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為大家書寫了一部關於家族興衰的故事,這裡有錦繡繁華,烈火烹油般的富貴綺麗,也有諸多鍾靈毓秀的「閨中才子」。
每一筆著墨之處,都讓人們感受到濃豔的富麗堂皇,可是在這繁華的表面之下,卻是暗流湧動的凋敝,大廈將傾的前兆。
錦繡之下的悲涼,是曹公一生的經歷與悲歌,他冷眼看透人世間的滄桑與悽涼,在潦倒之時,要把那些眼中看到的繁榮景象都用筆端記錄下來。
巧姐在整部書中出場極少,她與賈蘭一樣,代表著賈府未來的力量,一個重新紫袍蟒帶加身,一個歸居田園,再沒有回歸塵世的繁華之中。
一、巧姐與板兒之緣
《紅樓夢》中無閒筆,巧姐與板兒的相遇就是曹公的伏筆。
此時,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他是鄉野間的稚童,這兩個人仿佛天與地的差別,無法逾越的階級鴻溝,怎麼看這兩人也無法走到一起。
可世事無常,誰能知道今後的事情該如何發展呢?誰能知道那豪門闊府會歷經敗落呢?誰又能料想得出,這兩個看似無緣的孩子會有很深的緣分呢?
《紅樓夢》第五回巧姐的判詞中這樣寫道:「後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 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織。其判曰:『勢敗休雲貴, 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 巧得遇恩人。』」
從這幅畫面,這首判詞中都可以看出來,巧姐最後歸居了田園,這一切都是在賈府敗亡之後,幸好遇到曾經得到過母親恩濟的劉氏,才從那牢籠中解脫出來。
巧姐與板兒的初次相見是在第四十一回中二人爭搶香柚、佛手的一段,其是這樣描寫的:
忽見奶子抱了大姐兒來, 大家哄他頑了一會。那大姐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 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 便也要佛手。丫環哄他取去, 大姐兒等不得, 便哭了。眾人忙把柚子與了板兒, 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他才罷。那板兒因頑了半日佛手, 此刻又兩手抓著些果子吃, 又忽見這柚子又香又圓,更覺好頑, 且當球踢著玩去, 也就不要佛手了。
這一段描寫就是把板兒與巧姐之緣點明了出來,如果以曹公安排的情節,巧姐與板兒的緣分早就結下了。
在高鶚續書中,卻安排她嫁給了一個周姓鄉紳。 而在巧姐的判詞上卻是「荒村野店」與「紡績」的命運。證明巧姐並沒有嫁給所謂的鄉紳,她遵循著命運的安排,一步步的回歸了田園。
二、巧姐的命運中,有曹雪芹的嚮往
曹公在書寫《紅樓夢》時,把自己的諸多願望加在了書中,他希望少了仕途經濟的束縛,可是那個時代,那樣的家族,不走仕途經濟,只能讓家族更加敗落。
巧姐的生日是在七月初七, 正是乞巧節這一天, 所以鳳姐說「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按照鳳姐的說法,巧姐出生的日子就不吉祥,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平安吉祥。
鳳姐之所以要讓劉姥姥給巧姐取名字,是想藉助劉姥姥的壽數,還有運勢,就像鳳姐說的那樣,莊戶人家到底苦一些。
「金陵十二釵」即使是孀居的李紈、出家的妙玉都是經歷過富貴繁華的,可只有巧姐恰逢了賈府的末世。
巧姐雖然不像元、迎、探、惜一般趕上了賈府的錦繡之時,可是比起元春困厄宮中,迎春被虐而亡、探春遠嫁異邦、惜春清燈古佛,巧姐歸居田園算是無比幸運了。
在前八十回中大觀園中的姝麗們搞詩社、談琴棋書畫、吟風弄月過著不思人間疾苦的詩畫生活。
而同樣身為賈府的千金小姐, 巧姐在前八十回中的描寫很少, 僅集中出現過兩次, 即第四十一回巧姐與板兒換柚子、搶佛手, 第四十二回劉姥姥為巧姐取名, 有遇難成祥、逢兇化吉之意。
巧姐的出現仿佛只是為了推進情節的發展,在第七回首次亮相便是在奶媽的懷中睡覺, 到第六十二回寶玉過生日, 她依舊是被人拍著抱著, 始終沒有長大。
曹公這樣安排她的命運,也許就是為了讓她見證賈府的衰亡,然後留下一線生機,使得偌大個家族看到希望。
見慣秋月春風,世事變遷的曹公為何把巧姐安排成一個隱居村莊的村姑呢?或者這也是他內心之嚮往。
三、巧姐命運的解讀
高鶚續《紅樓夢》,巧姐的命運被改寫了,她嫁於一個周姓鄉紳,實際上根據曹公的安排,她應該是做了一個普通的村姑,也許高鶚是故意改寫了巧姐的命運,不願意看到這樣一個美人太過孤苦。
書中寫巧姐被狠舅奸兄所賣,可見在這裡隱含著賈府多少骯髒之事。巧姐的父兄, 多是荒淫之輩、重利之輩。這樣的男子們會營造出一個怎樣的世界呢?那不用說,一定是一個荒唐無比的塵世。
巧姐只是這場利益衝突中的受害者,她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只能任由命運的大手操縱她那可憐的未來。
一個在賈府中長大、備受呵護的千金小姐, 突然淪落到被賣的地步, 巧姐的命運反差是如此之大。
看到巧姐,就想到《紅樓夢》中另外一個可憐之人,那就是甄英蓮,即後來的香菱,如果不是因為元宵節走失,家中又被大火所毀滅,她的命運是不是會不同呢?
同樣都是遭遇了家族變故,巧姐遇到了知恩圖報的村嫗劉姥姥,而香菱卻遇到了一心想升官發財的賈雨村,這兩個人同樣是被命運捉弄,從錦衣玉食的小姐淪落到任人宰割。可是她們又有所不同,那就是遇到的人不同。
正因為王熙鳳當初的一絲絲善念,讓巧姐的人生路峰迴路轉,有了一絲光明,而香菱卻被人發賣,受盡折磨含恨離去。
曹雪芹在《紅樓夢組曲》中給出巧姐的結果是「留餘慶……幸娘親, 積得陰功」,如果不是當初的那一絲善意,恐怕巧姐的命運不會比香菱好到哪裡去。
探春曾說豪門恩怨如鬥紅眼的烏眼雞,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巧姐的悲劇命運都是來自於豪門的貪婪與齷齪。
曹公為巧姐安排了一個「田園牧歌」的結局,其實這又何嘗不是自己心中所想所願呢?在那深宅大院之中,雖然有富貴榮華,卻始終充滿著算計,也許那鄉野間的趣味才是人間至真的快樂。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再見藍橋day