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高博患者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生命接力獲各方馳援

2021-01-18 丁香園

2021 年 1 月 11 日,200 萬熱心網友聚焦央視新聞直播間,共同見證了一場跨越京冀疫情封鎖線的特殊生命速遞,在中華骨髓庫國家級管理中心及河北省管理中心、北京市紅十字會及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北京 122 交警中心、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等多方協力之下,一份帶著供者 10 年堅守與祝福、承載著患者重獲新生希望的種子——造血幹細胞,安全抵達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博仁醫院!

「生命的種子」終落地

7 時,採集醫院全面消殺

為確保捐獻者及其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安全,醫院提前對採集環境進行了多次全面消殺。

8 時-13 時 30 分,造血幹細胞採集

在愛人的陪伴下,李先生歷時 5 個半小時完成採集,共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 357 毫升。

13 時 45 分,恆溫箱及運輸車輛全面消殺

醫護人員對恆溫運送箱、包裹混懸液袋的毛巾,以及運輸護送造血幹細胞的救護車輛進行全面消殺,做到「傳愛不傳疫」。

14 時,確認完畢,從醫院出發

中華骨髓庫河北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張新軍確認信息後,這袋「生命的種子」搭乘救護車,在河北省高速交警總隊石家莊支隊警車帶領下,前往石家莊裕華路高速口。

14 時 20 分,交接生命的種子

救護車僅用 15 分鐘就順利到達裕華高速公路口,與等在這裡的北京 999 中心急救車完成交接。之後在河北、北京兩地警方相繼護送下,救護車一路疾馳,駛向北京博仁醫院。

17 時 30 分,順利送達北京博仁醫院

在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北京 122 交警中心的「保駕護航」下,「造血幹細胞」成功送達北京博仁醫院。

17 時 40 分,進入移植倉,等待新生

歷經 5 小時採集、3 小時運輸的造血幹細胞,進入給予患者新生希望的移植倉。感恩所有人員的付出,也希望患者早日康復。

多方協力,為生命開啟京冀綠色通道

2020 年 9 月,W 女士被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後轉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只有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根治本病,更加不幸的是,患者沒有合適的親緣供者,非血緣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能夠獲得「新生」的唯一希望。

然而,合適的非血緣移植供者並沒有那麼容易找到,為了讓她儘快移植,北京博仁醫院的醫生們時刻與中華骨髓庫保持聯繫,在治療的同時,焦急等待那顆挽救生命的「種子」早日出現。

2020 年 11 月,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找到了合適的捐獻者李先生,他已經留樣入庫近 10 年,當聽說自己和北京的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對成功時,毫不猶豫的答應捐獻,並定於 2021 年 1 月 6 日前往石家莊市某醫院進行幹細胞採集。一切均在有序進行。

2021 年 1 月,石家莊疫情突發!

1 月 6 日凌晨,石家莊全市疫情防控升級,全面閉環管理,暫時對火車站實行臨時性嚴防嚴控措施,突然間石家莊市「只進不出」。疫情給這次捐增加了諸多不確定的因素。為了讓患者可以如期輸注造血幹細胞,李先生在嚴格遵守防疫出行要求的前提下如約抵達採集醫院,在先後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後,於 2021 年 1 月 11 日上午八點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

為保證採集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及時、順利地輸入待移植患者體內,北京博仁醫院方面負責人第一時間與中華骨髓庫國家級管理中心及河北省管理中心協商運送方案,協調運輸、交通等各個環節,以確保配送的順利。

最終在中華骨髓庫國家級管理中心及河北省管理中心、北京市紅十字會及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北京 122 交警中心、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北京市區公安部門、衛生主管部門、防疫部門等多方協力聯動之下,京冀「綠色通道」迅速打開,順利完成這次特殊的生命傳遞。

ccvideo

全域封閉的石家莊,一輛救護車疾馳進京! 昨日,在 200 萬熱心網友共同見證下,一場跨越京冀疫情封鎖線的特殊生命速遞在多方協力之下完成。 一份帶著供者 10 年堅守與祝福、承載著患者重獲新生希望的造血幹細胞,安全抵達北京博仁醫院!

