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濱醫附院完成黃河三角洲首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2021-01-0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蔣芳芳 記者 張峰

提起白血病,很多人的心裡都會「咯噔」一下。在許多影視劇的演繹下,白血病帶給人們的常常是這樣一幅畫面:清冷的病床上,蒼白而憔悴的臉龐,頭巾掩蓋著因化療而掉光了的頭髮,一雙渴望生存的眼睛讓人心顫……白血病,在絕大多數人眼裡都是難以治療的。其實,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現在不僅能夠很好地控制白血病,部分患者還會獲得治癒的機會。

近日,濱醫附院為一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成功實施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並於2020年6月16日康復出院。至此,濱醫附院實現了白血病治療手段從化療到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再到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飛躍,為黃河三角洲的白血病患者帶來了健康福音。

病情恢復

「出來了,出來了!」6月16日下午,早早等候在濱醫附院血液層流移植病區門口的尹女士的雙胞胎姐姐,看到妹妹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微笑著走出病房時激動地說。隨即,尹女士的家屬把一面寫著「仁心妙術 德醫雙馨」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真誠地送到了管床醫師劉仁同手中。尹女士獲得了「新生」,一家人團聚了,激動與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恭喜你,康復出院了!」看到尹女士順利康復出院,醫護人員由衷地替她感到高興。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這段時間的辛勤付出……」此時的尹女士眼眶溼潤了,忍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今年2月,49歲的尹女士「自感全身無力、食慾不佳半月」就診,發現血常規白細胞異常升高,隨立即來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內科就診,經檢查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就是通常說的「血癌」。此病的惡性程度非常高,如果不進行治療,自然生存時間只有3個月,要想徹底治癒,目前唯一的希望是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聞此噩耗,尹女士一家人猶如晴天霹靂,陷入極度悲痛之中。這對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的一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確診的第二天,尹女士的父親、姐姐、弟弟等家人都紛紛趕來醫院,流著眼淚跟醫護人員反覆地說: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給她治病,兄弟姐妹都願意為她配型……

濱醫附院血液內科立即在特聘著名血液病移植專家、原北京307醫院孫琪雲教授的指導和醫院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血液內科於文徵主任醫師、賈靈芝護士長及科裡骨幹醫護人員組成的移植團隊。移植團隊結合尹女士的身體情況,為其制定嚴密了預處理方案,把移植過程中每一步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都進行了具體分析,並制定了詳細的解決方案。

完善移植前的詳細的預後評估後,3月20日,經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示:尹女士的配型與其雙胞胎姐姐全相合,與其弟半相合。經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後,濱醫附院血液內科移植團隊最終選定她的雙胞胎姐姐作為移植的供者。

5月9日,為尹女士進行幹細胞移植前,濱醫附院還特別召開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啟動。會上,濱醫附院黨委委員、醫務處處長王玉玖帶領醫護人員把移植過程中的存在的困難和可能遇到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協調部署,確保了醫務處、護理部、輸血科、放療科、營養科、檢驗科等部門、科室之間無縫對接、高效協作。

啟動會結束後,尹女士進入濱醫附院綜合樓24樓的百級移植倉進行移植前預處理。醫護人員為她選擇的是FLU/CY+半量ATG的方案進行預處理,對其進行清髓處理,再採夠足量的供者幹細胞輸注、植入。這期間要預防真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肺部和腸道的細菌感染,並克服化療藥物的各種毒副反應。每一步對患者和醫護人員來說都是極大考驗和挑戰。

為確保移植順利進行,血液內科於文徵主任醫師不分晝夜地密切關注著患者的病情變化、實驗室指標等情況,並對患者的治療進行指導。尹女士的管床醫師劉仁同主治醫師日夜守護在患者身邊,仔細觀察,不斷根據她的身體狀況進行匯報並調整治療、用藥方案。血液內科賈靈芝護士長帶領艙內的護理團隊詳細地分析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馮秀香主管護師專門負責護理患者。在艙內除了這例異基因移植患者,同時還有2例自體移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對於護理團隊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期間,患者出現腸道感染、便血、腹痛、闌尾炎、發熱和血壓下降等情況。血液內科醫護人員細心照顧,給患者端屎端尿、餵飯擦身,隨時觀察患者症狀及生命體徵的變化,及時調整各項治療,制定飲食方案。營養科付敏營養師每天均按時來到艙內詢問患者的營養情況,制定每天的營養方案,在患者出現腸道感染、出血並禁飲食的情況下保證足夠熱量的進入和腸道症狀的改善。輸血科在曲惠青主任的帶領下,克服各種困難及時的調配各種血製品。放療科蘭衛光和馬隆博醫師經常加班加點來輻照血製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尹女士一天天好起來。

