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2020-12-28 瀟湘晨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經了解,她是海南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海南省在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取得新突破。

6月18日上午,小雪順利出倉,家人都十分開心。記者 王洪旭 攝

寶寶嘔吐消化不良 一查竟是脊髓膠質瘤

「寶寶剛滿1歲,出現嘔吐、消化不良的情況。」小雪的父親王先生說,他們是瓊海人,2017年帶孩子去檢查,診斷腦積水,打止吐針後孩子出現昏迷,緊急送到海口救治,後面查出是脊髓膠質瘤。治療後病情反覆,孩子受盡折磨。去年底,王先生了解到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該腫瘤有很大優勢,於是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兒童血液腫瘤年發病率為每年100/100萬—130/100萬,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董秀娟主任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個高風險的治療過程,患者需要在全環境保護的背景下,接受有足夠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支持的超大劑量的化療和(或)放療,即預處理,儘可能清除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以重建造血及免疫。

隨後,經過化療以確保造血幹細胞採集質量、外周造血幹細胞採集和凍存及多次溝通,小雪的父母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讓孩子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接受治療。

6月18日上午,小雪順利出倉,醫生查看其康復情況。記者 王洪旭 攝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3歲女童獲新生

4月27日,3歲的小雪住進了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的病房,接受移植前檢查及病情評估。此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血液科的錢曉文教授對小雪的情況進行了遠程會診,討論治療方案。

到了5月19日,一切準備就緒後,患兒小雪進入移植倉,第二天進行了預處理,對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進行清除,9天後正式輸入此前採集好的自體造血幹細胞。輸完後一直到現在,病人經歷了很多。輸入造血幹細胞10天後,小雪的造血幹細胞就長出來了,說明當時採集幹細胞的質量和數量是很好的,小孩的身體開始漸漸恢復,這也說明此次自體幹細胞移植是成功的。

經過一個月的移植治療,6月18日小雪順利出倉,精神狀態好了很多,家人都十分開心。小孩父親王先生說:「感謝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照顧,這一個月以來,他們辛苦了!」

董秀娟表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需要一個過程,目前來看患兒的身高、體重、活動能力都有進步,接下來將繼續觀察患兒的康復情況,移植後20天進行綜合評估,決定是否達到出院標準,今後醫生也會繼續跟蹤隨訪患兒的情況。

董秀娟表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存在重症感染、嚴重出血、疾病復發等風險,相比常規治療來說,可望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在改善患兒生活質量具有較大優勢。對於兒童來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症比較廣,適用於血液疾病、實體腫瘤、遺傳代謝病、罕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療。

