府、華中師範大學與深圳市勤誠達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創辦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順利開學,翻開了光明區「政府+名校+名企」創新辦學模式的新篇章。
  • 浦東啟用「一生一檔案」,特色高中再添新成員,來看這些好消息!
    按照「成熟1所創建1所,創建1所命名1所」的原則,本市穩步推進特色普通高中創建工作,繼上海市曹楊中學、上海市甘泉外國語學校、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和上海海事大學附屬北蔡高級中學、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東昌中學、上海戲劇學院附屬高級中學、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市嘉定區第二中學被命名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後,2020年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再添新成員
  • 上海華二系10所學校完美布局
    學校地址:晨暉路555號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創建於1958年,1963年被確定為上海市教育局直屬重點中學。華二與上中、復附、交附合稱「四大名校」,再加上七寶中學,是上海高中界成績最好的5所高中。從多項數據可以看出,華二與上中可以說是不分伯仲。2002年學校遷至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現校址。2012年,學校又建成了閔行的紫竹新校區。2020年,寶山校區、普陀校區相繼建成。
  • 快來認識浦東這幾位了不起的好少年-附18-19年度新區「新時代好...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根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相關要求,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宣傳學習活動,大力樹立未成年人先進典型,浦東新區文明辦、浦東新區教育局評選出「十佳」「十佳提名」「百優」等120名2018-2019年度浦東新區「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
  • 又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今年開辦招生:華二高中校區落戶寶山
    新校址建成前,暫在華東師大附屬楊行中學(寶楊路2888號)過渡。過渡校址的修繕工作已經啟動,新學年即可啟用。圖說:華二寶山校區選址。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1958年由華東師範大學創建,是上海唯一的一所直屬國家教育部的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 華二高中校區落戶寶山!今年首招60名寶山學生
    協議約定,由華東師大二附中在寶山設立校區,名稱為「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寶山校區」(以下簡稱「華二寶山校區」),屬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組成部分,公辦性質高中學段辦學,今年開始招生,9月1日開辦。開辦寶山校區,旨在滿足寶山區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要,今年只面對寶山區招生。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發布一年「成績單」
    近日,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下文簡稱「浦東院區」)迎來「一周歲生日」。這一年,浦東院區主動對接國家和上海健康發展戰略,著力推行疑難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及新技術落地見效,以臨床研究為戰略支點,積極開展腫瘤診治新技術,在這篇新的沃土形成巨大溢出效應,賦能醫院創建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 華二寶山/普陀今年招生!復附徐匯也即將開工!
    新校區教師的關係隸屬華東師範大學,由華師大二附中統一領導。教師隊伍由按照華師大二附中標準招聘的經驗教師和985大學優秀應屆畢業生以及由華師大二附中各校區統一安排的教師組成。 華二寶山校區 華東師大二附中在寶山設立校區,名稱為「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寶山校區」,屬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組成部分,公辦性質高中學段辦學,今年開始招生,9月1日開辦。
  • 2020年上海市特級教師建議人選(含備選)公示!有你的恩師嗎?
    2020年上海市特級教師建議人選(含備選)公示!有你的恩師嗎? 本市開展了特級教師評選工作,華師大一附中管維萍、姜振驊,上外附中黃桂蘭,虹口教育學院附中李蔚,虹口教育學院李永莉、楊嵐清、朱鈺等130名教師入圍,即日起至8月14日公示。
  • 華南師大附中2020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球總決賽獲獎喜報來了!
    2020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球總決賽獲獎喜報2020年12月11-13日,為期三天的2020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球總決賽暨年度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順利閉幕。本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於今年4月啟動,歷時8個月,共有來自國內近30個省市及英國、美國、新加坡等17個國家地區1170支隊伍,涉及300餘所中學報名參賽,累計提交有效論文共計901篇,其中國內557篇,海外 344篇,海外參賽論文較往年增加了一倍。最終來自國內、美國、新加坡及印度等國家地區92支參賽團隊共決出61塊獎牌。
  • 深圳中學與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哪家強?
    廣東省各中學學科競賽獲獎數量前五的高中廣東省排名前五高中2020高考喜報1深圳中學2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東70名高考生被屏蔽成績, 華南師大附中佔比最多。2020年廣東省高考,華南師大附中取得優異成績,在全省獨佔鰲頭,共有6位同學高考成績被屏蔽,名列全省第一。
  • 表演英語劇、自創歌舞、匯報科創研究……這場期末展演有點兒炫!
    和小夥伴們一起給《流浪地球》配音,舞動手中自製的沙錘、隨著節拍做身體操,給小夥伴展示樂高編程模擬蜜蜂授粉……別誤會,這不是遊樂園裡的孩子們在做遊戲,而是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前灘學校藉助在學校「航空航天課」中學到的空氣動力學知識,他終於親手製作成了第一個風箏。經過幾次嘗試和調整,最終風箏成功飛上了天。有完整的研究過程展示,還有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這樣的科創課題展示在現場還有很多。當天,華二前灘學校一、二年級的同學帶來了20個腦洞大開又十分貼近生活的科創課題展示。
  • 湖南師大附屬頤華學校迎來三位名校長
    三湘都市報6月1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6月1日,湖南師大附屬頤華學校迎來了三位「重量級」人物。當日,在該校舉行副校長聘任儀式上,頤華大江董事長曾泰悟、副董事長陳松柏,湖南師大附中黨委副書記、師大頤華校長彭榮宏將聘任書鄭重地交到了這三位的手上。作為師大頤華首任副校長,這三位來頭可不小。
  • 南昌育山高級中學、新建城江西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通過...
    近期熱點 南昌育山高級中學通過批覆 二、學校名稱為「南昌育山高級中學有限公司」,簡稱為「南昌育山高級中學」。學校辦學性質為營利性民辦學校,辦學地址設在南昌縣金沙二路3199號。 三、辦學層次為全日制普通高中,辦學規模為3300人。 簡稱限用於學校牌匾、成績單、學位證書、學歷證書、招生廣告和簡章。
  • 區校共建,又有三所上師大附屬中小幼學校將落地嘉定
    區校共建,又有三所上師大附屬中小幼學校將落地嘉定飛入尋常百姓家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王蔚 2020-12-14 15:28:47 圖說:上師大與嘉定區共建基礎教育集團 上師大供圖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先期已經共建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嘉定小學的基礎上,再共建三所學校: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第五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嘉定中學、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嘉定幼兒園,並在此基礎上成立緊密型協同、一體化發展的上海師範大學嘉定基礎教育集團。
  • 華師大這次在閔行的基礎教育基地超級燃!
    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創新性教育模式、經典品牌學校、權威優秀師資以及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的金牌聯盟,並形成了「四大亮點」:1、上海四大名校之一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1963年成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是經教育部批准
  • 新理念、新技術、新戰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發布一年...
    圖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 坐落於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迎來「一周歲生日」了!這一年,浦東院區主動對接國家和上海健康發展戰略,著力推行疑難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及新技術落地見效,以臨床研究為戰略支點,積極開展腫瘤診治新技術,在這篇新的沃土形成巨大溢出效應,賦能醫院創建國家腫瘤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