5月26日,經過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半個多月共同的不懈努力,尹女士和另外兩例自體移植患者的有關血液指標,全部達到「出艙」條件,從百級層流移植倉轉至普通層流房間。6月16日,在移植團隊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患者渡過了一道道難關,各項指標逐漸恢復正常,順利康復出院。

造血幹細胞移植主要包括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微移植及臍血移植,為治療血液病的有效方法,能顯著延長患者的壽命。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主要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再生障礙性貧血、復發難治性的淋巴瘤等,通過採集供者的幹細胞,處理後回輸給患者,起到造血支持及移植物抗腫瘤的作用,具有療效肯定、效果持久的特點。

濱醫附院血液內科介紹

濱醫附院是中華骨髓庫的定點合作醫院,建設了百級的層流移植病區。其血液科為山東省重點學科,擁有一支專業的醫護團隊,對惡性血液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為保證移植的順利開展,濱醫附院血液內科主任於文徵主任醫師曾前往解放軍307醫院進修學習移植技術,並派遣王學霞、孫建榮、劉增豔、劉仁同、曹曰針等多名醫師多次前往國內外高水平移植醫院進修學習。同時特聘了著名血液病移植專家、北京解放軍307醫院的孫琪雲主任醫師指導工作,為保障移植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濱醫附院血液內科從2017年始開展微移植,隨後逐步開展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已能熟練掌握移植技術及處理相關併發症,讓黃河三角洲的血液病患者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相關焦點