這次原本「平常」的造血幹細胞的捐贈事件,因為突發的疫情讓採集與運輸過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引起了央視新聞和 200 多萬熱心網友的關注,讓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意義和價值被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這也是本次生命接力的「意外收穫」。

400 例,他們在這裡迎來新生

這次生命接力事件對公眾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新聞」,但在北京博仁醫院,這種非血緣的造血幹細胞捐贈、採集和運輸卻是一件「平常事」。

據了解,北京博仁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在吳彤主任帶領下,一直致力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改進與提升,一直走在國際前沿。成立至今,已完成 400 餘例造血幹細胞移植,其中非血緣移植近 80 例,具有出色的整體療效與安全性。移植患者最小 1 歲,最大 70 歲。供者最小年齡 1 歲,最大 70 歲。

在創新供者選擇、減低毒性的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Haplo-HSCT)、難治復發白血病的二次異基因移植(Allo-HSCT)、CAR-T 緩解後橋接移植、老年白血病的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風險預測與分層管理、移植後預防復發的個體化維持治療以及移植後復發的免疫與靶向治療等多個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顯著改善了移植患者的無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團隊多項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國際權威血液學期刊雜誌上,並多次在國際血液學大會,如歐洲血液學年會(EHA)、美國血液學年會(ASH)、歐洲骨髓移植大會(EBMT)、亞太骨髓移植大會(APBMT)等大會進行大會口頭髮言,其成績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可。

正如這次社會各界的愛心接力,高博團隊凝心聚力,繆力同行,不斷尋找治癒血液腫瘤的突破點,從傳統的化療到造血幹細胞移植再到免疫與靶向治療,實驗室檢驗專家,臨床專家通力協作,不斷探索影響疾病治癒的因素,力求提高治癒率,尤其對難治復發血液腫瘤患者的治療,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用技術創新不斷推動學科發展,踐行「患者需求至上」的理念,踐行對每一位患者的愛。

