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城縣人民醫院中藥房主任王紅普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10月15日上午,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暖意融融,方城縣人民醫院中藥房主任王紅普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他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0294例、河南省分庫第907例、南陽市紅十字會第56例、方城縣紅十字會第8例、方城縣人民醫院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2020年度南陽市第11例、方城縣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成為方城縣人民醫院院史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二人」。
-
人間有大愛 安徽理工大學電信學院舉行謝文博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
安青網訊 勇敢捐贈,人間大愛。9月6日,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7級6班謝文博同學將赴合肥捐獻造血幹細胞,踐行自己捐獻救人的鄭重承諾,成為學院2020年第二位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
-
贛州逾萬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40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
客家新聞網訊 嚴小梅 記者歐豔芬 見習記者趙芳報導:2020年12月21日,贛州市第39例、第4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肖隆興和呂曜華歡迎儀式在贛州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舉行。圖為歡迎儀式現場。肖隆興是南康區唐江鎮人,他於2018年3月8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0年12月7日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成為贛州市第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呂曜華是會昌縣麻州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他於2008年8月25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央廣網上海1月11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懿輝 王廣兆) 1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在讀醫學博士生王一休,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濟南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多日來,他已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1月11日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青島市第102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兒童白血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央廣網發 腫瘤醫院提供)「我同意捐獻!」
-
「捐獻造血幹細胞,我願意!」
12月10日,餘輝將前往長沙,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移植手術,挽救一名病情危重的白血病人。三次被問三次「我願意」2004年11月2日,是餘輝第一次獻血的日子,也是16年堅持的開始。平均每年兩次的獻血頻率,已經成為餘輝多來年的獻血習慣。紅色的獻血證書因為滿載記錄,更換了一本又一本。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2001年,在深圳市紅十字會和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成為全國首批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的城市,以無償獻血為基礎,率先開展了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發動。同年8月,志願者潘慶偉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實現了廣東省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零」突破。
-
山東濟南歷下區法院一聘警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捐獻!
近日,濟南市歷下法院法警大隊聘警朱文龍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捐獻。濟南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為朱文龍同志頒發的榮譽證書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惡性血液病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幫助血液病患者重蒙新生。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一項造福社會、拯救他人的人道主義善舉,是一個文明社會程度、道德風尚的標誌。
-
10年圓一夢,河南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6日,門外雖是數九寒天,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卻暖意融融,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09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白鵬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他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種很難治的病,只有捐獻造血幹細胞才能給患者生的希望;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自身沒什麼危害,卻能帶給別人一次生的希望,於是他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然而由於非血緣關係之間配型成功的機率太低,一直沒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白鵬漸漸忘記了這件事情。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
原標題: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慶良(右)昨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達到1000例。從第901例捐獻到第1000例捐獻,廣東僅用時5個月,截至昨日,廣東今年已有185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我市志願者鍾鉉南在穗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8月7日,在市紅十字會志願者的陪同下,鍾炫楠來到南部戰區總醫院,第二天便開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12日上午,他進入造血幹細胞採集室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心願。 鍾炫楠覺得,對於自己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只是一件平常事,而對於患者來說能遇上合適的捐獻者實屬不易,自己能堅持完成捐獻,幫到別人,感覺挺好的。
-
成功捐獻!青島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返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王魯青 12月4日,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中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記衡東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湖南日報數字報刊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鴻飛通訊員 劉雅倫 周健「小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讓抗疫英雄的手術十分成功。」據了解,向文韜是衡東縣第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8歲的向文韜是黨員、退役軍人、紅十字志願者。2017年8月,他在無償獻血時,志願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去年8月,向文韜接到中華骨髓庫湖南分庫的求助電話,有一名外省患者急需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而他與患者初配(低分辨配型)成功,問他是否願意捐獻?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8月6日,捐獻志願者冰冰(化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生命的種子將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冰冰也成為了四川省第265例、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7年,大學二年級的冰冰偶然看到當地紅十字會在學校裡組織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活動,於是抱著一半好奇一半懵懂的心態去了解了有關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具體事項。當得知成為造血幹細胞的應用可以治療「絕症」,並拯救患者的生命,冰冰便馬上決定加入這個隊伍,並在當時留取了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入庫志願者。
-
華北理工大學在校生劉欣瑜捐獻造血幹細胞
原標題:華北理工大學在校生劉欣瑜捐獻造血幹細胞「劉欣瑜同志: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您於2020年08月17日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您的這一人道善舉使患者獲得了重生。特頒此證。」日前,華北理工大學2019級婦產科學專業研究生劉欣瑜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功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獻200ml造血幹細胞。
-
安醫大90後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3歲男童生命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5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3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在大學期間,他加入過校紅十字會,對捐獻造血幹細胞有過初步了解,明白其重大意義,所以在初次獻血後同意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如今,他如願成為濟南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年10月,他得知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便毫不猶豫地表達了捐獻的意願,於是在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陸續完成了高配、體檢、準備捐獻等工作。
-
捐獻造血幹細胞,肥東的他用愛點亮了生命之光!
而造血幹細胞是所有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歸巢(即定向遷移至造血組織器官)潛能。造血幹細胞來源於紅骨髓,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循環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
-
中秋假期 淄博男子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了救助15歲的少年,陶德臣9月21日趕往濟南,做著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各種準備。「這個中秋節,我不能與家人團圓,可是我希望被救助的這個15歲的少年,能儘快好起來,以後的每年都能夠陪著家人過中秋節。」陶德臣表示。陶德臣,男,35歲,住在周村,就職於山東金潤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啟東90後婦產科醫生赴泰州捐獻造血幹細胞,為6歲患兒送去生的希望
28日,啟東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俞晨曦在泰州市人民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6歲血液病患兒送去生的希望。他也成為啟東市第6例、南通市第53例、江蘇省第871例、全國第10675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
-
白衣天使捐獻造血幹細胞 給患者送去重生禮物
" 白衣天使 " 梁女士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陌生患者生命 通訊員萬芳攝南寧雲 - 南寧晚報訊(通訊員梁穎怡 記者韋薇)日前,今年 24 歲的百色市醫護人員梁女士在醫院採集造血幹細胞,紅色的液體順著軟管輸入採集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