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捐獻!青島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返青

2021-01-1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王魯青

12月4日,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中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打了9針動員劑,造血幹細胞成功輸入患者體內

12月10日,作為全國第10572例、青島市第101例、海信第2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張同軍剛下火車,就收到了海信集團工會副主席王勃和青島市、嶗山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送上的鮮花,

2017年,在廣州上大學的張同軍,在無償獻血時知道了中華骨髓庫入庫志願者不是很多,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機率不高,尤其有很多白血病患者都在等待著能配型成功後重新點燃生命的希望。經過一番了解,張同軍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沒有影響,便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成了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入庫志願者。時隔三年,得知與患者配型成功後,張同軍沒有猶豫,說服了家人,義無反顧同意了捐獻。12月4日,張同軍正式啟程奔赴濟南。

根據捐獻安排,張同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打一動員劑針。動員劑針的作用是將大量的造血幹細胞從紅骨髓中誘導到外周循環血液中,個別人會出現輕微的不適,短暫性腰部或關節酸痛、頭痛等。張同軍5天打了9針,前2天一點不適都沒有,從第3天開始腰部酸脹,晚上睡覺出汗多,而讓其有反應的細胞們,正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重要細胞。為了緩解症狀,醫院醫生為張同軍開了止痛藥。張同軍卻說:「這點痛沒啥,能克服。這都是正常反應,提前知道了,就沒有那麼恐懼。」

經過四個小時,醫生共採集了238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採樣結束,白血病患者所在醫院的工作人員就帶著張同軍的造血幹細胞馬不停蹄地趕回醫院,下午就輸入到了患者的體內,醫院反饋,張同軍的造血幹細胞在患者體內生長得很好,一名中年白血病患者得救了,同時也救了一個家庭。

給患者寫一封信,只願他健康平安

「剛開始捐獻時,心裡有點忐忑。回來後發現也沒什麼,但是通過這幾天,能救助一個人的生命,覺得還是很可貴的。」張同軍說,心裏面一顆石頭放下了,一切塵埃落定,幫助別人的心情真好。

據悉,在濟南的第三天,張同軍給患者寫了一封信,在採集的當天由患者所在醫院的工作人員將造血幹細胞帶走的同時將信給患者。張同軍說,寫信的時候思緒萬千,想說的話很多,草稿打了一遍又一遍,最終將想說的話用筆慢慢寫在了卡片上,「你好,雖然我們素未謀面,但是我們將血脈相連。你無需感謝我,我只願你健康平安……」信中,張同軍未提及自己的姓名。

清晨醒來,手機裡全是領導同事的留言

張同軍就職於海信(廣東)廚衛系統有限公司,是海信家電集團的子公司,公司非常重視張同軍的捐獻,安排專人全力配合嶗山區紅十字會做好張同軍赴濟南捐獻工作。海信集團和公司領導全程參與了張同軍的歡送和歡迎儀式,讓他安心捐獻。張同軍說,清晨起來,手機裡全是單位領導同事給他的留言和信息,單位的微信群裡,都是轉發的他的新聞報導,大家討論著他的勇敢,述說著他的愛心故事。

「海信的使命是『幸福億萬家庭』,雖然我沒能幸福億萬家庭,但至少幸福了一個家庭。」張同軍說在開始採集前,在工作群裡,所有領導同事都給他鼓勁,為他加油,單位的有力支持,讓張同軍更加有信心完成捐獻。成功捐獻後感到很光榮,也很幸福。

嶗山區紅十字會全程記錄,開通報名平臺

張同軍在濟南捐獻期間,嶗山區紅十字會也全程陪同,為愛記錄,在嶗山區紅十字會博客全程以圖文的形式記錄下了張同軍在濟南捐獻的整個過程和愛心故事,尤其記錄了張同軍捐獻期間的體會和感受。通過記錄,讓更多人了解張同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真實過程,消除恐懼,尤其是青年人能像張同軍一樣勇敢,捐獻一份造血幹細胞血樣入庫,為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帶去希望。

