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發布一年「成績單」

2020-12-22 瀟湘名醫

近日,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下文簡稱「浦東院區」)迎來「一周歲生日」。這一年,浦東院區主動對接國家和上海健康發展戰略,著力推行疑難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及新技術落地見效,以臨床研究為戰略支點,積極開展腫瘤診治新技術,在這篇新的沃土形成巨大溢出效應,賦能醫院創建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鳥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

新院區,新理念

「不做量的疊加,要做質的提升」

一年前浦東院區開業運營之時,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曾明確表示,浦東院區作為醫院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不能走一味追求診治數量的「老路」,而應該著力深化實體化單病種多學科綜合診治模式臨床研究為工作重點,建立科創「高地」,做腫瘤診治和臨床研究的「領跑者」。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多學科門診大大提升腫瘤患者就診效率

一年間,以邵志敏教授領銜的乳腺癌多學科門診、虞先濬教授領銜的胰腺癌多學科門診、葉定偉教授領銜的泌尿男生殖系統多學科門診、蔡三軍教授領銜的大腸癌多學科門診、吳小華教授領銜的婦科腫瘤多學科門診和徐近教授領銜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多學科門診相繼面向門診患者開放。據統計,累計接診患者940人次,約60%的患者均為疑難複雜病例,曾多次往返於多家醫院或多位醫生都能難以拿到明確治療方案,而在這個由腫瘤外科、腫瘤內科、放療科及影像診斷科教授組成的多學科門診,可以第一時間拿到明確方案,大大減少患者就醫成本。

「患者現在來一次醫院,掛一個多學科專家門診號就能得到多位專家的集中討論,對於一個腫瘤患者而言,哪怕是提早2-3天明確診斷結果或者給予權威治療方案,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虞先濬說,我們多學科門診的開設,不會存在患者奔走於多個科室、多位專家間的「轉述誤差」,大大提升腫瘤患者就診效率。

一年間,多學科綜合診療模式不僅在門診紮根,在病房,多學科的緊密合作更得到了深化體現。乳腺、胰腺、大腸癌單病種的「多學科綜合治療部」呈現出與一般病房截然不同的面貌。在這裡,病房設置打破了以往按科室設置的管理,不再是「各自為政」,而是圍繞單個腫瘤病種、綜合外科、內科、放療等多個學科建立「多學科綜合治療部」,治療方案打通多個學科,患者管理貫穿疾病全程。「多駕馬車」齊頭並進,為乳腺癌、胰腺癌、大腸癌等腫瘤病人「一站式」解決多個學科治療問題,確保就醫的連貫規範,無需因接受不同的學科治療而輾轉多個不同的病房。

一年間,多個前瞻性、多中心參與的臨床試驗項目也相繼在浦東院區開展,為先進診療方案向臨床轉化提供更多渠道。浦東院區I期臨床病區承擔臨床研究項目的設計、啟動、實施,同時,病區醫護團隊專注於受試者的治療、護理、不良事件觀察、藥物代謝藥物動力數據的收集。臨床試驗所開展的瘤種覆蓋消化道腫瘤、乳腺癌等。目前浦東院區的I期臨床研究的受試者都是經過常規治療後疾病仍有進展或療效不佳的腫瘤患者。吳炅副院長說,「許多患者在浦東院區入組臨床試驗項目,不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同時他們的治療情況和生存獲益,也將為後來者提供重要的治療依據和臨床數據。」

據統計,目前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數量達到387項。例如基於分子通路的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精準治療的「傘形研究」;Entrectinib治療攜帶NTRK1/2/3、ROS1或ALK基因重排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籃式研究」等研究項目,均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領跑地位。

新技術,新賦能

「注重效率,更注重患者就醫體驗」

「作為一個新起點,浦東院區是腫瘤新技術發展的『沃土』,」腫瘤醫院副院長虞先濬表示,「在實體化運行多學科診療模式中,腫瘤醫院浦東院區還引進了一系列精準、智能醫療設備,用新技術賦能精準醫療,進一步提升診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這一年,達文西機器人「入駐」腫瘤醫院浦東院區,為惡性腫瘤的精準治療增添利器。在機器人手術中,機器人的機械臂好比就是醫生手臂的「延伸」,不僅濾除了手部的抖動,同時又具有人手無法比擬的穩定性和精確度;它在狹窄解剖區域也可實現360度自如運動,這特別適用於狹窄的手術間隙的操作;相比普通的開放手術和腔鏡手術,可以提供放大10-20倍的高清三維圖像,擁有更好的手術視野。例如,對於功能保留要求較高的甲狀腺手術中,達文西機器人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可以使喉返神經及喉上神經得到良好的保護,放大視野下甲狀旁腺的血供系統亦可得到良好保護,減少患者術後低鈣血症的發生。目前已經有泌尿、胰腺、肝臟、頭頸多個科室先後開展了100多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

