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01-12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月11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懿輝 王廣兆) 1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在讀醫學博士生王一休,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濟南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多日來,他已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1月11日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青島市第102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兒童白血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央廣網發 腫瘤醫院提供)

「我同意捐獻!」2020年5月,當這位1992年出生的小夥子接到了紅十字會打來的電話:他的造血幹細胞與一位患者初配成功,需要徵詢捐獻意願時,他毫不猶豫的向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隨後,王一休積極配合紅會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配型高分辨和捐獻前體檢等流程,為後續的正式捐獻做好準備。根據受捐者的手術安排時間,1月11日上午,王一休正式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這次捐獻成功,王一休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全國第10705例、山東省936例、青島市第102例、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第19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這一次能夠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對於我自己來說,能夠拯救一個生命,是一種幸運,」王一休表示,「現在我是一名醫學生,身上的白衣意味著我的責任和使命」。勵志學醫的他,希望自己能夠踏踏實實的學好醫術,實現自己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可以通過專業知識挽救更多的生命。

由於骨髓捐獻者與被捐獻者雙方身份是互相保密的,王一休只知道被捐獻者是一個白血病患兒。前幾日,王一休收到了紅十字會轉交的那位白血病小患兒的一封來信。信中,這位患兒寫道「您的一份愛心,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可以擺脫病痛的折磨,我又可以拉起我心愛的小提琴了……」王一休讀著信上的一字一句不禁感嘆:「自己的一份愛心,能夠挽救一位孩子,真的很有意義,他也希望身邊人能夠也能加入中華骨髓庫,有機會像他一樣能夠用自己的愛心救助更多患者。」

據悉,當王一休的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臟外科主任王魯教授得知學生將前往山東捐獻造血幹細胞時,當即表示大力支持,並替他安排好休假,鼓勵他堅守這一份對生命的關愛之心。

據了解,在學習生活中,王一休一直是一位「公益達人」。早在2012年尚在本科求學階段,王一休便作為志願者參加紅十字會獻血服務志願隊並多次積極參與獻血;也就是在這個時期,王一休主動申請加入了中華骨髓庫,隨時準備捐獻造血幹細胞。2019年,他榮獲山東省無償獻血愛心大學生稱號。2020年9月博士入學後,他即加入腫瘤醫院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他說,在2018年自己的母親遭遇了車禍,這件事情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作為一名患者家屬,更深刻的認識到了,平日裡無論是獻血還是加入中華骨髓庫,都可能是在為挽救一個生命做好的準備,而這一切都是對世間美好的期許。