相關焦點

  • 高博上海 35 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
    另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 2019 年最新癌症報告,以白血病和淋巴瘤為代表的血液腫瘤已躋身造成我國居民死亡的前十大惡性腫瘤,他們中有些人本可以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而獲得新生,然而,非血緣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機率僅有十萬分甚至百萬分之一,很多患者的生命因未找到合適的配型而在等待中流逝。
  • 高博上海(閘新院區)35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
    2020年10月20日,高博醫學(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閘新院區)(以下簡稱我院)攜手上海市紅十字會舉辦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採集入庫儀式,來自我院的35名員工加入到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隊伍。
  • 造血幹細胞從石家莊到北京:疫情下的一場生命接力
    造血幹細胞從石家莊到北京:  疫情下的一場生命接力  李雲飛仰躺在床上,蓋一層薄被,鼻息把口罩吹得蓬起。  他不能動,兩臂的肘中央各被扎入一針,針頭粗大,體內的血液順著針頭、管路流出,直通床側的一臺機器。機器正析出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
  • 「造血幹細胞」從石家莊到北京:疫情下的一場生命接力
    機器正析出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1月11日清早,來自邯鄲的李雲飛進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血液採集室,向一位北京的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按計劃,這袋混懸液要在當天離開石家莊,送抵北京,移植入患者的身體——自1月1日起,患者已完全喪失了免疫造血功能,這意味著每多拖延一秒,患者都命懸一線。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12月14日,濟南同時迎來第99、第100位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非血緣關係中,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概率為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正因為配型成功率較低,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視為「生命奇蹟」。
  • 我縣「00後」男孩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生命接力
    近日,縣紅十字會召開慰問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座談會,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何華錦頒發了「捐贈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和慰問金。副縣長胡烈出席。
  • 捐獻造血幹細胞,肥東的他用愛點亮了生命之光!
    12月22日上午,趙夕周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治一位在北京治療的患者。對於這位素未謀面的患者,趙夕周想說:「朋友你好!希望你常懷感恩的心,積極勇敢地面對困難!
  • 民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延續生命接力
    2020年6月4日上午,江蘇揚州儀徵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陳星赴寧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在儀徵市公安局舉行。陳星是「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志願者,陳星想對那位素不相識的患者說,「堅持住,我來了,能行的,未來人生一定還有很多精彩等著你」。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12月23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 2001年,在深圳市紅十字會和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成為全國首批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的城市,以無償獻血為基礎,率先開展了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發動。同年8月,志願者潘慶偉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實現了廣東省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零」突破。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央廣網上海1月11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懿輝 王廣兆) 1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在讀醫學博士生王一休,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濟南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多日來,他已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1月11日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青島市第102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兒童白血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央廣網發 腫瘤醫院提供)「我同意捐獻!」
  • 白衣天使捐獻造血幹細胞 給患者送去重生禮物
    " 白衣天使 " 梁女士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陌生患者生命 通訊員萬芳攝南寧雲 - 南寧晚報訊(通訊員梁穎怡 記者韋薇)日前,今年 24 歲的百色市醫護人員梁女士在醫院採集造血幹細胞,紅色的液體順著軟管輸入採集袋中。
  • 生命如花 熱情綻放 浙江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600例
    ,他捐獻的「生命種子」——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會在當天輸入患者體內。省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捐獻採集計劃被迫暫停,但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不能等待,為了追回逝去的時間,3月下旬,疫情剛剛出現好轉,浙江的捐獻者、志願者、工作人員就行動起來了。在今年前8個月,全國捐獻數量較同期減少9.4%的形勢下,我省較2019年同期增加14例,增幅31.11%。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
    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達到1000例。從第901例捐獻到第1000例捐獻,廣東僅用時5個月,截至昨日,廣東今年已有185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增生並釋放到外周血中,捐獻者需於採集前4天到醫院每天接受皮下注射動員劑。12月19日晚上,剛下晚班的黃慶良,從工作的餐廳趕到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並準時進行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昨日上午,經過3個小時的採集,飽含著愛心和祝福的「生命種子」由專人送到患兒所在醫院,移植入患兒體內,點燃患兒生命的希望。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志剛:體會另一種的血脈相連
    本報記者 李妍「得到榮譽,是大家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鼓舞我們繼續傳播大愛,接力生命,在志願者的路上走得更加堅定!」12月11日至13日, 河北省第四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工作表彰會在石家莊召開。我市第11例捐獻者53歲的陳志剛是秦皇島華潤燃氣調度中心員工,2001年,他在一則新聞報導的影響下萌生了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想法,隨即按照該報導相連結的聯繫方式通過郵件向中華紅十字會骨髓庫報名。2003年11月,陳志剛接到市紅十字會通知,到人民廣場進行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由此成為河北省首批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
  • 廣西北投集團這位測量工程師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北京患者
    導語8月17日,對於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員工羅仁龍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剛過完22歲生日不久的他完成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素未謀面的再生障礙貧血病患者點亮了生命希望
  • 越秀區開展區屬醫療衛生機構2020年無償獻血暨造血幹細胞採樣活動
    獻血做表率 白衣天使一直在來到獻血現場的,有些人曾經告別家人馳援武漢、有的人因新冠肺炎疫情連日無休堅守一線!今天他們紛紛擼起袖子,踴躍參與到無償獻血。一位參加獻血的醫護人員告訴記者:「我們身處臨床一線更能體會血液資源就是「生命之源」。作為醫護人員獻點血幫助更多的人,是職責,也是使命。」參加活動的獻血者聯名向社會發出呼籲:「以吾熱血,護佑他人。」期待在後疫情階段,更多人能挽袖來獻血,以實際行動為生命加油,在無償獻血的同時,很多捐贈者還再捐獻8毫升的血液供配型檢測,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急診科主任來救急救命 信陽醫生訾衛捐獻造血幹細胞救血液病兒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12月18日上午,來自信陽的急診科醫生訾衛在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挽救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兒童的生命,成為河南第924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5年8月,憑著出色的專業技能和工作成效,29歲的訾衛從醫院外科調整到急診科擔任急診科主任,和同事們一起承擔起信陽北區急診急救工作任務,盡力呵護病人的「生命安全」。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訾衛一直熱衷公益慈善,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2016年6月,他參加信陽平橋區紅十字會組織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活動中採集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8月6日,捐獻志願者冰冰(化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生命的種子將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冰冰也成為了四川省第265例、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幹細胞是珍貴的生命資源,患者急需幹細胞挽救生命,科學家需要幹細胞開展醫學研究。對於急需使用幹細胞的人來說,幹細胞已經十分稀缺,能與自身匹配的幹細胞少之又少。
  •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記衡東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湖南日報數字報刊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鴻飛通訊員 劉雅倫 周健「小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讓抗疫英雄的手術十分成功。」據了解,向文韜是衡東縣第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8歲的向文韜是黨員、退役軍人、紅十字志願者。2017年8月,他在無償獻血時,志願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去年8月,向文韜接到中華骨髓庫湖南分庫的求助電話,有一名外省患者急需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而他與患者初配(低分辨配型)成功,問他是否願意捐獻?
  • 生命契約的守護者!「最美女孩」許艾菲捐造血幹細胞成網紅
    9月12日凌晨,許艾菲輾轉難眠,因為天亮後,她就要為一位素未謀面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位生於1989年的杭州富陽姑娘,忍不住提筆給這位「弟弟」寫了一封信。雖然此時此刻,她並不知道「弟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