這一年,一體化的CT/MR直線加速器及相應的計劃系統在浦東院區搭建。實時影像讓放療醫生精確直觀的地關注患者體徵各種的變化,判斷是否更新處方或放療計劃;自動勾畫以及自適應放療計劃技術,使在不移動患者的情況下進行快速的在線計劃修改,真正做到每次放療的計劃和實施都精準到位,提高療效同時降低健康組織的副作用。All-in-one一站式放療技術的落地,讓每位接受放療的患者只需躺在治療床上即可一次性完成從定位、圖像採集、靶區勾畫、計劃設計、復位驗證、計劃質控到首次治療的放療全流程,將以往病人長達1-2周的首次治療等待時間壓縮到15分鐘左右。

此外,一些先進智能醫療設備也成為浦東院區的「網紅打卡點」,同時給患者就醫帶了全新體驗。在取藥窗口邊,一臺長相神似「自動售賣機」的自助取藥櫃正在運行,患者就診後只需拿出就診卡輕輕一刷或掃描二維碼,機器窗口便會自動「吐出」對應處方藥品,極大縮短了排隊取藥時間;在藥物衝配區,4臺全球領先的靜脈用藥機器人正實時運轉,在藥物溶解、抽吸、加藥等系列環節,利用智能高精度天平、傳感器、視覺識別系統等密切管控,在確保藥物劑量精確、可追溯的同時,全方位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減少藥師因持續的重複操作帶來的偏差風險。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門診自助取藥系統方便患者

新戰略,新展望

「打造一流平臺,引領腫瘤實驗研究前沿」

「浦東院區是臨床腫瘤中心,更是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研究的搖籃」腫瘤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表示,「中心研究進展與臨床需求有機結合,『雙輪驅動』,形成動物研究到臨床實踐的轉化研究『閉環』,為抗腫瘤新藥臨床轉化及腫瘤個體化精準藥物篩選提供平臺」

近一年,隨著浦東院區的運行,腫瘤研究所浦東實驗室,新增實驗室面積約6500平方米,動物實驗中心1800平方米,入駐專職研究和工作人員26人,研究生58人,發表SCI論文總影響因子約266分,其中10分以上論文7篇。精準中心在浦東院區建成了高標準的1000平方米的標準二代測序實驗室,組織了一支精幹的專業隊伍,目前有專職工作人員7名,2020年第三季度檢測量達到600例/月;精準中心研發了乳腺癌、腸癌、胃癌、胰腺癌等13個檢測產品,形成了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系列化產品線,協助科室完成SCI論文6篇。

這一年,是起點,也是希望。浦東院區的臨床工作已經碩果初現,基礎研究已經蓬勃萌發。在未來新徵程,浦東院區將持續以高質量臨床研究為抓手,以深化實體化單病種MDT模式臨床研究,不斷提升惡性腫瘤療效;繼續聚焦腫瘤精準診療、粒子放射治療、腫瘤病理診斷、新藥和裝備研發轉化4大平臺建設,誕生更多原創性的研究成果。