據了解,未來該醫院還將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讓更多患兒看病不出島。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贛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開展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這是贛南首個血液科開展的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例。該技術讓患者重獲新生,也標誌著贛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在血液腫瘤的診治能力迎來新的裡程碑。為進一步提高血液腫瘤的診療水平,贛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將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作為今年重點打造的新技術項目。
  • 王椿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制勝血液腫瘤,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長久以來,造血幹細胞移植都是血液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將自體或者他人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可以恢復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CAR-T療法是血液腫瘤治療領域新興的治療手段,能將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經過基因修飾之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發揮抗腫瘤活性。
  • 3位地中海貧血患兒移植同胞臍帶血獲新生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當前臨床上根治地中海貧血的唯一手段,而臍帶血作為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之一,並且有著配型成功率高、移植後排異反應較輕的優勢,近年來已經廣泛應用於治療重型β地中海貧血。深圳市兒童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治醫師張小玲介紹說:「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患兒的生活質量會高很多,絕大部分患兒做完移植就擺脫了輸血和排鐵依賴,相當於過上了正常孩子的生活。從經濟方面對比看,移植的花費會比長年輸血和排鐵少。」
  • 湖南首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患兒順利出倉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梁輝 賀俊)「姐姐,我想你」「你要快點好起來,早點和爸爸媽媽回家過年」1月6日上午,湖南首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經過在移植病房25天的治療,10歲的吉吉於2020年1月6 日順利出倉,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隔離病房,這意味著他的生命即將邁向新的裡程。
  • 疫情下高博患者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生命接力獲各方馳援
    17 時 40 分,進入移植倉,等待新生歷經 5 小時採集、3 小時運輸的造血幹細胞,進入給予患者新生希望的移植倉。感恩所有人員的付出,也希望患者早日康復。,非血緣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能夠獲得「新生」的唯一希望。
  • 小學語文老師突然確診白血病,湘西同胞弟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哥哥
    「出艙」不是只有在太空飛船裡才會發生,在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內科的百級層流移植病房裡,也有「出艙」的說法,這是對生命的延續。 1月10日,56歲的龍明(化名)從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轉入普通病房兩天了,弟弟老四為他穿上拖鞋,陪他在走廊裡散散步,終於可以出院了。
  • 濱醫附院完成黃河三角洲首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並於2020年6月16日康復出院。至此,濱醫附院實現了白血病治療手段從化療到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再到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飛躍,為黃河三角洲的白血病患者帶來了健康福音。病情恢復「出來了,出來了!」6月16日下午,早早等候在濱醫附院血液層流移植病區門口的尹女士的雙胞胎姐姐,看到妹妹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微笑著走出病房時激動地說。
  • 10歲的慢性肉芽腫患兒接受了姐姐造血幹細胞的移植,終於可以回家過年
    「弟弟快點好起來,早點和爸爸媽媽回家過年……」1月6日,經過在湖南省人民醫院移植病房25天的治療,10歲的慢性肉芽腫患兒吉吉(化名)出倉,轉入兒童血液腫瘤科隔離病房。遠在湘西老家的姐姐通過手機視頻,與弟弟相互問候。據悉,這是湖南首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患兒。
  • 劉小梅醫生:血液腫瘤患兒移植後多久可以上學?
    新生開學季,血液腫瘤科收到了很多家長發來的喜報:康復後的孩子已經正常入學,開啟多彩校園生活!這樣的消息鼓舞著每一位臨床醫生,鼓勵了每一位正在接受治療的患兒及家屬!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患兒可以背上書包,走進校園!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現代醫學中,造血幹細胞在骨髓移植和疾病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1988年法國的Gluckman教授在國際上率先成功採用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名貧血患兒,標誌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代的開啟。全球現每年約進行6萬例骨髓移植術,其中使用自體和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完成骨髓移植術的患者人數分別為近3.5萬和2.5萬例。造血幹細胞的來源主要包括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
  • 血液腫瘤兒童患者進行異基因造血細胞移植的有效疾病風險指數
    血液腫瘤兒童患者進行異基因造血細胞移植的有效疾病風險指數 2020-12-16 0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血型非同型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如何輸血?
    前不久,我院腎內科收入一位臨床診斷為系統性血管炎的患者,該患者於2015年曾行血型非同型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移植前的血型為AB型,移植後經實驗室檢測血型正定型為B型,反定型為AB型,目前患者治療需要輸注血漿,那麼,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呢?為什麼血型非同型可以造血幹細胞移植?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在造血組織中,所佔比例甚少。現代醫學中,造血幹細胞在骨髓移植和疾病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 1988年法國的Gluckman教授在國際上率先成功採用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名貧血患兒,標誌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代的開啟。全球現每年約進行6萬例骨髓移植術,其中使用自體和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完成骨髓移植術的患者人數分別為近3.5萬和2.5萬例。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央廣網上海1月11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懿輝 王廣兆) 1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在讀醫學博士生王一休,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濟南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多日來,他已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1月11日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青島市第102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兒童白血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央廣網發 腫瘤醫院提供)「我同意捐獻!」
  • 四口之家三人罹患白血病,臍帶血讓他們重獲新生
    幸運的是,他們都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慢慢恢復了健康。據了解,起初,雯雯突發高燒且持續不退。因為之前雯雯媽媽和哥哥也出現過這些症狀,雯雯爸爸果斷帶她去醫院檢查,經過各種檢查,最終確診雯雯罹患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 四口之家卻有三人罹患白血病,他們因臍帶血重獲新生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有70%左右獲得緩解的患者最終復發並演變為難治性白血病,導致治療失敗而死亡。目前治療此疾病的方法主要是放化療治療以及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資料圖雯雯的媽媽和哥哥都曾罹患血液系統疾病,現在雯雯也檢查出白血病,這讓這一家人頭上布滿陰霾。
  • 【山東省臍血庫】臍帶血再譜生命奇蹟,移植兩周年,他重獲新生!
    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一組異質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點是:髓系細胞分化及發育異常,主要表現為無效造血、難治性血細胞減少、造血功能衰竭等,而且具有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轉化的高風險,且一旦轉化為急性白血病,治療難度更大。在很多老百姓的口中,它被稱為「血癌的前奏」、「白血病前期」,足可見其兇險性。
  • 造血幹細胞表面標誌物
    造血幹細胞具有調節體內平衡、免疫功能、抗微生物、抗炎症等生物學功能。它在血液病、遺傳性血液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1. 造血幹細胞類型2. 造血幹細胞的來源3. 造血幹細胞的生物學特性4. HSC和免疫系統5. 人體造血系統層次6. 造血幹細胞的細胞表面標誌7.
  • 安醫大研究生捐造血幹細胞救廣西3歲男童
    12 月 15 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 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將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 3 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臨床醫學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凡 18 至 45 周歲,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都可以申請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