下一步,嶗山區紅十字會將開通網絡H5頁面捐獻造血幹細胞(嶗山)預報名平臺(搜索嶗山區紅十字會博客即可),讓每個想報名入庫的志願者在網上更便捷地報名。

相關焦點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
    原標題: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慶良(右)昨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達到1000例。從第901例捐獻到第1000例捐獻,廣東僅用時5個月,截至昨日,廣東今年已有185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史先東,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吳偉達,深圳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英姬,深圳市血液中心主任朱為剛等到採集現場慰問第1000例捐獻者黃慶良,向他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感謝捐獻者挽救患者生命的愛心之舉。
  • 今年第5例!我市志願者鍾鉉南在穗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8月7日,在市紅十字會志願者的陪同下,鍾炫楠來到南部戰區總醫院,第二天便開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12日上午,他進入造血幹細胞採集室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心願。       鍾炫楠覺得,對於自己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只是一件平常事,而對於患者來說能遇上合適的捐獻者實屬不易,自己能堅持完成捐獻,幫到別人,感覺挺好的。
  •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記衡東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湖南日報數字報刊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鴻飛通訊員 劉雅倫 周健「小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讓抗疫英雄的手術十分成功。」據了解,向文韜是衡東縣第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8歲的向文韜是黨員、退役軍人、紅十字志願者。2017年8月,他在無償獻血時,志願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去年8月,向文韜接到中華骨髓庫湖南分庫的求助電話,有一名外省患者急需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而他與患者初配(低分辨配型)成功,問他是否願意捐獻?
  • 贛州逾萬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40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
    客家新聞網訊 嚴小梅 記者歐豔芬 見習記者趙芳報導:2020年12月21日,贛州市第39例、第4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肖隆興和呂曜華歡迎儀式在贛州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舉行。圖為歡迎儀式現場。肖隆興是南康區唐江鎮人,他於2018年3月8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0年12月7日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成為贛州市第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呂曜華是會昌縣麻州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他於2008年8月25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以愛之名詮釋奉獻之美 柯橋區第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赴杭捐獻
    曾多次獲得全國和省市級無償獻血奉獻獎的媒體工作者劉慶,近日將成為紹興市第29例、我區第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將為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兒送去生命火種。  日前,一場簡單而莊重的歡送儀式,在中廣有線柯橋分公司內舉行,單位的同事和柯橋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歡送會上為劉慶加油鼓勁。劉慶揮著可愛的鴨子玩偶,笑得憨厚淳樸。「衝『鴨』!
  • 上海造血幹細胞年捐獻最高紀錄被打破 今年第44位捐獻者是位白衣天使
    原標題:今年第44位捐獻者是位白衣天使  一場暖心的救人行動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展開。昨天,在血液科病房裡,東院86病房護士王穎正配合完成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不久後,她的生命種子將在22歲白血病女孩身體裡「生根發芽」,花季少女將重燃第二次生命。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8月6日,捐獻志願者冰冰(化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生命的種子將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冰冰也成為了四川省第265例、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7年,大學二年級的冰冰偶然看到當地紅十字會在學校裡組織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活動,於是抱著一半好奇一半懵懂的心態去了解了有關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具體事項。當得知成為造血幹細胞的應用可以治療「絕症」,並拯救患者的生命,冰冰便馬上決定加入這個隊伍,並在當時留取了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入庫志願者。
  • 生命如花 熱情綻放 浙江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600例
    ,他捐獻的「生命種子」——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會在當天輸入患者體內。褚華傑是我省第6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浙江也成為全國第6個達到6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省(市、自治區)。同日,溫州愛心人士沈華林、陶真和富陽愛心人士倪方衛也分別在溫州、杭州兩地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截止9月4日,浙江已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603例。一天之內完成4例捐獻,開創了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啟動以來單日最高捐獻記錄。我省第6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距離2019年9月20日的第500例捐獻,時隔不到一年。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900例 其中捐獻境外21例