  • 濱醫附院牽頭成立黃河三角洲康復醫學專科聯盟
    為進一步加強康復醫學領域科技創新、學術交流,推進康復醫學事業快速健康發展,12月12日,濱醫附院牽頭成立黃河三角洲康復醫學專科聯盟。會議由康復專科聯盟執行理事長、濱醫附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李偉博士後主持。王玉玖在致辭中向聯盟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前來參加大會的專家同仁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醫院及康復醫學科的基本概況,強調了康復醫學科對醫院發展的重要性,並對「康復醫學專科聯盟」寄予厚望。
  • 熱烈祝賀濱醫附院順利通過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階段評估
    順利通過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階段評估,標誌著濱醫附院的醫療技術水平、資源配置、管理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躍上了新臺階,實現了歷史性的新跨越,在黃河三角洲衛生事業發展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醫院高度重視醫療水平的提升,大力倡導自主創新,培育發展人工智慧、醫學機器人、手術無痕、超顯微外科、組織與器官移植、臟器功能支持、3D列印與精準治療、幹細胞與基因治療、快速康復、腫瘤早診早治新模式10類先進醫療技術,在疑難、危重、複雜、少罕見疾病診治方面居黃河三角洲區域領先地位;全面推進「六大中心」建設,持續優化院內多學科協作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獲批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山東省癌症規範化診療病房等。
  • 血型非同型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如何輸血?
    前不久,我院腎內科收入一位臨床診斷為系統性血管炎的患者,該患者於2015年曾行血型非同型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移植前的血型為AB型,移植後經實驗室檢測血型正定型為B型,反定型為AB型,目前患者治療需要輸注血漿,那麼,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呢?為什麼血型非同型可以造血幹細胞移植?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在造血組織中,所佔比例甚少。現代醫學中,造血幹細胞在骨髓移植和疾病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 1988年法國的Gluckman教授在國際上率先成功採用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名貧血患兒,標誌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代的開啟。全球現每年約進行6萬例骨髓移植術,其中使用自體和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完成骨髓移植術的患者人數分別為近3.5萬和2.5萬例。
  • 湖南首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患兒順利出倉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梁輝 賀俊)「姐姐,我想你」「你要快點好起來,早點和爸爸媽媽回家過年」1月6日上午,湖南首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經過在移植病房25天的治療,10歲的吉吉於2020年1月6 日順利出倉,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隔離病房,這意味著他的生命即將邁向新的裡程。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現代醫學中,造血幹細胞在骨髓移植和疾病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1988年法國的Gluckman教授在國際上率先成功採用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名貧血患兒,標誌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代的開啟。全球現每年約進行6萬例骨髓移植術,其中使用自體和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完成骨髓移植術的患者人數分別為近3.5萬和2.5萬例。造血幹細胞的來源主要包括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
  • 濱城區公安分局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人戴彤彤近日赴濟南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9月23日上午,戴彤彤赴濟南捐贈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在彭李派出所舉行。據了解,戴彤彤今年24歲,是濱城區公安局彭李派出所輔警,於2019年5月到濱醫附院獻血時採集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是濱城區第6例,也是彭李轄區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5月,當他得知與一名異地患者配型成功後,義無反顧地決定要求捐獻,並全力說服了家人、贏得他們的支持。
  • 濱醫附院胸外科副主任劉建偉:致力於揭開早期肺癌的神秘面紗
    濱醫附院胸外科副主任劉建偉告訴記者,濱醫附院胸外科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揭開早期肺癌的神秘面紗,不斷提升早期肺癌診斷及鑑別診斷的能力,在早期肺癌方面的診治思路努力與國際規範接軌,同時積極構建規範、科學的肺結節診治的體系,以精湛的技術為廣大患者解除病痛。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經了解,她是海南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海南省在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取得新突破。6月18日上午,小雪順利出倉,家人都十分開心。記者 王洪旭 攝寶寶嘔吐消化不良 一查竟是脊髓膠質瘤「寶寶剛滿1歲,出現嘔吐、消化不良的情況。」
  • 王椿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制勝血液腫瘤,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長久以來,造血幹細胞移植都是血液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將自體或者他人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可以恢復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CAR-T療法是血液腫瘤治療領域新興的治療手段,能將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經過基因修飾之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發揮抗腫瘤活性。
  • 贛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開展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這是贛南首個血液科開展的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例。該技術讓患者重獲新生,也標誌著贛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在血液腫瘤的診治能力迎來新的裡程碑。為進一步提高血液腫瘤的診療水平,贛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將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作為今年重點打造的新技術項目。
  • 造血幹細胞表面標誌物
    2.1 骨髓造血幹細胞(HSCs)是一種骨髓來源的多能幹細胞。從骨髓中獲取造血幹細胞通過外科手術,從兩個髂骨後嵴分次採集。骨髓中每10萬個細胞中約有1個是長期造血幹細胞(LT-HSC)。2.2 外周血大部分造血幹細胞來源於骨髓,少量的幹細胞和祖細胞在血液中循環。人類造血幹細胞的臨床移植,可以從外周血中收集供體細胞。
  • 生命如花 熱情綻放 浙江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600例
    褚華傑是我省第6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浙江也成為全國第6個達到6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省(市、自治區)。同日,溫州愛心人士沈華林、陶真和富陽愛心人士倪方衛也分別在溫州、杭州兩地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截止9月4日,浙江已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603例。一天之內完成4例捐獻,開創了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啟動以來單日最高捐獻記錄。我省第6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距離2019年9月20日的第500例捐獻,時隔不到一年。
  • 10歲的慢性肉芽腫患兒接受了姐姐造血幹細胞的移植,終於可以回家過年
    「弟弟快點好起來,早點和爸爸媽媽回家過年……」1月6日,經過在湖南省人民醫院移植病房25天的治療,10歲的慢性肉芽腫患兒吉吉(化名)出倉,轉入兒童血液腫瘤科隔離病房。遠在湘西老家的姐姐通過手機視頻,與弟弟相互問候。據悉,這是湖南首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患兒。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8月6日,捐獻志願者冰冰(化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生命的種子將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冰冰也成為了四川省第265例、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7年,大學二年級的冰冰偶然看到當地紅十字會在學校裡組織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活動,於是抱著一半好奇一半懵懂的心態去了解了有關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具體事項。當得知成為造血幹細胞的應用可以治療「絕症」,並拯救患者的生命,冰冰便馬上決定加入這個隊伍,並在當時留取了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入庫志願者。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900例 其中捐獻境外21例
    中新網廣州7月6日電(蔡敏婕裴煬)廣東省紅十字會副會長吳偉達6日介紹,截至目前,廣東省累計報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捐獻者數據達11萬人份,累計捐獻總數902例,其中為美國、法國、韓國等地境外患者捐獻21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中國內地第一。
  • 血液腫瘤兒童患者進行異基因造血細胞移植的有效疾病風險指數
    血液腫瘤兒童患者進行異基因造血細胞移植的有效疾病風險指數 2020-12-16 0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捐獻造血幹細胞,肥東的他用愛點亮了生命之光!
    而造血幹細胞是所有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歸巢(即定向遷移至造血組織器官)潛能。造血幹細胞來源於紅骨髓,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循環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
  • 「名醫名科」濱醫附院泌尿外科:四大診療方向,解決患者「難言之隱」!
    近日,記者採訪到了濱醫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張冰,由他來介紹泌尿系疾病的預防和診療。 科室年手術量超1200臺,在省內最早開展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 濱醫附院泌尿外科是黃河三角洲地區泌尿、男性生殖系統疾病醫療、教學、科研中心,疑難病診治中心和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科室由泌尿外科專家門診、男科專家門診、住院病區、泌尿外科治療中心、男科治療中心、體外碎石中心等多個科室部門協作組成。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
    同年8月,志願者潘慶偉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實現了廣東省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零」突破。2005年6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亦稱「中華骨髓庫廣東省分庫」)正式啟動,隸屬於廣東省紅十字會,統一管理和規範開展全省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宣傳、組織、動員、報名登記、血樣採集,HLA(白細胞抗原)分型,為患者檢索配型相合的捐獻者及移植相關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