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 月 11 日,200 萬熱心網友聚焦央視新聞直播間,共同見證了一場跨越京冀疫情封鎖線的特殊生命速遞,在中華骨髓庫國家級管理中心及河北省管理中心、北京市紅十字會及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北京 122 交警中心、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等多方協力之下,一份帶著供者 10 年堅守與祝福、承載著患者重獲新生希望的種子——造血幹細胞,安全抵達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博仁醫院!
「生命的種子」終落地
7 時,採集醫院全面消殺
為確保捐獻者及其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安全,醫院提前對採集環境進行了多次全面消殺。
8 時-13 時 30 分,造血幹細胞採集
在愛人的陪伴下,李先生歷時 5 個半小時完成採集,共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 357 毫升。
13 時 45 分,恆溫箱及運輸車輛全面消殺
醫護人員對恆溫運送箱、包裹混懸液袋的毛巾,以及運輸護送造血幹細胞的救護車輛進行全面消殺,做到「傳愛不傳疫」。
14 時,確認完畢,從醫院出發
中華骨髓庫河北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張新軍確認信息後,這袋「生命的種子」搭乘救護車,在河北省高速交警總隊石家莊支隊警車帶領下,前往石家莊裕華路高速口。
14 時 20 分,交接生命的種子
救護車僅用 15 分鐘就順利到達裕華高速公路口,與等在這裡的北京 999 中心急救車完成交接。之後在河北、北京兩地警方相繼護送下,救護車一路疾馳,駛向北京博仁醫院。
17 時 30 分,順利送達北京博仁醫院
在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北京 122 交警中心的「保駕護航」下,「造血幹細胞」成功送達北京博仁醫院。
17 時 40 分,進入移植倉,等待新生
歷經 5 小時採集、3 小時運輸的造血幹細胞,進入給予患者新生希望的移植倉。感恩所有人員的付出,也希望患者早日康復。
多方協力,為生命開啟京冀綠色通道
2020 年 9 月,W 女士被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後轉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只有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根治本病,更加不幸的是,患者沒有合適的親緣供者,非血緣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能夠獲得「新生」的唯一希望。
然而,合適的非血緣移植供者並沒有那麼容易找到,為了讓她儘快移植,北京博仁醫院的醫生們時刻與中華骨髓庫保持聯繫,在治療的同時,焦急等待那顆挽救生命的「種子」早日出現。
2020 年 11 月,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找到了合適的捐獻者李先生,他已經留樣入庫近 10 年,當聽說自己和北京的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對成功時,毫不猶豫的答應捐獻,並定於 2021 年 1 月 6 日前往石家莊市某醫院進行幹細胞採集。一切均在有序進行。
2021 年 1 月,石家莊疫情突發!
1 月 6 日凌晨,石家莊全市疫情防控升級,全面閉環管理,暫時對火車站實行臨時性嚴防嚴控措施,突然間石家莊市「只進不出」。疫情給這次捐增加了諸多不確定的因素。為了讓患者可以如期輸注造血幹細胞,李先生在嚴格遵守防疫出行要求的前提下如約抵達採集醫院,在先後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後,於 2021 年 1 月 11 日上午八點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
為保證採集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及時、順利地輸入待移植患者體內,北京博仁醫院方面負責人第一時間與中華骨髓庫國家級管理中心及河北省管理中心協商運送方案,協調運輸、交通等各個環節,以確保配送的順利。
最終在中華骨髓庫國家級管理中心及河北省管理中心、北京市紅十字會及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北京 122 交警中心、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北京市區公安部門、衛生主管部門、防疫部門等多方協力聯動之下,京冀「綠色通道」迅速打開,順利完成這次特殊的生命傳遞。
ccvideo
全域封閉的石家莊,一輛救護車疾馳進京! 昨日,在 200 萬熱心網友共同見證下,一場跨越京冀疫情封鎖線的特殊生命速遞在多方協力之下完成。 一份帶著供者 10 年堅守與祝福、承載著患者重獲新生希望的造血幹細胞,安全抵達北京博仁醫院!
這次原本「平常」的造血幹細胞的捐贈事件,因為突發的疫情讓採集與運輸過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引起了央視新聞和 200 多萬熱心網友的關注,讓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意義和價值被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這也是本次生命接力的「意外收穫」。
400 例,他們在這裡迎來新生
這次生命接力事件對公眾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新聞」,但在北京博仁醫院,這種非血緣的造血幹細胞捐贈、採集和運輸卻是一件「平常事」。
據了解,北京博仁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在吳彤主任帶領下,一直致力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改進與提升,一直走在國際前沿。成立至今,已完成 400 餘例造血幹細胞移植,其中非血緣移植近 80 例,具有出色的整體療效與安全性。移植患者最小 1 歲,最大 70 歲。供者最小年齡 1 歲,最大 70 歲。
在創新供者選擇、減低毒性的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Haplo-HSCT)、難治復發白血病的二次異基因移植(Allo-HSCT)、CAR-T 緩解後橋接移植、老年白血病的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風險預測與分層管理、移植後預防復發的個體化維持治療以及移植後復發的免疫與靶向治療等多個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顯著改善了移植患者的無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團隊多項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國際權威血液學期刊雜誌上,並多次在國際血液學大會,如歐洲血液學年會(EHA)、美國血液學年會(ASH)、歐洲骨髓移植大會(EBMT)、亞太骨髓移植大會(APBMT)等大會進行大會口頭髮言,其成績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可。
正如這次社會各界的愛心接力,高博團隊凝心聚力,繆力同行,不斷尋找治癒血液腫瘤的突破點,從傳統的化療到造血幹細胞移植再到免疫與靶向治療,實驗室檢驗專家,臨床專家通力協作,不斷探索影響疾病治癒的因素,力求提高治癒率,尤其對難治復發血液腫瘤患者的治療,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用技術創新不斷推動學科發展,踐行「患者需求至上」的理念,踐行對每一位患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