    中新網廣州7月6日電(蔡敏婕裴煬)廣東省紅十字會副會長吳偉達6日介紹,截至目前,廣東省累計報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捐獻者數據達11萬人份,累計捐獻總數902例,其中為美國、法國、韓國等地境外患者捐獻21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中國內地第一。
  • 方城縣人民醫院中藥房主任王紅普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10月15日上午,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暖意融融,方城縣人民醫院中藥房主任王紅普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他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0294例、河南省分庫第907例、南陽市紅十字會第56例、方城縣紅十字會第8例、方城縣人民醫院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2020年度南陽市第11例、方城縣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成為方城縣人民醫院院史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二人」。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12月14日,濟南同時迎來第99、第100位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非血緣關係中,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概率為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正因為配型成功率較低,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視為「生命奇蹟」。
  • 今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浦東的白衣天使
    「我是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第10703個捐獻者。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醫學科普的親歷者和宣傳員,呼籲更多人加入到骨髓庫,給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陳愉愷說。救助一個生命,是責任,更是擔當。相關數據小編從中華骨髓庫官方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 中華骨髓庫庫容:總計2938034人份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總計10684例(含境外364例)2020年1-12月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總計1359例(含境外5例)患者申請查詢人數:總計92214
  • 民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延續生命接力
    2020年6月4日上午,江蘇揚州儀徵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陳星赴寧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在儀徵市公安局舉行。陳星是「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志願者,陳星想對那位素不相識的患者說,「堅持住,我來了,能行的,未來人生一定還有很多精彩等著你」。
  • 第100例!「校園紅十字會長」去捐獻了
    就在11月26日,來自青島歐申科船務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張毅已經趕到濟南,也開始了捐獻前的準備。兩人成功完成捐獻後,張毅將是青島市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而馬廣濤將是青島市第100例捐獻者。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馬廣濤和造血幹細胞的淵源始自大一「此時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動,作為一名攻讀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說起我與紅十字的淵源,那是在2013年,我還是青島理工大學大一新生的時候,『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與『助人自助』的專業社工理念,深深感染著我,我滿懷激情地加入了學校紅十字志願者隊伍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多日來,他已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1月11日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青島市第102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兒童白血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央廣網發 腫瘤醫院提供)「我同意捐獻!」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志剛:體會另一種的血脈相連
    我市第11例捐獻者53歲的陳志剛是秦皇島華潤燃氣調度中心員工,2001年,他在一則新聞報導的影響下萌生了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想法,隨即按照該報導相連結的聯繫方式通過郵件向中華紅十字會骨髓庫報名。2003年11月,陳志剛接到市紅十字會通知,到人民廣場進行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由此成為河北省首批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
  • 華北理工大學在校生劉欣瑜捐獻造血幹細胞
    原標題:華北理工大學在校生劉欣瑜捐獻造血幹細胞「劉欣瑜同志: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您於2020年08月17日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您的這一人道善舉使患者獲得了重生。特頒此證。」日前,華北理工大學2019級婦產科學專業研究生劉欣瑜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功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獻200ml造血幹細胞。
  • 仁心醫者鹿秀敏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原創 賈汪區融媒體中心 賈汪發布在這個洋溢著收穫和期待的九月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讓一個三歲的孩子迎來新生9月22日賈汪區大吳中心衛生院鹿秀敏在徐醫附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血液病男孩重啟生命之光這是>徐州市第96例全省第851例全國第1021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她的善心義舉展現了有情有義的徐州精神
  • 白衣天使捐獻造血幹細胞 給患者送去重生禮物
    " 白衣天使 " 梁女士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陌生患者生命 通訊員萬芳攝南寧雲 - 南寧晚報訊(通訊員梁穎怡 記者韋薇)日前,今年 24 歲的百色市醫護人員梁女士在醫院採集造血幹細胞,紅色的液體順著軟管輸入採集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