【來源:復旦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理念、新技術、新戰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發布一年...
    圖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 坐落於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迎來「一周歲生日」了!這一年,浦東院區主動對接國家和上海健康發展戰略,著力推行疑難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及新技術落地見效,以臨床研究為戰略支點,積極開展腫瘤診治新技術,在這篇新的沃土形成巨大溢出效應,賦能醫院創建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院區一體化發展 承載「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只掛了一個號,卻能讓腫瘤內科、外科、放射科、影像科等學科的醫學教授坐在一起,「就為你而來」,這是徐女士沒想到的。對患乳腺癌十年的她而言,「看病,最在意的就是獲得一個明確的答案、一個治療的方向」。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她要到了這個答案。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每年全世界有超過700萬人死於癌症。
  • 我帶著一座新醫院來了!復旦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籌)閔行院區開工奠基
    復旦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籌)閔行院區開工奠基 2020-08-26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寶慶院區啟用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6日電 (張婷芳 陳靜)承載著青少年兒童患者及家長的殷切期待,在寒假就診高峰期來臨之前,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寶慶院區今天正式啟用
  • 5周年成績單出爐!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打響尖端放療的中國品牌!
    前言2020年5月8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曬」出一份開業5年來的「成績單」:已累計治療患者2692例,年治療量平均增長率達到28%。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項成果攻堅「最難治」乳腺癌
    近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連續獲得三項研究突破: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探索國人乳腺癌精準治療靶點並在臨床上成功應用;在有「最難治」乳腺癌之稱的三陰性乳腺癌研究領域,繼續完善「復旦分型」研究體系,首次提出基於代謝特徵的治療策略;鑑定中國患者特異的胚系基因變異,證實國人三陰性乳腺癌特異性治療靶點的存在。
  • 科學抗疫 名醫有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 潛心鑽研:為...
    而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卻給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乳腺癌5年生存率15年連續走高。該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披露了「奇蹟」背後的故事。觀念和技術進步助推治療效果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03年-2017年收治的35872例初診乳腺癌患者中,5年總生存率達到92.5%,10年總生存率達到83%,總體療效齊肩國際先進發達國家水平。面對這一驕人成績,邵志敏教授認為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原因。
  • 我帶著一座新醫院來了!復旦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閔行院區開工奠基
    8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籌)閔行院區開工奠基。新院預計於2023年作為全市單體體量最大口腔中心建成投用,擬設400張牙科治療椅、100張病床。復旦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籌),即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創建於1946年,建有北京東路、復興中路、浦錦三個院區,以及永嘉路門診部和天津路科教中心「一院五址」。今年,復旦大學新增口腔醫學本科專業,而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則承擔了首屆口腔醫學本科專業的招生教學任務。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央廣網上海1月11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懿輝 王廣兆) 1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在讀醫學博士生王一休,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濟南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央廣網發 腫瘤醫院提供)「我同意捐獻!」2020年5月,當這位1992年出生的小夥子接到了紅十字會打來的電話:他的造血幹細胞與一位患者初配成功,需要徵詢捐獻意願時,他毫不猶豫的向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100歲生日快樂!
    會上,浦東新區與同濟大學共建、附屬東方醫院承建的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和依託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建設的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揭牌。他表示,東方醫院傳承百年的辦醫歷史,抓住浦東開發開放的時代機遇,走出了一條蔚為壯觀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現代醫院的建設之路。面向第二個百年,同濟大學將一如既往加強對附屬東方醫院的支持,與醫院攜手共進,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上海、考察浦東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同濟醫學學科發展,為浦東和上海醫療健康事業,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直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甲狀腺結節不糾結
    那麼,對於甲狀腺結節和腫瘤,我們需要了解什麼?在甲狀腺結節手術前患者和醫生要做哪些準備?甲狀腺腫瘤患者術後的康復與隨訪又要注意什麼?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海上名醫」平臺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特別合辦「市民腫瘤防治培訓學校」,從專業和科普的角度促進群眾對甲狀腺的了解,提高甲狀腺健康意識。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讓腫瘤治療的「中國方案」成為現實
    位於浦東張江科學城的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正讓越來越多患者享受到國家醫療事業發展帶來的福祉。  今年是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正式運營5周年。5年來,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治療的腫瘤病例數達到3100例,每年有百分之二十幾的增長率,去年,質子重離子治療患者出院828例,創開業以來的新高,單日治療患者數、單月治療出院患者數等均創開業以來的新紀錄,並超越國際同類機構同期最好水平。
  • 2020年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招聘啟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 招錄科室及崗位: 二、相關待遇和其他事項 應聘中山醫院總部在冊崗位的員工,必須服從在不同省市的不同院區之間輪崗的要求(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等)。
  •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公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21家醫院等級...
    (評審)中心組織評審和我委審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21家三級醫院通過等級複評審。具體醫院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一、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複評審的醫院   1.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2.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3.華東醫院   4.上海市東方醫院   二、通過三級乙等綜合醫院複評審的醫院
  •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台州院區(台州國際眼科醫院)開診
    集合了國內頂尖眼視光專家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台州院區(台州國際眼科醫院)今天上午正式開診。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兵,溫州醫科大學校長呂帆,副市長吳麗慧等參加開診儀式。   儀式上,台州市中心醫院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舉行了合作籤約,與會領導嘉賓共同啟動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台州院區(台州國際眼科醫院)開診活動。
  • 【探究竟】無需麻醉也不流血就能「切」除腫瘤的射波刀,了解一下?
    :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諸華光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最新「復旦版」醫院排行榜發布!廣東醫院有哪些變化?
    大洋網訊 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正式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和專科綜合排行榜。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繼續名列排行榜前三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綜合)》第6位,蟬聯華南第一。
  • 守護抗疫英雄光明,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為抗疫醫護及子女...
    圖說:啟動儀式現場 採訪對象提供(下同)寒冷的冬日裡,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浦江院區視光學中心卻暖意融融。12月6日下午,醫院「瞳心戰疫 微笑助力」——抗疫醫護及子女近視防控公益項目啟動。醫院視光學中心為來自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近百位醫護及子女提供近視防控服務,包括免費的眼科檢查、驗光配鏡等。啟動儀式上,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黨委書記錢飈代表醫院向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同仁表達了敬意。他透露,醫院寶慶院區經過近半年的內部整修不久將以嶄新面貌啟用。
  • 復旦附屬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重回武漢同濟醫院
    在武漢這座城市涅槃重生的同時,9月2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毛穎院長,神經外科周良輔院士,以及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中曾參與抗疫工作的20名神經外科同仁們也回到了曾戰鬥過的地方——作為本次大會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個環節,第九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神經外科抗疫紀念活動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舉行。
  • 強強聯手,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籤署...
    馬曉潔 孫丹 封面新聞記者蘇定偉7月16日上午,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在杭州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謝建平,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於恩彥、常務副院長陳明、副院長程向東與邵國良等參加籤約儀式。此次籤約標誌著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迎來歷史性重大發展機遇,作為核心單位成員正式加入國家腫瘤區域性醫療中心,聚力打造國內領先的腫瘤公共研究平臺、臨床實踐平臺和科研轉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