相關焦點

  • 方城縣人民醫院中藥房主任王紅普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10月15日上午,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暖意融融,方城縣人民醫院中藥房主任王紅普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他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0294例、河南省分庫第907例、南陽市紅十字會第56例、方城縣紅十字會第8例、方城縣人民醫院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2020年度南陽市第11例、方城縣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成為方城縣人民醫院院史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二人」。
  • 安醫大90後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3歲男童生命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5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3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
  • 華北理工大學在校生劉欣瑜捐獻造血幹細胞
    原標題:華北理工大學在校生劉欣瑜捐獻造血幹細胞「劉欣瑜同志: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您於2020年08月17日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您的這一人道善舉使患者獲得了重生。特頒此證。」日前,華北理工大學2019級婦產科學專業研究生劉欣瑜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功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獻200ml造血幹細胞。
  • 上海造血幹細胞年捐獻最高紀錄被打破 今年第44位捐獻者是位白衣天使
    原標題:今年第44位捐獻者是位白衣天使  一場暖心的救人行動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展開。昨天,在血液科病房裡,東院86病房護士王穎正配合完成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不久後,她的生命種子將在22歲白血病女孩身體裡「生根發芽」,花季少女將重燃第二次生命。
  • 高博上海 35 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
    2020 年 10 月 20 日,高博醫學(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閘新院區)(以下簡稱醫院)攜手上海市紅十字會舉辦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儀式,靜安區紅十字會副會長徐紅光發表了重要講話,來自醫院的 35 名員工加入到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隊伍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8月6日,捐獻志願者冰冰(化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生命的種子將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冰冰也成為了四川省第265例、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7年,大學二年級的冰冰偶然看到當地紅十字會在學校裡組織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活動,於是抱著一半好奇一半懵懂的心態去了解了有關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具體事項。當得知成為造血幹細胞的應用可以治療「絕症」,並拯救患者的生命,冰冰便馬上決定加入這個隊伍,並在當時留取了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入庫志願者。
  • 10年圓一夢,河南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6日,門外雖是數九寒天,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卻暖意融融,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09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白鵬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他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種很難治的病,只有捐獻造血幹細胞才能給患者生的希望;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自身沒什麼危害,卻能帶給別人一次生的希望,於是他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然而由於非血緣關係之間配型成功的機率太低,一直沒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白鵬漸漸忘記了這件事情。
  •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記衡東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湖南日報數字報刊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鴻飛通訊員 劉雅倫 周健「小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讓抗疫英雄的手術十分成功。」4月23日上午,省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周明拿起電話,把這個喜訊告訴衡東縣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幹部向文韜。向文韜聽後,開心地笑了。據了解,向文韜是衡東縣第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8歲的向文韜是黨員、退役軍人、紅十字志願者。2017年8月,他在無償獻血時,志願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
  • 今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浦東的白衣天使
    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小布見到了2021年上海首列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東方醫院醫生陳愉愷。這是一位青春朝氣、文質彬彬、滿懷愛心的年輕醫生,在2021年1月8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後,陳愉愷目前處於身體休養階段,應小編的採訪邀請暫回科室。 「對2016年入庫的事情,我至今還有印象。當時我還在讀研,在醫院的各個科室輪轉。
  • 民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延續生命接力
    陳星大女兒陳媛羽說:「明天我的爸爸就去捐獻造血幹細胞,我覺得爸爸很勇敢很偉大,爸爸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長大以後也像爸爸一樣做一名志願者,去救人。爸爸去捐獻造血幹細胞時,我在家做好作業後照顧好兩個妹妹。」
  • 讓愛延續生命 湖北「90後」中醫科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在湖北省定點採集醫院,經歷了5天的準備,打了9次動員劑的周醫生,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湖北省第4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很快,那位正在與血液疾病頑強鬥爭的患者,將會收到這些「救命因子」,在絕望之中,重燃生的希望。
  • 成功捐獻!青島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返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王魯青 12月4日,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中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 高博上海(閘新院區)35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
    2020年10月20日,高博醫學(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閘新院區)(以下簡稱我院)攜手上海市紅十字會舉辦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儀式,來自我院的35名員工加入到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隊伍。
  •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武部政工科長欒宏偉捐獻造血幹細胞——給...
    「十萬分之一的概率,能夠匹配成功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緣分,更是作為一名文職人員的責任與擔當。」12月20日,讀完這封市紅十字會轉來的沒有署名的感謝信後,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科長欒宏偉微笑著說,希望這份29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能為千裡之外的那位患者延續生命。欒宏偉,從軍20載,是部隊首批現役轉改文職人員。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院區一體化發展 承載「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只掛了一個號,卻能讓腫瘤內科、外科、放射科、影像科等學科的醫學教授坐在一起,「就為你而來」,這是徐女士沒想到的。對患乳腺癌十年的她而言,「看病,最在意的就是獲得一個明確的答案、一個治療的方向」。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她要到了這個答案。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每年全世界有超過700萬人死於癌症。
  • 王椿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制勝血液腫瘤,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長久以來,造血幹細胞移植都是血液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將自體或者他人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可以恢復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CAR-T療法是血液腫瘤治療領域新興的治療手段,能將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經過基因修飾之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發揮抗腫瘤活性。
  • 鄭州95後女孩捐造血幹細胞 救治北京白血病人
    本報訊 昨日,在親友陪伴下,鄭州95後女孩張珊珊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挽救一名遠在北京的白血病人貢獻了「生命種子」,成為鄭州第221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1995年出生的張珊珊今年21歲,剛剛大學畢業。2014年4月20日,上大學期間,在一次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中,張珊珊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出於對白血病患者的同情,她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如果真的能配型成功,我也可以做一件救人命的大事了。」沒想到僅僅相隔一年,機會就來了。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
    原標題: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慶良(右)昨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達到1000例。從第901例捐獻到第1000例捐獻,廣東僅用時5個月,截至昨日,廣東今年已有185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捐獻造血幹細胞,我願意!」
    12月10日,餘輝將前往長沙,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移植手術,挽救一名病情危重的白血病人。三次被問三次「我願意」2004年11月2日,是餘輝第一次獻血的日子,也是16年堅持的開始。平均每年兩次的獻血頻率,已經成為餘輝多來年的獻血習慣。紅色的獻血證書因為滿載記錄,更換了一本又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